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略的文化维度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探讨过程中,要超越媒介融合的技术思维和产业思维,重视媒介融合的文化维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融合文化。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文化思维 融合文化 中国语境
  如今,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我们看到,媒介融合的深化,是信息洪流的黑洞,是良莠不齐信息的轰炸,假新闻、低俗信息、庸俗事件层出不穷。文化巨匠雷蒙德·威廉斯所说“文化观念的历史是我们在思想和感觉上对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的变迁所作出的反应的记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媒介融合之后的文化,思考媒介融合“将”和“应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文化。
  一、研究现状:技术与商业维度的偏向
  有学者认为:“当今媒体的分类早已逾越了传统的单一媒体的界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定义模糊的合并性的媒体形式。”可是这个定义“模糊”的媒体究竟怎么样,是众多的研究学者所关心的。媒体融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不同的媒介学者依靠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方法,对媒介融合展开了不同维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介融合的技术维度。在这方面,“技术”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技术指的是单纯的物理技术,因为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介”之间的简单相加,也是媒介技术层面的融合过程,所以如何在物理技术层面上打破传统媒体和多媒体之间的技术转换和更新,成为一部分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媒介融合“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第二个技术指的是新闻传播的报道技术,不同媒介的融合,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转而要求在跨媒介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这必然催生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意味着以编辑为核心的传统媒介体制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全能记者、全媒体记者、融合新闻才能在这里被不断地探讨。技术层面的进步带来媒介报道方式和媒体生存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整个媒介生态的变化,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打破技术决定论的思维,思考媒介环境及媒介融合环境下人的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成为媒介融合技术层面研究的欠缺之所在,这涉及技术研究的人文维度。
  2.媒介融合的产业维度。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经济利益成为重要驱动,将媒介融合看做一次产业的更新换代和开掘不尽的“富矿”成为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共识。不同的产业技术和方案、传统媒体的合并、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体的联手等,成为学界热门的探讨话题,研究者相信“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产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媒介融合的产业逻辑无可厚非,这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面对媒介融合的商业思维,我们更要相信媒介融合带来的不应该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的到处传播,也不应是简单的拼贴与复制,更不应是色情信息的泛滥。我们应该认识“传媒业不再只是谣言绯闻的发源地,不再是强词夺理的场所,不再只是牟取暴利的超级工厂;而是当今社会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形态,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最直接的动力”。而如果要超越媒介融合的产业逻辑,显然我们需要更强大的观察能力和文化批判能力。
  3.媒介融合的管理维度。在媒介融合的管理逻辑当中,一部分学者涉及了文化,但探讨的重点放在了文化创意、文化政策、文化管理等方面,有学者借鉴国外的做法,指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是电视媒体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策略”,而有人则指出传媒企业要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不断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整个媒介环境和受众的变化”。有学者甚至断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媒体分立时代所构建的政策架构,已经成为媒介融合在推进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并提出了不同的规制模型。但是,无论是文化政策、文化管理还是文化创意,都无法回避和脱离媒介融合的具体文化语境,而不同的文化语境则必然引发不同的管理方案和策略,媒介融合形成的“媒介文化”仍然是无法摆脱的现实语境。
  综合来看,国内的媒介融合研究实际上走入了一个技术和产业的误区,或者说是被有目的地引入到这个误区。很多情况下,促进媒介融合,只是一种对商业利益的渴望和产业政策的宽松,媒介融合的热闹和表面的繁荣只是一些媒体的合并和扩大,它真正的成熟和完善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尤其是媒介融合的整体文化的思考并没有达到一个哪怕是初步的共识,自圆白话当中缺乏真正的内在的文化冲动。媒介融合不是产业的简单的相加或相减,媒介融合也不是技术的突破或者简单说是各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无论是媒介融合研究的技术维度,还是其产业维度和管理维度,都脱离不开对文化维度的支撑和反思,“融合文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人们对这一变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认识还存在不足”。
  二、融合文化:媒介融合研究的新维度
  美国学者亨利·吉金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用以描述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的词,他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了至少5个层面: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从这里可以看到,文化是媒介融合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也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结果。从媒介融合的文化思维,到媒介的文化融合,再到融合文化,显然并不是词语的转换,而是媒介新的转向或者说媒介融合的再出发。“媒介融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改变,而且深层次地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媒介文化融合的研究。
  1.融合文化的特质
