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游逛,通常有两大嗜好:一是好逛书店,一是好啖方物。在安吉,自然没有好的书店可逛,但这里土产丰饶,可以聊作解馋。
未入竹海,就先吃了一顿毛笋。听说当地人喜欢吃一种“孤烧笋”,味至清(画家吴藕汀的书里面有记载),但我吃的,是腊肉炒毛笋,味厚而重。张岱吃笋,说是无可名言,但有惭愧。为何如此说呢?不能解释,但可以约略感受其中的风味。
安吉多竹。在安吉的山中,很少看到那种碐磳的岩石,凡是有山处,几乎都被竹子覆盖,郁郁青青层层叠叠;入山既深,凡是风过处,都会有竹叶喧哗的声音,但不闹,唯觉寂静响彻岩谷,让人有一种视之既静、其听始远的感觉。偶尔能瞥见三两戴斗笠在竹林中浮动,那些与竹相亲的人,神气如同修竹,与山与水与草木是协调的。但也有煞风景的地方,譬如,游客所至之处,通常能见到竹子上刻着一些人的名字或片言只语,其恶俗程度与别的风景区并无二致。不过,在竹子上刻字总比在古砖上刻字要文明一些吧,看到一排竹子上都分布着字迹,居然也会让人莫名其妙地想起古代的竹简。
山愈深,村子愈少,有些村子,也就十几户人家。生活的清素的与竹子的丰饶构成了一幅多少还带点古风的山居图。竹之为用,在山里头随处可见。有些人家不吃自来水,而是刳竹接引山泉入户。但他们的住房多属木石结构,极少有人愿意住竹屋。走到村外,倒也能看到几间竹屋(主要材料当然是竹,其次是夯土,再次是垒石),散处山隅,以其简淡、清冷的姿态,面对那个钢筋水泥组合起来的理性有序的世界,但在飒飒风中显得有几分脆弱、孤立。山民说,竹屋好看而不耐住。住上几年,竹子就烂掉了,又要重建,麻烦。当晚,我们没有睡竹屋(不怕失眠的人,雨天睡竹屋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而是住在竹林深处的一栋石屋。到了晚上,整座山突然变得空寂,像是回到了太古之初。外面清冷,无风,也没听见竹喧。低下头来,仿佛可以听到内心的声音。一夜无话。
黎明时分听到竹林深处的狗在叫,与之前在深巷里传来的犬吠大不相同。这种声音,仿佛就是天籁的一部分,让人不觉刺耳。相反,它会让沉下去的心灵更能感受到森林的全部寂静。在山里,狗居然起得比鸡早。然后是人。山里人,早睡早起,与鸡俱兴。我也早起,去竹林里转了一圈。晒太阳的时候,我与一位从事韵文研究的同行者一直在谈论竹林里的鸡鸣狗吠。
吃过早餐,又去了竹博馆。所见的,无非竹器。在那里看见了竹屋,益发觉得竹子不是竹子,而是另一种东西。很多东西往往如此,当它们陈列起来供我们观赏的时候,它们其实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了。问身边的安吉朋友,平常家里还用得上这些竹器?笑答,好像除了筷子,很少用到它们了。正如有人说种地的人潜意识里将自己当作植物,旧时的安吉山民潜意识里大概也会将自己当作竹子,他们住竹屋、吃竹笋,使用各种竹器,可以说,竹子是由表及里地融入他们的生活,进入他们的生命;而现在,大部分人已经从竹子里面分离出来,而竹子亦自外于现代生活,其观赏价值更大于实用价值了。
我生长农村,见过各种各样的竹子。它们的名目未必能说得出来,看着却觉得亲切。有些人家的屋子前后有一块空地,种上几竿竹,引来几缕清风,也让人不觉着贫寒。那时候,由竹子而延伸出来的竹器,一度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椅、竹篙、竹篮、竹篓、筲箕、竹床等,极少有什么东西是塑料加工而成的。夏天睡竹床,通体清凉。竹床夹肉,也只是转脊骂一声,尔后照例睡下。我们族里的三公早年曾以打渔为生,他在河中央修了一排竹簖,还在水上搭建了一座漂浮着的竹屋,那时候,我总梦想着长大之后,也要在河里建一座竹屋,头枕在流水上,感觉鱼在自己身下游来游去。事实上,水上的竹屋是极不牢固的,八月的一阵台风就能把它轻而易举地掀翻了。我在河里游泳时,常见竹排从山那边放下来,被机动船拖着,从河面迤逦而过,天光云影,随之流动。我们有时会爬到竹排上,向岸边的同伴吆喝一声。
旧时,乡间做篾老司长年与竹打交道,除了有一把锋利的削刀,还有一双巧手。做篾老司跟木匠一样,通常是上门定做竹器。做篾老司来了,差不多全村人都知道。他就坐在上间角或道坦下,一边慢条斯理打编织,一边与人闲聊(做篾老司若是通晓点文墨,做起一篇小说来想必是不成问题的)。曾记得有个做篾老司,在上间角编织时,忽然叫住了我,问我几岁了。我告诉他自己的年龄后,他便告诉我,他就住在河对岸一座俗称“新桥堂”的尼姑庵边上,他家隔壁有一个男孩,跟我差不多大,长得跟我也有点像,听说是捡来的。我愣了一下,就装作没听见般地走了过去。我听大人们说,有些木匠会调人(放蛊),却不知道做篾老司是否也会这法术,因为初见,自然不敢太亲近。下午时分,做篾老司又向我招了招手说,你有个表哥,比你大几个月,出生没多久就送人了,你想知道他现在住哪里?我仍旧没敢接话。到了晚上,我把他说的两段话转告父母,父母沉默半晌告诉我,姨妈当年生完孩子后,突然又生了重病,没法奶孩子,无奈之下,就把怀里那个刚出生的孩子托人送了出去,至于送给谁家,我们都不得而知。第二天,做篾老司走了,母亲就去了一趟姨妈家。对于做篾老司,我了解甚少,唯独记住这件事。现在想起做篾老司,不知为什么,感觉十分亲切。因为他,我们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表哥,感觉就像是在字典里先找到竹字头,然后很快就查到了那个带竹字头的字。
