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医疗制度改革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u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家长们经常讨论让孩子将来学什么好,一个答案就是学医。在美国,医生不光是铁饭碗,还是金饭碗。一般的family care医生一年进账二十万美元左右,要是爬上专家的位置就是四十万左右,更有甚者,专门给体育明星、电影明星、大富翁看病的高级大夫,一年少说也是八十万。
  这是为什么?因为医疗业在美国是个卖方市场。试想,一个人生了病,能不去看医生吗?小毛病尚可忍受,得了胃溃疡、胆囊炎这些剧烈疼痛的病症,只有求助于医生。
  美国的医生可不是随便看的。首先要找到一个在保险公司覆盖范围内的医生,然后打电话预约。约的时间,可能是下星期一,也可能是下个月三十号。如果没等看医生,过两天病就自己好了,算你运气,只是心里总犯嘀咕:我去年得的,到底是个什么病呢?到了预约的那天,诚惶诚恐赶到医生诊所,生怕晚了半分钟,医生不见你了。医生晚点没关系,你要是晚了,可得付双份的钱,补偿医生“等你”的“损失”。到了诊所报了到,在候诊室里坐定,赶紧把要申诉的在脑子里再练习几遍——须知,医生可没时间听你那结结巴巴的烂英语,十分钟一到,医生立马开门送客,不管你说完了没有。练完了申诉词,护士还没有往你这边看的迹象。抄起本破烂杂志消磨时间,常常过了约定时间三、四十分钟,护士才懒洋洋地推开门,把你那难发音的中文名字胡乱喊一嗓子。听见了算你走运,没听清楚您就再等下一拨。到了里边,又是漫长的等待。有时候还是穿着纸做的病号服,光着膀子坐在冰凉的手术台上等,不过到了这一步就不难捱了,大赦的日子已定,剩下的就是排号了。
  从诊所里出来,怎么想怎么觉得话没说清楚。想再回去是不可能了,您得重新预约。拿着手上的药方,开车到了药店,递上药方,仍旧是等待。在药店里摸摸这,看看那,正等得不耐烦之际,扩音器里传来了你的名字——你的名字从未如此动听——一路小跑至柜台前,拿过药瓶,一场不亚于你的疾病的折磨,方才告一段落。
  几天以后,收到医生的账单。一个小小的嗓子疼,从医生出现到消失,不过五分钟的时间,竞花掉了75美元。考虑到医生写病历的时间等,医生的小时工资大约是450美元,是其他行业专职人员的五到十倍。
  都说美国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一切商品,一切服务,均靠市场调节。这个调节,在非卖方市场的情形下,尚且能起作用,到了医疗业这个卖方市场,就不灵了,更何况是一个严格限制卖方入场的卖方市场。一个人要想学医,首先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家里没个百万千万的,经不起医学院十年八年的折腾,这是第一关。医学院毕了业,还要当两年住院医,由着大医院先剥削剥削你,这是第二关。“住院”到了年头,要过资格考试,方能取得独自行医资格,这是第三关。每一关都有不少刀下鬼。这样,就人为地形成了一个少数人的垄断。医学院,住院医、资格考试,都是用来控制这一行业入场竞争的人数。当医生的人数越少,医生就越大爷。
  回想在中国看病的情形,首先无须预约。医院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开门,什么时候生了病,去看就是。看完了,如果觉得话没说清楚,马上回头再排个队。取药就在楼下,划个价,交了费,药包就到了你手里。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报名表上写的是“理工农医”,医,尚且排在“农”之后。也没听说哪个数学竞赛的头两名,非要去上医学院,最聪明的都奔理工去了。医生的社会地位,也不过跟咱一样,是个小小的“知识分子”,工资也不比一个水电工程师更高。
  国内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上涨的,就是医疗费。医生人数也不见少,但是就因为人有病必须去看医生这一条,价格就可以随便提高,也不会影响市场。从前价格稳定,是政府在起作用。一旦把政府的控制拿掉,这个卖方市场跑起来,是没有上限的。
  因此,美国医疗改革的关键,在于给这个卖方市场加上政府调控。必须打开医学院的窄门,增加住院医的就职机会,放更多的人通过资格考试,打破目前少数人的垄断。医生人数一多,就可以开设像中国那种24小时医院,随时对任何病人(而不仅仅是急诊)敞开大门。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给医生的利润率加上上限。
  科里和克林顿夫人都是医疗改革的积极分子,但是他们的招数治标不治本。科里提议政府把医疗保险包干,这将在医生腰包的无底洞上,又加上保险公司腰包的无底洞,而钱只能出在纳税人身上,最后的结果不是美国政府破产,就是纳税人破产。科里还提出改变现行的纸上帐目管理系统,让高科技说话,降低费用。这也只是皮毛,因为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小诊所、自己的一套病人档案。一个人看过几位医生,他的基本信息就在几套管理系统里。为什么不把这些重复信息合并?为什么不建立医院,提供集中服务,也把信息管理集中呢?
