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思考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q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文学是文学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在当代文化与文学发展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重要的文化产业。甘肃作为文化大省,在传统文学发展中成就突出,但网络文学的发展相对滞后。面对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趋势,甘肃文化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文学的发展,积极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为未来甘肃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化产业;甘肃
  20世纪末期以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迅猛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网络文艺社群”和“网络作家”,《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则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学是文学发展的新事物,自其产生后蓬勃发展,深受大众读者的欢迎。同时,网络文学还成为了重要的文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和商业价值。在网络文学整体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甘肃网络文学也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网络文学发展的“爆发”态势相比,甘肃网络文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积极促进,加强管理,使其成为繁荣甘肃文艺的重要力量。
  一、甘肃网络文学发展的成绩
  在全国文学发展的地理版图中,甘肃文学自古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文学发展的格局中作家辈出、成绩突出、特色鲜明。从上世纪80年代网络文学产生后,甘肃网络文学也开始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文学网络平台建设、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批评、网络文学的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成绩突出。
  (一)网络文学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甘肃省在网络文学平台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建成了一些影响较大的网络文学发布平台,包括网站、网页、博客、微博和微信平台等。目前甘肃影响较大的网络文学网站主要包括专门的文学网站、综合性网站的文学栏目。专门的文学网站如由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文艺》杂志协办的甘肃文学网,网站设置了“甘肃文艺”“作家博客”“原创连载”“原创短文”等栏目。综合性网站如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创办的中国甘肃网,开设有“原创文学”栏目,发表原创小说和散文等作品。除网站、网页外,甘肃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作家、写手自己开设的博客和微信平台。作家和写手开设的博客和微信平台成为本土文学圈发表、传播原创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成为作家与读者进行文学交流的重要渠道和途徑,为推动网络文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弥补了专业网站的不足。
  (二)网络文学作家队伍不断壮大,网络文学创作成绩突出
  甘肃省的网络作家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传统纸媒体,如杂志、报纸、书籍等发表文学作品,已经较有影响的本土作家和诗人,他们只是追随时代的潮流,借助网络这个传播平台发表自己已写好或已在纸媒体上发表的作品,从而扩大影响,与读者互动交流,如著名作家尔雅在其微信平台“尔雅的手工笔记”中连载其长篇小说《同尘》。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类作家的创作依然是传统文学,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网络文学。另一类是几乎完全依赖网络平台,在网络上长期发表作品,通过网络进行文学交流,具有大量网络读者,并通过网络产生影响的作家和诗人。这类作家是真正意义的网络文学作家。近年来,这类作家的队伍不断壮大,有近百人之多。著名的如诗人旺秀才丹、刚杰·索木东、独化,小说家萧萧眉儿(郑晓红)、卢克强等,他们近年来在网络上发表了大量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体看,随着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甘肃网络文学在网络平台建设,作家队伍建设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本省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甘肃网络文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与全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甘肃的网络文学的发展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以便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在今后的网络文学发展中少走弯路。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相关文化、文艺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对网络文学的认识还不深,重视还不够。在思想认识上,更重视传统的创作模式和发表形式,对网络文学的认识还局限于只是把网络作为发表传统的严肃文艺作品的载体,在本质上并没有超越传统文学传播形式。大多数作家只是把网络作为发表传统文学作品的载体,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学生产方式。
  (二)网络文学平台建设相对落后
  与全国网络文学发展相比,甘肃的网路文学生产、经营相对落后。甘肃网络文学的发展模式相对单一,还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其文化产业效应和商业效应没有凸显出来。
  (三)缺乏网络文学作家
  甘肃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文学作品的作家和写手不少,但严格意义的网络作家不多。作家的创作还没有真正进入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创作模式,创作的作品大多依然是传统的文学形式,表现的依然是具有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学题材,没有生产出与当前网络文学发展同步的正真意义上的“类型化”网络文学作品。
  (四)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和评价相对滞后
  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学者甚至提出“未来文学发展的潮流是网络文学”。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但甘肃文艺批评界和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不够,这方面的成果不多。
  三、对未来甘肃网络文学发展的思考
  20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文艺已成为“受众面广、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巨大的文艺新领域”。因此,要充分认识网络文学在21世纪文学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面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形势,针对甘肃网络文学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采取举措,加强对网络文学发展的促进和管理。
  (一)加强网络文学平台建设
  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发展的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和各类新媒体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多维性发展空间。网络文学发展的突出特征是文学创作、传播、交流媒介的变化,作者与读者之间是开放的、互动的,传播的途径和手段趋于多样化,运营具有较强的商业色彩。针对这样的特点,甘肃网络文学的发展需要加大力度建设网络文学发展的高水平、高规格的网络文学平台,从而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   (二)更新网络文学观念
