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固定资产是煤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对外发展的根源,因此,只有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现状相匹配,才能保障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而有些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层未从实际情况考虑,致使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同时,出现许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浅层次的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煤矿企业;固定资产;问题;对策
固定资产作为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石,是其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增强煤矿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如果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客观上保持在一定水平,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有助于煤矿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一、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一)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固定资产具有使用时间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特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不同于其它的管理部门和管理项目,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后勤部门、以及基建等部门,只有各个部门协调管理才能将固定资产进行妥善的管理和规划。
(二)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固定资产主要包括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处置和转移,维修管理的固定资产,到期盘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1.固定资产的购置与验收管理。购置固定资产前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价格对比等,对于需要验收的固定资产要做好验收管理。對自建的固定资产进行规划、统筹也是非常重要的。2.固定资产的处置与转移管理。固定资产处置完成发生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有内部转移即公司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即控股子公司范围内转移两种,动产转移涉及增值税,不动产转移涉及营业税,转移手续相对简单由移出部门填制移转单或移转交运单即可。3.固定资产的维修管理。煤矿企业的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会产生损耗或发生故障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为了能够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相关部门应在一定时间内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避免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闲置而发生安全性的问题。4.固定资产的盘点管理。固定资产一般都是长时间不被挪用,所以需要有专门的管理,避免由于特殊的原因造成本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被他人挪用的现象发生。
二、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2.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监督控制力度不够。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不合理的购置和建造。2.固定资产的监控体系不健全。
(三)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账实不符。2.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缺乏规范性。
三、解决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按要求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有效计提。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面,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折旧方法。
(二)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监督管理。1.建立建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有关责任制度。企业上级管理人员应该对员工做好相关工作分配,在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前提下不同的岗位都应该设有不同的职位权力。2.健全与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企业应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体系,不仅要对所有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人员进行高效的培训,还要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工作。3.恪尽职守,为企业未来投资固定资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现如今我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更新设备的情况,信用就成为重要的因素。4.降低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率的有效方法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制度规定的是较为死板的东西,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灵活的东西需要从业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5.完善对固定资产的监管,提高经济效率。大部分煤矿企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低效的现象,使用部门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应成立固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率。
四、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一)全面认识风险管理,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煤矿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最大效应是,它可以在企业获得新资产的时候首先做一个全面的风险预测。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滥用资金的建设,而且可以对所有的信息充分了解。
(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从企业内部上层到下层普及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使企业内部每一位员工在思想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起足够的重视。
(三)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行为。需要合理有效地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行为,在设备采购之前,要充分调查研究经济市场的动态和方向,结合企业自身的需要和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出具相关分析性的报告。
(四)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审计机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明确分工责任。
五、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
(一)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更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应跟上社会的发展水平,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固定资产不仅规模和数量很大,而且种类繁多,日常工作中单一靠手工记录统计很难满足管理工作的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应引入计算机技术,使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电算化,使固定资产的计划、核算管理等信息进行系统的记录,并能录入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
(二)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化购置过程中的监督管理。采购部门接到经批准的固定资产采购需求后,寻找供应商、开展询价工作。采购固定资产时要做到“货比三家”,特别是采购大型固定资产时应尽可能执行招投标的采购方式。进行投标工作时要有使用部门的参与,在保修条款、性价比、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认真评定,经上级主管和律师审核后择优签订采购合同。一项固定资产的采购包括多份合同或多份订单,煤矿企业的采购部门在ERP系统中录入“采购订单”,经采购部门经理批准后,财务部门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的部门需严格审核各订单明细列示的清晰性项目以及项目归集的准确性。
六、结论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前提、获得经济效益的保障,固定资产管理也就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煤矿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规模效益,为企业在社会浪潮中长远立足提供先行条件。
参考文献:
[1]丁元霖.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十版)[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188-204).
[2]邓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研究[J].时代金融,2014.11.
关键词:煤矿企业;固定资产;问题;对策
固定资产作为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石,是其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增强煤矿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如果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客观上保持在一定水平,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有助于煤矿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一、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一)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固定资产具有使用时间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特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不同于其它的管理部门和管理项目,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后勤部门、以及基建等部门,只有各个部门协调管理才能将固定资产进行妥善的管理和规划。
(二)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固定资产主要包括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处置和转移,维修管理的固定资产,到期盘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1.固定资产的购置与验收管理。购置固定资产前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价格对比等,对于需要验收的固定资产要做好验收管理。對自建的固定资产进行规划、统筹也是非常重要的。2.固定资产的处置与转移管理。固定资产处置完成发生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有内部转移即公司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即控股子公司范围内转移两种,动产转移涉及增值税,不动产转移涉及营业税,转移手续相对简单由移出部门填制移转单或移转交运单即可。3.固定资产的维修管理。煤矿企业的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会产生损耗或发生故障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为了能够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相关部门应在一定时间内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避免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闲置而发生安全性的问题。4.固定资产的盘点管理。固定资产一般都是长时间不被挪用,所以需要有专门的管理,避免由于特殊的原因造成本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被他人挪用的现象发生。
二、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2.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监督控制力度不够。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不合理的购置和建造。2.固定资产的监控体系不健全。
(三)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账实不符。2.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缺乏规范性。
三、解决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按要求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有效计提。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面,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折旧方法。
(二)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监督管理。1.建立建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有关责任制度。企业上级管理人员应该对员工做好相关工作分配,在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前提下不同的岗位都应该设有不同的职位权力。2.健全与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企业应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体系,不仅要对所有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人员进行高效的培训,还要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工作。3.恪尽职守,为企业未来投资固定资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现如今我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更新设备的情况,信用就成为重要的因素。4.降低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率的有效方法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制度规定的是较为死板的东西,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灵活的东西需要从业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5.完善对固定资产的监管,提高经济效率。大部分煤矿企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低效的现象,使用部门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应成立固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率。
四、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一)全面认识风险管理,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煤矿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最大效应是,它可以在企业获得新资产的时候首先做一个全面的风险预测。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滥用资金的建设,而且可以对所有的信息充分了解。
(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从企业内部上层到下层普及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使企业内部每一位员工在思想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起足够的重视。
(三)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行为。需要合理有效地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行为,在设备采购之前,要充分调查研究经济市场的动态和方向,结合企业自身的需要和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出具相关分析性的报告。
(四)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审计机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明确分工责任。
五、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
(一)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更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应跟上社会的发展水平,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固定资产不仅规模和数量很大,而且种类繁多,日常工作中单一靠手工记录统计很难满足管理工作的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应引入计算机技术,使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电算化,使固定资产的计划、核算管理等信息进行系统的记录,并能录入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
(二)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化购置过程中的监督管理。采购部门接到经批准的固定资产采购需求后,寻找供应商、开展询价工作。采购固定资产时要做到“货比三家”,特别是采购大型固定资产时应尽可能执行招投标的采购方式。进行投标工作时要有使用部门的参与,在保修条款、性价比、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认真评定,经上级主管和律师审核后择优签订采购合同。一项固定资产的采购包括多份合同或多份订单,煤矿企业的采购部门在ERP系统中录入“采购订单”,经采购部门经理批准后,财务部门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的部门需严格审核各订单明细列示的清晰性项目以及项目归集的准确性。
六、结论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前提、获得经济效益的保障,固定资产管理也就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煤矿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规模效益,为企业在社会浪潮中长远立足提供先行条件。
参考文献:
[1]丁元霖.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十版)[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188-204).
[2]邓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研究[J].时代金融,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