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品质改良剂种类和作用探讨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k19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粉是制作面条最主要的原料,面粉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面条的各方面质量指标。如何使面条产品达到最佳效果:弹性足、筋力强、有嚼劲、表面光亮、口感滑爽细腻、耐煮、汤清、不浑汤、不胀条、不发糟及煮泡时间短,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叠加的方式实现,其一,选定知名品牌的面粉,如五得利、古船、金像、美玫、雪健、河套、风筝、皖王、天山、三一等;其二,在面粉中添加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面条品质改良剂。
  一、面条品质改良剂的分类及特点
  面条的品质改良剂通常包括无机盐类、改善面团架构类、凝胶多糖类、淀粉和变性淀粉类、氧化剂类、乳化剂类、酶制剂类和复合添加剂类。其特点:一是改变面条的流变学特征,如筋力、弹性、拉伸性、滑爽感等;二是使面条滑爽、拉力大、弹性强;三是使面条具有独特风味和色泽;四是增加或弥补面条中某种或某些营养成分的不足和缺乏。
  二、面条品质改良剂的用量及作用
  (一)无机盐类
  1. 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添加量为0.7%~1.0%,增强面团中湿面筋的黏弹性和延伸性,提高糊化率,减少断条率,增加面条口味。
  2. 纯碱,主要成分碳酸钠,添加量为0.1%~0.15%,强化面筋网络结构,使面团的拉力和延伸率显著提高,从而增强了面条的弹性、韧性和强度,改善了面条的品质;促进淀粉的糊化,提高面条的复水性,增进面条的口感;能使面条表面光滑爽口,复水性好,口感滑润、爽口、不易浑汤;但是加碱过量会严重破坏面条中的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3. 复合磷酸盐,又叫强筋剂,添加量为0.3%~0.5%,提高面条保水(持水)性,增强黏弹性,还可以有效地改善面条色泽、风味和食感,使面条质构更为坚韧,表面光滑,呈黄绿色。
  (二)改善面团架构类
  1. 小麦蛋白粉,又叫谷朊粉,是将小麦粉碎、水洗得到的生面筋、再经酸(一般用醋酸)、碱(一般用氨)液化后,喷雾干燥制成未变性的小麦蛋白末。添加量为0.5%~5%,使面团筋力提高,柔性增加,触感得到改良。
  2. 大豆蛋白粉,是将大豆去皮、粉碎、脱脂、去腥等加工制成的淡黄色粉末。添加量为3%~5%,使面团吸收及保持较多的水分,面条的色泽好,耐煮,有筋力和弹性。
  3. 鸡蛋液,添加量为10%~15%,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起泡性、持水性、热凝固性等特性,能大大提高面条的弹性、筋道、拉力、爽滑性和耐泡性,煮泡面条后不易糊汤,不发糟,不黏连,面条营养丰富,色泽亮黄,能明显地改善面条的色、香、味、形,是一种优良的纯天然面条改良剂。
  (三)凝胶多糖类
  1. 黄原胶,又叫汉生胶或黄杆菌胶,是由微生物发酵提取制成;主要成分为酸性杂多糖,添加量为0.15%~0.2%,能够增加面粉的吸水能力,提高面团的加工性能,使面条质构紧密,表面光滑。
  黄原胶和大豆磷脂按2∶1的比例配制使用,既可提高面条的筋力,使之富有黏弹性,又可增加面条营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面条品质改良剂。
  2. 沙蒿胶,是菊科蒿胶属野生半灌木植物,产于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沙蒿子粒的表皮内有一层蜡样胶质,遇水后溶胀成黏稠而滑腻的胶凝体,即沙蒿胶。添加量为0.2%~1.0%,可以提高面条的筋力,减少游离淀粉的析出,口感滑爽。
  3. 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2%~0.5%,使面条表面光滑,不粗糙,韧性好,口感细腻。
  4. 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0.2%~0.5%,使面条表面光滑,改善耐煮和不浑汤,延长贮藏时间。
  (四)淀粉和变性淀粉类
  1. 淀粉,以马铃薯、木薯淀粉较好,添加量为10%~20%,改善面条抗老化性及口感。
  2. 变性淀粉,是以天然淀粉为原料,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方法,使其改变原有的理化性能,以满足应用的要求。通常面条使用的变性淀粉是以木薯淀粉及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添加量为12%~15%,使面粉成条过程不易断条,有一定韧性;耐煮、不浑汤、不烂、不糊、面条外观光滑、透明;口感滑爽,有咬劲,增强面条抗冻性,提高抗老化性能。
  (五)氧化剂类
  1. 增筋剂,主要成分20%偶氮甲酰胺,添加量为(0.001~0.002)×10-3。
  2. 增白剂,主要成分过氧化苯甲酰,添加量为面粉重量(0.002~0.003)×10-3。
  (六)乳化剂类
  常用的有蔗糖脂肪酸脂、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卵磷脂。添加量为0.2%~0.5%,加入面粉后能够和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及淀粉产生结合作用,从而达到增强面条的筋力、弹性和韧性作用,避免面条间的黏连和浑汤、胀条及发糟等现象。
  (七)酶制剂类
  常用的有转谷氨酰胺酶、诺帕酶、脂肪酶、木瓜酶、葡萄糖氧化酶及复合酶等。添加量为0.003%~0.005%,改善面条品质,增强面条的强度、弹性、韧性和筋力。
  (八)复合添加剂类