翻看一本方言字典,才知道很多带竹字头的字已渐渐成了冷僻字。温州有一首《做篾老司歌》,粗粗一看,里面带竹字头的竹器便有九件:筲箕、软簟、篾席、茶篰、田箩、书箱、鞋篓、糠筛、米筛,畚斗与茶烘虽然没带竹字头,却是地道的竹器。这些仅仅保存在字典或歌谣里的竹器淡出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些名不見经传的河流退出一座市镇,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现在要是买一些带有装饰成分的竹器,也不知道在房间如何安放了。跟我经常打交道的竹器,要数竹筷,即所谓割箸。然而,这种割箸无非是一次性用品,用过之后,就扔进垃圾桶里,等同废物。想想它的前身,曾是山中的青青竹子,临风摇曳,是何等自在;进入城里,进入餐桌之后,却落得个如此不堪的下场。 竹子进化为筷子,“筷子指向食物”,延伸出来的是竹子的实用功能;眼中之竹变成胸中之竹,延伸出来的则是竹子的审美功能。说冬笋或春笋可啖,那是寻常百姓都知道的;说竹叶可赏玩,那是无聊的读书人所能想到的。对山民来说,竹子可以做成很多物事,是切于实用的,他们看到长满山坡的竹子大概不会掀髯一笑,念出一首诗来,也不会在月明之夜莫名其妙地跑到竹林里弹琴。竹林里冒出几个贤人,一副迥出尘表、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那又是无聊的读书人引发的一厢情愿的诗意想象。
安吉回来,大概是头脑发热的缘故,我也忽然想在自家顶楼造一座竹建筑:以粗竹搭就一个架子,四周种植细竹,它既是竹林,又是竹屋;前后敞开,可以把远山包括进来。听了我的构想,我的一位朋友说,还是木屋更坚固耐久。而我仍然固执地告诉他:我要的就是竹屋。在我的想象中,那种以竹为主要材料的极简主义的建筑,是可以跟我的内心相对应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坐在几根竹子中间,即便不能体味整片竹林的寂静,至少还可以享受到敞开的空间的自由。但我的朋友毫不客气地反驳了我这种近乎天真的想法。其理由是,我家地处闹市,有再多的竹子恐怕也抵挡不住车马的喧响。还有台风,这是最要命的,纵然没有拔起竹子的浅根,也要吹折竹枝,遣散竹叶。因此,这个计划在脑中酝酿了一阵子也就作罢。
乙未清明前,简园主人赠我七根紫竹,我原本想栽种楼顶的平台,不料当晚风雨交加,晨起一看,竹叶满地,那情状突然让我想起了山中的一位长者。下午天气放晴,我与妻子一起,把七根连泥带土的紫竹送往山里面,种在一块石碑边。日本的元政和尚在临终前嘱人不要给他建石塔,但种几竿竹子即可。他有一首咏竹诗:“屋前竹叶垂,屋后竹叶隔,屋上竹叶覆,中有爱竹客。”周作人读了之后说,这首诗可作其墓志铭。想必知堂老人也是“爱竹客”吧。近日在一本古代琴谱上也读到了一首咏竹诗:“冢上一根竹,风吹常袅袅。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诗作者姓氏乡里不详。此诗与元政和尚的诗放在一起读,就感觉如风敲竹,有些凄苦了。
食无肉乎?居有竹乎?
这阵子,吾国吾民都在大谈猪肉涨价的事。我也想写篇文章谈论肉價问题,但我不懂经济学,只怕招来“肉食者鄙”的讥讽。因此,我在这里要谈的不是肉,而是竹。东坡先生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东坡好啖肉,但他把竹与肉放在一起时,却站在竹这一边。要知道,东坡先生当年是与僧人游绿筠轩的,写诗赠人当然是要夸竹好;若是写诗赠屠夫,他也会夸猪肉好。往深里说,东坡看似谈肉与竹,其实是谈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问题。有肉可吃,物质生活固然好;但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又有竹可赏,那是好上加好。话说回来,倘若一个人物质生活匮乏,家徒四壁,只有几根竹子长在庭院里,还能把日子过下去,这算不算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我看未必。肉与竹,未必就代表一种俗与不俗的境界。东坡先生有竹的清相,吃再多的肉,也是不俗。反过来说,人若是俗的,即便食无肉居有竹,也还是俗人一枚。
东坡所说的“不可居无竹”的竹,与王猷之所说的“何可一日无此君”的“此君”,都是士大夫们用作清赏的竹,而我这里要说的“居有竹”的“竹”,则是指家居生活中的竹制品。从前,它们跟人间烟火打成一片,堂室之间,簟席之上,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对寻常百姓来说,“此君”指的就是这些东西了。在农耕时代的南方,我们一出生就有可能跟竹器打交道。孩子出生,大都是放在竹制摇篮里。到了“七坐八爬”时节,就有了一种叫做念bhu)”的坐具或“徛车”的竹笼子。美国传教士夏时若的女儿伊迪丝·蕾切尔(中文名字美福)曾经用第三人称写了一部自传《美福:来自中国的回忆》。这本自传的第一部分就写到了自己的出生地——温州一座种满了竹子与花草的庭院,还描述了自己出生后置身的那个小竹笼:徛车儿。“徛车儿是竹竿做的,有圆形的底板与护栏。竹竿彼此紧挨着,这样她的头就钻不出去。而且因为竹竿很滑,所以她可以在上面滑来滑去。美福抓着竹竿,学会了站立和围着小圆圈行走。有时候,她踮起脚尖走,就像一个舞者。美福的一生,都很喜欢竹子的感觉。”我这个年纪的人对这种“徛车儿”还是很有印象的。在乐清话里,“徛”念ghae,“车”念qi。乡间一种分离谷物与杂物的风车的“车”也念qi。
