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曼斯科沙漠“鬼镇”的钻石往事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上,人类的生存方式由最早的游牧式到穴居,再过渡到建造房屋定居,随后,有人开始将零散的房屋毗邻起来,当越来越多的房屋被聚集在一起时,城市就出现了。伴随着人类文明扩张的足迹,一个个大型城市拔地而起,可是随着种种问题的产生,人类又无奈地放弃某些家园,让它们在无尽的时间长河里,慢慢地随着沧海桑田沉没、风化……
  亿万年的无尽岁月,固然久远到可以消磨一切,但是百余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沙漠完全吞噬一座城池。是的,在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就真的还有这么一座被人类废弃,继而被沙漠占领的“鬼镇”——卡曼斯科。
  纳米布沙漠纳米比亚海岸的钻石“收容地”
  沿着纳米比亚西南海岸,有一条长达2100公里的沙漠——纳米布沙漠,它起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边界,止于奥兰治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
  白天,碧蓝色的天空洒下银白色的阳光,与沙漠碰撞出金色的光芒。艳丽的红色沙漠里点缀着一些苍劲的树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们虽然早已枯死,却因为沙漠过于干燥而未能腐烂。这里的河流常年处于干涸状态,湿润的雾气成为了许多植物的水分来源之一。
  干旱的气候使得这里的人口密度很低,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3个人,相当于在363个足球场里分布着7个人。就是在这片荒凉之地,没人会想到,宝贝钻石曾被风沙埋藏在这里。在过去的亿万年,南非的钻石被奥兰治河源源不断地冲到入海口——那是纳米比亚与南非在大西洋海岸边的交界地带,然后,又借助由南而北的本格拉寒流,被冲到纳米比亚狭长的海岸线上,漫漫的沙漠最终将它们侵蚀、埋没。
  而一座位于纳米布沙漠里的城市,因为这些古老的钻石而上演了一场兴衰的历史,这就是卡曼斯科。
  因钻石而兴一夜暴富的传奇地
  有关卡曼斯科钻石的故事,要从一段百余年前的历史说起。
  1878年,英国占领了纳米比亚的鲸湾地区,作为开普殖民地(包括开普敦及其邻近地区,于1806年至1910年期间存在)下辖的一个商站兼加煤站。5年后,德国商人卢德里茨来到纳米比亚,宣布除了鲸湾地区的其余海岸,全部属于德国领地。到1890年,随着英国人从鲸湾撤走,德国人最终占领了纳米比亚全境,并将其命名为“德属西南非洲”。
  1908年的某一天,在吕德里茨港口附近,阿非利卡人居住的村子里,一位中年父亲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正准备出门寻找食物。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各种耐旱植物的根茎,当然要是能遇到蛇、沙蝎之类的小动物,那就是意外的收获了。这些年来,沙漠里可以吃的植物已经越来越少,各种动物也难觅踪迹,特别是自从这里成为德国领地之后,周边沙漠里的天然食材很快被军队消耗殆尽,所以他们不得不行走更远的路,才能发现一些“漏网之鱼”……
  顶着烈日行走了大约一个小时,两个孩子中眼尖的哥哥终于发现一株矮小的仙人掌,立即叫上弟弟奔跑过去。父亲拿着一根削尖的木棍,准备把它连根刨出来,带回去种在自家房子附近。但棍子才插下去20多厘米,就被什么挡住了,父亲叫两个孩子帮忙,一起刨开沙子,发现是一块巴掌大的石块。这块石头被随手丢弃在一旁,然后他们三下五除二就把仙人掌挖了起来。
  父子3人兴高采烈地拖着仙人掌回家,却不知道自己刚刚与一个“天赐机缘”失之交臂——被随手扔掉的那块石头,其实是一块钻石的碎片,一颗价值连城的璀璨钻石,被包裹在不起眼的石块中。
  数月之后,一队巡逻的士兵偶然路过此处,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这颗钻石,继而在周围发现了钻石矿。消息传开,无数怀揣着发财梦的挖掘者蜂拥而来,大量德国移民也随之来到纳米比亚——为了“一夜暴富”的梦想,所有人甘愿离乡背井,不远万里来到这荒芜的沙漠之中。
  随着挖掘者越来越多,一座小镇在沙漠中拔地而起,人们修建了学校、医院、娱乐场以及大片住宅区——这个聚居地被称为“卡曼斯科”。这些殖民时期的建筑,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建筑风格:庄重严谨的哥特式城堡、清新明快的巴洛克式旅馆,雄浑气派的罗马式医院等,不一而足。一颗颗璀璨的钻石,给卡曼斯科带来了盛极一时的繁华与荣耀,非洲第一辆有轨电车在这里开始运行,南半球历史上的第一台X光机也在这里开始运作……
  因钻石而衰 岁月沉淀的寂静之美
