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就是力量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yueshen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劲松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1990年前后创作了一批油画作品:《大气功》、《大合唱》、《天安门前留个影》等,成为“新生代”和“后八九”的代表艺术家之一。1996年后他差不多放弃了油画创作,开始拍起照片。《标准家庭》组照在栗宪庭先生策划的“大众样板”艺术展上推出,是国内较早的“观念摄影”作品。



  慕 辰:你是怎样从绘画转向摄影的?
  王劲松:我1993年就拍了很多“三口之家”的“标准照”,不过是拿来当作绘画的素材,但是我总觉得很多东西难以通过绘画再现出来,于是我就想直接用照片来表现。我一直对相机充满兴趣,这种机械最大特性就是较为真实地曝光现实,像苏珊·桑塔格说的:“揭露隐藏的真相,保存消逝的过去”。对我来说,一种旁观式的“呈现”是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追求的一种状态。当躲在相机后面四处寻找的时候,我似乎已经实现了“旁观者”的姿态。
  慕 辰:你把《标准家庭》这种司空见惯的“标准照”组合在一起,是想传达什么样的意义呢?
  王劲松:“三口之家”是当前中国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它具备一个家庭最基本的信息因素:容貌、气质、性格、遗传乃至阶层等自然的和社会的种种属性。但这些信息的传达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重复使个体的意义被忽略,每个家庭的“故事”不再被关注,单调的模式被反复强调只是为了传达我的提示。“标准家庭”从眼前来看,它有好的一面及正确的一面,有益于家庭利益及国家利益。但就其长远来看,它将会形成一个不可想象的事实——家庭组织关系的缺损,伦理观念的改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现实的人们就是在这些矛盾中实现了样板式的“标准家庭”。从外在形式中,人们可以看出“标准家庭”的基本组成,其内在关系,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体味。这就让我的作品具有多个触点,以便使它由点及面,乃至无穷。



  慕 辰:《双亲》这一组感觉似乎是《标准家庭》的延续,虽然拍摄对象和背景有了变化,那么你是怎么又想到拍《双亲》的呢?
  王劲松:我的作品一直在关注中国特殊背景下的文化问题,因此均是有感而发。《双亲》同样是对家庭,对生存状态的关注。拍摄《双亲》的想法来自于我回老家探亲为我父母拍照。我父母有5个子女,大学毕业都被分配至异地,老两口相依为命。这使我想到了许多退休的老两口年轻时把一切都倾注给子女,子女成人后又都个个奔向异地他乡。老人们不再有传统的四世同堂,也不再有天天团聚的喜乐。他们苦涩地体验着自主的新观念,尽可能地不去拖累子女,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一种孤独无奈的状态中。
  我希望传达一种感觉,是对生存的感觉,对生活的感动。这种感动一直伴随着我在《双亲》的拍摄过程中。在画面的呈现上,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在《标准家庭》中,我把三个家庭成员都置于一个统一的红色背景之中,以此来强化一种很独特的中国式的家庭组织结构。而在《双亲》里我选择了他们的家庭摆设为背景,保留了被拍摄者各自的家居环境,简朴、温馨、祥和而且艳俗。不需要我任何刻意的安排,他们会很自然地摆出基本相同和固定的姿态,稳定、端庄。照片中的老人,无疑都经历过一个时代带给他们的艰辛和苦难,当他们面对镜头的那一刻,表情安宁甚至近于木讷,但仍能让你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百姓特有的平和与知足。虽然《双亲》组照的视觉效果不如《标准家庭》那样强烈,但我感觉它更单纯了。
  慕 辰:你的这种“简单重复”的力量再一次被用在了《百拆图》上,使整个作品像个巨大的共鸣箱,爆炸式的轰鸣着“拆”的声浪。是什么原因使你把拍摄的内容减缩并集中到一个“拆”字上?