提到风车,也颇可一说。风车是木制的,但风车上有一个用来遮挡砻糠的挂件却是竹制的。那物事叫“大猫头”。大猫,在乐清方言中指老虎。“大猫头”状似老虎,因此,大人把它卸下之后,小孩子们喜欢骑在上面,作打虎状,而大人见了,每每呵斥。
农忙时节,用到的竹器可就更多了:箩筐、稻桶篷、篾簟、糠筛、米筛、畚箕等。还有一些可以用乐清方音念出来,但汉语字典与电脑字库里愣是找不到相应的字。竹制农具以实用为主,故而就显得有些粗笨,就像一个乡下人,穿着粗布衣裳,虽然不够鲜丽,但很耐穿,穿在身上也很伏贴,偶尔沾些泥巴什么的,也不以为意;汗水湿透了,洗洗就是。
旧时寻常百姓居家过日子,竹篮是少不了的。出门买菜,无论男女,一律带篮子。篮子上有提梁,可以手挈。那时候,每家每户差不多都有一个吊篮,悬挂在梁下或屋檐下,除了怕灰尘沾惹,主要是怕猫狗偷吃。有些地方管它叫“气死猫”,倒是跟“狗气杀”一样充满谐趣。我在一本画册中看到有人把一个女乞丐提着篮子讨饭,画得跟家庭主妇买菜归来一样,就去问长者。长者说,那位画家画的是旧俗,可惜他不晓得个中的区分。严格地说,篮子可以分很多种,它们的用处都有一定之规。乞丐盛放施物的篮子,在乐清话里叫“箩箽”。我后来在民俗学家南伟然先生的一本书中看到有关“箩箽”的描述文字:“这种篾器口圆底方,似箩而小”。更早些时候,还有一种进考场时用于盛放文具与食物的考篮,工艺方面比菜篮、吊篮等自然要考究得多。我问一位竹编艺人,为什么古代的考生都要提一个竹制的考篮?他说,这大概是跟竹子节节高,寓意吉祥有点关系吧。
那年头竹器多,我想是跟物资匮乏有关。竹子生长周期快,充作材质也便宜。老派的南方人住在乡间,总喜欢种几根竹子,若是种在自家后院或后山,几乎跟清风明月一样,不用钱买。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代替那些木头,适用于农具、玩具、家具、渔具、食具等。单是竹制的渔具就有很多种。有一回,我跟几位朋友就一个圆筒状的竹制品是鱼篓还是鱼筌争了大半天,结果有人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花器。由此可见,一种竹制品可以有各种功用,同样是竹篓,俗人可以拿来盛鱼,雅人可以拿来插花。古人有很多消夏的方式:那时候没有冰箱,瓜果就放在竹篮里,沉浸在井水或溪流中冰镇;也没有空调、电风扇,人们就坐南窗下,摇着竹扇,讲究点的,还有竹夫人,男人抱着,说是“凉德之助”。我没见过竹夫人,只是听说。有些人把写字时枕在腕底的竹臂搁也称作竹夫人,我不知道是否妥当。竹臂搁作用有二:一是枕在腕底,写字不累(在这个意义上,把竹臂搁称作“腕枕”似乎更妥帖一些);二是炎夏时节,汗水淋漓,有了竹臂搁,汗水就不易淌到纸面。竹子性凉,于是就有人说,手触竹臂搁,其凉性可以通过掌心的劳宫穴直沁肺腑。这种说法,跟青奴、竹姬、竹妃、竹夫人之类的称法一样,想必也是无聊的文人幻想出来的。不过,竹子性凉倒是真的。小时候,每逢夏夜,各家各户都会把竹椅、躺椅、篾席、竹床板搬到道坦里来,闲话纳凉。待夜露暗结时,人们就在迷离惝恍间把这些坐卧器具一一掇拾回家。延伸式躺椅合拢的声音、竹器相碰的声音、人们互道晚安的声音,回想起来,还是那么悠远、空旷,教人惘然。 乐清的竹丝画帘、竹丝绣帘、竹壳雕、竹刻、竹编,均取材于竹。这些竹子大都生在南方山间,有着隐士的风度,君子的品德。它们那种修洁的仪态、青翠的颜色、圆融而光润的表皮,总是让人想到雨后的晚空、暗涌的山泉、孩子的眼睛、冬夜的星星、黎明时分寂静的河流、随同月光一道掠过海面的清风。匠人把它们从山间带到了人间,也带来了竹子本身的安宁与清凉。山野之间,两百五十多种竹子里面,匠人何以独独觅取其中一种?这里面定然藏着一种民间手艺的独得之秘,或者也可说是由于某位匠人的心性接通了某种竹子的心性使然。每回我看到那些竹制品,内心就会被竹子的心性所浸润,生出一种莫名的喜悦。我的书桌上有一个笔筒,它来自于某棵无名的竹子,去掉青皮之后呈淡黄的肉色,因为没有雕饰,反倒显得更拙朴可爱。看着它,我常常会想,那棵竹子的另一部分也许变成了竹篮或竹椅什么的,正安放在另一个我所不知道的地方。竹制器物不同,选取的品类也就不尽相同。竹丝绣帘所用的竹子是慈竹(本地人称之牡丹竹),它的一个特点就是韧性好,纤维长(竹节间距比毛竹要长),因此适合做竹丝帘。竹子是挺直的,劈剥之后,剖成竹丝,却可以随曲就弯,随物赋形。手触密致、清润的竹丝,或能感觉,那只巧手把一天的好风月与竹子的自然属性也都织入其中了。竹壳雕所用的材质是楠竹(毛竹)三五米处半脱不脱的竹壳,但这种竹壳并非随手可取。首先,它必须是长在南坡,这样不仅有足够的日照量,且能充分获取雨露的滋润。此外,采摘竹壳的时间必须是在清明前后。这个时节的竹壳正面基色是深棕色的(带黑色斑点),背面则呈乳黄色。竹壳雕作品完成之后,匠人通常不会上色,而是让它保持本色。阳光一照,那种凝滞的深粽色就有了一种自然的流动感。竹雕(也称竹刻)选用的材质也是楠竹(毛竹中最为名贵的一种,也有人笼统地称之为毛竹)。匠人通常是在冬至过后半月去山上采伐。竹子斫了,剖开,取其中段(大约是一根竹子的第五或第六节),然后支起铁镬,把一片片长不盈尺的竹子放在加盐或矾的清水里煮。煮熟之后,须晾晒半月,待水分挥发干凈,再存放三年左右。雕刻这种楠竹,通常是要削去竹青(也有留青)。刻毕,越三年,竹子淡黄的肉色会变成一种沉着的琥珀色。做传统竹编器物也用毛竹,但若是做工艺品,就得采用小青竹(俗称青皮竹),这种笋材两用的竹子当地鲜见,大都是从外地引入(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多是从广东引种栽培),匠人要把它剖成四层,一二层易裂,不取,三四层坚韧细腻,故可取用。这种竹子的竹节间距较长,抽出来的竹丝也长。在熟极而流的工艺操作流程中埋伏着的似水柔情,与竹子的介直心性交织在一起,亦刚亦柔,或隐或显,让人不免感叹,这竹丝编就的故事,也是柔情万种,说有多长就多长。
