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chengc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深层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全方位的实施,小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美感熏染下,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品德行为,陶冶高尚情操,促进智力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学家D.W.布雷研究认为,决定杰出成就的主观因素,一是能力,二是个性品质。如果缺乏某些必要的个性品质,即使是能力水平很高,也不能导致高度的成就。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要期望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取得成功,期望些许学生将来成为数学人才,就必须在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相应的个性品质。那么,要着重培养哪些个性品质呢?我个人认为,要着重培养数学兴趣、创新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美感。
  
  一.激发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培养学习兴趣是培养其他方面的先导。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认为:应在教学中把握好“疑、议、境、实”四字真诀。
  1.以疑激趣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设疑,以拨动学生思维之弦。在新课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之中。
  2.以议解疑
  以议解疑就是议论议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解决疑问、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议议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 “百分数的应用(二)”的例题 “ 80×(1+40%)”时,有一位学生问:“我先用80×40%=32(千米),再用80+32=112(千米),行吗?”我立即表扬他:“你真棒!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接着,我让其他的学生思考和发言,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此时,课堂变成学生自由发言和争论的地方,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达成一致的看法——行的。此时,学生在给别人讲解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已掌握的知识,因自己积极动脑筋而得到了成功体验,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相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具体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感兴趣,就必然逐步形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智力、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儿童意志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严格要求,从日常学习生活做起,让儿童通过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磨练意志,养成良好习惯。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怎样的学习习惯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指出:“主要是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当然,此习惯的形成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首先,要向学生晓之以理。华罗庚教授有一句名言:“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数学家成功秘决是锲而不舍。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求我们一丝不苟,耐心细致。将来无论是进行工程设计还是担任统计、合计,微小的差错都会使国家财产蒙受损失。
  其次,分阶段提出明确要求,如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不仅注意听老师讲课,还要注意听同学发言,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当日事当日毕,要求独立思考,认真审题和计算。在计算时要注意纵横捡查,草稿按题号顺序排列,便于核对,书写整洁,错题要改正等。然后按要求给予反复训练,不时评价,可以鼓励或纠正,强化印象;持之以恒,坚持数年,最终形成习惯。
  
  三.数学美感的培养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感受、欣赏和评价。数学知识和技巧也能给人以美感。数学课上,教师端庄亲切的仪表,简练明快的数学语言,规范工整的板书,匀称精确的几何图形,鲜明雅致的教具,师生间和谐默契的情感交流,无不使学生感到愉悦和满足。
  总之,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进行日积月累,更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师应运用正确的方法予以引导,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适当地改进方法,以便达到最佳效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数学的特点之间,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各个方面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数学特点的综合利用和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各个方面的培养。以便达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作者联通:717300陕西省子长县李家岔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育人为主,成才为志。”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而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至今,它的育人功能日趋成熟。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课堂讨论也将更加凸显出其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是时机、内容选择不当。有时一节课课堂讨论次数达五、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7年起中考模式已被新的学业考试所取代。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想,调整复习思路,研讨基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中考复习新策略、新方法,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一.用好书本、狠抓双基,突出复习“重点”    思想品德实行闭卷考试后,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现在又恢复过去“死记硬背”的模式上去了,只要把知识点背下来就能考好。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在学业考试的新形式下,针对新教材知识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适时、适量地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让学生即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又学习用英语交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从词汇学习着手,进行文化意识渗透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和挖掘单词的多重意义,尽量体现其文化色彩的一面,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的介绍。如《新标准英语》Module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发散式——激思    语文课如果以“填鸭”的方式进行,“灌”完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
期刊
那是十年前的一个清晨,霞光如火。  在山区的一所简陋的小学校,我目睹了他们的升旗仪式:一百多名小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校园里,脸上带着与年龄并不相符的严肃与庄重,注视着一面冉冉升起的国旗。没有国歌的奏鸣,没有震天的口号,一百多双明亮而又坚定的目光凝聚在国旗上,校园一片宁静。这是我见到的最简单的升旗仪式,却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国旗的分量。   我永远不会忘记,香港、澳门的回归
期刊
图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摆在学生面前,会使学生主动在脑际里展开联想的翅膀。这不仅让学生较快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知道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巧用图画,掌握字形、字义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感性形象去认识事物,在讲授归类识字“潜”字前,用薄纸壳画上“潜水艇”和“潜水员”,涂上颜色分别剪下来,在上
期刊
在解题过程中,对于点的存在性可以经过作图直观地获得,对于图形的相关性,通过知识的联想,可知它们的数学模型存在某种关系,而对于具体数据,则通过计算来解决。以下例题,就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的。  例: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2,0),且与直线y=-x+8交于B、C两点,点B在x轴上,点C在y轴上。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大致图象。  (2)在这条曲线上是否存在
期刊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7年第三期姜建华老师《这样的算理有价值吗?》一文对于13/15-(1/3-2/15)这类分数计算题能否作为简算来考查学生的观点是:“本题不应作为简便运算来考查学生,这种去括号变加减符号运算的理由,学生很难理解.因其理由是: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括号时,括号里的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正如2007年第11期中汪老师所述,文中的理由并非算理,而正确的算理应该是:“从一个数里
期刊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新旧知识混淆,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概念教学中的比较    1.引入概念时的比较  在引入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然后从复习旧概念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概念,使学生明确新旧概念之间的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