  王劲松:拍摄这组作品的契机来自于近年来北京城的大规模拆迁改造,我们随处可见圈写在旧建筑上的“拆”字。《北京晚报》1999年6月4日头版头条即是《“拆”出一个亮丽的首都》。其实“拆”字最初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书写方式,其用笔极具力度,轻重缓急、阴阳顿挫,体势宏大,饱蘸墨色,在不同质地的墙面上信笔所致,酣畅淋漓,毫无造作之风,使我想到了有关书法的精髓。它所产生的刺激的力量不仅来自于文字本身含义,其形式组合对人的审美定势的冲撞更令我震惊。在拍摄时,我尽可能地让“拆”字充满整个构图,用小光圈刻画出墙面的不同肌里,就是要强化这一权利话语的威严与霸气。
  在多数人眼中,“拆”是令人自豪的标志,它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阶段,它不断地提示人们“新世界”、“新世纪”、“新生活”的来临,人们甚至天真地认为落后愚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理念也会在“拆”中荡然无存。“拆”似乎是一条临界线,左边是毁灭,右边是重建,毁灭旧的,重建新的,有道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那么何为旧,何为新呢?我感到既悲凉,又激动,我们的历史不就是这样的吗?所以我把《百拆图》的一百张照片编号为1900--1999。
  慕 辰:很想看到你新的作品,不知有何变化?
  王劲松:我的新东西还没有完成,计划拍2000张照片,现在已拍了1200张。拍的是城市千篇一律的住宅楼,用黑白片,2000张拼在一起,感觉像一面灰灰的墙,中间穿插一些古老建筑的彩色照片。
  现在我大部分的时间在画画,我又回过头来画中国画,因为自始至终中国画的精神品质让我着迷。我尊重我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会采用任何手法来工作,主要是看哪种手法表现出来更充分。
  标准家庭
  百拆图
  双亲(局部)
其他文献
晒大佛的日子,到处都是盛装的人群,为我们这些发烧友展现着无尽的拍摄题材。摄影人如同转经筒,在人群中不知转了多少圈。活动的范围虽然有限,但涉及的对象千姿百态,是考验摄影人眼力、功力的好时机。通常,长镜头不易引起被摄者的注意,拍摄效果更真实自然。人物的神态细节、光影的变化、服饰的特色,都因摄影人的独到发现而产生感人的力量。  经常拍少儿题材的徐广,拍孩子也拍出了感情。  此次阿坝采风,他自觉不自觉地还
期刊
走进川西    ■徐广  带着对川西高原神秘的向往,正月初二便登上了西去的列车,第一次去感受梦境中的天国。  早就看到过一些反映藏族风情和西部风光的作品,可当我一踏上阿坝这块陌生的土地,还是被这里的神奇而深深地吸引。那蔚蓝辽阔的天空,云飞雾绕的雪峰,山顶飘动的经幡,风格奇特的藏居,成群结队的牦牛和那频频向我们挥手的藏民,最让我动情的还是这里的藏娃,他们善良、朴实、天真、好奇,我把拍摄的注意力多集中
期刊
2002年2月27日,《大众摄影》杂志与富士公司联合举办的2001年度《大众摄影》月赛年度金奖获得者摄影创作活动,经历了六天阿坝之行的拍摄后,回到四川都江堰市。在继续对焦这始建于二千多年前的“活的水利博物馆”后,九位影友自20:30开始座谈,从彬彬有礼的谦让,到当仁不让的倾吐,让人感受到一颗颗执着于摄影的心。凌晨近1: 00,大家仍意犹未尽。    ■林国瑞    男,1961年生,大学文化,现任
期刊
期刊
我在尼泊尔某个山里走了三十多天。在山川里享受大自然,日落前找茶屋(为旅客提供食宿的茶民居)。  每天的热土豆甜得非常温暖,幸运时还有咖喱饭。山里没有饭桌,与户主家人围着火炉边,一起烧茶,有时也烧一些粟粒,在漆黑的山野,燃烧树枝爆出来的火花,有如小小的烟花;红红的火焰照在正在哺乳的母亲的脸上,照在吸烟父亲的身上,让我深深体会到自然的温馨,自然光带来的光线远比那些昂贵的闪灯可贵。  我的摄影都以自然光
期刊
期刊
“photokina”中国招商  “photokina”是世界著名的影像展,每两年在德国科隆举行一次,主办者为科隆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和德国摄影工业协会,所以我们也称之为“科隆摄影博览会”。2000年科隆博览会上中国的海鸥、乐凯等知名厂商纷纷亮相,但是中国大陆的厂家在展会上所占据的总面积只有630平方米,不足展馆总面积的1/450。根据科隆博览会招商资料显示,2002年9月25日在科隆举办的世界影像
期刊
烟    关于烟囱的图像时而静穆时而朦胧,图片的美感不仅是在叙述烟囱的故事。我们已经麻木,烟囱和树木房屋一样成为生活中惯例的风景,人们享受着烟囱所带来了的浑浊,并不在意它是个破坏者,而且忘记了与烟囱相关的一些词汇——工业、污染、环境、蓝天、生命……  烟囱象是工业生产的代言人,高耸在上,肆无忌惮地排泄,尽管人们开始抱怨工业的弊端,但还是象吸毒一样无休止地追求着工业带来的富足。  之后,一片狼籍。
期刊
简敏健(Ken Kan):现为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执行委员会委员,自1988年起应邀参与多项香港及国际摄影视觉艺术展览.近期获得的奖项有:第三届全国广告摄影优秀作品展金奖;“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年奖2001”;日本1999EPSON COLOR Imaging CONTEST写真组奖项等.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网址:WWW.hkipp.com电话:(0852)25791983
期刊
德国著名人像摄影家博格哈特·舒曼特(Burghard Schmachtenberg),欧洲摄影协会理事(曾任德国摄影协会理事长),经营着自己的摄影公司(就是中国的影楼)和摄影学校。  同许多中国的摄影师一样,他也是子承父业,从小在开照相馆的父亲的影响下学习摄影,然后继承下父亲的基业,并把它发扬光大。  舒曼特的公司在经营上与中国的影楼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的营业照也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同样,根据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