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难忘” 感悟责任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256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难忘的一天》是一则小故事,讲的是“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得到邓爷爷的赞许,这一天是“我”最难忘的日子。文章反映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视。课文分为六个自然段,配有一副珍贵的历史照片。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中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基于此,本课教学拟结合单元主题“学校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抓住课文中重点语句进行品读,理解文中“我”的心情变化,体会“难忘”,感悟责任。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练习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冒”等13个生字和多音字“兴、佛”,会写“及、身、仔”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3.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难忘)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个词,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难忘”即不容易忘记。在你们的成长岁月中,哪一天最令你难忘?这一天为什么令你难忘?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指名交流)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难忘”有关。(教师在“难忘”后面板书“的一天”)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一定会想,这一天是指哪一天?这一天的什么事情令“我”难忘?现在就让我们一道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课题分两次板书,由“难忘”引出“难忘的一天”,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自己难忘的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把它圈出来,请教老师、同学或者借助拼音自己多读几遍,达到把句子读通顺。
  2.学习生字、新词。(课件出示生字)
  指名认读生字,相机正音,重点指导:“怦”是后鼻音,“览、馆、紧、奋、灿、烂”是前鼻音。
  (1)注意带轻声的词。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高兴地 仔细地 亲切地 紧紧地
  顺利地 兴奋地 赞许地 沉着地
  这些词语都含有“地”,“地”是多音字,把它当名词时,读dì,如土地、地球、地区……把它当助词(不表示任何意义)时读轻声de。这些词语中的“地”就是助词,都应该读轻声de。(指名读、齐读,师相机正音。)
  请在这些词语中选1~2个各说一句话。(指名用词说话。)
  (2)区分多音字。在这篇课文中,还要区分两个多音字,课件出示:
  佛fó(大佛)fú(仿佛)?摇 兴xīnɡ(兴奋)xìnɡ(高兴)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学生自学,教师重点指导,通过认读生字,读轻声词语和区分多音字,扫除阅读障碍。)
  三、再读课文,感知难忘
  1.默读或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认真想一想,“我”难忘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会“难忘”?
  2.同桌交流。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粗知课文内容)
  4.再读课文。(个别读、分组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教学任务之一是“读好书”,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读好书”。本环节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读书中初步感知“难忘的一天”,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
  教师先后出示生字卡、词语卡。
  (指名读;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二、品读课文,感悟难忘
  (一)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1?郾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在文中勾画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
  2?郾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又紧张又激动 平静);引导学生理解:又紧张又激动是因为“我”想到马上就要见到邓爷爷,要为国家领导人演示操作电子计算机。后来心情一下子平静了,是因为看到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
  3?郾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邓爷爷是一位可蔼可亲的人?快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勾出相关的词句。
  4?郾指名交流。(慈祥的微笑、高兴地点点头、紧紧地握住。)
  5?郾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并读出相应语气:“冒着、快步”(急切);“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紧张、激动);“邓爷爷来啦!”(大声,较激动);“邓爷爷,您好!”(尊敬);“慈祥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样子”(亲切、轻柔)。
  (二)体会邓爷爷关心下一代的品质。
  1?郾自读课文第4~5自然段并思考:我是怎么为邓爷爷演示操作电子计算机的?邓爷爷看了“我”的表演后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郾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文结合理解相关内容。(“沉着”、“操纵”、“顺利”等词语说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十分熟练,“仔细地”、“满意的笑容”、“亲切地问了我的年龄”等说明邓爷爷对青少年的关心和内心的喜悦,“赞许地再一次握手”说明邓爷爷对“我”成功演示操作计算机表示祝贺。)
  3?郾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计算机的普及从娃娃抓起”这句话的?