  无论是媒介文化融合也好,还是融合文化也好,实际上都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融合文化根本是什么?或者说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词来描述融合文化的图景?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对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有很多人这样描述:口头传播时期一文字传播时期一印刷媒介传播时期一电子媒介传播时期,实际上每一个时期传播的变迁,恰恰是文化变迁的开始。而近几年越来越关注的媒介环境学派也正是在这样的角度来思考媒介变迁的。而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印刷文化、影像文化、网络文化就这样迅速地汇流,并形成不分彼此的气势,这才有我们的媒介融合。媒介融合不是一个产业的概念,更应该成为一个文化的概念。媒介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更是这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生存的世界相互关系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融合文化范式要抓住矛盾中的媒介图景,运用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努力应对媒介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变化关系”,显然我们还更应该具有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思维,思考融合文化的真正特质。   2.媒介融合中的视觉转向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视像屏幕的时代”,电视、电影、互联网中的图像已经铺天盖地地包围着我们。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图像成为不同媒介之间“穿越”的共通语言。以新闻为例,新闻图片在报纸、电视、互联网、户外LED电子屏幕等的联动就可以清晰地说明。有学者就指出“图像化传播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符号形式上的显著标志”。实际上,图像化传播也是媒介融合的典型特征。媒介融合的视觉转向,不仅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模式。“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我们目前的文化“所生产的不仅是解空间化和解时间化的观看主体,而且有一个视觉形象的场域,它在本质上是异质的和杂交的”。这种异质打破了地方和全球的界限,打破了传统和现代的界限;而这种杂交,不仅是传统艺术和新兴媒体的杂交,而且也是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杂交,对于这种杂交文化的视觉特质显然需要在媒介融合的境遇中,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把握。
  3.媒介融合下的媒介化社会
  伴随着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介的能量不断释放:人们心中的空间距离与时间差异正在逐渐地消弭,心理时间和心理空间正在“压缩”,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地变成现实,我们正处在“一个传媒化生存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无处不在的时代,一个文化与传媒互渗、互补、互证的时代”。而这种传媒化生存显然不是简单的传媒进入我们生活这么简单,而是我们的一切都被“中介化”了,媒介建构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媒介社会当中,伴随着不同媒介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媒介世界已经形成了私人的与大众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真实的和虚拟的互融的大型媒介平台,“它是一种多层面的大众媒介,它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电影、图书等单一化的大众媒介已截然不同”。这是媒介融合的初步结果,同时又是新一轮媒介融合的开始。“评估一种文明的时候,如果是用它依赖的一种传播媒介,那就需要知道该媒介的特征有何意义。”同样,在媒介融合风头正劲的时候,我们也更要思考媒介融合会将我们带到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种媒介又会给我们的文明带来何样的意义与影响。
  三、媒介文化融合: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中华民族是带着它的文化传承一起走向现代文明的,而处在传统与现代抉择中的大国,在媒介融合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1.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媒介的同质化
  在我们这样的国度中,传统与现代、新兴媒体与传统艺术、媒介化与原质性之间的紧张纠缠着我们,也困扰着我们。“只有媒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媒介融合’才能够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建构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识,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但是,这样的媒介化社会又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呢?在我国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聪明的读者一定会在文化产业存在描述的问题当中读出中国文化的现实与难题。同时,从国际上看,媒介全球化面临着媒介同质化,或者说媒介“好莱坞化”的危险,更带来了所谓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同质化”。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语境出发,思考我们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着的时代巨变和媒介同质化——这段经历混合着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中的焦灼伤痛。
  2.媒介全球化和中国媒介发展的不平衡性
  21世纪,一方面,大众媒介飞速发展,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媒介全球化的时代。当代传媒模式的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大众媒介不仅仅是推动全球化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就是全球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媒介全球化的是“消费文化的盛行”,是受众选择权的不断减少,是文化霸权的不断渗透,是文化的同质化和知识鸿沟的加深。当代作家余华曾经也有类似入木三分的断言:“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在全球化浪潮的欧风美雨之中,中国享受着媒介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但依然无法回避“媒介融合与媒介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在中国这样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存的处于剧烈变动的国度中,东西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的背后是媒介发展不平衡和媒介融合的不平衡,这都决定着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照搬西方的媒介融合模式,更不能唯经济利益至上、不加挑选和甄别地全球化。媒体融合的综合考虑和融合文化的巧妙布局,不仅是缩小差距和追求公平的一次机遇,也是中国媒介本质的集中体现,更是媒介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
  3.媒体众声喧哗与文化引导
