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结合气压反搏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结合气压反搏对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2例以温针和气压反搏治疗,对照组26例以传统毫针刺法和气压反搏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结合气压反搏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对促进中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温针;气压反搏;中风;肩手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30-02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指脑卒中后3个月内患侧上肢的肩部、手指、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以及血管活动障碍所致的手背部肿胀、发红、发绀、皮肤温度增高,重者可致关节僵直,肌肉萎缩或挛缩为主要表现的继发性并发症,也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温针结合气压反搏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8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治疗组)32例和毫针组(对照组)26例。2组在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类型、瘫痪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I"或MRI检查证实;(2)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3)排除肩关节半脱位和上肢骨折所致者。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2组取穴相同,皆选患侧肩髑、肩髂、肩贞、天宗、曲池、手三里、外关、养老、中渚。
  2.2 对照组(毫针针刺组)(1)针具:选取30号2寸不锈钢针;(2)手法:进针1.0寸左右,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每穴行手法1min,留针30min,留针期间行针3次。(3)治疗时间:每日1次,5次/周,共治疗20天。
  2.3 治疗组(温针组) (1)针具:同对照组;(2)手法:进针1.0寸左右,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每穴行手法1min)(3)艾灸:选用苏州姑苏针灸器械有限公司精制温针艾条一段(直径1.5cm,长2.0cm)套于针尾,距皮肤2.0cm,点燃艾条下端,每次每穴用2小段艾条温针;(4)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2.4 气压反搏治疗2组患者针灸治疗前先给予气压反搏治疗,用广州派康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装置(ZWL-234)置于患者患侧上肢,每天治疗2次,20min/次,共治疗20天。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显效:浮肿、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手的小肌肉无萎缩;有效:浮肿基本消失,疼痛明显缓解,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的小肌肉萎缩不明显;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肌肉萎缩逐渐加重。
  3.2 治疗结果 见表2。
  
  4 讨论
  
  肩手综合征现又称作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多出现于脑卒中后1~3个月,发生率12.5%~74.1%,多与早期不正确的运动,损伤肩腕关节,患手静脉输液不当及末梢血流增加有关。一般认为其发生机制是脑卒中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或传导束受限,引起血管运动神经麻痹,导致局部水肿,而肌肉泵的作用减弱,不能消除水肿、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及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随后形成恶性循环亦可促进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装置又简称气压反搏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一种物理装置,是按微电脑程序设计的数个气压袋依次加压再除压,对肢体产生气压式按摩(air pressure massage),使气压均匀地由远段至近端顺序加压于患肢上,可将静脉血液、淋巴液驱向近心端,起到类似“肌肉泵”样作用。另外,顺序挤压患肢可加快肢体血液流速,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利于局部代谢产物和炎性物质清除,降低患肢组织压力;气袋除压时,患肢动脉血液立刻增加,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患肢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本综合征以脑中风后瘫痪上肢局部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为特征,其症状类似于中医“痹证”。但病因病机有所不同,《临证指南医案》日“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丹溪心法》云:“中风大率血虚有痰……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医林改错》称中风后“因虚致瘀”。指出中风病病机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痰(痰热、痰湿)、热、瘀为标,风夹痰、热、瘀走窜,阻滞经络致肢体偏废,气血凝滞,血脉受阻,枢机不利,不通则痛,气不利则为水,水性趋于下,泛溢肌肤而致浮肿。而气血不足,血行不畅,滞而为瘀,筋脉失荣失养而致肩、手痿废不用。《灵枢.官能》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针灸易学.上卷》有:“气盛泻之,气虚补之,针所不能为者,则以艾灸之。”《名医别录》云:“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医学入门》言:“寒热虚实,皆可灸之。”《针灸问对》不但记载灸法的适应症,而且记载灸法的作用机理,“虚者灸之,以火气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自散也;寒者灸之,使真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神灸经纶》云:“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所以取多气多血手阳明经穴为主,辅以手太阳、少阳经穴,施以温针以达温阳益气、宣通经脉、行水消瘀。
  治疗结果表明,温针结合气压反搏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好,显效快,使用安全,无副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养阴通淋汤治疗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40例单纯运用抗生素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治疗组42例运用中药益气养阴通淋汤治疗,均治疗4周,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7.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关键词:小儿汗证;六味地黄丸;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19-02    小儿汗证系小儿杂病之一,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症,即在安静状态下,或无故而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Ⅲ”。近年来,笔者对就诊汗证的50例患儿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味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汗证患儿均系
期刊
关键词:桂枝芍药知母汤;肌纤维疼痛综合征;疗效  中图分类号:R4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6-02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的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不明。笔者自2004年8月~2007年3月运用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本病3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期刊
关键词:消风冲剂;慢性荨麻疹;风热犯表型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0-01    笔者运用消风冲剂治疗慢性荨麻疹4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皆来自于本院2006年9月~2007年4月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对
期刊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补气益肾化瘀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3-02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指发生在男性,与年龄增大和前列腺增大相关的,由于膀胱流出道梗阻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属于中医学的“癃闭”、“精癃”范畴。笔者运用自拟补气益肾化瘀汤治疗该病5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高血压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13-02    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发病急,致残率及致死率高。脑出血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血肿周围继发性损害一脑缺血、脑水肿。为了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自2004年6月以来运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
期刊
关键词:口腔溃疡;三才封髓丹;中医药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3-01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若治疗不当致使病情迁延日久,溃疡面积逐渐扩大及反复发作。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三才封髓丹治疗口腔溃疡32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全部来自门诊,男15例,女17例;年龄2
期刊
关键词:银屑病;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15-0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易于复发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特征性皮损是红斑、丘疹,表面有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后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皮疹好发于头皮、背部及四肢伸侧。祖国医学称为“白疕”、“疕风”、“干癣”。《医宗金鉴》:“白疕,色白而痒,搔
期刊
关键词:内耳性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08-01    1 临床资料    本组2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男31例,女93例;年龄19~68岁,平37.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8年。对照组124例,男25例,女99例;年龄17~73岁,平均40.1岁;病程最短2h,最长21年。临床表现为:阵
期刊
关键词:综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12-02    笔者自2003年~2006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20~30岁2例,31~40岁15例,41岁~50岁50例,51~60岁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