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不败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lcl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故乡在江南,老屋是我家。
  老家老屋,注定是我最安生、最难忘、最熟悉的家园,久居于心。我家的老屋,坐北朝南,位于张家里一座四合院建筑的上方。可能出于排水考虑,建筑美学的因素,老屋的高度及其地基“出人头地”,在大合院中显得高出好几尺。
  老屋是有靠山的。背面倚靠一座五六十米高的小山包,山脚后的西边面,有一座用于集体生产队仓库的古庙;屋后面,开门见山,有我孩提时的“花果山”,翠竹茂树,树影婆娑,花果飘香,在细雨的点缀下,油润欲滴;老屋西侧,有一口水域面积近十亩的大池塘,彩蝶舞夏,蜻蜓点水,游鱼觅食,鸭群戏水……
  每当我立于村头,举目望去,虽然看不见太阳底下掩藏在小山包脚下的可爱家园,伫立在那块养育着生命安抚着亡灵土地上的可亲老屋,听不见种在园子里果树花开的声音和结果的欢声笑语。但有心则灵,仍然隐约看到勤劳的母亲忙碌疲惫的身躯,张罗着一日三餐时袅袅升起的縷缕炊烟,仿佛解开了万千愁绪,让我多了几分宁静,多了几分安详,多了几分温暖,感到生命的安全和回到了家一般的温馨,连同备受浓浓母爱的亲情,时刻紧绕心底。
  小时候,只要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就能远远地看到山顶上的“地标”,那棵又高又大的香樟树,富有象征性的村头树,笑迎八方进村的客人。树上的高音喇叭,音量响彻村庄,是乡亲们公认的“天下百晓”,早、中、晚除了准时播放县广播站转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台节目外,还播出惯用方言,带着浓浓乡音的特色自办节目。譬如,本地新闻、农技指导、民间书场等。一旦遇上台风,往往还播出区、乡广播站的动员令、气象消息、防台警报。
  我家老屋,择一块风水宝地,种在神奇土地上的院落。无论从地理环境的因素选择,还是从方便生活的角度衡量,根据传统的建筑风水学观点,基本符合依山傍水的选址风格,有山、有水、有人家,坐享天时地利。
  二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水井就是老屋的窗户。距老屋二三十米地方,有一眼无名大古井,在水汪汪的井水灵动下,万物生辉,使老屋沾上灵气,仿佛成了整个建筑群的灵魂,默默地滋润着生活老屋里的人。可古井无名,井水神奇,充满韵味,又给人以冬暖夏凉的真切体验,这一点并非浪得虚名。
  每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严冬,早上井里就会升起热气腾腾的水蒸雾,井水简直就是温泉。在农村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母亲常常一大早起来,习惯性地提井水洗衣服。母亲说,外面的河水冰冷刺骨,双手浸泡下去就会冻伤,而用井水来洗涤,反而驱寒,暖手如春。进入夏日酷暑,无论气温怎样炎热,阳光如何曝晒,古井里的水总保持着“冰水”一般,清澈无瑕,纯净透明。记得小时候,我常常跑到井边,提上大半桶的井水,将手伸进去,再捧起井水泼打在脸上,便会感觉非常的凉爽。
  对于古井,我并不觉得陌生。毕竟,井水也是构成一方水土的成分,用于养活一方人的一部分,无疑伴随着一方人的成长,无论经历漫长岁月的流变,让一代接一代的人连同古井一起慢慢变老。古井连接着一个弯曲的特大池塘,村人称池塘为“蓄池头”。记忆中,池塘岸有人工木水车,用于灌溉农田。水埠头边有大树遮阳,早年水域面积至少在十几亩,很可能更大,现仍保留约5亩。假如在水埠头向水里撒把米糠,布“网具”于漂浮的米糠下面,定能诱捕到许多前来觅食的游鱼。然而,古井的井水与“蓄池头”的池水相互“通婚”,有违井水不犯河水规律,但却是掘井先人的智慧所在。