从前,在我们南方乡间,大部分竹器被归类为家居用品,人们的脑子里还没有“工艺品”这个概念。事实上,竹器做得漂亮就是一件值得赏玩的工艺品。在那个年代,人们大都是从实用功能方面了解它,很少从造型艺术方面感受它,当时只道寻常,也就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器物作为审美对象的那一部分。恕我孤陋寡闻,我是读了张志杰编著的一本乐清工艺美术口述史《器局方概》,才知道乐清有一种竹制工艺品叫作竹编。乐清竹编大致可分为平面竹编与立体竹编。立体竹编如书簏、考篮、针线盒(乐清话叫鞋佬)等,一百年前是日用品——从中你仿佛可以闻得到纸张的霉味、闺中少女的衣香、插在鬓角的栀子花香与头油混合的气味——这些搁在身边的寻常物事,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实用功能渐趋弱化,观赏性却日益凸显。今人恐怕是不会提着一个竹篮去买菜,或是带着两百年前的书簏乘坐北上的高铁去赶考。但它们放在那里,就是不一样:竹子颜色变深后形成的包浆、过去的生活留下的印痕(包括它的磨损度),以及旧年代的氛围,都会平添它的美感。如果把竹编工艺也分为实用派与工艺派的话,书簏、考篮、鞋佬当属前者;而那些当作摆设的动物竹编当属后者。从实用功能来看,动物竹编(比如竹编大象、乌龟、鸳鸯等)跟别的日常生活用品并无区别,打开盖子,里面亦可存放茶叶或糖果之属;从造型来看,它有别于传统工艺,质地还是竹子,造型却变了,好比是将短衣打扮换成了长衫或洋装,究竟是多了几分雅气。这样的竹制工艺品有一种可以触摸的平实,而且还能给人一种“不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的既视感。竹子之于工艺美术,与木相类。竹子离开泥土,经过工匠之手,再度根植于一个同条共贯的平面或立体世界,它就有了呼吸,有了生命,有了可以与我们的目光交流的隐秘语言——死的竹子变成活的竹制品,大概就可以称之为工艺品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竹丝帘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画家在竹丝帘上作画,等于是把工艺品变成了艺术品,这个转换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首先得解决的是材质问题。竹丝帘有点像熟宣,不太吃墨,也不晕化,因此画家作画之前得喷上一种掺和了石膏粉(或贝粉)的白漆,有些地方难上墨,还得再用上豆腐水或肥皂水,以减少油性。画竹丝画帘一般是采用兼工带写的画法:工笔部分通常是用硬毫笔来完成,写意的部分则偶或用棉花涂搽颜料。竹子的质地限定了画家的作画工具,反过来说,画家也顺应了竹子的自然属性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竹子与人,经线与纬线,剖开竹丝的那只手与拿着画笔的那只手,这些东西是一个整体,而贯穿其间的,正是竹子的心性。说到底,画帘这门手艺活实属工艺标准之上的自由创作,甚至可以说,它带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文人趣味。及至竹丝绣帘出现之后,画家就把这种文人趣味收敛了一点,他们的身份由画家变成了设计师,所谓设计就是在一种书写纸或描图纸上打好画稿,然后交给学徒们,以一种拷贝的方式描到竹丝帘上。我以为,这同时也是一种以“破”为“立”的创作方法。破的是传统国画的“雅”,立的是民间工艺的“俗”。至此环节,艺术创作变成了一种工艺流程操作。下一道流程就是交给女工们刺绣,水墨的异质性进而被彩色丝线取代。其绣法与针法跟瓯绣一般无二,丝是蚕丝,针也是绣花针(只不过多了一种套在指头上的顶针)。如果说,竹丝画帘倾向于艺术创作,带有一种文人的高雅趣味,那么竹丝绣帘则是介于雅与俗之间,甚至是有意把那种文人趣味往“俗”里面调和了一下。工匠的心性与竹子的心性达到高度一致时,做出来的东西就会有一种超越工艺品本身的气息。正如竹子在文人笔下可以内化为一种士的精神,它在工匠手下也可以内化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平和气息。
一般来说,竹壳雕、竹刻、竹编、竹丝画帘、绣帘等,都归属于民间工艺。民间工艺品做得好,就是一件艺术品。那些匠人,没有把自己当作艺术家,事实上,他们就是生活的艺术家。有些竹制日用品或工艺品或许只是寻常之物,但在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不同寻常的地方——比如像可楼这样的百年老宅——我们与之相遇,却能发现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那一刻,某种心思或观念投射其上,它们就会生发出别样的灵性。