  中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激活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种种欲望,原来看似坚不可摧的道德意识和各种规范,在应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异质文化时患上了‘失语症’”。媒体的众声喧哗将人们的“失语症”不断地放大,媒介融合之后更是“一地鸡毛”。媒介融合众声喧哗的结果一方面是受众自由度的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则是受众在信息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一方面是媒介推进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是网络暴力对于人权乃至民主的侵害,“媒体已经成为一股明显的反民主的力量,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甚至蔓延到全世界”。不久前,美国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对于尼尔森这一调查结果,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表示“认同”,41.9%的网友认为批评性言论更有价值。在中国这个网民最多的国家,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如何来进行文化引导,来正确塑造网民的文化认同,来奏响网络“主旋律”,如何使我们融合文化成为“另一个文化家园”。对此,中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雷蒙德·威廉斯所说的那样,“任何文化在整体过程中都是一种选择、一种强调、一种特殊的扶持”。我们应该坚持并不断努力:媒介融合形成的社会不是分裂的社会,而是融合的社会;不是商业覆盖的社会,而是文化创新的社会;不是矛盾重重的社会,而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项目基金: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资助(SWU1009075)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妇女》是抗日革命根据地中最有影响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份妇女刊物。它积极宣传妇女解放思想,认为在全民抗战的形势下,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族解放是妇女解放的前提,妇女解放是民族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妇女解放 民族解放 民主权利 生产运动  一、《中国妇女》概况  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妇女报刊中,最有影响也最具代表性的是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妇女》月刊,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融媒体时代对大学本科广告教学的新要求,然后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为参照,从广告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在融媒体时代的广告本科教育之举,以期对发展中的中国广告教育及广告人才培养提供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  融媒体 广告教育 经验 启示  融媒体时代的广告信息传播在传播介质、传播内容、传播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媒体凭借传播渠道资源稳定而拥有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行漫记》为例,从实践操作角度探讨新闻经典的建构问题。具体从两个层面进行思考:第一,它是否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新闻作品?这是成为新闻经典的基础层面;第二,它是否形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闻经典?它构成新闻经典的标杆层面,包括新闻作品要具有紧扣时代的主题、超越时代的前瞻性视角、激发人思考的力量,并蕴涵人类永恒精神价值等四方面,最后对斯诺和《西行漫记》新闻经典建构的意义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山西期刊史》作为我国首部以时代发展和历史演变为主脉的地方期刊史,它全面系统地勾勒了100余年山西期刊发展的历程,描绘期刊面貌,积累期刊史料,探索历史经验,总结期刊规律,启示当代期刊发展,实属开拓性的贡献。  关键词:  《山西期刊史》 山西期刊发展 独特价值 借鉴作用  朋友寄我一册厚厚的《山西期刊史》。捧读完这本近百万字的皇皇巨著,早想写点感想性的文字,但忙于杂务,迟迟未能动笔。近期
期刊
这已经是一个移动大传媒时代。虽然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媒体表面上还在大行其道,但新技术的发明与普及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改造着这些所谓的“传统媒体”。报纸朝手机、网络、移动终端延伸,电视与广播巧借短信与网络平台与受众即时互动……那些密布在我们周围的媒体形态,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了新媒体的成分;那些不知不觉进入我们大脑的信息,无不反映着新技术无孔不入的能力。  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媒体的全盘否定。因为这个
期刊
摘要:  出于宣传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目标和为国民革命运动造势的需要,党、团中央于上海创办了机关刊物《向导》和《中国青年》。恽代英等青年“意见领袖”把办刊理念与落实党的宣传战略相统一,紧扣时代脉搏,并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技巧等要素“把关”,靠动真情、讲真话、道真理形成刊物目标性和指向性突出的特色,通过宣传影响人们的思想,引领大批青年投身国民革命洪流中并扩大了党的声望。  关键词:  《中国青年》 青年意见
期刊
摘要:  本文记叙了笔者就编辑出版相关问题拜访刘杲先生的经历,从刘老“文化的出版观”“出版人”的自我定位,以及对青年编辑出版人的关心与鼓励等方面进行了记录。其中,刘老所提出的编辑思想观念、他对于编辑事业不渝的热爱之情和豁达的处事态度,都对从事编辑出版事业的后来者具有启示。  关键词:  刘杲 出版人 文化的出版观 编辑出版思想 启示  此次来京不为旁的,只为拜会刘杲先生,为我那还未成形的论文和满腹
期刊
摘要:  《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以16~19世纪中国出版业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史实和细致严密的论证,提出明清出版史系列问题的新认识。突出明清出版史专题与个案研究,所论皆属开拓与创新问题。本研究着重论述《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一书的开拓与创新两方面。  关键词:  《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 明清出版史 开拓 创新  章宏伟教授《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财务与长期股东权益这一独特视角,解析与评价了我国境内从事数字出版业务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长期股东权益的辨析与阐释,本文构建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财务评价体系,力图从“财务五力”的角度全面地探析境内数字出版类上市公司的内在核心竞争能力,从而为长期投资者有效识别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一个重要指引。  关键词:  数字出版 核心竞争力 长期股东权益 财务五力 上市公司  数字出版是出版
期刊
摘要:  《论语》杂志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办于上海的一份畅销一时、影响广泛的同人刊物。杂志创办不久,同人中的几位核心人物即因杂志的意外盈利而陷入一场归属之争,最终以林语堂的退出而告终。《论语》是林语堂创办的还是他与邵洵美等共同创办的?当年同人间的那场茶壶风暴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一一检视。  关键词:  《论语》杂志 林语堂 邵洵美 章克标  《论语》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实现成功经营的一本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