  十几年前,古井才修了二三十公分高的井拦,井深约三四米,从井底到四分之三部位的井壁,由多块长条石板立砌而成,再在上端平铺一层石板,与立砌石板凸出10公分左右,并用青石灰膏泥封死石板衔接缝。剩下的四分之一部分的井壁,即是无规则的岩石块相砌,也许给井水与河水的“通婚”保了个媒,体现了掘井先人流水不腐的智慧。事实上,古井的四分之三处水位正好与“蓄池头”平时的水位持平,当井水的水位高于四分之三时,井水就会漫漫溢进池水,避免溢出来井面井水横流。遇上下雨时,池水水位猛涨,自然也渗入井水。这样有来有去,井水与河水都是活水,永远不是一潭死水。
  我知道,以前农村经济落后,自来水连想都别想,当时张家里的百把口人一直享用古井甘泉,即便是百年一遇的久旱无雨,这眼古井从没有枯竭过,往往还引来附近不少村民前来挑水洗衣。据张家里爷辈的父辈老太爷说,这眼古井底下有三路“水生”(指水脉)的汇集点,分别来自于附近的山脉,让我产生好奇……
  有一次,发现古井的水质稍有异样变浊,张家里就自发组织十几个壮汉后生,抬来小水泵,后生们一面装水泵抽水,一面用水桶不停提水,总算让古井见底。这时,一人坐进小谷箩下到井底,用铁勺刨挖井底淤泥垃圾,然后再用竹扫帚洗刷井壁的苔藓污垢。值得庆幸的是,井底下果然有“水生”,犹如清泉翻涌,出水量相当于现在家里的两三个自来水龙头那么大,这是我亲眼所见,印证了当年老辈人真实的传说。
  饮水不忘掘井人。在古井边洗东西的人天天络绎不绝,有的由于贪省力不大注意卫生,往往随手乱丢塑料袋、烂菜叶、鱼鳞鱼肚肠等垃圾污物,弄得古井岸边一圈脏兮兮的。于是,一位被母亲称他“三哥”、积德行善的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做起了义务护井的无名英雄。每次天露白,他一准到古井岸边忙于洗洗刷刷,扫扫垃圾,冲冲污物,保持古井岸边清洁,整整坚持了好几十年,直到去年离开了人世。
  尽管护井的老人走了,各家各户也装上了长潭水库的自来水,但那些习惯了到古井里提水回家、洗衣洗菜的左邻右舍,对井水似乎情有独钟,对古井的依赖性一如既往。这不仅仅是单纯的为节省自来水费,更是改不掉农村朴素的生活方法。我的母亲年事已高,却常常一手提着小水桶,一手拿上放小菜的筛米篮,到古井岸边忙活,等菜洗好后,又拿上筛米篮,顺便还提桶水回家。
  古井是一道村人相处和谐的风景。只要母亲常去井岸边忙活,就多了与乡亲们交流沟通的机会。我每次回家,一再叫她别去井里打水,怎么劝她都听不进。她对我说,去井岸边忙活,能常与邻居们聊上几句,有的年轻人还帮她打水……   三
  老屋出世,在我还没出生前,大概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爷辈动手建造的木结构楼房建筑。听父亲说,老屋动土时,檐阶二块石板见方(约二平方米)的土地,是花了几包谷子换来的。后来,我从母亲口中得知,说老屋建造初期,由于没钱购齐一丈二尺长的廊椽,廊檐空缺“漏牙”了好几年。而爷爷赚的钱有限,一次够买三五根,只好分数次买,这才把“门前牙”镶齐。老屋的存在,让我度过了原汁原味的快乐童年,打弹珠、捉迷藏、跳跳绳、过家家等,成了当时小伙伴们传统的娱乐游戏,尤其是多少岁月已流走,多少时光一去不回头,留在心中到永久。
  通过老屋,连接着建筑群的整个道地里,是两个四合院,一个由里(后)透与外(前)透组成的大合院。里透上间有小后门,外透上间有大台门,整个院子里人丁兴旺,有十几户人家百十来口人。特别是里透,有一个面积百十平方米的大天井,成了我与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场所,记录着许多童年的往事,旧时光的痕迹。
  每逢立春时辰,青壮小伙们主动参战,打来许多青青的香樟树枝、柏树枝,堆放在天井里“闹春”、“祭春”,以引燃篝火来接春纳福。烈火不怕湿柴。含有水分的鲜枝嫩叶一旦遇上烈火,往往开始“噼噼啪啪”地作响,犹如爆竹声声贺新春,熊熊的火焰荡漾在乡亲们的欢声笑语中,春意盎然。
  每逢新人结婚,廊檐下、天井里摆满了丰盛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上间里就成了新郎新娘举行拜堂成亲仪式的神圣殿堂,就会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亲朋好友,那些凑热闹的小孩子,很难看到新郎掀起新娘红盖头的那一幕,更别说看几眼新娘的美丽面孔。