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吃肉(包括东坡肉)比赏竹这种风雅之事更受用。尤其是在猪肉狂涨之际,谁还会去关心“居有竹”这种无关痛痒的事?而我在这里谈竹,谈民间的竹制品,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未入竹海,就先吃了一顿毛笋。听说当地人喜欢吃一种“孤烧笋”,味至清(画家吴藕汀的书里面有记载),但我吃的,是腊肉炒毛笋,味厚而重。张岱吃笋,说是无可名言,但有惭愧。为何如此说呢?不能解释,但可以约略感受其中的风味。
安吉多竹。在安吉的山中,很少看到那种碐磳的岩石,凡是有山处,几乎都被竹子覆盖,郁郁青青层层叠叠;入山既深,凡是风过处,都会有竹叶喧哗的声音,但不闹,唯觉寂静响彻岩谷,让人有一种视之既静、其听始远的感觉。偶尔能瞥见三两戴斗笠在竹林中浮动,那些与竹相亲的人,神气如同修竹,与山与水与草木是协调的。但也有煞风景的地方,譬如,游客所至之处,通常能见到竹子上刻着一些人的名字或片言只语,其恶俗程度与别的风景区并无二致。不过,在竹子上刻字总比在古砖上刻字要文明一些吧,看到一排竹子上都分布着字迹,居然也会让人莫名其妙地想起古代的竹简。
山愈深,村子愈少,有些村子,也就十几户人家。生活的清素的与竹子的丰饶构成了一幅多少还带点古风的山居图。竹之为用,在山里头随处可见。有些人家不吃自来水,而是刳竹接引山泉入户。但他们的住房多属木石结构,极少有人愿意住竹屋。走到村外,倒也能看到几间竹屋(主要材料当然是竹,其次是夯土,再次是垒石),散处山隅,以其简淡、清冷的姿态,面对那个钢筋水泥组合起来的理性有序的世界,但在飒飒风中显得有几分脆弱、孤立。山民说,竹屋好看而不耐住。住上几年,竹子就烂掉了,又要重建,麻烦。当晚,我们没有睡竹屋(不怕失眠的人,雨天睡竹屋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而是住在竹林深处的一栋石屋。到了晚上,整座山突然变得空寂,像是回到了太古之初。外面清冷,无风,也没听见竹喧。低下头来,仿佛可以听到内心的声音。一夜无话。
黎明时分听到竹林深处的狗在叫,与之前在深巷里传来的犬吠大不相同。这种声音,仿佛就是天籁的一部分,让人不觉刺耳。相反,它会让沉下去的心灵更能感受到森林的全部寂静。在山里,狗居然起得比鸡早。然后是人。山里人,早睡早起,与鸡俱兴。我也早起,去竹林里转了一圈。晒太阳的时候,我与一位从事韵文研究的同行者一直在谈论竹林里的鸡鸣狗吠。
吃过早餐,又去了竹博馆。所见的,无非竹器。在那里看见了竹屋,益发觉得竹子不是竹子,而是另一种东西。很多东西往往如此,当它们陈列起来供我们观赏的时候,它们其实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了。问身边的安吉朋友,平常家里还用得上这些竹器?笑答,好像除了筷子,很少用到它们了。正如有人说种地的人潜意识里将自己当作植物,旧时的安吉山民潜意识里大概也会将自己当作竹子,他们住竹屋、吃竹笋,使用各种竹器,可以说,竹子是由表及里地融入他们的生活,进入他们的生命;而现在,大部分人已经从竹子里面分离出来,而竹子亦自外于现代生活,其观赏价值更大于实用价值了。
我生长农村,见过各种各样的竹子。它们的名目未必能说得出来,看着却觉得亲切。有些人家的屋子前后有一块空地,种上几竿竹,引来几缕清风,也让人不觉着贫寒。那时候,由竹子而延伸出来的竹器,一度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椅、竹篙、竹篮、竹篓、筲箕、竹床等,极少有什么东西是塑料加工而成的。夏天睡竹床,通体清凉。竹床夹肉,也只是转脊骂一声,尔后照例睡下。我们族里的三公早年曾以打渔为生,他在河中央修了一排竹簖,还在水上搭建了一座漂浮着的竹屋,那时候,我总梦想着长大之后,也要在河里建一座竹屋,头枕在流水上,感觉鱼在自己身下游来游去。事实上,水上的竹屋是极不牢固的,八月的一阵台风就能把它轻而易举地掀翻了。我在河里游泳时,常见竹排从山那边放下来,被机动船拖着,从河面迤逦而过,天光云影,随之流动。我们有时会爬到竹排上,向岸边的同伴吆喝一声。
旧时,乡间做篾老司长年与竹打交道,除了有一把锋利的削刀,还有一双巧手。做篾老司跟木匠一样,通常是上门定做竹器。做篾老司来了,差不多全村人都知道。他就坐在上间角或道坦下,一边慢条斯理打编织,一边与人闲聊(做篾老司若是通晓点文墨,做起一篇小说来想必是不成问题的)。曾记得有个做篾老司,在上间角编织时,忽然叫住了我,问我几岁了。我告诉他自己的年龄后,他便告诉我,他就住在河对岸一座俗称“新桥堂”的尼姑庵边上,他家隔壁有一个男孩,跟我差不多大,长得跟我也有点像,听说是捡来的。我愣了一下,就装作没听见般地走了过去。我听大人们说,有些木匠会调人(放蛊),却不知道做篾老司是否也会这法术,因为初见,自然不敢太亲近。下午时分,做篾老司又向我招了招手说,你有个表哥,比你大几个月,出生没多久就送人了,你想知道他现在住哪里?我仍旧没敢接话。到了晚上,我把他说的两段话转告父母,父母沉默半晌告诉我,姨妈当年生完孩子后,突然又生了重病,没法奶孩子,无奈之下,就把怀里那个刚出生的孩子托人送了出去,至于送给谁家,我们都不得而知。第二天,做篾老司走了,母亲就去了一趟姨妈家。对于做篾老司,我了解甚少,唯独记住这件事。现在想起做篾老司,不知为什么,感觉十分亲切。因为他,我们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表哥,感觉就像是在字典里先找到竹字头,然后很快就查到了那个带竹字头的字。
