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以及课堂上学生千变万化的学情,讲究引导的艺术,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法,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高效有序,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中该如何艺术地“导”呢?下面谈一些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粗浅认识。
一、“导”在学生困惑处
在课堂上,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倾听他们学习中产生的困惑。而 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从而解开他们心中的疑惑,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人教版第二册《要下雨了》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快回家去吧。’小鱼回答说。”
一位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有以下一个片段:
师:找找看,小鱼说了什么话?
一个学生响亮地提问:“老师,小鱼要在水里才能呼吸,怎么能到水面上来呢?”
师:小鱼确实是要在水里才能呼吸。你想想看,水面是不是水里呢?
生(想了想):嗯,还是在水里。那为什么要到水面上来呢?
师:你再读读小鱼的话看看。
生(纷纷回答):老师,我知道,是因为要下雨了,水里很闷,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师面向刚才提问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可脸上似乎还不满足)
生又问:那为什么要下雨了,水里就很闷呢?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据老师了解:阴雨天之前,深水里氧气少而水面氧气多。鱼儿觉得深水里很闷就到氧气多的水面来透气了,有时还会跳跃出水面呢,不过那只是短暂的一瞬,是威胁不到小鱼的生命的,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道理,那就得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了。现在你明白了吗?
(学生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我们看以上这个教学片段,对提问的学生,教师引导得极有耐心。在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无小事,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可能会产生两种后果:(1)学生的困惑得不到解决,而成为后续学习的障碍;(2)学生因为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降低,对老师的信任感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失去兴趣。
二、“导”在学生错误处
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有精彩,也有疑问,还有错误。精彩的课堂是动态的,也是不断生成的。这就不仅需要教师认真听,而且还要善于“导”,这样才能使教学呈现出柳暗花明。有一位教师在教人教版第十册《桥》时有这么一个片段:
教师出示句子:“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老汉想要喊什么?把老汉的内心喊出来。
生1:孩子,爸爸对不起你,当时没让你先离开!
生2:孩子,爸爸真后悔没有让你先离开!
……
师:老汉说这话到底是“后悔”还是“愧疚”?
生:是后悔。
师:请联系上下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
很快,学生便从前文中找到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品悟句子中 “冲上前”“揪出”“吼道”“排到后面去”等描写老汉动作和语言的关键词句,学生很快就深刻地理解到老汉在危险面前“先他人后自己,不徇私情”的奉献精神,从而明白老汉是愧疚,而不是后悔。
以上片段,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艺术化地处理了课堂中这一生成的学情,不仅让学生受到了语言训练,而且使老汉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还与后文妇人祭奠二人一脉相承,让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也把教学情感推向了高潮。
三、“导”在学生情感漠然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例如在初读人教版第八册《触摸春天》时,学生就情感漠然,朗读得枯燥无味。显然学生对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缺少感知。怎样让学生增加情感体验,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程序,设置了以下一个环节:
师:安静是个盲童,盲童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你们能想象出来吗?
生1:什么都看不见!
生2:看不见美好的事物!
师:那多郁闷、多遗憾哪!
……
师:是呀,盲人生活有多么的麻烦,多么的不便啊!如果这种不幸发生在你身上,你对生活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生1:那我太伤心了,我会天天呆在家里哭泣!
生2:我会觉得生活很痛苦!
……
师:是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选择了消极,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安静对待生活却选择了积极,选择了热爱!让我们满怀对她的欣赏和敬意走进安静的生活,好吗?
(此后学生的学习和朗读充满激情。)
从以上片段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感悟在后来之所以有明显的提升,缘于教师对学生情感的了解和巧妙的引导与激发。
总之,教学有法,但又教无定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讲究“导”的时机,“导”的方法、策略等。我们相信只要教师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就一定能超越自我,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一、“导”在学生困惑处
在课堂上,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倾听他们学习中产生的困惑。而 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从而解开他们心中的疑惑,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人教版第二册《要下雨了》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快回家去吧。’小鱼回答说。”
一位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有以下一个片段:
师:找找看,小鱼说了什么话?
一个学生响亮地提问:“老师,小鱼要在水里才能呼吸,怎么能到水面上来呢?”
师:小鱼确实是要在水里才能呼吸。你想想看,水面是不是水里呢?
生(想了想):嗯,还是在水里。那为什么要到水面上来呢?
师:你再读读小鱼的话看看。
生(纷纷回答):老师,我知道,是因为要下雨了,水里很闷,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师面向刚才提问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可脸上似乎还不满足)
生又问:那为什么要下雨了,水里就很闷呢?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据老师了解:阴雨天之前,深水里氧气少而水面氧气多。鱼儿觉得深水里很闷就到氧气多的水面来透气了,有时还会跳跃出水面呢,不过那只是短暂的一瞬,是威胁不到小鱼的生命的,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道理,那就得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了。现在你明白了吗?
(学生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我们看以上这个教学片段,对提问的学生,教师引导得极有耐心。在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无小事,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可能会产生两种后果:(1)学生的困惑得不到解决,而成为后续学习的障碍;(2)学生因为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降低,对老师的信任感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失去兴趣。
二、“导”在学生错误处
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有精彩,也有疑问,还有错误。精彩的课堂是动态的,也是不断生成的。这就不仅需要教师认真听,而且还要善于“导”,这样才能使教学呈现出柳暗花明。有一位教师在教人教版第十册《桥》时有这么一个片段:
教师出示句子:“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老汉想要喊什么?把老汉的内心喊出来。
生1:孩子,爸爸对不起你,当时没让你先离开!
生2:孩子,爸爸真后悔没有让你先离开!
……
师:老汉说这话到底是“后悔”还是“愧疚”?
生:是后悔。
师:请联系上下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
很快,学生便从前文中找到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品悟句子中 “冲上前”“揪出”“吼道”“排到后面去”等描写老汉动作和语言的关键词句,学生很快就深刻地理解到老汉在危险面前“先他人后自己,不徇私情”的奉献精神,从而明白老汉是愧疚,而不是后悔。
以上片段,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艺术化地处理了课堂中这一生成的学情,不仅让学生受到了语言训练,而且使老汉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还与后文妇人祭奠二人一脉相承,让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也把教学情感推向了高潮。
三、“导”在学生情感漠然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例如在初读人教版第八册《触摸春天》时,学生就情感漠然,朗读得枯燥无味。显然学生对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缺少感知。怎样让学生增加情感体验,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程序,设置了以下一个环节:
师:安静是个盲童,盲童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你们能想象出来吗?
生1:什么都看不见!
生2:看不见美好的事物!
师:那多郁闷、多遗憾哪!
……
师:是呀,盲人生活有多么的麻烦,多么的不便啊!如果这种不幸发生在你身上,你对生活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生1:那我太伤心了,我会天天呆在家里哭泣!
生2:我会觉得生活很痛苦!
……
师:是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选择了消极,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安静对待生活却选择了积极,选择了热爱!让我们满怀对她的欣赏和敬意走进安静的生活,好吗?
(此后学生的学习和朗读充满激情。)
从以上片段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感悟在后来之所以有明显的提升,缘于教师对学生情感的了解和巧妙的引导与激发。
总之,教学有法,但又教无定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讲究“导”的时机,“导”的方法、策略等。我们相信只要教师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就一定能超越自我,打造出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