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a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为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达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标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产生心理障碍的机制等因素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全面健康观逐渐的深入接受。另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满状态。作为身处各个学科前沿的高校大学生同样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在整个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作为促进心理健康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越来越引起相关科研人员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者的重视,同时体育锻炼作为预防和治疗方面的药理性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经常受到焦虑、抑郁等不健康情绪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有关部门曾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有20.3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学生受心理健康障碍的影响,自杀现象已成为高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上升,2002年是27起;2006年则飙升为130起之多。2007年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的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来自《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则发现,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另一项确切的统计是,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2009年仅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死亡,还有至少200万人有过一次以上的自杀未遂。这些醒目的数据提示我们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破在眉睫的大事。
  二、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含义
  体育锻炼也称身体锻炼,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且重复安排的体育活动。一般认为,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20分钟,具有中等以上强度负荷,并持续12周以上的体育活动,才可算得上是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的标准各路学者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1991)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1)充分的适应力;(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适当评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当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基本要求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
  刘协和(1993)提出了5条心理健康的标准:(1)没有心理异常;(2)正常发育的智力;(3)健全的人格;(4)充沛的精力;(5)丰富的情感生活等。
  季浏(1995)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智力正常;(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3)对自己能做出恰当的评价;(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结合我国实际,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1)正常的认识能力;(2)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3)优良意志品质;(4)良好的人际关系;(5)健全的人格;(6)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当的自我评价;(7)合理的行为。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这是已经被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实证证实了的,但是体育锻炼为什么能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美国学者考克斯(Cox,1994,1998)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出了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因的6项基本假说,试图从理论上解释体育锻炼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
  (一)认知行为假说
  认知行为假说认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提高个体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以应付不良的刺激,这对消除人的抑郁、焦虑、苦闷等不良的情绪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社会交往假说
  社会交往假说认为,体育锻炼与朋友、同事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它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三)转移注意力假说
  转移注意力假說认为,体育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转移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从而使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出现短时间的下降,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
  (四)心血管健康假说
  心血管健康假说认为,体育锻炼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心血管的收缩性和通透性。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使体温恒定,器官供氧充足,有助于保持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性,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五)内啡肽假说
  内啡肽假说认为,体育锻炼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具有类似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内啡肽引起的这种快感对减轻忧愁,降低忧郁、焦虑,增强活力有积极的作用。
  (六)胺假说
  胺假说认为,神经递质类化学物质分泌量的增加同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关。神经递质在神经之间以及神经与肌肉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抑郁的人经常出现胺类神经递质分泌量减少的情况,而体育锻炼刺激了神经递质的分泌,进而对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
  前三种假说是从心理学角度强调体育活动直接引起人的认知行为的变化从而导致心理水平的变化,关注的是体育锻炼的对心理健康的长期效益而不是即时作用;后三种假说是从生物学角度突出说明体育活动引起的生理变化进而导致心理水平的变化,关注的是体育活动带来的短期心理效益(如情绪改善、心境愉快等),无论是心理学理论假说,还是生物学理论假说,仍是以假说的方式试图为两者关系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但两者的解释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且对这些假说进行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   四、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认知功能的效应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认知有促进作用。大学生的认知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加工和处理输入信息、符号与解决问题的动态系统。体育锻炼通常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身体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感觉、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和想象,经常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得到改善,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协调性就会显著提高,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也随之得到增强,大量研究证明,长期的体育锻炼比短期的体育锻炼对认知的促进作用更有效;有规律的锻炼可通过提高认知的速度来提高认知能力。
  (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应