  常用的包括氧化剂类、乳化剂类及酶制剂类复合,抗坏血酸、硬脂酰乳酸钠/钙和葡萄糖氧化酶复合,添加量三者比例为0.008%、0.5%和0.004%,能够显著提高面团的稳定时间,增加面粉的吸水率,提高面条的筋力,改善面条的色泽,烹调性及断条率。
  三、结语
  我国目前湿面条加工厂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通常只凭经验添加一些食盐、纯碱和少许蛋液作面条品质改良剂,工人对一些面条品质改良剂的用量及作用全然不知,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和安全性。笔者系统地阐述了面条品质改良剂种类与作用,并推荐一款湿面条原料配比作加工参考(湿面条原料配比:五得利精制粉100%,清水30%~34%,马铃薯或木薯变性淀粉12%~15%,鸡蛋液10%,谷朊粉4%,食盐0.8%,食碱0.1%),希望工厂今后在湿面条生产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面条品质改良剂,提高面条的品质与食用价值,满足人们对面条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他文献
本刊讯 山东农业工程学会2006年度常务理事扩大会于2006年2月25日在济南召开,学会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部分在济理事、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及挂靠单位的部分相关人员参加
各个时令节日中,春节的食风最盛,而且地方色彩也浓。  《广东新语》说:“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祀先及馈亲者也。”数百年来,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故有“年晚煎堆,人有我有”之说。不过,近数十年间,除煎堆外,还有油角、蛋馓和薄脆,品种甚多,统称为年宵品。过年那几天,你来我往,互相馈送。常常是满袋而去,又满袋而归,一种相互敬重的传统美
【正】 创世之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说法。就如我国的汉民族认为人类创始于盘古,炎黄。其它兄弟民族也有不同的传说,尤其在南方诸兄弟民族中流传较广。但在北方各民族中如那
在农业生产中,要想获得高品质和高产量的蔬菜、水果,除了与种子品种好坏有关外。平衡施肥是关键。近年来,虽然氮、磷、钾三大要素肥料施用量逐年提高,但是不少农民朋友对微量元素
中国百姓自诩为天下最会吃的民族,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是最会喝茶的民族呢?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十分耀眼的一颗明星,伴随着茶叶的发展与对外传播,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也成为世界各民族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一、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茶的起源地是中国,中国人对茶树的栽培也具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有关茶树的记载至少也有上万年。人类发现茶具有记载的时间也有四五千年。  儒家思想开创了茶文化,接着
骨质疏松是骨质和矿物质在骨内丢失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和绝经期后妇女。治疗骨质疏松症,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补充骨骼里缺失的元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补充钙、维生素D和雌激素。中老年人缺钙,不仅易患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还易患心血管病、结石病和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症以更年期后的妇女最为多见,约有2/3绝经期的妇女和7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本病,临床以腰背疼痛,全身乏力,身高逐渐降低或驼背,易发
“阳光工程”培训是国家农业部等六部委在全国农村推行的一种农民增收的措施,旨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认定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使其能学到在城镇谋取职
美国最大送餐网站GrubHub证实,2015年平安夜中餐订单比往年增加51%,圣诞节更跃升到12%。2015年元旦日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推出一篇洋人爱吃中国“团圆饭”的报导。其实,如果我们找找谷歌资料,就可以知道十年来的统计数据。“中餐”一词搜索次数不但逐年增加,每逢圣诞佳节便是翻新一倍。羊年春节期间,美国五万多家中国餐馆掀起另一阵热潮,可真是大吉羊(祥)。  食物角色成历史推手  孔子说过“
【正】 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同兄弟民族和其它国家的史诗一样,是人类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它代表了蒙古族史诗的最高成就,是蒙古族古代文学的三大高峰
鼠:说起美食,俺也吃了不少东西了,但俺觉得最好吃的还是油,要不然俺干嘛从小就冒着下不来的危险爬上灯台去偷油吃呢?牛:俺能吃啥呀,当然是草呀,俺的本职工作就是"吃的是草,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