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下水文研究进展

来源 :极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极冰下湖和冰下水系的广泛发育,不仅可以改变冰盖基底环境,影响底部滑动过程,冰下水系的排水活动还可以淡化海水,降低临近的洋流深部温度,是影响冰盖稳定性及其对全球海平面和气候变化贡献的因素之一.因此,开展南极冰下水文及其对南极冰盖动力学、南极冰下地貌演化进程和南极冰盖-海洋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冰下水文系统是包括冰盖、冰下水、冰下湖泊、沉积物、基岩、地下水、水流通道和海洋在内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集合.当前可利用卫星测高仪和其他先进的地球物理方法(如无线电回波探测技术、地震技术、磁法勘探技术)来观测和研究南极冰下水系,另外,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更好地解释冰下水的形成、活动和排泄以及陆地水-海洋的交互作用.本文依次综述了南极冰下湖、南极冰下水文系统与模拟以及冰下水文与冰架及海洋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给出了未来南极冰下水文系统研究的重点方向.
其他文献
桑托斯盆地历经早白垩世早期克拉通坳陷盆地、早白垩世早—中期裂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全新世大陆边缘盆地3个演化阶段,石油资源主要富集于裂谷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中,目前的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不能够准确地反映裂谷期的构造格局.根据最新的重磁、地震、钻井、大洋钻探等基础资料,提出了桑托斯盆地盐下构造单元划分的新方案:①以晚断陷期主要断裂和沉积特征作为划分一级构造单元的依据,根据断裂分布结合晚断陷期沉积厚度600m等值线确定隆起与坳陷的边界;②以晚断陷期次级断裂和沉积特征作为划分二级构造单元的依据,根据同沉积拉张断裂、
以常规和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结合储层、流体等测试分析结果,开展西湖凹陷Y构造花港组气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花港组垂向上符合中下部致密砂岩气、上部常规天然气藏的分布序列;②?常规气藏气水关系正常,受断盖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的封闭作用和断层侧向封堵能力影响,油气主要在区域盖层之下的断背斜顶部富集;③?致密气藏具叠覆跨越源储组合关系,含气饱和度低,无明显气水界面,属先致密后成藏类型,不同部位含气性受构造幅度和储层物性共同控制.本次研究丰富和完善了西湖凹陷常规-非常规天然气序列成藏规律,并
为探究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构造沉降特征以及主控因素,以2条地震剖面的最新解释成果为基础,在地震剖面上共选取43个虚拟井进行构造沉降史计算,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表明:①开平凹陷裂陷期(49~30 Ma)构造沉降量较大,各洼陷构造沉降差异性较大;裂后期(30 Ma至今)构造沉降量相对较小,各洼陷构造沉降差异性较小;②开平凹陷文昌组沉积期(裂陷一幕,49~39 Ma)为最大构造沉降期,恩平组沉积期(裂陷二幕,39~30 Ma)构造沉降速率显著减小,漂移期(30~17.5 Ma)和新构造运动期(17.5 Ma之后
构造-埋藏史恢复是成烃、成储和成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奇格布拉克组露头和镜下多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识别和成岩序列的建立,碳酸盐矿物U-Pb同位素测年和团簇同位素(A47)测温2项技术的应用,取得2项成果认识:①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奇格布拉克组基于同位素年龄和△47温度约束的构造-埋藏史曲线,解决了前人基于地质认识的构造-埋藏史曲线不确定性的问题;②基于同位素年龄和△47温度约束的构造-埋藏史曲线,建立了储层成岩作用-成岩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和演化图谱及定时定量的成岩-孔隙演化史曲线,为理解区域构
随着北极快速升温和海冰储量迅速下降,北极航道的适航性已大幅提高.北极生态环境脆弱,北极海运活动增加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海运对生态环境影响包括溢油、排污、噪声、引入外来物种以及船体对海洋哺乳动物的直接伤害等多种因素.本文对北极近年生态环境和航运活动现状和趋势进行概要分析,对影响航道生态环境的指标进行逐项分析,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指标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显示风险系数最高的影响指标为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和燃油/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在海运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未来应重点加强对污染防控技术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快速减退,北冰洋穿极流位置和强度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本文利用海表地转流、海冰漂流、海冰密集度和海面风场计算了考虑海冰效应的北冰洋海洋表面应力分布,探讨了北冰洋穿极流的强度和源头位置变动机制.结果表明,穿极流冬季比夏季强,9月最弱,12月最强.2003—2014年间穿极流的年平均流速呈增强趋势,穿极流的源头海域逐渐从东西伯利亚海偏向西边的拉普捷夫海;典型强年比典型弱年有西向的趋势.影响穿极流强度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海冰覆盖,海冰覆盖率越低,穿极流越强.2003—2014年间海冰覆盖
近几十年来较暖的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 Deep Water,CDW)不断入侵阿蒙森海陆架,使冰架底部融化,导致阿蒙森海冰架质量不断损失.分析CDW入侵阿蒙森海陆架的路径及性质变化,对研究冰架变薄和接地线后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LORYS12V1[Global Ocean(1/12)°Physical Reanalysis]再分析数据,对阿蒙森海西侧、中央、东侧通道的体积输运和热输运进行了计算,给出了陆架上CDW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它们与流场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otson-Getz
北极夏季无冰区苔原CO2的释放对全球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2008年7月26日—8月5日)期间,采用密闭箱法在北极新奥尔松(Ny-?lesund)黄河站区附近的鸟类保护区苔原(Tundra in Seabird Sanctuary,TSB)、普通海滩苔原(Tundra in Non-seabird Colony,TNS)和两者间的过渡苔原(Tundra in Transition Zone,TTR)监测CO2净通量(Net CO2 Fluxes,NEE)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南大洋海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威德尔海作为南大洋最大的海湾更是研究南大洋海冰变化的热点地区.基于1993—2017年GLORYS12V1海冰密集度数据,分析了威德尔海海冰分布和25年间的海冰面积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威德尔海海冰密集度分布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威德尔海海冰在南极半岛一侧堆积的重要成因是风场的分布差异,毛德皇后地外海海冰向开阔大洋漂移进而消融,具有“西高东低、近岸高远海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威德尔海海冰面积存在27个月、35个月、75个月和120个月的周期,春、秋、冬三季海冰
基于1991—2019年北极东北航道的海冰厚度和海冰密集度的监测数据,利用单航次航运成本和年利润这两个经济性指标,评估了4种不同航运模式下船舶航行于北极东北航道的航运经济性.评估结果表明:不仅不同的航运模式会对东北航道的航运经济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海冰的变化也会对其航运经济性产生明显的作用.在不考虑海冰年际变化的情况下,直达模式的航运经济性整体上高于转运模式,低冰级船的航运经济性整体上优于高冰级船;在考虑海冰年际变化的情况下,随着海冰状况的下降,东北航道的航运经济性明显提升,尤其是低冰级船的航运经济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