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太年:南京堪当中国画的模特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京生活30多年,其间有很多次南下或北上的机会,都被我毫不犹豫地谢绝了。我觉得南京是最适合文化人生活的地方,这里的山山水水意蕴深远、隽永绵长,完全就是具象版的中国画。不知你发现没?紫金山峰峦叠嶂,一眼望去,不是‘披麻皴’又是什么?所以每回走进紫金山,我都仿佛经历一番艺术的洗礼。”
  说这话的是纪太年,一位拥有多重身份的江南文人:作家、诗人、美术评论家、艺术市场研究专家、艺术推广人、画家……他所谓的“披麻皴”,是一种中国画的笔法。此法由五代董源、巨然、赵孟頫、黄公望等名家创立,在表现秀润多姿的南方风景时十分常见,世人耳熟能详的有《富春山居图》等传世之作。
  3月5日,纪太年工笔画展在金陵美术馆举行盛大开幕。开幕式由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党委书记尤荣喜先生主持,喻继高、言恭达、杨耀宁、高云、陆越子、周积寅、徐培晨等业界名流悉数现身,对纪太年的工笔花鸟给予高度评价。持续10天的画展让“纪太年现象”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要知道,6年前的纪太年还没有画画,按喻继高的话来说就是:“纪太年的6年超过很多人的20年,甚至一辈子!”
  面对各路大咖的褒奖,为人谦和恭逊的纪太年心怀感恩无比虔敬。年过半百,不知道为什么,时至今日他还会经常想起1979年与南京的第一次亲近。那时候,他还是个怀揣着文学梦想的十三四岁少年。激情难捺之下,他竟脱下鞋子,光脚从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北一步一步走到桥南:“桥上的每一幅浮雕我都仔细端详,站在桥中感受江风谛听江涛,我激动得难以言表!走到桥头堡时,我又光脚一直往下走到了桥头堡公园……”后来,纪太年曾无数次与长江缱绻。正如紫金山让他对“披麻皴”筆法有所开悟一样,浩浩汤汤的扬子江也曾无数次启发了他对中国美术、中国书法甚至中国文化的理解。
  虽说世人对纪太年半路学画却异军突起的现象感慨不已,纪太年自己却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陈之佛大师就是42岁才正式起步的,而陈之佛的绘画成就永远让纪太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纪太年一再表示,除了紫金山和扬子江,南京另有一个让他魂牵梦绕、割舍不下的所在,那就是南京博物院:“南博有我非常崇敬的两位大师:傅抱石和陈之佛,每当我在求学问道中遇到困惑,我都习惯到南博去拜谒他们二位。虽然我生不逢时,错过了亲聆他们教诲的机会,但通过研习他们的作品和著作,我也享受到了与他们息息相通、心领神会的慰藉。”正是因为有陈之佛这样的前辈堪作楷模,所以纪太年对中年变法专攻工笔一直信心十足。他说之前很多年已经对相关艺术史、艺术技法深有研究,再加上饱览天下一流名家真迹,忽然有一天拿起画笔,他一点都不觉得有任何的突兀或障碍。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切都是顺理成章。
  “南京的山水地貌,南京的空气阳光,似乎都是天然为艺术而生,南京的山水简直堪称中国山水画的模特。”生活在南京,纪太年总感觉是那么舒坦熨帖。不仅享受南京的风物之美,纪太年还特别享受南京的文人艺术家朋友们:“在南京,大家在一起大多还是谈论艺术谈论文化,这种相对纯净的氛围,我在其他城市几乎感受不到了。风雅秦淮,此言不虚!”纪太年说,明清以来的南京就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各路艺术家不经历南京的打磨就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功。响水人纪太年现在与南京越来越水乳交融,很难说如今这个纪太年不是南京重新孕育出来的——你觉得呢?