  文艺工作者要更新网络文学观念,重新认识和定位网络文学在本省文学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价值,重视网络文学,加强管理,努力促进其健康发展。网络文学是21世纪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甘肃文艺工作者要充分把握这种新态势、大趋势,适应形势发展。要切实把网络文艺纳入创作生产和引导管理范畴,充分利用、充分发展,打破传统范式、丰富文艺样态,助推文艺创作生产方式转变,拓宽文艺传播渠道,提升文艺创新空间,让互联网和新媒体成为文艺重新的新舞台。
  (三)加强网络文学监管
  文化管理部門要加强对网络文学发展的监管,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批评和引导,使其规范、健康地蓬勃发展。在当前的网络文学发展中还存在作品内容不健康、艺术格调不高、管理混乱的现象,迫切需要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管理和引导。因此,一方面文化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大网络文学管理力度,是其规范发展;同时,要重视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成立相关研究组织,设立相关研究课题,从理论上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进行规范和指导,使其健康发展。总之,文化管理者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文艺管理,加大正面引导力度,引导创作出更多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的优秀网络文艺作品,唱响网上文艺主旋律。
  (四)建设网络文学创作队伍
  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文学创作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创作队伍。网络文学发展的主体是广大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他们创作观念、追求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文学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网络文学写手相比传统作家,他们的身份、文化水平、价值观念、写作水平都差异较大,创作目的、态度和作品质量也因人而异。因此,网络文学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促进网络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各级文化管理部门要重视网络作家队伍的建设,创作有利条件帮助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引导他们成为繁荣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综上所论,随着我国网络文学事业的发展,甘肃网络文学在各方面健康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不足和短板。未来甘肃网络文学的发展,既要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加强将设,积极促进;又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规范秩序,提升质量,健康发展;使其成为甘肃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繁荣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2]邵燕君.网络文学经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唐迎新.网络文学及其批评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4]周志雄.网络文学的兴起: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文献史料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1885年,慈禧刚好50岁,作为女人已算个小老太太,作为一个政治家恰是深谋远虑的好年纪。此时的慈禧根本顾不上远虑,近忧就够她盘算的了:10年前,日本人攻打台湾的“牡丹社事件”令大清失去了对琉球的控制;洋务派的“海防论”由此压倒“塞防论”,大清始建南洋、北洋水师。一年前,法国人仅用了半小时,就把福建水师堵在马尾港里“满门抄斩”。海防危机,再逼京师。情急之下,慈禧亲中选亲,令光绪皇帝  买铁甲舰建设近
期刊
一条东去的河流,携带远古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流过甘谷,流过甘谷的大像山,这条河流叫渭河。一条西来的古道,驮载异域的风情、他乡的佛陀,经过甘谷,经过甘谷的大像山,这条古道叫丝绸之路。  山水与古道,自古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千百年来,悠悠渭河,滋润着大像山;茫茫丝路,装点着大像山。而这座站立在中国父亲山——秦岭西端的陇右名山,也深情地遥望着渭河的潮涨潮落,记录着丝路的荣辱兴衰,也收藏着甘谷的人文历史、
期刊
【北京】
期刊
[摘要]东干族华侨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他们与故土中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认同感,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心理,是丝绸之路文化多元融合、包容互鉴的见证者、体现者。西北师范大学中亚东干族本科班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团结海外穆斯林华人力量,有利于我国与中亚各国建立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新一代建设者和友好使者。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 中亚;东干族本
期刊
[摘要]汪曾祺后期小说风格之一是在以民俗乡情为描绘对象的同时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字词的精炼和选用、不同语言形式的运用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一艺术风格。  [关键词]汪曾祺;乡土小说;民俗乡情;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47-02  汪曾祺后期小说的创作与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有着难以分离的联系。自1976
期刊
[摘要]共时性舞蹈传播和历时性舞蹈传播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人类舞蹈文化的历史。舞蹈符号文本的传播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大量未进入文本本身的因素,即伴随文本。伴随文本跨越共时传播与历时传播,对符号文本的表意、解释及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符号文本的传播一方面会促使伴随文本产生,另一方面舞蹈符号文本的传播严重依赖伴随文本,从而产生“伴随文本执着”。本文以锅庄舞在兰州市的传播为例,分析其传播过程中的“伴随
期刊
[摘要]图书漂流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公益性服务活动,也是图书馆开展的一项方便快捷的延伸服务。活动以“漂流、分享、传播”为遵旨,让沉睡在书架上的书“活”起来,让更多的人获得阅读机会,从而更好地发挥馆藏图书的功效。本文以瓜州縣图书漂流实践活动为例,总结、探索图书漂流活动的得失。  [关键词]图书漂流;志愿服务活动;瓜州县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
期刊
[摘要]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画缋”工艺与日本著名的“友禅”工艺,在介绍工艺以及阐述传承情况的基础上,得出二者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和传承现状,在对比中指出“画缋”传承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画缋;友禅;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5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66-02  早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画缋”工艺
期刊
[摘要]针对李劼人“大河三部曲”之《大波》中的“文献体”叙事策略,有学者认为“文献体”叙事对还原历史本相固然可以起到强化历史真实性的效果,但若将其视为手段不予以合理剪裁,反而会起到阻碍审美阅读的反作用,削弱文本的审美效能。本文以《死水微澜》为例,全引实录的“白头帖子”,与特定的环境、人物、主题相结合,既覆盖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又使人物形象得以凸显,展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还很好地诠
期刊
【摘要】 李碧华的都市惊情小说塑造了许多重情重义却屡屡遭遇爱情悲剧的女性形象。她揭露了女性的爱情幻想和残酷现实之间尖锐矛盾,并对女性极端而绝望的爱作了深入剖析。她講述的爱情故事多半是不圆满而充满缺憾的。本文以其作品集《饺子》为例,通过从女性爱情体验、女性自主意识、女性悲剧命运的轮回三个方面,探究李碧华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主义话语体现。  【关键词】 李碧华小说;《饺子》;女性形象;爱情体验;自主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