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文化是指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的融合为手段。在网络虚拟时空里产生、积累、发展、传播、扩散的一种新型文化。
关键词:网络文化;建设途径;政府行为;民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R1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53-001
一、现代网络文化的特点
1.虚拟性和兼容性。在网上,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用身体直接介入进行,而是通过信息流进入互联网来进行。如在网上浏览新闻、检索资料、查阅文件,在网上聊天、交友、娱乐等等。这表明,网络文化在存在形式上具有虚拟性。
2.开放性和多元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形态。可以跨越民族、国家、人群和时空的界限进行传播和交流。正因为如此,任何观点、思想、民族文化在网络空间里者阿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3.集群性和自主性。网络文化实际上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创建过程中的互动、开放、平等和个性化,使得网络文化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集群性和自主性的烙印。
4.共享性和再生性。与传统的传媒相比,网络没有中心,也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对它负责。这就决定了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既可以无限期使用,也可以供无数人同时使用。
二、网络文化对现代人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有传媒功能、沟通交往功能、娱乐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知识传承功能、民意表达汇聚功能和社会动员功能等功能。人们感触最深的是网络文化所表达出的社会作用:—是传媒作用,新闻网站每天向社会及时发布最新的信息,它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另一大传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个重要渠道;二是党和政府信息发布作用。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网站通过网络发布政府信息,让下级部门、服务对象及时获取上级指示,减少了会议的召集、会务、交通事宜以及文件的打印、下发传递等程序,节约的时间和资金,提高了行政效率;三是展示上网单位形象作用;四是知识传播作用。然而,网络文化就像—把双刃剑,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弊与害。网络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
1.无用信息超载。“复制加粘贴”的信息形成模式,导致网上无用信息太多,不但容易造成网络交通堵塞,而且容易给网络用户带来人力、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2.色情信息泛滥。一项研究表明,互联网上47%的信息与色情有关。
3.虚假信息广播。在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假广告、假新闻、假中介、假招聘等欺诈信息,以及无从证实的传闻、谣言、诽谤等虚假信息。
4.网络病毒横行。网络病毒横行造成巨大损害。例如,2006年的“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给国内上百万个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5.“泛娱乐化”倾向严重。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出现了一种“泛娱乐化”的倾向。其典型代表就是低俗娱乐新闻(如偷拍)在网络上的泛滥和对“红色经典”的恶搞。
6.暴力游戏。部分游戏中的紧张、刺激、血腥场面吸引不懂时宜的青少年自由地驰骋于虚拟的世界里,在“警察”和“劫匪”间转换角色,极易使他们沾染上暴力心理倾向,诱发犯罪。
上述不良网络文化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
1.引发信仰危机。网络世界的快变奏、差异性和复杂性,使文化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加上某些西方国家必然会凭借其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利用网络的高度“自由”、无国界等特性,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引发一部分人的信仰危机。
2.降低道德素质。网络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信息,加上人们的网上行为主要依靠自我控制,因此,人们在网上的行为容易产生随意、偏激和不负责任的倾向。
3.削弱文化品味。突出表现为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的倾向容易导致一些人在文化价值诉求上沉迷于“搞笑”、“猎奇”、“偷窥”、“迷信”,从而降低其文化审美标准,混淆是非观念。
4.增加心理负荷。形形色色的信息容易使人上网成瘾,而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个人的正常负荷后,信息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反而给人造成压力和混乱,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
5.导致社会不稳。网络本身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所以,当各种虚假、错误或负面信息在网上流行而又未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纠正时,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途径
1.建管并重,重在建设。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将网络文化工作的重心从偏重于管理转向建设与管理并重,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2.加强网络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我们不仅要加强网络文化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同时要加强网络文化兼职工作者队伍建设。
3.丰富和优化网络文化产品。要善于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投身于文化创造,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的服务和供给能力,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和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4.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流传的错误思想和言论,要及时地加以批评和引导,从而有效地消除其影响。四、网民在网络文化参与与维护中的作用
1.提高道德素质,自觉遵守网络公德。人们自我约束意识的欠缺,是导致大量类似于走光、偷拍等不良网络文化得以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
2.增强社会责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网络的非中心、无疆界和散播传递方式等内在特征,使得由政府完全担当起监管责任变得非常困难,必须全民动员。所以,每一位网民不仅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也是网络环境的维护者。
3.提升自身素养,促进健康文化传播。网络是一块全新的文化阵地,如果主流文化不去占领,就会被不良文化所占领。因此,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抵制和消除网络不良文化的关键。广大网民要积极投身于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当中,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特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进行网上创造性实践活动,促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网络文化;建设途径;政府行为;民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R1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53-001
