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忘却的记忆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7月14日,是我参加中考的第一天。
  虽然父母和平时一样忙着干农活,分不开身陪考,只是叮嘱我带好东西,也没有说要送我去考试,但下午考完试回到家后,我发现了非同寻常的变化。
  往常,不到天完全黑下来,在家里看不到父母的影子。这也难怪,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劳力少,农忙时节,连上了岁数的奶奶都主动当起了劳力,更不必说正当壮年的父母了。那天我到家时,天还没有暗下来,斜阳在院子里铺了一地金色的光。屋里的暑气还未完全散去,只见母亲在厨房里忙活。厨房里飘出的阵阵肉香,让我心头一热。家里兄弟姐妹多,我又是老大,平日里见荤腥的日子不多。这倒不是因为父母吝啬,而是因为我们家家底薄。让全家人吃饱穿暖尚且难以做到,怎么能奢望经常吃肉呢?
  我知道父母很要强,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吃饱。通常我们兄妹几个碗里都盛满饭后,父母才给自己盛饭,他们吃的菜自然是我们吃剩下的一点儿汤水。父母供我们读书不遗余力,东挪西凑筹费用,也要让我们兄妹一个个背上书包。他们平时把我们看得很紧,绝对不给我们多花钱的机会。今天厨房里飘出了平常闻不到的肉香,我很兴奋,也很疑惑。
  掌灯后。屋外传来了脚步声和妹妹们的欢呼声,一下子让昏黄的灯光有了生气。妹妹们欢呼着,仿佛这天是个节日似的。母亲一边护住碗里的红烧肉,一边强调:“今天哥哥中考,你们都不许和他争。”母亲的一句话,让热闹的家里一下子平静了下来,妹妹们齐刷刷地看向我,小妹乞求般地摇着我的手。灯光映着母亲古铜色的脸,母亲将盛着红烧肉的碗朝我递了过来。这时我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一早出去卖西瓜。要不是今天卖西瓜,他们的口袋里根本就没有钱。就算有了钱,他们平时也舍不得买肉啊!我也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比平时提前收工回家。
  我猜想着母亲如何掂量来掂量去,称了半斤肉,又怕妹妹们嘴馋,烧肉前找借口支开了她们。母亲的良苦用心和无可奈何让我有些心痛,我无论如何也不肯独享这碗红烧肉,母亲生气丫。屋里的空气越发燥热。我不想惹母亲生气,可让我一个人吃这碗红烧肉,其他人都没有份儿,我能吃得下去吗?母亲很固执,护着这碗红烧肉,谁也不肯给。这样的僵持使时间显得格外漫长。最后,母亲做出了让步,同意我把红烧肉分给妹妹们吃,但其他人一概不许吃。母亲坚决的态度,使我忘掉了那碗红烧肉的味道,只记得心头甘苦难辨的滋味。
  吃过晚饭,母亲怕我在家里睡觉太热,就让我去西瓜棚里睡觉。满天的星斗闪个不停,田野里到处是虫鸣。四周隐约可见几处灯火,那是几户人家趁夜里凉快,在地里忙活。
  那红烧肉、和妹妹们分享时的快乐,以及瓜棚里那个凉爽的夏夜,都成了我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
  经历:生于1973年2月,安徽肥西县人。中学教师,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爱好:阅读、看电影
  中学时最喜欢的作家:钱锺书、曹雪芹
  中学时最喜欢的学科:数学
  中学时的职业梦想:律师
  中学时最喜欢的格言:天道酬勤。
  寄语初中生:人生万千种选择就在这个路口发生,既不宜草率,又无须迟疑。
  初三印象:单纯。
其他文献
父母的“保证书”  网友“嘀嗒”和丈夫符合生育二孩的政策,两人想再要一个孩子;但8岁的女儿不同意,担心家里多个弟弟或妹妹,爸爸妈妈就不宠爱她了。爸爸妈妈给女儿写了一份“保证书”,保证永远第一喜欢她,爸爸妈妈和女儿都在“保证书”上签上名字,这才平息了风波。此前,有媒体报道,某地一位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怀孕后,13岁的女儿以离家出走等相威胁,要求妈妈不再给她生弟弟或妹妹。最后,这位妈妈不得不终止妊娠
期刊
【锁定考点】  1.识记涉及的文学常识;2.掌握常见实词的含义;3.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5.掌握词类活用;6.理解作品的内容;7.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8.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观点;9.理解文章论证方法、思路与写法;10.谈阅读感悟。  【新题演练】  一、《鱼我所欲也》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期刊
新年到了。本刊改版,换上新装。印张增加,开本变大。杂志由原来的大32开,变为小16开,样式更时尚。初三的孩子阅读大量复习资料,对视力是一种考验。为此,我们特意加大了杂志内文的字号,纸张质量也有所提高,让杂志看上去更“顺眼”。  本刊的办刊思路是“分类复习,突出重点,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杂志改版,办刊思路没有变,主要栏目没有变。杂志内容最大的变化,是对“讲练结合”这个要点做了改进。“讲练结合”,说
期刊
【锁定考点】  1.读准文言字音;2.理解常用实词含义、虚词用法;3.正确把握朗读节奏与断句;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9.赏析文本写法;10.适度拓展、理解文本。  【新题演练】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期刊
【锁定考点】  1.词语解释;2.句子翻译;3.理解内容及情感;4.品味语言;5.鉴赏景物描写和文段意境;6.概括景物特点;7.想象和描绘景物;8.理解文言现象;9.分析写作手法  【新题演练】  一、《醉翁亭记》(节选)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关,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
期刊
人们常把混日子消磨时光说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言下之意指和尚的钟是非常好撞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和尚的钟真的那么好撞吗?答案是否定的。说和尚的钟好撞,只不过是我们俗人想当然,说明我们看到的是表面现象,并不知晓个中甘苦。  就拿“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里的钟声来说吧,它要求撞钟的和尚必须在二十分钟内敲完一百零八下,而且最后一下一定要敲在晚上十二点整。晚一秒不行,早一秒也不行。这一秒不差的
期刊
我的面前是平原  平原上是路。  看,多辽阔的田野  多辽远的路  经过了一个山头,  又一个,路  爬前去。也许再没有  山头来挡路?  经过了第二个,啊!  又一个,路  还得要向前方爬——  细的白的路  再爬青天该不准许:  拦不住!路  又从山背转下去  永远是路!
期刊
举烛!
期刊
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劲敌/干劲 拗口/执拗 挣扎/扎染 肥胖/心宽体胖  B.悲怆/疮疤 福祉/地址 舔舐/添乱 喑哑/黯然失色  C.旗帜/炽热 驿路/降服 证券/票券 清澈/如出一辙  D.假如/放假 果脯/胸脯殷实/殷红 加冠/冠冕堂皇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期刊
2014年上海市中考综合运用试题(试题见前页),与全国其他省市同类试题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突出“运用”,要求考生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考题提供了一段文字和一张图,要求考生回答爱因斯坦头像的放置地点及理由、给爱因斯坦头像命名、选择雕像底座上的文字说明内容,考查考生在文字阅读中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基于信息提取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设置了三道题:第1题,要求考生选择最适合摆放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