  4?郾小组代表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要从娃娃开始推广学习计算机,说明学习使用计算机十分重要,体现了邓爷爷十分关心下一代。)
  5?郾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我”表演的句子要读得严肃,有关邓爷爷的句子要读得开心些。)   (三)体会“我”肩负的责任,感悟难忘。
  1?郾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思考: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我”为什么会觉得天格外的蓝,阳光格外的灿烂?(这样描写,表现了“我”高兴的心情。当时“我”十分兴奋,因为“我”见到了邓爷爷,成功地给邓爷爷演示操作了计算机,得到了他的赞许与关心,所以当时看到的一切景物都是那么的美好。)
  2?郾课件出示句子:“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齐读并讨论,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各抒己见。)
  3?郾教师小结。这一天,“我”知道了要牢记邓爷爷的话,认识到自己肩负着祖国的未来,现在就要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只有学好计算机,将来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因此这一天成为“我”最难忘的一天。
  4?郾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以读为主,引领学生紧扣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和句子,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走进“我”的内心世界。抓住邓爷爷的话和最后一句话进行品读理解,让学生体会邓爷爷关心下一代的品质和“我”肩负的责任,从而感悟“难忘”,升华主题。)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郾课件出示“我会写”的生字,学生观察并说出字形结构。
  2?郾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
  子——仔 田——细 欠——次 卜——外
  十——计 平——怦 口——加
  3?郾指导书写。教师示范书写,重点讲解以下字形结构及笔画。
  (1)独体字“及”和“身”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及”的第一笔是“丿”,最后一笔是捺。“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
  (2)“礼”字的左边是示字旁,不要写成衣字旁。
  4?郾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郾作业展示,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字形,交流识记字的方法,指导生字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汉字的书写习惯,为学生以后的书写奠定基础。)
  四、拓展延伸,升华“难忘”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感受到了邓爷爷关心下一代的高尚品质,这一天不仅让文中的“我”难忘,相信大家也会永远记住这一天,记住邓爷爷说的每一句话,记住自己肩负的责任。最后,老师要求同学们课后找找有关邓小平爷爷关心青少年成长方面的故事读一读,这些故事也会让大家铭记在心,难以忘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依据文本内容,适时进行拓展阅读,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
  建水县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其他文献
教学情境具有情趣性、情感性、形象性等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情境是展示语言形象、显现语言内涵、引领言语活动的重要手段。然而,情境的创设是以一定的教学时空为前提的,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时机得当,情境创设才能增强教学活力,丰富教学内涵,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在情境中形象理解词语  准确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就一篇课文而言,只有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认真揣摩、反复品味,感
期刊
这是一间什么样的教室?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学生?!教室里一片狼藉,废纸、饮料瓶随处可见,扫帚、队旗、课桌椅的残肢横七竖八地躺在教室的后面;阔别了一个假期的同学有的坐在课桌上高谈阔论,有的追逐打闹,根本无视我已站在了教室里……  刚送走一个毕业班,校长让我再接手一个毕业班,之前也听说这个班的种种“不正之风”,但眼前的一幕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我想:既然走进来了,就要走下去!  我对54个学生作了一个调查,结
期刊
作为学校课程教育任务的数学,其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再创造”,把静态知识(课本中现成的数学知识的概念、规律和结论等)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产品和创造性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丰富数学情感,生成数学思维能力,学会数学地思考。这一过程应是动态的、丰富的、挑战性的,可用如下图式表现:  因此,数学教学从本质上讲应该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思维是由数学思维材料、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
期刊
《山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以自己独特的感受、丰富的联想,优美抒情的语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雨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结合文章特点和本文为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提几点教学建议。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我们既见过暮云低回,淅沥缠绵的春雨;也见过黑云压城,狂雨倾盆的夏雨;
期刊
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回归以后,在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谈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苏教版教材选编《生命的壮歌》,其意图是要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生命亮丽的精神底色。  然而,生命又是难以读懂的。尽管对生命的认识有深刻与肤浅、对生命的态度有尊重与无视、对生命的行为有珍惜和放任等种种情况,但小学生毕竟处在对生命认识的“启蒙阶段”。所以,教学该课时,应该多一份思考和掂量,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实现自
期刊
教学内容:“1亿有多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和亿以上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综合应用课。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获得直观感受。教材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通过探索活动,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
期刊
一、由案例引发的思考  在一次数学课上,教师出示练习题:“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两队每天做48个。如果甲和乙合作5天,那么就剩下240个没有做完。三人合作几天完成这批零件?”  学生读题后都沉浸在冥思苦想中,数分钟后有个学生发言:“我的答案是5天,不知道对不对,我是用240÷48求得的……”  未等小男孩讲完,教室里就发出一阵笑声,教者亦面带愠色。  在教师的责备与同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每个知识点时要精心准备,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组织教学,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下面以一位教师在执教小学数学(人教版)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学段(5~6年级)“综合性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习作”领域又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以“领略异域风情,感受美丽特色”为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在
期刊
一个人一生能获一次诺贝尔奖就可谓功成名就,不虚度此生了,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而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到目前为止,仅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一人。他是由于发现胰岛素分子结构和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及结构而分别获得1958年和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  桑格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古老的剑桥学府有喝下午茶的习俗,教授们聚集在一起,边品茶边沟通交流,他们的思想往往会在这时撞击出火花。桑格教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