  医院不仅能消灭“预约一管理预约一取消预约”的时间、人力的浪费,也能带来对医疗器械和对医生护士资源的高效率的利用。目前,每个诊所都要预备一套信息管理人员,一组护士一套医疗器械,这些东西的费用最后都摊在病人身上,难怪看一次嗓子疼,五分钟的时间,竟花掉75美元。这些医疗器械、办公室协同人员,连同医生自己,都没有被高效地利用。有了医院,一位医生写处方的时间,另一位医生就可以去使用诊断器械。
  医生作为一名普通的专职人员,工资也应与其他专职人员拉平,不能由着他们利用人们有病的危难处境血口大开,想收多少钱就收多少钱。医疗业是美国近年来唯一一个不受经济低迷影响的行业。其他行业工资紧缩的时候,看医生的费用非但没有降低,反而以超过通货膨胀率好几倍的速度疯狂上升。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绝对的卖方市场,根本没有买方(病人)说话的地方。政府是干什么的?这里就是需要政府起作用的地方。为什么malpractice法律诉讼这么多?为什么没有人去告后院剪草的墨西哥人?很简单,墨西哥人没钱,而医生有大把的钱。不能否认,在众多的诉讼中,有那么几位,是因为看了医生门口停的porche才眼红的。
  保险公司不是医疗业高费用的始作甬者,医生才是。保险公司不过是寄生在美国医疗业狗尿苔上的一朵大毒蘑菇。要解决看医生的高昂费用,必须从收费人那里做起。降低了看医生的费用,解决了始作甬者,保险公司这朵毒蘑菇也就无处生长了。
其他文献
今年的高考一如过去的热闹,热闹之后是更加的热闹,各大学、院校都铆足了劲,要把莘莘学子招揽。  今年的中考也将开始,中考过后,是学子开颜还是学校开颜?反正成绩差—点学生的家长是开不了颜的。  小学、幼儿园的招生大战早已揭幕。归区就读、选校是孩子爹妈的本事比拼,完美塑造则是学校的不余遗力。  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产业化”的鼓噪声中,各级各类学校与其说是招生,不如用“抢”生源来得直白
期刊
我欣慰,我是记者。  我悲伤,我是记者。  记者—惯被称为“无冕之王”,因为他们上可通天,下可入地,这是官员和老百姓都做不到的。曾经就有某地的一位记者就对耍横的县长说:“我虽然不是处级干部,但我经常和省长市长在一起,你能吗?”据说当时那县长就软了下去。  民间也怕记者,最近看到一条某报的消息,一年轻男子趁着等车人少,竟然当着女孩面脱裤子进行骚扰。那个女孩连忙走开,但对方又追过来。急中生智的周小姐连
期刊
一份农村适龄儿童要求上学的签名震惊了记者。这些6到15岁的孩子,有些还不会写字,只好按手印。记者数了一下,有520个适龄儿童的手印。在记者进一步调查中发现,在相邻的另一个村,还有400多名适龄儿童没有上学。请关注本期《千名失学儿童盼望政府关怀》。    名校,人心所向群英荟萃;弱校,人心涣散前途未卜。流火的七月掀起新一轮择校、择生的狂潮。看看那些东奔西跑的家长、忐忑不安的学生、求才若渴的名校、无奈
期刊
石油商会即将出笼    “新疆石油业商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  这个讯息无疑让人联想到民资进入石油领域,进入石油上游打井的敏感问题。新疆石油商会筹备组组长陈环英告诉记者,石油业商会成立后第一步是进入中亚,做石油生意。第二步,联合海内外民间资本进入上游打井,共同开发下游产品。同时搭起民企和政府的桥梁,调动一切民间力量开发石油。第三步是进行生物智能高科技开发,利用甜菜和玉米加工醇。  石油商会的
期刊