翻看一本方言字典,才知道很多带竹字头的字已渐渐成了冷僻字。温州有一首《做篾老司歌》,粗粗一看,里面带竹字头的竹器便有九件:筲箕、软簟、篾席、茶篰、田箩、书箱、鞋篓、糠筛、米筛,畚斗与茶烘虽然没带竹字头,却是地道的竹器。这些仅仅保存在字典或歌谣里的竹器淡出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些名不見经传的河流退出一座市镇,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现在要是买一些带有装饰成分的竹器,也不知道在房间如何安放了。跟我经常打交道的竹器,要数竹筷,即所谓割箸。然而,这种割箸无非是一次性用品,用过之后,就扔进垃圾桶里,等同废物。想想它的前身,曾是山中的青青竹子,临风摇曳,是何等自在;进入城里,进入餐桌之后,却落得个如此不堪的下场。 竹子进化为筷子,“筷子指向食物”,延伸出来的是竹子的实用功能;眼中之竹变成胸中之竹,延伸出来的则是竹子的审美功能。说冬笋或春笋可啖,那是寻常百姓都知道的;说竹叶可赏玩,那是无聊的读书人所能想到的。对山民来说,竹子可以做成很多物事,是切于实用的,他们看到长满山坡的竹子大概不会掀髯一笑,念出一首诗来,也不会在月明之夜莫名其妙地跑到竹林里弹琴。竹林里冒出几个贤人,一副迥出尘表、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那又是无聊的读书人引发的一厢情愿的诗意想象。
安吉回来,大概是头脑发热的缘故,我也忽然想在自家顶楼造一座竹建筑:以粗竹搭就一个架子,四周种植细竹,它既是竹林,又是竹屋;前后敞开,可以把远山包括进来。听了我的构想,我的一位朋友说,还是木屋更坚固耐久。而我仍然固执地告诉他:我要的就是竹屋。在我的想象中,那种以竹为主要材料的极简主义的建筑,是可以跟我的内心相对应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坐在几根竹子中间,即便不能体味整片竹林的寂静,至少还可以享受到敞开的空间的自由。但我的朋友毫不客气地反驳了我这种近乎天真的想法。其理由是,我家地处闹市,有再多的竹子恐怕也抵挡不住车马的喧响。还有台风,这是最要命的,纵然没有拔起竹子的浅根,也要吹折竹枝,遣散竹叶。因此,这个计划在脑中酝酿了一阵子也就作罢。
乙未清明前,简园主人赠我七根紫竹,我原本想栽种楼顶的平台,不料当晚风雨交加,晨起一看,竹叶满地,那情状突然让我想起了山中的一位长者。下午天气放晴,我与妻子一起,把七根连泥带土的紫竹送往山里面,种在一块石碑边。日本的元政和尚在临终前嘱人不要给他建石塔,但种几竿竹子即可。他有一首咏竹诗:“屋前竹叶垂,屋后竹叶隔,屋上竹叶覆,中有爱竹客。”周作人读了之后说,这首诗可作其墓志铭。想必知堂老人也是“爱竹客”吧。近日在一本古代琴谱上也读到了一首咏竹诗:“冢上一根竹,风吹常袅袅。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诗作者姓氏乡里不详。此诗与元政和尚的诗放在一起读,就感觉如风敲竹,有些凄苦了。
食无肉乎?居有竹乎?
这阵子,吾国吾民都在大谈猪肉涨价的事。我也想写篇文章谈论肉價问题,但我不懂经济学,只怕招来“肉食者鄙”的讥讽。因此,我在这里要谈的不是肉,而是竹。东坡先生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东坡好啖肉,但他把竹与肉放在一起时,却站在竹这一边。要知道,东坡先生当年是与僧人游绿筠轩的,写诗赠人当然是要夸竹好;若是写诗赠屠夫,他也会夸猪肉好。往深里说,东坡看似谈肉与竹,其实是谈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问题。有肉可吃,物质生活固然好;但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又有竹可赏,那是好上加好。话说回来,倘若一个人物质生活匮乏,家徒四壁,只有几根竹子长在庭院里,还能把日子过下去,这算不算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我看未必。肉与竹,未必就代表一种俗与不俗的境界。东坡先生有竹的清相,吃再多的肉,也是不俗。反过来说,人若是俗的,即便食无肉居有竹,也还是俗人一枚。
东坡所说的“不可居无竹”的竹,与王猷之所说的“何可一日无此君”的“此君”,都是士大夫们用作清赏的竹,而我这里要说的“居有竹”的“竹”,则是指家居生活中的竹制品。从前,它们跟人间烟火打成一片,堂室之间,簟席之上,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对寻常百姓来说,“此君”指的就是这些东西了。在农耕时代的南方,我们一出生就有可能跟竹器打交道。孩子出生,大都是放在竹制摇篮里。到了“七坐八爬”时节,就有了一种叫做念bhu)”的坐具或“徛车”的竹笼子。美国传教士夏时若的女儿伊迪丝·蕾切尔(中文名字美福)曾经用第三人称写了一部自传《美福:来自中国的回忆》。这本自传的第一部分就写到了自己的出生地——温州一座种满了竹子与花草的庭院,还描述了自己出生后置身的那个小竹笼:徛车儿。“徛车儿是竹竿做的,有圆形的底板与护栏。竹竿彼此紧挨着,这样她的头就钻不出去。而且因为竹竿很滑,所以她可以在上面滑来滑去。美福抓着竹竿,学会了站立和围着小圆圈行走。有时候,她踮起脚尖走,就像一个舞者。美福的一生,都很喜欢竹子的感觉。”我这个年纪的人对这种“徛车儿”还是很有印象的。在乐清话里,“徛”念ghae,“车”念qi。乡间一种分离谷物与杂物的风车的“车”也念qi。
