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后UCCA CEO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793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时,我还在清华美院从事艺术评论和艺术市场研究工作,当然把这个机构当成了特别样本,在后来的工作中也一直格外关注。UCCA几度换将,2009年夏来了薛梅,从“艺术商店的总监”做起,日益改变着“商店”带给人的感受和体验;后来她升任CEO,虽然媒体上少见其言,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知道,她为这个机构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有了此次的专题规划时,陆蓉之老师隆重地推荐并让我打着她的旗号联络,才有了这次愉快的专访。
  为艺术服务
  她和艺术界的接触始于好友曾梵志夫妇,1997年起他们常一起聊天看画,后来认识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当时薛梅在一家著名的美国公司任职,后来升职到洛杉矶工作三年,周末时间几乎全部泡在Los Angeles MOCA(世界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机构之一)、Getty Center(世界最重要的收藏、研究和艺术品修复中心)和各个画廊,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视野和感性经验。
  2007年,她辞去了某美国公司北方区总代表的高职,在家休息了五六个月,然后投身于最喜爱的艺术领域,并结合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高端国际资源,以“公关公司”的平台为各大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服务。
  创业当年,玛丽莲·梦露的“终极摄影师”劳伦斯·席勒(Lawrence Schiller)的大型展览、当代艺术收藏最全面的美国藏家罗根夫妇(Vicki Logan,Kent Logan)的圣弗朗西斯科展、2008年第七届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乌里希克Uli Sigg创办)在北京和上海的展览和媒体工作都是由薛梅的公司完成。她带领团队做了大量的文献整理和编辑翻译工作,自己还做了希克的私人翻译,也结识了更多的艺术界人士,包括UCCA创始人尤伦斯夫妇(Guy Ullens,Myriam Ullens)。
  从“店长”到“CEO”
  2008年底,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该年度获奖艺术家在北京的作品展地点选定了UCCA。薛梅在前期协调及布展时结识了当时的馆长,后经尤伦斯先生亲自面试决定聘她,“公关总监”和“商店总监”两个职位均可。
  薛梅选择了后者,认为这是一件有意思且有挑战的工作,这源自她多年逛美术馆的感受,以及在外资品牌领域工作的经验。她说“商店”是参观体验的延续,应该带来难忘的回忆,其营利性又理应成为美术馆的产业基础。上任时已是2009年6月,一个月后全面开展工作,她说那段时间特别累,但每天的努力都看得到成效,看到好的作品,在馆里转一圈都觉得动力十足。
  而她的工作成效是显著的。2011年5月,来UCCA工作还不到两年的薛梅突然“被任命”为CEO。她说当时没有特别高兴,反倒有点窘迫——当时适逢市场低迷期,几年来她深深了解了艺术行业的辛苦,还处在机构转型期的外资非营利艺术机构则又有更多不易。
  上任不久,她便面临一个重要考验:尤伦斯先生在一次国外媒体采访中的观点被国内某媒体“断章取义”,迅速炒作成“UCCA准备撤离中国”的新闻,直接影响了UCCA的机构形象和合作通路。薛梅果断地开始“危机公关”,邀请《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大幅专访,方始平息了这场风波。
  与此同时,她开始和官方机构积极接触,向政府写报告,向基金会交立项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在团队建设方面也大有收获,公关总监到位,新馆长上任,团队领袖的构建和分工开始完整。
  薛梅告诉说刚刚过去的2012年又是“艰难”的一年,这是一种如履薄冰的感悟。大门入口已经从侧面转到了正面,扩大的门廊前端展板斜面向着观众,多了浓浓的人情味和公示敬意之情;序厅满满的海报墙增加了一种冲击力和历史感;还有5月开张的新商店,和11月的5周年慈善晚宴……
