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索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e200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在实践探索中认识到: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其写作信心,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积累,改进学生习作的评价机制,是增强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兴趣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中也强调“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乐于表达”。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愿意写,乐于写,是小学生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用过多的条条框框去限制他们的表达。古人认为写作就像教孩子走路,在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该让孩子放开写,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首先让他有迈步的勇气。让孩子体验向前迈步的乐趣,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们来说都毫无用处。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努力创设让学生喜欢写的环境氛围,设计让学生能够写的活动方式,选择学生乐于写的内容,采取能让学生感受写的成功的评价方式。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就会乐于表达,并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学会积累,使学生善于表达
  
  写作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性活动,积累的东西多了,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因而,“丰富语言的积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为了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一)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我们的语文课本入选的文章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感。课文在谋篇布局,选材立意,表达方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无不发挥着典范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领悟表达方法的基础上积累文本词句等语言材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最应该教给学生的。例如学习《林海》、《桂林山水》,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积累描写景物的生动词句。学习《军神》、《丰碑》,要领会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积累人物描写的形象词句。还有《荔枝》中的细节描写,《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等,都要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感悟写法,积累语言材料,这样才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阅读中还应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以文本为范例,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从中积累优美词句、精彩片段。课文精彩处、情真处、感人处,要让学生评一评、议一议、赏一赏、背一背,这样在阅读中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积累了语言,还学会了借鉴,以利于写作中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要结合阅读教学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并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读物。以小学高年级为例,学了《跳水》,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并初步接触他的作品;学了《凡卡》,不妨引导学生读契诃夫的作品;学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童话王国……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学了《景阳冈》,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水浒传》;学了《草船借箭》,可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了《小抄写员》,可引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强化课内阅读,丰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多形式观察中,积累生活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而小学生往往缺乏生活积累,必须依靠教师的启发引导,在多形式的观察中,学会积累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在高年级习作中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叶老也说过:“识得深切,写出来当然亲切,识得浅薄,写出来不免浅薄,一无所闻,硬要写也没法写出。”可见观察能力的培养,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思考。这样,学生就常常会发现新鲜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从中丰富生活内容,积累写作素材。积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鼓励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眼睛要多看,耳朵要多听,心里要多思,有疑要多问,把周围一切事物都作为观察的对象。
  2.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生活见闻和经历。鼓励学生多读书看报,收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上网冲浪,外出旅游,经常与老师、同学、父母畅谈,加深对生活的认识。
  3.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4.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及时记录身边的人、事、物,及时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
  只有让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的头脑才会变得聪明,目光才会变得敏锐,对生活的感受才会深刻,才能写出有内容、有个性、有新意、有感情的文章来。
  
  三、多元评价,优化表达
  
  1.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多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来评点学生的作文,而且要多对学生写作中的某一状态进行正面的鼓励。例如:有的学生习作虽然一般,但通篇没有一个错别字,我们可以这样评价:
  “看你的作文,老师的眼睛真舒服,因为找不到一个错别字。如果你能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更美,那就更好了。”有的学生虽然语句写得不够通顺,但他能将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你已经找到写作文的真谛,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值得表扬,不过文不厌改,把不够通顺的句子改一改,读起来会是一种享受。”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用赞赏的口吻评价孩子。当然必要的批评式的评价也不可少,但要注意把握适当的语气,用词要中肯,明确指出如何修改,令学生心悦诚服。
  2.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这样能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学生评价时,要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作文,并修改自己的作文。对于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纵向比较”,发现自己的习作比上一次有了哪些进步,这样也使他们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3.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创造一些交流展示的机会。可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别人的作文好在哪里,通过“横向比较”,发现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同时接受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取长补短,拓展写作的思路,使每一次习作都能得到收获,达到优化表达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在相信学生潜在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将阅读教学丰富积累为写作教学服务,对学生的习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赏识,使写作成为学生内心的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那写作教学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下面结合《古诗三首》的教学,谈谈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美激智的尝试。    一、创设情景,营造美的氛围,充分感知诗歌情境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
期刊
中小学每册都选有古诗或现代诗,这些诗风格流派各异,有哲理诗、写景诗,也有咏物诗,大多入选诗歌描写的事物、人物或景物,往往具有形象性和可感知性。教学中如何运用形象思维,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创造能力,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形象思维在翻译诗句中的作用。    跳跃性是诗所特有的语言特征,古诗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
期刊
“指导——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域。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低年级学生限于心理和生理的状态,完全进入自主学习状态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这是低年级进行“指导——自主学习”教学的最大瓶颈。    一、“导学提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
期刊
精心预设,做好充分准备    一、现象  案例一 一位教师在教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下册“图形中的规律”时,先让学生操作并回答: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接着再让学生继续操作并回答:摆两个三角形,最少要用几根?学生开始摆了……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摆法(用4根、用5根、用6根)。汇报交流时,学生意见不一,争论不休,花了近20分钟的时间还没进入本课的主要内容。  案例二 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
期刊
一、借助文本,领会诗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仅三十来首,每首诗的字数,也不过二十来字。这些古诗有的描写田园景色、高山流水,有的描写生活情趣、儿童嬉戏的,有的抒发情怀、表达爱憎感情,可谓包罗万千。这些诗语言精炼、意境含蓄、感情丰富、韵味优美,读懂它,首先得亲近文本。我们要依靠文本中的图画、语言、背景资料等,让学生去领会诗意。  1.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
期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摆图形的规律的方法。  2.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积累探索规律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找出所摆图形的个数与所需小棒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中发现图
期刊
教学目标    1.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期刊
一、巧设情境,词语教学更直观    利用小学生形象的思维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在优美的情境中赏词、悟词、学文,给学生以新奇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单调沉闷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枯燥无味的词语学习变得趣味盎然。如有位教师执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一课,课文中有一句话是:“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他发现“圣洁”这个词语学生难理解,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圣洁”?对文章出现的文字描写,学
期刊
自20世纪60~70年代锻炼心理学兴起以来,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我概念作为人格结构的核心成分,对个体的生活适应和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受到心理学家、社会教育心理学家的重视。而身体自我价值感作为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它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一系列身心活动。
期刊
有经验的科学教师一节科学实验探究课上下来,条理清晰,学生被引导得井井有条,实验做得顺顺当当,实验效果明显,收集的实验数据科学有序,科学规律显而易见。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些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在备课时很注意实验细节。  1.备实验材料结构的细节。我们选择实验材料要有结构性,要选比较典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材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即便这样的材料,还要注意细节的选择,否则还有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如何去发现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