  每逢谁家添丁满月,哪怕平时杀了大肥猪,散麻糍和猪血炒咸菜,都要挨家挨户分送个遍。似乎成了礼尚往来的人情习惯,同喝一口井、同住道地里、同宗同祖的大家庭,表达了乡亲们淳朴的情怀和民风。特别是年关杀的年猪,免不了整猪放在上间里谢年,点燃香烛放鞭炮。即便是无年猪可杀,也要花钱买个带猪尾巴的猪头,谢年的习俗仪式少不了。实在无猪无钱,就用年糕的“块头蹄”替代了。
  每年立春前,青壮的左邻右舍们开始忙碌,自发组成一支义务帮工队,不分白昼黑夜,不辭辛勤劳累,尽力完成家家户户的做年糕任务。做糕是一项繁重体力活和技术活,前期先准备糕米、浸米、磨粉、参粉。并将米粉放入饭甑蒸煮熟透,再放在稻臼里倒腾后,用力揉团成一根根年糕,年长的还会用年糕捏成“块头蹄”(当地用于谢年祭佛替代猪头的祭品)、鲤鱼、公鸡等花色……
  四
  老屋里的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我家当时九口人,一天三餐围坐在老太公留下的八仙桌前吃饭。当我一放下碗筷,爷爷作为家中长老,总是习惯性地对我格外关照,过来主动抱抱我这个小孙子,顺便检查一下有无饭粒剩在碗里,或者漏在桌边上,或者粘在衣服上。哪怕只有一粒米饭,爷爷总是伸手取走,然后塞进嘴里,慢慢享用,咀嚼得津津有味。他老人家珍惜粮食的程度,充满了恭敬和神性。
  也许,爷爷从我衣服上摘下的那一粒米饭,可能正是传统耕作的农民弯腰从地上捡起来的那粒稻谷。我知道,当粮食进入人的身体,不仅仅是阳光、雨水、土地的香气和蛙鸣在人们的生命中循环,更是通过人体消化系统转化成碳水化合物和天地的能量。也许,天那么高,地又那么厚,人们天天吃饭,维持生命、生活力量的源泉,唯一能被接触到而又被吸取的天地之精华,也只有粮食和水了。
  直到少年,父亲雇佣泥瓦匠、木匠和村上开采岩石的能工巧匠,动手建造了砖木结构的房子。当时,许多亲朋好友都来义务帮工,拉石料、到附近的溪边水库筛取黄沙、运砖瓦等等。老父亲几天几夜没合眼,不分白昼黑夜操劳。哥哥和三个姐夫起早贪黑盯在施工现场,劳累得连坐在地上都能打个盹睡得很香。那个年代,农村建的房子叫“大寨屋”,屋檐上的瓦片大多经过模具定型土坯,烧制时烙上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保卫祖国”的时代标记。
  就这样,父亲又动手建造了新的老屋,开始了我容身落脚的成长处所。老房变了,环境变了,生活依旧,穿越时空。先后哥哥娶了媳妇,生儿育女,爷爷、奶奶相继离世,我也走出老屋,应征入伍,来到战士的第二个故乡。从此,远离了父母,告别了家乡,但父母一直守望着老屋,舍不得离开那张老太公传了一代又一代的八仙桌,享用着粮食的味道和生活的延续。
  每当我探亲回家,从老屋墙脚拐弯中走出的老人,总呼唤着我的小名:“阿正,你几时回家的?这几年你娘的头发白了许多……”老人发出的乡音,让我备感亲切关怀。隐约中,似乎与老屋正在对话交流,感觉自己梦回童年,心灵深处往往再回首,恍然如梦,背影已远走。我不停地回想起年少时的生活轨迹和趣味,寻觅到岁月从老屋的细节中划过的一道道痕迹,从我身边的记忆缝隙中无情地一次次流走。对生活在老屋里的那种安全感的追忆,与日俱增,挥洒不去,忽然影射到对自己亲人的敬重,对从未谋面的祖先们多了一分默默地哀思与深切的缅怀。
  五
  在房前屋后不大的园子里,父亲、哥哥栽种了多种果树,有文旦、有枇杷、有橘子、有桃、有李、有板栗、有桑葚、有桂花树等,成了生产时令水果的“大果园”。在阳光、雨露、土壤的天地养分滋润下,经过植物自身的生长、开花、结果、成熟,硕果飘香,一家人这才能够四季尝鲜,幸福感油然而生。
  多么可爱的家园,多么美丽的老屋。每当我踱步窗前,轻轻地打开窗户,透过窗外的视野空间,就会留意到别有一番景致,除了嗅一口新鲜的空气,听鸟语,闻花香,赏月色之外,还能深刻感悟到绿色生态的气息,泥土的香味,大自然的神奇,植物的灵动,宛如衬托出一幅丰收的美景图画,令人赏心悦目。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老屋就像一棵大树,我住过的老屋,是无言的亲情与温馨,散发着血缘与家的味道,成了我根植于心的“居所”,情绪的归宿,心情的表达。自从我上学、当兵、工作后,无论走到哪里,过去多少时光,总是牵动着我的思念。