  赵锐:作家,资深媒体人。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其他文献
猪油渣子好吃。  得用火炼过。  需是土灶,里头嵌着高碳铁,即人们口中生铁铸成的那种大锅,锅比人大,儿时的我望上去,眼光只能挨到锅沿。  锅沿下,黑黑的底子被爷爷擦得锃亮。“孩子,得用心对待人生中每一件事。”爷爷常絮叨着这么说。年幼的我自然悟不透其中深意,只知道,爷爷很善良。  从村里人对爷爷的態度便能看出,东家长李家短,日子时常泛起波澜。那年月,土地即是粮食和钱,比金子还要金贵,因土地而起的争执
期刊
亲人别离的痛已随流水逝向远方,然而思念在心里,日久弥深。  乡下的坟地离村庄不远,在各家各户的责任田头,依着小路,偎着河流,守望着熟悉的日子和亲爱的家人。去地里拔草施肥,去河流割柴罱泥,一抬头就能望见高高的坟茔,不怕,头脑里倒是生出亲人在世时的种种场景,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如同电影画面般一一在眼前闪过。生者与死者,虽在两个世界,实则依然亲近。  在我们家乡,清明节必不可少的祭祖仪式是辞仙。 
期刊
那天,天气贼冷,有零下十多度,好些年没这么冷了。事先约好的,跟太太一道去看胡大姐和她老伴。路上花了一个半小时,先是乘公交,后来倒了两班地铁。  胡大姐原本住在距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区,走路也就十来分钟。但那房子过于逼仄,且终年不见太阳。年轻时在里面住着倒不碍,上了年纪,胡大姐夫妇便觉着那份受不了的冷了。于是下了决心换房,但两个从企业退休的老人手上不可能有太多的钱,只好把着眼点放在离城区远一点的地方。朋
期刊
海岛的冬天,暮色一旦降临,天一忽儿就黑了,像有谁利落地拉上了巨大的黑色幕布。几家院子里飘出的欢笑声,迅速掩盖了零星的犬吠。孩子们盼了一整天呢,天一黑,就可以去田间烧坏虫啦。  正月十四烧坏虫,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岛上一直沿袭的习俗。民间有谚:春气一动,百虫蠕动。正月十四这天去地头、田间、河塘边烧越冬的杂草,很容易烧死蛰伏在草丛中的害虫虫卵,祈愿新的一年農作物无病虫害,满满大丰收。  烧坏虫的主
期刊
20世纪70年代,物资匮乏,缺吃少穿,但是有一样东西并不缺少,那就是电影。  那时候,我看过的电影很多,有的在电影院看,有的在乡村露天看。在电影院看的,基本都是学校组织的,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看几次电影,直到小学毕业,总共看了多少电影早已记不清了,但每张七分钱的电影票价格,我依然记得。  每次老师带我们进城看电影,我最期待的是可以在电影院旁边的商店买零食,三分钱一包的甘草粒和五分钱一根的冰棍,那可是难
期刊
梦里几许  我幻化成你的模样  找寻那年的过往  那些纯净透明的夏夜  几多星辰  我掰着指头  数得仔仔细细  七歲的我以为  整个夏天会被留下  我目不转睛  你忽闪忽灭翅膀间  门前的清清小溪  天边的淡淡云儿  我侧耳倾听  你若隐若现的光亮里  矮灶下  母亲烧火添柴哼的曲调  庭院外  外婆摇扇纳凉唱的歌谣  儿时  近在眼前  故乡  触手可及  晚风睡意阑珊  拥你入眠的梦里  一
期刊
妈妈,这是我给你写的第一封信,我希望你读着我的信是快乐的。  不知不觉就春天了,你说过一定要快乐,我按照你的话去做了。我去了我们经常去的山坡,冰凌花已经谢了,杜鹃和映山红霸占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开得热火朝天。树叶和小草是浅黄色的,这是我之前未曾发现的,树干下面,一些黄色的花迎风摇曳。  突然我就想起了你,那时候,你说这时候的花用“摇曳”来形容最贴切了,我没有深切体会,风里的花不就是摇摆吗?今天我仔细
期刊
雪扬长而去  吞噬了五月与  它怀中紧拥的麦地  于是你,只得站在自然光秃的枝叶之间  你向着黎明凝望  从未降临的曙光  你向着过去呼喊  声音蔓延至明天  大地的儿子从云端  坠入地心  你被岩浆包裹  熔化在诗的黑夜  月光惊奇地发觉  繁星向太阳拢聚  你的纸笔悬在光晕  “诗歌必将胜利”  你写 关于诗的诗  辗转于床塌,忽而  踱步或沉思  忽而从时间手中抢过墨水  色彩,喧嚣,纷争 
期刊
这天下午,阿元探长刚刚走进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他放下手里的公文包,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声音:“阿元探长,麻烦您过来一下,我们公司的研发内容被人剽窃了……”  研发内容被剽窃?阿元探长心里一惊,忙说:“别急,慢慢说,你是哪个公司的?”  “我们是昌建东路黄山大厦三楼的太阳科技公司。”话筒里的声音依旧局促不安。挂了电话,阿元探长又匆匆忙忙提起公文包,乘电梯来到地下车库,快速驶往太阳
期刊
腊月二十四,祭灶,过小年,农村大多数家庭都会做一包豆腐,寓意“都富”。  以前,苏北农村做豆腐一般用小拐磨,两人协作,大人一边添豆子,一边把控磨担,小孩子帮忙推磨,快乐地来回拉拽。  还有首逗弄孩子的童谣:“拐,拐磨拐;拉,拉豆柴;拐,拐舅奶,舅奶没在嘎(方言,“家”);拐小丫,小丫没有裤,摸摸小肚肚。”大人边拉磨边唱着,唱到最后一句,摸一下孩子的肚子,孩子咯咯咯笑起来。欢喜氤氲在村子的空气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