提到风车,也颇可一说。风车是木制的,但风车上有一个用来遮挡砻糠的挂件却是竹制的。那物事叫“大猫头”。大猫,在乐清方言中指老虎。“大猫头”状似老虎,因此,大人把它卸下之后,小孩子们喜欢骑在上面,作打虎状,而大人见了,每每呵斥。
农忙时节,用到的竹器可就更多了:箩筐、稻桶篷、篾簟、糠筛、米筛、畚箕等。还有一些可以用乐清方音念出来,但汉语字典与电脑字库里愣是找不到相应的字。竹制农具以实用为主,故而就显得有些粗笨,就像一个乡下人,穿着粗布衣裳,虽然不够鲜丽,但很耐穿,穿在身上也很伏贴,偶尔沾些泥巴什么的,也不以为意;汗水湿透了,洗洗就是。
旧时寻常百姓居家过日子,竹篮是少不了的。出门买菜,无论男女,一律带篮子。篮子上有提梁,可以手挈。那时候,每家每户差不多都有一个吊篮,悬挂在梁下或屋檐下,除了怕灰尘沾惹,主要是怕猫狗偷吃。有些地方管它叫“气死猫”,倒是跟“狗气杀”一样充满谐趣。我在一本画册中看到有人把一个女乞丐提着篮子讨饭,画得跟家庭主妇买菜归来一样,就去问长者。长者说,那位画家画的是旧俗,可惜他不晓得个中的区分。严格地说,篮子可以分很多种,它们的用处都有一定之规。乞丐盛放施物的篮子,在乐清话里叫“箩箽”。我后来在民俗学家南伟然先生的一本书中看到有关“箩箽”的描述文字:“这种篾器口圆底方,似箩而小”。更早些时候,还有一种进考场时用于盛放文具与食物的考篮,工艺方面比菜篮、吊篮等自然要考究得多。我问一位竹编艺人,为什么古代的考生都要提一个竹制的考篮?他说,这大概是跟竹子节节高,寓意吉祥有点关系吧。
那年头竹器多,我想是跟物资匮乏有关。竹子生长周期快,充作材质也便宜。老派的南方人住在乡间,总喜欢种几根竹子,若是种在自家后院或后山,几乎跟清风明月一样,不用钱买。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代替那些木头,适用于农具、玩具、家具、渔具、食具等。单是竹制的渔具就有很多种。有一回,我跟几位朋友就一个圆筒状的竹制品是鱼篓还是鱼筌争了大半天,结果有人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花器。由此可见,一种竹制品可以有各种功用,同样是竹篓,俗人可以拿来盛鱼,雅人可以拿来插花。古人有很多消夏的方式:那时候没有冰箱,瓜果就放在竹篮里,沉浸在井水或溪流中冰镇;也没有空调、电风扇,人们就坐南窗下,摇着竹扇,讲究点的,还有竹夫人,男人抱着,说是“凉德之助”。我没见过竹夫人,只是听说。有些人把写字时枕在腕底的竹臂搁也称作竹夫人,我不知道是否妥当。竹臂搁作用有二:一是枕在腕底,写字不累(在这个意义上,把竹臂搁称作“腕枕”似乎更妥帖一些);二是炎夏时节,汗水淋漓,有了竹臂搁,汗水就不易淌到纸面。竹子性凉,于是就有人说,手触竹臂搁,其凉性可以通过掌心的劳宫穴直沁肺腑。这种说法,跟青奴、竹姬、竹妃、竹夫人之类的称法一样,想必也是无聊的文人幻想出来的。不过,竹子性凉倒是真的。小时候,每逢夏夜,各家各户都会把竹椅、躺椅、篾席、竹床板搬到道坦里来,闲话纳凉。待夜露暗结时,人们就在迷离惝恍间把这些坐卧器具一一掇拾回家。延伸式躺椅合拢的声音、竹器相碰的声音、人们互道晚安的声音,回想起来,还是那么悠远、空旷,教人惘然。 乐清的竹丝画帘、竹丝绣帘、竹壳雕、竹刻、竹编,均取材于竹。这些竹子大都生在南方山间,有着隐士的风度,君子的品德。它们那种修洁的仪态、青翠的颜色、圆融而光润的表皮,总是让人想到雨后的晚空、暗涌的山泉、孩子的眼睛、冬夜的星星、黎明时分寂静的河流、随同月光一道掠过海面的清风。匠人把它们从山间带到了人间,也带来了竹子本身的安宁与清凉。山野之间,两百五十多种竹子里面,匠人何以独独觅取其中一种?这里面定然藏着一种民间手艺的独得之秘,或者也可说是由于某位匠人的心性接通了某种竹子的心性使然。每回我看到那些竹制品,内心就会被竹子的心性所浸润,生出一种莫名的喜悦。我的书桌上有一个笔筒,它来自于某棵无名的竹子,去掉青皮之后呈淡黄的肉色,因为没有雕饰,反倒显得更拙朴可爱。看着它,我常常会想,那棵竹子的另一部分也许变成了竹篮或竹椅什么的,正安放在另一个我所不知道的地方。竹制器物不同,选取的品类也就不尽相同。竹丝绣帘所用的竹子是慈竹(本地人称之牡丹竹),它的一个特点就是韧性好,纤维长(竹节间距比毛竹要长),因此适合做竹丝帘。竹子是挺直的,劈剥之后,剖成竹丝,却可以随曲就弯,随物赋形。手触密致、清润的竹丝,或能感觉,那只巧手把一天的好风月与竹子的自然属性也都织入其中了。竹壳雕所用的材质是楠竹(毛竹)三五米处半脱不脱的竹壳,但这种竹壳并非随手可取。首先,它必须是长在南坡,这样不仅有足够的日照量,且能充分获取雨露的滋润。此外,采摘竹壳的时间必须是在清明前后。这个时节的竹壳正面基色是深棕色的(带黑色斑点),背面则呈乳黄色。竹壳雕作品完成之后,匠人通常不会上色,而是让它保持本色。阳光一照,那种凝滞的深粽色就有了一种自然的流动感。竹雕(也称竹刻)选用的材质也是楠竹(毛竹中最为名贵的一种,也有人笼统地称之为毛竹)。匠人通常是在冬至过后半月去山上采伐。竹子斫了,剖开,取其中段(大约是一根竹子的第五或第六节),然后支起铁镬,把一片片长不盈尺的竹子放在加盐或矾的清水里煮。煮熟之后,须晾晒半月,待水分挥发干凈,再存放三年左右。雕刻这种楠竹,通常是要削去竹青(也有留青)。刻毕,越三年,竹子淡黄的肉色会变成一种沉着的琥珀色。做传统竹编器物也用毛竹,但若是做工艺品,就得采用小青竹(俗称青皮竹),这种笋材两用的竹子当地鲜见,大都是从外地引入(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多是从广东引种栽培),匠人要把它剖成四层,一二层易裂,不取,三四层坚韧细腻,故可取用。这种竹子的竹节间距较长,抽出来的竹丝也长。在熟极而流的工艺操作流程中埋伏着的似水柔情,与竹子的介直心性交织在一起,亦刚亦柔,或隐或显,让人不免感叹,这竹丝编就的故事,也是柔情万种,说有多长就多长。