老屋不光是一座单一的住宅建筑,而是对于鲜活生命细节的品位,赋予精神力量的寄托,展示美好生活的期待,蕴涵着一个家庭文化背景的生活印记。   故乡的老屋,曾经付出了几代人双手的劳动,经历过火灾、选址、动迁、翻建的考验后,得以发挥家的功能,清静温馨,无声地记录着时间与生活的沧桑。虽然,老屋只是普通的农家寒舍,但它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留在我琐碎的生活记忆里,承载着太多太多的血缘、亲情、感恩、怀旧的特殊意义,见证了太多太多的生活、生命、生存的自然性和延续性。
  其实,老屋无论年代多么久远,无论设施多么陈旧,也无须华丽豪宅,都永远属于我们的精神领地和生活殿堂,充满神圣,触动灵魂。外国有句名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只要老屋存在,就意味着祖业存在,家园存在,把根留住。当你迷惘的时候,犀燃烛照,就会引导你回家的路;当你疲倦的时候,停泊憩歇,休养生息;当你孤单的时候,就会被关怀……
  六
  老屋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分分秒秒都在无声地坚守着,承受着压力与重力的煎熬,仿佛像苟延残喘的老人,喘息间就会轰塌下来,但都是有生命力的,也是有强大感染力的。可我们通过征地拆迁,享受物质化生活的同时,耕地锐减,甚至人为地加剧了生態文明环境的恶化,少了乡野纯朴的风情,乡下不再只是透露散发出纯真的草根气息,嗅到新鲜的泥土味,再也找不到《童年》那首歌里的那番景象和感觉: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
  我不明白,当新的文明现象走进生活,难道就要放弃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冷落原生态的乡土人情,要牺牲来之不易、值得珍惜的生态文明为代价吗?那是父辈们几许的生活足迹,瓜棚下、葡萄架下扎堆乘凉娱乐,聊聊家常,拉拉二胡,听听小曲,尝尝瓜果土特产。譬如,印象中,来自田野里传来原版原唱的悦耳蛙声;譬如,摇着蒲扇,既能自产微风,又能驱赶蚊子;再譬如,带把竹椅,卷张凉席,去村头的小桥上纳凉。
  如今,我们生活的城市,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尽管离不开依法科学的规划拆迁,但锐利而炫目的建筑飞快地切割着城市和人的互动关系,总以付出绿色村庄的失踪、老祖宗留下的家园遭受毁灭性破坏为惨痛的代价,使城市失去了珍贵的记忆。于是,我家的老屋最终夷为平地,霎时成了一堆废墟。有位战友来到我家,在老屋的废墟堆里,捡拾到半片烙着“保卫祖国”字样的瓦砾,便惜如珍宝地说:“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个纪念。”
  我家的老屋从此消失,意味着无家可归,生活没了物质家园,心灵没了精神家园,离开了从小成长熟悉的生活环境,但故乡依旧,特别是想起生活在老屋时光里那份纯净、婉约的心情,那种淡泊而不乏趣味的分享欢乐的感受,那种远离尘世、奢华浮躁的喧嚣,那种无声无息、自由自在地与自然万物交流的宁远,常常萦绕梦里。
  可我清楚,多少老屋可以拆除,却拆不了我们对熟悉成长环境和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一方水土感恩与怀旧的情怀;多少村庄可以消失,却消失不了我们心中的那份血浓于水的家族亲情;多少文明可以被毁,却毁不掉我们对社会文明和公平正义的向往。
  七
  对老屋的怀念,唤醒了人们对粮食的珍贵和对土地的呵护。老父亲在生时,语重深长地说:“我们现在吃的比过去地主吃的都还好,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比过去城里人住的房子都还好。”母亲曾深深责备我,在土灶里连同塑料袋一起焚烧蟹壳、鱼骨头。她说:“你大姐说过,塑料袋烧成的灰,撒到地里连庄稼都不会长了。”