一、现代网络文化的特点
1.虚拟性和兼容性。在网上,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用身体直接介入进行,而是通过信息流进入互联网来进行。如在网上浏览新闻、检索资料、查阅文件,在网上聊天、交友、娱乐等等。这表明,网络文化在存在形式上具有虚拟性。
2.开放性和多元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形态。可以跨越民族、国家、人群和时空的界限进行传播和交流。正因为如此,任何观点、思想、民族文化在网络空间里者阿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3.集群性和自主性。网络文化实际上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创建过程中的互动、开放、平等和个性化,使得网络文化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集群性和自主性的烙印。
4.共享性和再生性。与传统的传媒相比,网络没有中心,也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对它负责。这就决定了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既可以无限期使用,也可以供无数人同时使用。
二、网络文化对现代人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有传媒功能、沟通交往功能、娱乐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知识传承功能、民意表达汇聚功能和社会动员功能等功能。人们感触最深的是网络文化所表达出的社会作用:—是传媒作用,新闻网站每天向社会及时发布最新的信息,它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另一大传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个重要渠道;二是党和政府信息发布作用。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网站通过网络发布政府信息,让下级部门、服务对象及时获取上级指示,减少了会议的召集、会务、交通事宜以及文件的打印、下发传递等程序,节约的时间和资金,提高了行政效率;三是展示上网单位形象作用;四是知识传播作用。然而,网络文化就像—把双刃剑,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弊与害。网络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
1.无用信息超载。“复制加粘贴”的信息形成模式,导致网上无用信息太多,不但容易造成网络交通堵塞,而且容易给网络用户带来人力、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2.色情信息泛滥。一项研究表明,互联网上47%的信息与色情有关。
3.虚假信息广播。在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假广告、假新闻、假中介、假招聘等欺诈信息,以及无从证实的传闻、谣言、诽谤等虚假信息。
4.网络病毒横行。网络病毒横行造成巨大损害。例如,2006年的“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给国内上百万个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5.“泛娱乐化”倾向严重。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出现了一种“泛娱乐化”的倾向。其典型代表就是低俗娱乐新闻(如偷拍)在网络上的泛滥和对“红色经典”的恶搞。
6.暴力游戏。部分游戏中的紧张、刺激、血腥场面吸引不懂时宜的青少年自由地驰骋于虚拟的世界里,在“警察”和“劫匪”间转换角色,极易使他们沾染上暴力心理倾向,诱发犯罪。
上述不良网络文化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
1.引发信仰危机。网络世界的快变奏、差异性和复杂性,使文化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加上某些西方国家必然会凭借其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利用网络的高度“自由”、无国界等特性,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引发一部分人的信仰危机。
2.降低道德素质。网络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信息,加上人们的网上行为主要依靠自我控制,因此,人们在网上的行为容易产生随意、偏激和不负责任的倾向。
3.削弱文化品味。突出表现为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的倾向容易导致一些人在文化价值诉求上沉迷于“搞笑”、“猎奇”、“偷窥”、“迷信”,从而降低其文化审美标准,混淆是非观念。
4.增加心理负荷。形形色色的信息容易使人上网成瘾,而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个人的正常负荷后,信息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反而给人造成压力和混乱,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
5.导致社会不稳。网络本身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所以,当各种虚假、错误或负面信息在网上流行而又未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纠正时,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途径
1.建管并重,重在建设。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将网络文化工作的重心从偏重于管理转向建设与管理并重,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2.加强网络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我们不仅要加强网络文化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同时要加强网络文化兼职工作者队伍建设。
3.丰富和优化网络文化产品。要善于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投身于文化创造,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的服务和供给能力,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和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4.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流传的错误思想和言论,要及时地加以批评和引导,从而有效地消除其影响。四、网民在网络文化参与与维护中的作用
1.提高道德素质,自觉遵守网络公德。人们自我约束意识的欠缺,是导致大量类似于走光、偷拍等不良网络文化得以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
2.增强社会责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网络的非中心、无疆界和散播传递方式等内在特征,使得由政府完全担当起监管责任变得非常困难,必须全民动员。所以,每一位网民不仅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也是网络环境的维护者。
3.提升自身素养,促进健康文化传播。网络是一块全新的文化阵地,如果主流文化不去占领,就会被不良文化所占领。因此,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抵制和消除网络不良文化的关键。广大网民要积极投身于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当中,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特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进行网上创造性实践活动,促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