《外国文学史》教学还原文学性的问题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led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现行《外国文学史》教材并没有摆脱“史”的痕迹,对文学性相对缺少深入关注,一线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并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原外国文学史的文学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教学;文学性
  
  
  随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新的方法和文化视野也随之出现,因此带有极强比较文学色彩的《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困境。按照传统的视野来看,这就是一门概括介绍外国文学的学科,目的是普及外国文学常识,概括性比较强,而且因受到中国主流意识的影响导致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中过分偏重“史”的因素,所以从文学的角度看,属于文学学科本身的因素在教学中反而减弱。这个问题导致《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本末倒置,因而需要在此对《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文学性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学性的核心要素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其主要观点认为文学学科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文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史忠义总结西方这个概念主义有五个层面的意义:形式主义的文学性、功能角度的文学性、结构主义文学性、本体论的文学性和文化环境的文学性。史忠义认为这些角度的定义都带有很强的形而上学色彩,他认为文学性的概念是认识性概念,只能进行描述性定义,所以他总结提出:“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暖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1]
  二、当前主要教材缺失文学性
  现行《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对社会历史方面对文学影响的强调相对削弱,但并不是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在运用朱维之编写的《外国文学史》,而这部文学史是在中国左翼作家(郑振铎和矛盾)思维方式下延伸出来的一部外国文学史,很多内容都是在分析社会历史对文学的影响。教材的导论阐明了这样的编写宗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时代的记录、民族的心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以致风俗、礼仪、心理等各方面的特征,无不鲜明生动地反映咋文学作品中。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无数优秀作品,无我们提供的无比丰富的艺术形象、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是我们了解各国的历史和现状的宝贵材料。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而不是抽象地认识世界各国的历史演变过程,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风习,这是其他任何学术著作不能代替的。”[2]
  这段话一是说文学艺术地反映社会各方面生活,二是说明文学艺术是我们了解各国社会各方面生活的媒介。第一个意思是文学反映论的在新时期的修正,其哲学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正是朱版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立足点。第二个意思是文学工具论的艺术表达,从功能上强调文学对了解社会生活的作用。在这种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整个教材在看待外国文学作品时,就比较注意文学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些外部因素。汪介之在总结国内外国文学史的教材的问题时提到,南开本朱维之版的这本教材就是从史的链条中考察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对高教版的文学史而言,不太注重文学本身发展的规律演变。所以他指出:“在文学史的编写中探索作为艺术的文学的进化过程,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注意考察作品的渊源和彼此之问的相互影响,梳理作家之问的传承、勾连、借鉴、转换、超越、突破、影响等各种关系,并通过比较,确立作家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确切的地位。”[3]
  三、在教学中找回文学性
  汪介之谈的就是文学史编写中怎样把握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问题。处理好这个问题涉及到外国文学史的本质定位,外国文学史究竟是“史”还是“文学的史”。我们的目标当然是编写一本把握了外国文学作品文学性的历史,而不是一本附着在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上的外国文学史。从目前很多高校的外国文学史教学所用教材的情况看,无论是朱版还是高教版外国文学史都没有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很好。因此,这个任务只有靠一线教师自己来完成。一线教师应在现有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基础上理性分析文学反映论构造外国文学史的不足,还原各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并努力发掘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性间的历史继承和演变关系。从文学的本身的特性上来重塑外国文学史,并把这一成果呈现在学生的课堂。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修辞手法变化看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作品之间传承、借鉴和转换及新变,也可考察“荷马式的比喻”在欧洲文学中的继承和演变,还可以某个题材为中心,考察这个题材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继承和演变,如浮士德博士的题材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作家笔下的处理。这种例子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花时间去总结概括,然后把这些总结概括都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教学的内容体系,这样,文学性的外国文学史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就有望逐步体现出来。这样做,并没有脱离教材,而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还原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及其文学性的历史演变。这对最终完成域外文学的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提升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学文本具体构建和设置怎样还原文学性,这需要进行深入探索,本文只是把这个问题初步提出,以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注释:
  [1]史忠义.“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J].中国比较文学,2000(3):127.
  [2]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3]汪介之.国内外国文学史编撰中的若干问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4):120.
其他文献
吴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近年写过许多好文章,如1998年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场对话》,澄清了理论上的若干误解,读者真有“一旦豁然费通焉”的感受。今年《炎春秋》第3期的《平心论胡适》,也有极为精到的见解。读刊第6期又有《从胡适说到周作人》。主张维护民族大义,这也是很对而且很重要的;不过似乎写得匆忙了一些,因此也有些问题需要商酌。    一、衡量周作人的标准    吴江教授在发表《平心
期刊
胡适在《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钟先生主张汉字字母化,胡适对此主张颇不能接受,于是多次表示(强调)这位钟先生没有资格谈汉字改革,却以为赵元任可以考察这一问题。汉字是否应字母化,这里暂且不论,且说这资格问题,却是值得首先考虑的。什么是资格?如果对这一问题没有明确标准,那么便没有谈论资格问题的资格了。  先看看胡适的论述。讲到这位钟先生是教会学校的好好先生,对汉字无所了解;而讲到赵
期刊
闲来胡思乱想常引发一些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历史联想。由方孝孺想到布鲁诺即其一。他们两个相隔千万里,时差二百年,在脑子里把他们联起来的纽带一是他们各自所受的惨绝人寰的极刑(方孝孺被“磔于市”,也就是当众凌迟处死,布鲁诺则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烧死);二是他们二人的事迹在我中学时代就留下深刻印象,在我心目中都是威武不屈的殉道者,死得英勇、惨烈。但是现在细想他们各自所殉的“道”是什么,引起对中国和西方文明的巨大
期刊
背景资料  访谈时间:2000年8月21日上午9:30~12:30  访谈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住宅楼  受访者:唐逸,字云聪,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导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从事教学。1979年以来在社科院及国内外大学讲授基督教思想史及中西哲学。1981-1983年为多伦多大学访问教授。1984年被聘为鲁汶大学客座教授。应邀讲学于夏威夷大学、爱丁堡大学、巴塞尔大学等学府。主要著作有《西方文
期刊
【摘要】为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也同样需要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创新环境现状的分析,探索了高校创新环境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效果,从而对二者的关系有了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创业教育环境;素质培养;创新;关系       国家领导人于2012年7月6日至7日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突出强调建设世界科技顶尖强国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来高,同时我国也正在积极的与世界接轨,谋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发展。而英语作为现在国际上的一种通用的语言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英语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虽然是一种外来语言,但是作为语言的一种,它的基本构成与汉语一样都是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的。所以要想学好英语,那
期刊
【摘要】对艺术设计教改系统规律进行探索,提出了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内外协同律、目标控制和自由创造并存律、主体间平等交流律、结构优化律。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改系统;规律       艺术设计教改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尤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这样的客观规律,就能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不断优化。  一、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内外协同律  西方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在60年代以后重新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上的有关
期刊
【摘要】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提高各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主要方法及途径,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当代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1]。通过对大学生
期刊
【摘要】与注重系统性、完整性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同,辩论式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广泛地组织材料来论证立场,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传统教学方式重演绎、推理,对归纳、分析、综合重视不够,辩论式则注重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众多材料和观点中归纳、综合出自己的见解,构筑起学生的独立思想;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培养能力为辅,辩论式的目的则是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兼有。将辩论式教学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期刊
【摘要】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确保学生的良好学习。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思考       前言  由于机械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很多的学生无法真正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影响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