  在父母身上,抹不掉较浓的“小农”意识,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生态文明,什么叫绿色环保,什么叫保护土壤?那些大道理,老人家一概不懂,但却把我大姐说的那句话牢记心头,而呵护大地母亲的境界,对“泥土里刨金”的那份沉甸甸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我们这一代受教育、讲环保、懂得保护生态大道理的年轻人。
  言信行果。母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做的,她老人家乐此不疲的矮小身躯,曾经常常出现在老屋周围,形象尽显高大。由于我家边上的房子都已出租,承租人流动性较大,对卫生小节比较随便,乱扔果皮菜根、快餐盒残片、超薄塑料袋等垃圾,似乎习以为常,成了农村主要的白色污染源头,母亲就动手做起大地的清洁工,家园的美容师,把一个个半截陷进泥土、枯叶堆、杂草丛和石头缝里“外来物种”,将那些绿五颜六色的快餐盒残片、超薄塑料袋,用夹子夹进一个大塑料袋里,然后再放进垃圾箱。
  心中的老屋,永远是一笔取之不尽的生活宝库,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恍惚间,我想起了老屋,无数次梦中回归故里,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与祖先的灵魂进行了一次票,飘渺幽远的交流,感受到了一份厚重慈祥的关爱和一种难以割舍的血脉延续……
  随着一代代先人的离逝,乡村炊烟渐渐地消失,我才缓缓地魂归现实,接受了生活的归宿。我一次次地试探自己,思念老屋也好,留恋不复存在的旧物也罢,心间都是一种伤痛。而我每一次伤痛,在飘渺虚空里聆听着源自血缘深处的心灵召唤,冥冥中又看见了先人的颜容。因为思念散发着淡淡的哀愁,浓浓的乡愁,在这个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日子里,有时独对烛光,思旧怀亲,追忆那段逝去了的情感,想念起已故了的爷爷、奶奶、父亲时,黯然泪下……
  老屋不老,乡愁永驻。老屋,需要传承,立足家园,立足土地,不仅仅滋养了丰富的容身安生的物质基础,赋予朴素的情感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更多地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老屋,并非只是表面上的物质元素存在,值几个钱的问题,而更多的是打上了老祖宗生活足迹的烙印,甚至影响着几代人的参照物和活教材;老屋,是每个家庭的文明史,是每个人心中的精神力量,也是构成社会文化背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细胞……
  老屋在,故乡就在,家园就在,人情就在。生活过的老屋,无论存在与否,却永远深种在我的心中,处于心灵的高地。
其他文献
灰色  像腐烂的苹果  一点点散发着酸味  坚硬的果核随着灰色的掩埋  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  生活  任由沉重的灰色打击  在一个人身上烙下无数的碎片  略微驼背的身体在秋千上左右晃动  而万物会在失重下寻求平衡  这像是本能的  又是像本能之外的  然而所有的灰色始终不会湮灭  它成为一种承受之重的色调  知己  深夜走入更深的夜  多么孤寂啊  窗上的月牙好像另一个我:  啜饮酒酣 揣着心事守
期刊
雨水  阳光解开黎明的纽扣  门前的小河  便露出鼓涨的奶头  春风摇着尾巴  跟前跟后  晚归的小鸟衔回了  一片云  活着  总跟死亡打着交道  背着一块沉重的墓碑  走一路,埋一路  一些名字很快消失  剩下几个称呼  远远地  站在梦里  初春  风从黎明的门缝  塞进几声鸟鸣  浪花咬破冰冻的河面  一口气跑进黄昏  柳树舒展着全身的筋骨  一条辫子甩来甩去  迎春眨着小眼晴  跟我打了
期刊