  但是,卡曼斯科的繁荣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投降,大批德国移民不得不返回欧洲。同时,战争结束后,全世界的钻石价格大幅下跌,让许多人的发财梦变得更为遥远。然而,对卡曼斯科的衰落发动“致命一击”的,是纳米比亚境内的另一个钻石矿——奥兰治蒙德矿区的兴起。这是一个钻石储量更大、品质更高的矿区,很快抢走了卡曼斯科的风光。
  因钻石而兴,也因钻石而衰,卡曼斯科在经历短暂的繁华之后,又迅速走向衰落。没有了与付出等值的回报,又面临沙漠吞噬的卡曼斯科再也不是宜居之地。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最后一批居民撤离,卡曼斯科彻底成为一座“鬼镇”,慢慢地被沙漠吞噬……
  1980年,一家名叫“戴比尔斯”的矿业公司开始接手管理这个小镇,把这里开发成一个博物馆,卡曼斯科从此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使卡曼斯科少了些荒凉。
  走进卡曼斯科小镇,一座座建筑物大都完好地伫立着,一眼就能看出住宅、旅馆、医院、商店、学校以及娱乐场,但早已人去楼空,除了偶尔有游客的喧哗声,平时一片寂静。正因为如此,卡曼斯科才被称为“鬼镇”。
  那气派的德式建筑披着一层泥土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与沙漠融为一体。走进建筑,格外美丽的墙壁让人震撼:有的是朱砂红配以泥土黄,也有的是天蓝配以翠绿,犹如自然天成的油彩画。一些破旧家具、生活器皿以及少量装饰画框,默默地讲述着一个并不太久远,却非常萧索、苍凉的往事。走上德式建筑的第二层,从狭长的走廊边上,透过玻璃窗户,俯瞰无垠的沙漠上散落的零星建筑,也许耳畔会想起当年的喧闹声,让你产生这里并非不毛之地的幻觉。
  当然,随着近60年的荒废,大量黄沙已涌入建筑内,并且越堆越高。来来往往的游客留下的足迹很快被风沙抹去,只留下沙面上一层一层如同波浪的褶皱。金灿的阳光斜斜地从门、窗或墙上的空洞照射进来,恍惚间,好像能让人看到钻石的光芒一闪而过,似乎在告诉人们此处曾因为钻石而辉煌过。
  在摄影师眼里,这里俨然是一块宝地,因为每一个随意的角度,每一扇破旧的窗子,甚至每一面斑驳陈旧的墙,都能成为镜头描述不尽的故事。所以来到此地的摄影师,无不惊叹、痴迷,不把所有存储卡装满誓不罢休……
  如今的卡曼斯科,虽然没有了当年“钻石小镇”的繁华,但却以安静的方式演绎着另一种形式的美——没有喧嚣,只剩下对昔日繁华的回忆,在悠久的岁月里慢慢沉淀。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划分的教学主体,本文从“师-生”“生-生”“师生-翻译市场”和“其他”教学主体交往现状出发,探討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主-客”交往模式、主体文化割裂、翻译教育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旨在为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主体;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翻译教学  【作者简介】曹小琳(1989-),女,湖北荆门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讲师
【摘要】全语言教育始于20世纪末,是当代西方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思潮,主张将语言学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给幼儿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个案研究法,探讨全语言教育理念下幼儿英语浸入式早期阅读教学的优势,研究出更适用于未来阅读教学的模式,以读促听、说、写,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全语言教育;幼儿英语;浸入式;早期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李若冰(2000-)
云纹铜禁通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因四周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似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而得名。为了彰显尊贵,铜禁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它们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铜禁的中心,从而形成群龙拱卫的壮观场面。  在中国文化里,喝酒是一件再常见不过的事,不少文人雅士、王公贵族都喜好喝酒,但喝酒也常常误事,所以为了警醒世人,历朝历代都颁布过禁酒令。