  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在体育活动中的集体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交往、交流的机会;在集体游戏中群体成员对体育活动的共同行为倾向和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内心世界彼此沟通,进而产生彼此友爱的感受和心理倾向。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效应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格类似于“个性”或者“秉性”,指一个人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思想、情感及行为特点的总体。体育锻炼通过大学生经历不同程度的挫折、成功感,使他们享受战胜困难、战胜对手、战胜自我的快乐;磨练了大学生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用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念和健康观,提高了自信,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使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
  (四)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情绪的积极效应
  改善情绪,是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的“键心”功能。短期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同时使经历感保持在高水平上;能够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能够减少大学生应激和紧张情绪。长期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健康幸福感,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这一正相关的原因是由于体育锻炼最终能够产生内心愉快和乐趣的结果;有助于大学生产生“流畅状态”和“跑步者高潮”等美妙的情绪体验。
  五、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一)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的实际情况,对高校体育改革,不仅要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要围绕学生整体健康,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新的课程目标。将教材当中受当代大学生喜爱的项目大力提倡和宣传,将枯燥乏味的体育教材内容变更为有趣的校本课程。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应选择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先进的方法,使教学方法更优秀。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高校应该克服各种困难采用“三自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开设更多的选修课让学生挑选,激发学生“玩”的天性,从而使学生达到愉悦身心、完善心理品质的目的,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体育锻炼。
  (三)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
  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学术交流、进修、委培等形式学习相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同时还应该不断纠正、改善体育教师心理品质中的不良因素,用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感染学生。课堂中适当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逐步形成自我诊断、调节等基本能力。
  (四)针对不同的学生引导、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
  如果学生属于遇事不冷静,易冲动,就多参加慢跑、太极拳、下棋等项目,可以帮助你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急躁冲动的性格得到改善。如果学生属于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可以找一些比自己水平高的对手对垒,你会发现“山外有山”而收敛自己。如果学生属于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就多参加乒乓球、跳高、等项目,进行这些项目,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時机,遭到失败,从而帮助你养成果断的性格。如果学生属于胆小、怕事,那就应多参加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这些要求你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如果学生属于觉得自己不太合群,不善于与人交往,就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赛等集体项目,可以帮助你逐渐改变孤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刘智运.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新体系[J].教学研究.2006(5):379.
  [2] 高虹.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效应研究进展评述[J].体育学刊.2005.12(6):67.
  [3] 孙焕江,何铁刚.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8.10(5):139.
  [4] 王敏,王维宏,吴晓红.大学生自杀现象及其问题解决策略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3.15(4):61.
  [5] 毛志雄.体育运动心理学简编[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4:282-286.
  [6] 邓仰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菏泽学院学报.2013.35(2):78.
  [7] 崔彩云.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职业与教育.2013.17(6):86.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步入21世纪信息科技时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其所培养出的人才已经满足不了国家对他们的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其培养方式却往往被诟病。高校
20世纪90年,我国教育部发布《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社区教育”。2004年,教育部出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此同时,教育部发布《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編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足球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内部运行机制转换的发展,足球界正面临着社会对足球水平的期望值与实际水平的强烈反差所构成的主要矛盾。因此,尽快提高我国的足球竞技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提高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基本的还是对足球队的训练。为了将足球训练的水平跟上世界足球强国,就必须为足
从我国现有的体制来看,为了促进我国国防工作的发展、确保军队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人才的更新换代,部队军官和文职类的干部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这事关国家安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体育舞蹈是一项特殊的体育竞技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有较高的要求。要保证运动员的体能充沛离不开体能素质训练。体育舞蹈运动员体能素质训练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训练方法,本文从体育舞蹈的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来对体育舞蹈运动员体能素质训练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体育舞蹈 体能素质训练 运动员  一、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以来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以及对田径运动的了解,较为深入的分析了田径训练对中学生的影响,即:田径训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影响(健身走对中学生的影响、健身跑对中学生的影响、健身跳以及健身投对中学生的影响)、田径训练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希望可以对基层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方面有所助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蛙泳初学者进行有效的教学进行研究,认为:在蛙泳教学中注意对初学者在呼吸、手掌的划水、腿的蹬夹等环节的动作进行简化教学,尽量采取陆地-水上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初学者 蛙泳 有效教学  一、前言  2013年底全国体育局长会议:通过
学位
初中藏文是一门重要学科,学习藏文并非易事,因此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要继承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借鉴外部的教学方法,进而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农业大国,在我国经济腾飞式发展的今天,“三农”问题始终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尤其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来,国家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