地坑院  地坑院是看不见的村庄,隐藏在黄土高原的深处。老榆树弯曲着,突兀地挺在苍茫的大地上。它是村庄的发髻,绾着琐碎的时光。有它的地方,一定会有一处历史悠久的地坑院。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工匠们智慧的结晶。在空旷的大地上,在历史的深处,民间工匠们因地制宜,奇思妙想,挖地数尺,仿窑洞凿室,便筑成了这冬暖夏凉、安居乐业的地坑院。一条幽深的甬道,是开启地坑院大门的钥匙。门里,四四方方的天井,那是幽静的院
期刊
有知  不是一场大雪就可以掩盖  所有的黑  不是一场骤雨就能洗刷  所有的痕迹  不是一场大火就能毁灭  所有的证据  不是一句浅薄的道歉就可以抚平  破碎的心  不是所有的树订立了同盟  就能保证不走漏风声  雪融尽  老虎苍蝇的齿痕终将一览无遗  雨停歇  证据会大写在空中  漏网的风会把信捎到  双手够不着的远方  念想  点一缕檀香  打通隔断的空间  烧点纸钱温热夜的冷黑  默念咒语催
期刊
失眠者  落日落在沙滩上成为鹅卵石,起飞后成为 黑夜  在失眠者看来黑夜是太阳背后的影子,是木柴燃烧的灰烬  思想在黑夜里行走的人  往往在黑暗里寻找陈旧的斑驳陆离  向往色彩: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浪花  丘陵腹部棕色的种子——红色的、紫色的 玫瑰  博物馆陈列的青铜器——不可毁灭的银色 梦想  失眠者所向往的冥冥注定赐给美梦者  遐想——幻想——空想。勾勒不成现实的 轮廓  练就遗忘的催眠术让思
期刊
溅起梦中的浪花  倒下最后的一仓,豆粒。把惊天动地  留给风云雷电反思  一朵浪花忙于  疏散,另一朵浪花  一河浑黄的水  急着,自我澄清  岸边的老榕树,栓住  绳子的野性,打渔船的  摇晃,和漫水桥的摇晃  又见——蓝的天,白的云,金的光  塘角的莲叶下  七只鹅、八只鸭,互探底细  老宅的瓦檐留不住  几颗掉队的雨点。我真怕  雨点们飞溅开来。又会溅起你  今夜梦中的浪花  两朵不相识的云
期刊
荒原子的诗  春风是可信的  日子还在冷弦上踱步  但春风已打开折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充满着柔软的力量  途经的燕子,衔泥、筑巢  飞得起,也落得下  天空高远,时间忽然缓慢  炊烟努力生长,顺便  也捎来解馋的乡愁  春风过处,湖岸的杨柳  用指尖,比划自己的倒影  向晚不归的人,习惯坐在湖畔  一边吹着笛子,一边  听风,听水,听苇丛招摇的鸟鸣  人世苍茫,是时光凝固的话题  春风
期刊
嘎嘣、嘎嘣……  奶奶咀嚼黄豆的声音很响。这让我很是吃惊。奶奶已经老了,银发稀疏。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虚岁计算,应该九十二岁了。不可思议的是,奶奶满嘴的牙齿依然健在。于是,儿时的我曾问过奶奶,你的牙齿为啥这么坚硬呀?奶奶亲昵地摸着我蓬乱的头发,到底说一句:盼着奶奶掉牙哪?  我似乎摇摇头,怔怔地注视着奶奶。奶奶满嘴的牙齿整齐又洁净,全然不像九十多岁的样子。那时,母亲就说,人老了,牙齿不掉,就会长寿的
期刊
无论怎么说,我想,我与刘淑愈这个人还是有缘的。昨天,当我翻阅李怀国主编的《临沂历史书院》一书时,书中介绍的临沂地区明清建立的28个书院中,最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那个从波翻浪涌的漩涡中走来的刘淑愈。所以今天一早,我就约嘉鸿兄一起,驾车去费县的探沂镇寻访刘淑愈了。  从沂南驾车到刘淑愈的“岐山书院”,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且路况一般,多亏有GPS导航,路上拐了许多弯,直至跨过祊河,又行走了一段路程,拐出
期刊
村人说,十年学成庄稼汉,一年学成买卖人。言外之意,做生意,简单;要想做一个称职的庄稼人,很难。在农村,同样的田地,不同的人经手,庄稼长的就不一样,有的肥黑流油,嗖嗖地向上冒着,有的黄瘦黄瘦的,要死不活。这不是勤快和懶的原因,是方法的问题。  种庄稼,不只是会使力,还得有技巧,有眼光,栽秧就是这样的。  1  栽秧在麦子割了后,可是,下秧,却是在割麦前。一般农家,当麦黄鸟在坡上叫着“麦黄——快割,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