  UCCA模式
  采访时新年已经开始,薛梅提炼地说机构的整体提高是年度重点。一方面是团队的全面磨合,以此爆发新的能量,同时着手建立理事会制度,增加参与人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机构还需要更多赞助,不仅仅是商业性的,更需要公益性的,这种赞助精神在西方非常普遍,但在中国还比较陌生,当然也缺少制度上的支持。她认为随着其个人和机构影响力的放大与努力,以上方面自然会全面提升。
  UCCA现有80多人,商店有30多人,遇到不同的活动涉及的人更多,薛梅希望机构的品质和质量更高,系统的专注性更强,这其中包括展览、学术、讲座、电影、工作坊,研讨会、图书和商品等各种子系统。
  据说“尤伦斯艺术商店”的目前的收入已经成为维持UCCA众多非营利项目的重要来源,薛梅计划两年后中心能完全自主供血,或许以每年1-2家的速度谨慎地开出其它城市的概念店,和当地设计师、文化元素巧妙结合,让更多人走进艺术生活。而机构还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UCCA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
  “成功”的感受
  薛梅生长于西安,自幼喜爱艺术,还曾画过素描,工作后特别是驻美期间,艺术是她最大的爱好。大学读管理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德国公司和美国公司工作多年,企业忠诚度极高。一直特别喜欢看书,除了摄取知识外还当做练习定力和了解他人思维的手段。
  投身艺术行业后她刻苦努力,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和学术积累,还看了无数评论文章,也有幸和重要的艺术界人士成为朋友,广泛交流。她认为“精神性”最重要,很怕工作状态趋于现状,没有兴奋感。当了UCCA的CEO之后,忍辱负重,在压力很大、状态不好的时候,仔细分析,多多思考,从书籍或师友那“找灵感”。
  她很理解那些善良的“骂”,或许他们和UCCA人一样深爱这个机构,也怕UCCA因为经营问题而导致文化项目的品质下降。而那些过分的批评,则有失善良,“一个外国老人,那么热爱中国的当代艺术,造了这么好的一座美术馆,投入那么多金钱和精力,还遭到如此大的反对声音,这不是一种善良人当有的行为。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尽力,这个场馆、这种精神当然不会延续下去,这种熄火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都是一种可怕的事情。”
  薛梅已经放弃了原来的所有,投入到这样一份事业,甘当幕后英雄,做了引擎和造血机,并且打造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带出了一个卓越的机构。她破例接受了这个“由我们的老朋友和敬重的师长”推荐的专访,让大家了解一名艺术机构的CEO如何思考,在做什么。
  后记
  笔者想起了圣经中这样的描述:“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有才德的妇人会帮助丈夫,甘心做工,料理家人,安排工人,她有能力、有力气,有智慧、有法则,帮助困苦贫乏人,大家都称赞她……谁说薛梅不是UCCA的这个人呢?!本文采访的诸位在艺术市场中不断付出的女性代表,谁说不是各领域的“这位才德妇人”呢?!
其他文献
当下经济社会,艺术家的心态确实比较矛盾。艺术创造作为艺术家的劳动成果,需要得到社会的回馈,生产的产品肯定希望有消费的需求。但艺术家的创作,应以艺术家或者以艺术思想为主,而不是以市场为主,这一点关系要摆正。  当然,艺术家的作品,被市场所需要,肯定是会不断生产、不断创造,那个时候就进入到流通环节,与艺术创作没有关系。从策展或者批评的角度,我关心的是艺术家自身创作的状态,而不是因为有了市场再转过来谈创
期刊
曾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引起广大反响与社会议题的艺术家蔡国强的《农民达·芬奇》大型个展,在3年后登录南美巴西,并从2013年2月-9月先后在巴西利亚、圣保罗以及里约热内卢三个巴西重要城市展出。此次展览,是蔡国强先生首次为巴西带来其大型个展,也是中国的农民创造首次进入南美世界。巴西站的《农民达芬奇》,以探索人类创造力的原点为主轴,集结遍布中国各地的个体农民追寻梦想、对发明创造充满热情和勇气的故
期刊