在河南博物院,就珍藏着这样一件和禁酒令有关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越来越多,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越来越重,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越来越大,进而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发旺盛,同时对人才的专业水准要求也越来越高,专门的英语专业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发现,目前社会上对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似乎还是有很大的缺口。学习英语的人很多,精通英语的人不多,哑巴英语现象很普遍,发音不准的现象普遍存在。面
中国丝绸之路最早诞生于金沙江下游,“蜀身毒道”将精明的川商与印度、阿富汗连接起来,也将天府之国与世界联系起来;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灭族战争在金沙江畔上演,有3000多年历史的僰族就这样突然消失了——不过这个苍凉民族却留下许多未解之迷,比如悬崖上的棺材与神秘洞穴……  金沙江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在移民、环保、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上一直颇受争议。许多专家表示,由于水电站建设太过密集,河流几乎
地道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战争形式,从冷兵器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战争。地道战战法注重隐蔽自己,突然袭击,猝不及防间给予对手致命一击,因此,每场地道战几乎都与奇谋、诡诈相连,而那一丝丝冰冷的杀机,直到战争停息多年之后仍能穿越尘封,令人不寒而栗。  本次策划选取的五场地道战时间跨度并不长——中国冀中地道战、越南古芝地道战、法国阿拉斯地道战、乌克兰敖德萨地道战和巴勒斯坦地道战,从上世纪初开始,跨越一战、二战、
没有特点就是最大的特点  石家庄原名石门,最初只是一个不足千人的小村落。随着多条铁路主干线在这里交汇,它逐渐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火车拉来了现代化城市建设,也拉来了五湖四海的外乡人。现今的石家庄满街都是外地人,就像烹饪了一锅全国大杂烩。  尽管靠近首都,但石家庄人却有着许多大城市人没有的淳朴与实在,他们总爱把自己称作“庄里人”,这个称呼带着一股子泥土味儿,似乎不太符合这个河北省会城市的形象;
在地势起伏的川西,在风景如画的318国道巴塘路段上的姊妹湖后面,矗立着两座巍峨的雪山——夏塞峰和5640峰。尽管两峰的攀登难度属于中等,适合具有一定经验的攀登者,但名声却并不响亮,攀登者极少。初夏5月,一支3人登山队经过充分准备,一路青春作伴,克服重重困难,在3天之内连续成功登顶两峰 ……  穿越过川藏公路的人们一定会记得,在理塘通往巴塘的318国道上,海子山姊妹湖后面矗立着一座美丽的雪山:夏塞峰
【摘要】自然拼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应用自然拼读,帮助小学生攻克语音关,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语言技能,为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魅力课堂;自然拼读  【作者简介】范莹洁,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英语课堂是学生积累英语知识、习得语言技能、锻炼综合能力的主阵地,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
【摘要】跨文化意识是新时期背景与全球一体化发展下必须具备的意识,通过英语教学能够有效树立大学生国际化思维。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翻译不单单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更是了解国家文化背景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长期生活在国内,易受母语影响的现状,只有在教学时加以改善,才能有效提升跨文化意识。本文笔者就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提升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