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改革的推进,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音乐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成才。
  一、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调整音乐作品的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夯实基础,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是艺术欣赏的关键之所在。“美育”作为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的新目标,其侧重于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都会受到感染、熏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而这就决定了音乐的学习是一个缓慢的、逐步接受的过程。因此,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发展水平,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使得教育内容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不超前拔苗助长,也不拖后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循序渐进,即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行。老师在呈现音乐作品的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难易程度,可再三进行对比,分析不同音乐作品中所侧重的不同的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地挑选作品。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减轻学生心理上的负担。比如在初级阶段,老师可以以知觉的欣赏为主,即通过音乐的节奏变化等来刺激学生情绪性的生理变化,这是音乐最直接赋予感官的感受。老师可以通过播放欢快、悲伤、轻松等不同风格特點的曲目,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音乐引起的感官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欣赏之后,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积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由知觉欣赏向情感欣赏过渡。情感欣赏是在音乐知觉的基础上,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进一步认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领会音乐中隐藏在音符中的不同的情感,进而捕捉到作曲家和演奏家所传达的情感内容。如教授古琴曲《流水》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古琴的音色、形质特点、演奏形式等琴论知识,以加强学生对古琴的了解,从而为理解作者的情感做铺垫,有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而老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这首曲目的故事 “伯牙绝弦”,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更易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情感欣赏是过渡到理智欣赏的必要环节,理智欣赏是在音乐知觉和领会音乐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音乐的内涵加以考察,并将外在的感觉与内在的理智融会贯通,对音乐有一个全面地、深刻地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对音乐的认识从浅层次深入到内核,认识到音乐的真正价值。如在欣赏《金蛇狂舞》曲目的时候,老师可以从更广阔的空间入手,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创作意图以及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从而使学生对该曲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将鉴赏课程有步骤、有计划的分成这三个环节,通过逐步提升音乐鉴赏的难度,使学生的鉴赏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二、 整合音乐作品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照本宣科的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狭隘的空间里,从而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自由、强调个性发展的艺术,它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契机。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侧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整合各类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愿意想象、敢于想象。
  (1)创设具体情景,感受音乐中的抽象意境。音乐相对于较直观的绘画和雕塑来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很难在简单的音符中感受音乐的美,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具体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为载体,从而展开丰富的联想,使音乐作品形象化。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精心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特定的音乐氛围之中,并赋予他们广阔的联想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优秀音乐作品的理解。如在学习民族音乐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老师可以创设特定的情境,将抽象的音乐变成可歌可泣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目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新梁祝》的一些相关片段,让学生首先通过视觉形象化的接触之后,在故事情节里加深对乐曲的了解。在跌宕起伏的悲剧里,学生更能够被打动和吸引。老师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欣赏《梁祝》,体会音乐是如何表达情感的,是如何实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的。
  (2)运用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联想感悟力。比较分析是艺术鉴赏中普遍运用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艺术的精华部分,学习音乐也不例外。通过中西、古今或者具有一定联系的音乐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音乐作品中具有内在的联系也有独树一帜、值得思考的地方。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注意对比分析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使音乐的情感和形象更加具体化、更加突出,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调动课堂气氛,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如在“中国民歌”这一单元中,我们发现不同区域的民歌呈现出不同的音乐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老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民歌,让学生了解民歌的特点、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以及地域、风俗等对民歌产生的影响等。民歌《茉莉花》在我国的流传非常广,同一小调在南北的传唱中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聆听作品,并让他们分辨哪一首是属于南方的,哪一首属于北方的。进而,通过分析和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柔美,比较含蓄,而河北民歌《茉莉花》旋律多跳进,曲调刚直、干脆,体现了北方人爽朗和明快的性格。在分析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的束缚,也能够较快地理解不同音乐作品中的差异。
  音乐教学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能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它将人从世俗琐事中解放出来,给予我们最安静的时刻,让我们有时间静下心来,倾听自己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声音,我们必须认识到音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调整音乐作品的难度、整合音乐作品的形象特点,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成才。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深入开展,要求我们不但要提供配套的课程资源,更要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教师识别、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的能力。我们相信每所学校及所在社区都有丰富多彩
2004年6月26日,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何天佐族胞荣升解放军文职将军(中将)庆祝会”。
期刊
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会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细细琢磨,感想颇多。是否我们可以这样说,了解什么样的学生会出现问题,比了解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更重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因素,给语文学科造成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困难生。正值如今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此我们必须研究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生的心理,以
摘 要: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并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内容和领域在不断扩宽。作为初中基础学科的信息技术课程,要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最优化教学,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中,STS教育理念是其中研究较为广泛的话题。   关键词:STS教育理念;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变革     中学信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
【题记】  渐修,萃取时间,积淀经验,是生命最原始的行走方式。佛法禅宗有云“顿悟之前必有渐修”,不刻意于“修”,不着意于“悟”,而能结“顿悟”之果。  “顿悟之前必有渐修”,佛陀如是,仕子如是,教书育人者更如是。回首三十余年的教学历程,庆幸自己始终以“渐修”的态度贴地而行,不刻意于“修”亦不着意于“悟”。不少人认为评上特级教师,获得正高级职称,差不多到达教师追求的顶峰,真是太幸福了。成果的获得是甜
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患者实施家庭关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小儿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儿实施
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消息,近日,由中国海装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优化设计及批量化制造、安装调试与运行关键技术'
几次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都打上了当时的历史印记,而历史的局限性是一种无法逾越的遗憾。今天看来,这种局限性的集中表现就是课程目标的单一,以及教学方式的僵化。于是,一个适应时代特征的,有益于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得到良好培育,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创新,就迫在眉睫了。   一、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带来以下矛盾    (1)新教材降低共同必修教材的难度与高考要求未能同步跟上的
采用现场地质调查方法,确定了研究区边坡危岩体的成因及破坏模式,在对危岩体稳定性做出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破坏模式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与定性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