5月13日中午,王青(化名)的母亲接到了一个令她欣喜万分的电话。打电话人声称,她代表本市一所知名中学邀请王青去该校读初中,并承诺免交跨区费,其他费用与学区内学生一样。此后一周内,王青的父母又分别接到另两所知名中学的同样的邀请电话。  今年9月,王青将升入初中。看看周围其他家长因为孩子择校的事整天忙碌和发愁,王青的父母感到极为骄傲:小学6年,每学期考试成绩,王青都保持在全年级前3名内,学校的文体活动
期刊
伊宁市幸福大街位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大街两旁是破旧的土房。  幸福大街24号在这条街上显得十分抢眼,沿街的两个房门敞开着,室内清洁整齐。两个牌子挂在门的上方更是十分显眼——中澳项目减少毒品危害针具交换工作站、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咨询检测点。  28岁的维吾尔青年阿里木·沙里麻红是这个工作站的一名志愿者。他的工作就是给吸毒人员发放和交换一次性注射针具,以减少吸毒人员交叉感染,减少阻碍艾滋病的传播。  
期刊
首届“十佳军嫂”评选系列报道之四    延惠,女,汉族,1975年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陕西延安市人,系武警新疆总队乌鲁木齐市支队第二大队副政治教导员谢静的妻子,官兵都亲切地称她为“警营白莲花”。延惠同志积极弘扬舍小家顾国家、扎根边疆、以部队建设为己任的新时期军嫂精神,热爱武警部队建设事业,热爱高原,全力支持丈夫建功警营的热情,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对军人
期刊
最近,乌鲁木齐的很多药店陆续出现了通过手指一滴血来判断血液黏稠并且推销药品的方式。  家住乌鲁木齐市铁路局附近的王大妈,听说她家附近的普济堂大药店华夏店可以免费检测健康情况,就兴冲冲地去了,结果被“确诊”为血液黏稠度高。吃了两天药店推销的药品后,5月7号,王大妈和老伴又去药店想问问情况。  记者在这家药店看到,两位大夫再次为70岁的王大妈进行了免费检测,检测项目就是显微镜下看一滴血。结果大夫要求王
期刊
6月8日晚,位于广州市中山路的回民大饭店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广州市正在这里为新疆军区某部战士拜合提亚·司地克举行隆重的晚宴。  面对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关注,回想自己不幸中的幸运经历,拜合提亚·司地克哽咽着对记者说:“养父母给了我养育之亲,而新疆军区各级领导和各族战友给了我培育之情,我将时刻牢记这份恩情,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维吾尔族乳汁养大的汉族弃婴圆梦军营    1985年,新疆
期刊
我们没人管    1996年,李德玉从宁夏农村来到新疆伊犁巩留县塔斯托别乡打工,一干就是9年。  背井离乡奔新疆,是听人说新疆地广人稀,还听说新疆伊犁草丰水美赛江南,而宁夏家乡十年九旱,生存条件太差了。  刚到伊犁,他便从一家农业开发公司的手中承包了几十亩荒地,从此他开始了改良盐碱地、种粮为生的生涯。这期间他把老婆也接了过来,并在这里生了四个儿女,他打算就此把家安扎在这里。  来这打工开荒种地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