贾廷峰简介:  北京798艺术区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北京数家拍卖行当代艺术顾问,《艺术收藏》杂志创始人及主编、泰中艺术家联合会高级艺术顾问、德国DCKD艺术中心总顾问、美国迈阿密NINA TORRES艺术机构合伙人,雅昌艺术网首页专栏作家,艺术经纪人、自由撰稿人、艺术策展人。  壹问  2013美国迈阿密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于1月在美国迈阿密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举办,在全球经济危机蔓延的背景下,本届海
期刊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钱钟书这句著名的话,显然不能包括“上层阶级”的围城在内。自从有了阶级的分别,对于上层阶级的精英团体来说,从来都是只有人想冲进围城去,大概没有人想从围城里逃出来。就算偶尔有个别逃兵,也无法摆脱身上的阶级符号与身份标签,无论他叫做李叔同还是叫做弘一法师,同样都是上层阶级的精英。  我们常常看到的情景是,中下层阶级的人
期刊
2013年1月18日,国际知名的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 Quinn)创作的重达7吨,长达10米的巨型婴儿雕塑《星球》落户新加坡滨海湾公园。这件由印尼企业家布特拉·玛斯阿贡(Mr. and Mrs. Putra Masagung)夫妇捐赠的作品将作为园内的永久展示品被安置在公共草坪上。奎恩对作品的“新家”奎恩很满意,他表示因为作品表达的是关于环境、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所以滨海湾公园是一个完美的
期刊
这次“成功女性”的专题规划,陆老师是我的首选,她说我们是“老朋友”,不需要面访这样“严肃”,通个电话、写写邮件就可以了。但那天刚巧有机会得以见面,在她一连串的电视录制节目之后已近深夜十点,在酒店的西餐厅又开始一档会谈。我一进门就看见她,依旧是标志性的“酒红色美发”,气质亭亭,仪态优雅。实际上2008年初我有幸认识陆老师后,常在各样场合遇见,每次都能聊上几句,她对后辈非常真诚,倾囊相授,有事请教之时
期刊
手工艺近年来开始受到重视,亚洲民艺之美一再被追根溯源,却发现多种门类已经岌岌可危。也许是由于自身保护措施良莠不齐,我们开始审视日本在保护传承手工艺方面的经验,以供学习借鉴。  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传统文化回归思潮高涨,并开始了传统文化的振兴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即是于昭和49年5月推出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这可谓是一部有关传统工艺品产业保护与振兴的国家大法,对促进传统工艺文化活
期刊
成就冠军风范的原因是什么?  包一晨答得言简意赅:  理想成就未来,  传承实现梦想,  创新稳步前行。  拥有富足的生活,他是人们口中的富二代,但他并不喜欢这个称呼。初见时,说话不紧不慢,言谈举止透露出沉稳和世故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父亲,是南江集团的董事长,一位低调的上海富豪,从事地产和影视文化产业。“沪上第一豪宅”檀宫别墅就是南江集团的作品。  受父亲的影响,包一晨开始自己创业,如今他与父辈
期刊
绘画之路  潘公凯先生的小学阶段愉快且充满理想,他在杭州唯一一所供外宾参观的安吉路小学读书,那是浙江省的典范校,整个学校都是按照苏联小学的模式新建的,桌椅分高低,每个教室的窗台上都摆着花,校园里有草坪,连小学生的厕所都是抽水马桶,这在当时相当奢侈。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教得特别好,学生常在礼堂上课,后面坐的从各地来的听课教师比学生还多。潘先生是成绩特别棒的学生,学什么都很快,小学一年级开始当班长,争
期刊
早就得到了《财富堂》的邀请,撰写“成功女性”的专题,作为新春三月的献礼。  酝酿许久,一直在盘算所熟知的哪些忙于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女性更具代表意义。后来锁定如下诸位:  “退休”策展人陆蓉之先生,她现在开始了新的事业和生活方式;  今日美术馆新馆长谢素贞老师,她坐镇四楼馆长办公室,运筹帷幄;  泰康空间总监唐昕女士,她一路稳健,学术收藏双丰收;  UCCA的CEO薛梅女士,她一直默默付出,为整个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