从前,在我们南方乡间,大部分竹器被归类为家居用品,人们的脑子里还没有“工艺品”这个概念。事实上,竹器做得漂亮就是一件值得赏玩的工艺品。在那个年代,人们大都是从实用功能方面了解它,很少从造型艺术方面感受它,当时只道寻常,也就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器物作为审美对象的那一部分。恕我孤陋寡闻,我是读了张志杰编著的一本乐清工艺美术口述史《器局方概》,才知道乐清有一种竹制工艺品叫作竹编。乐清竹编大致可分为平面竹编与立体竹编。立体竹编如书簏、考篮、针线盒(乐清话叫鞋佬)等,一百年前是日用品——从中你仿佛可以闻得到纸张的霉味、闺中少女的衣香、插在鬓角的栀子花香与头油混合的气味——这些搁在身边的寻常物事,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实用功能渐趋弱化,观赏性却日益凸显。今人恐怕是不会提着一个竹篮去买菜,或是带着两百年前的书簏乘坐北上的高铁去赶考。但它们放在那里,就是不一样:竹子颜色变深后形成的包浆、过去的生活留下的印痕(包括它的磨损度),以及旧年代的氛围,都会平添它的美感。如果把竹编工艺也分为实用派与工艺派的话,书簏、考篮、鞋佬当属前者;而那些当作摆设的动物竹编当属后者。从实用功能来看,动物竹编(比如竹编大象、乌龟、鸳鸯等)跟别的日常生活用品并无区别,打开盖子,里面亦可存放茶叶或糖果之属;从造型来看,它有别于传统工艺,质地还是竹子,造型却变了,好比是将短衣打扮换成了长衫或洋装,究竟是多了几分雅气。这样的竹制工艺品有一种可以触摸的平实,而且还能给人一种“不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的既视感。竹子之于工艺美术,与木相类。竹子离开泥土,经过工匠之手,再度根植于一个同条共贯的平面或立体世界,它就有了呼吸,有了生命,有了可以与我们的目光交流的隐秘语言——死的竹子变成活的竹制品,大概就可以称之为工艺品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竹丝帘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画家在竹丝帘上作画,等于是把工艺品变成了艺术品,这个转换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首先得解决的是材质问题。竹丝帘有点像熟宣,不太吃墨,也不晕化,因此画家作画之前得喷上一种掺和了石膏粉(或贝粉)的白漆,有些地方难上墨,还得再用上豆腐水或肥皂水,以减少油性。画竹丝画帘一般是采用兼工带写的画法:工笔部分通常是用硬毫笔来完成,写意的部分则偶或用棉花涂搽颜料。竹子的质地限定了画家的作画工具,反过来说,画家也顺应了竹子的自然属性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竹子与人,经线与纬线,剖开竹丝的那只手与拿着画笔的那只手,这些东西是一个整体,而贯穿其间的,正是竹子的心性。说到底,画帘这门手艺活实属工艺标准之上的自由创作,甚至可以说,它带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文人趣味。及至竹丝绣帘出现之后,画家就把这种文人趣味收敛了一点,他们的身份由画家变成了设计师,所谓设计就是在一种书写纸或描图纸上打好画稿,然后交给学徒们,以一种拷贝的方式描到竹丝帘上。我以为,这同时也是一种以“破”为“立”的创作方法。破的是传统国画的“雅”,立的是民间工艺的“俗”。至此环节,艺术创作变成了一种工艺流程操作。下一道流程就是交给女工们刺绣,水墨的异质性进而被彩色丝线取代。其绣法与针法跟瓯绣一般无二,丝是蚕丝,针也是绣花针(只不过多了一种套在指头上的顶针)。如果说,竹丝画帘倾向于艺术创作,带有一种文人的高雅趣味,那么竹丝绣帘则是介于雅与俗之间,甚至是有意把那种文人趣味往“俗”里面调和了一下。工匠的心性与竹子的心性达到高度一致时,做出来的东西就会有一种超越工艺品本身的气息。正如竹子在文人笔下可以内化为一种士的精神,它在工匠手下也可以内化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平和气息。
一般来说,竹壳雕、竹刻、竹编、竹丝画帘、绣帘等,都归属于民间工艺。民间工艺品做得好,就是一件艺术品。那些匠人,没有把自己当作艺术家,事实上,他们就是生活的艺术家。有些竹制日用品或工艺品或许只是寻常之物,但在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不同寻常的地方——比如像可楼这样的百年老宅——我们与之相遇,却能发现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那一刻,某种心思或观念投射其上,它们就会生发出别样的灵性。
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吃肉(包括东坡肉)比赏竹这种风雅之事更受用。尤其是在猪肉狂涨之际,谁还会去关心“居有竹”这种无关痛痒的事?而我在这里谈竹,谈民间的竹制品,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