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的中学音乐教学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树立新颖的教学理念,巧妙设计教学情景
  学校音乐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审美能力以及学生自身思想素质放在首位。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体现了美学在育人过程中的特殊功能。美的、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情感上、兴趣上、道德情操上的感化。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欣赏歌曲《走向大自然》时,首先指导学生欣赏四幅反映四季景色的山水画,使学生观察画家用重彩写意所渲染出的每个季节的特色,再让学生通过吟颂领悟歌词所描写的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结合观察,发挥想象,使一幅幅有动有静、色彩缤纷的壮丽景观在学生心中得以复活。然后借助抒情优美的旋律引导他们去领略那多姿多彩的世界,去揣摩那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2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挖掘他们对音乐的创造想象,所以要注意以下五点:一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独唱、小型的齐唱、重唱都是很好的互动环节。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协调的团队精神,创造充满美感的音乐课堂环境。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现人才,吹、拉、弹、唱形式不限,让他们发挥个人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把自己最真、最纯、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这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创造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三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教师可根据每名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的参与态度、程度、合作愿望、协调能力对音乐的体验、模仿能力、创编能力等方面给予鼓励性的公正评价,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而让学生自评,可以使学生对相应技能与音乐要素更准确地掌握与理解。小组内互评能使学生探讨着去评价,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组内同学的努力,把那些在课堂上不太积极的同学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学习氛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四是要使音乐课堂上使用的乐器多元化,如口琴、竖笛、手风琴等。这些乐器都有固定的音高,演奏起来不跑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乐感。歌曲学会后可以再配上打击乐,如沙锤、三角铁、碰钟、铃鼓、响板等进行即兴表演,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又发挥了创造性潜能和表演潜能,把厌学变成乐学。
  3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互动的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
  首先,要注重动态的信息交流,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其次,要合理地转换教师角色定位,现代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再永远是教学中的主角,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理地进行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也是互动的具体实施方法之一。再次,交往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机械相加,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學的简单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在音乐教学中互动的实施是很重要的一点。事实证明,音乐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们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他们健康成长。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各种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音乐教育对青少年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和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中的音乐形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通过观看优秀的音乐光盘、听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天地。通过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演唱和演奏去打动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帮助他们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思想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情感体验,并积极地参与课外艺术实践,使学生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能力都有展示的平台,从而使其创造能力和自身素质都得到提高。如,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和体育节,就是给学生施展艺术才华提供的平台。艺术节和体育节的组织和编排,大型的文艺节目和艺术体操的编排导演均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丰富了校园文艺活动,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和检验了艺术教育的成果。近年来,我校学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在省、市、县级文艺调演中多次获奖,有近百名学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学生艺术等级考试,均获得了合格证。最后,还应重视提高自身的社会协调能力。音乐教师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成功组织好大型文艺活动,能否在各类比赛中取得成绩。而组织活动和编排节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支持,因此,要成为一个好的音乐教师,还必须拥有一定的公关意识和社会协调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过程,应加强语文单元教学水平,通过开展语文单元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有效性,利于全面加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基于此,在进行教学实践时,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全面地开展单元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文教学中进行单元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借助单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机器人教育活动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论述,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兴趣爱好的培养能够使得机器人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并且成效更高。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能够加强机器人教育活动的渗透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因此得到提升。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活动;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机器人教育活动是整合信息技术的前沿教学方向,该项活动具备渗透性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市场环境变化多端,人们对 于现实生活的品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通过建设和发展群众 文化,举办具备文娱特色的休闲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 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业余生活,促使文化产业朝向更 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创新活动开展提供了建议,旨在帮助更好开展群众文化创新活动,提高 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  关键词:新时代;群众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网络称谓语“小姐姐”源于二次元文化,近年来火遍汉语界。本文基于语言学视角,从语言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探索该词的流行现象及原因。  关键词:“小姐姐”;补位缺失;社会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姐姐”原是天津方言中的称谓语,用于小孩称呼比自己稍微年长一些的女孩,属于亲属称谓。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姐姐”一词火遍大江南北,也赋予了新的含义。  一、“小姐姐”网
期刊
摘要:通过诵读将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达到“以声传情,因声会意”的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的古诗词诵读为例,通过注重古诗词诵读方法,品读语言魅力;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创设学习意境;多角度意义内涵评价,培养鉴赏能力等,探讨了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具体措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词教学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古诗诵读;初中语文;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注重古
期刊
摘要:行动和练习戏剧“drama”一词源于希腊文中的“dron”一字,有完成事情的意思。“drama”的重心在行为(action),因而,“做”(Doing)是戏剧疗愈的首要原则。戏剧疗愈过程承载了非常有力量的、通常不可言传的感受,它包含了整个团体的生命能量,从而让我们可以体验到这能量的神奇作用。戏剧疗愈塑造了一种浸没式空间,让我们代入,它是“当下”的艺术。当我们进入角色中,通过体验角色的情感、思
期刊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信息化发展迅速,信息化背景下,数学也面临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就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做合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凸显学校的数学教学特色,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作为小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堂中,科学合理地使用问题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并且能增加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从而能使问题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展示出真正意义。文章主要根据问题教学法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能够使学生英语能力在新型课堂教学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改的落实需要让自主学习与教学实践得到有效地结合,保证知识理解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分层教学的应用让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践为出发点,针对化学知识分层、学生能力分层,使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实效性的提升。本文从高中生的化學学习现状出发,介绍了分层教学的在实践教学中开展的方式和方法,希望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自主学习下的化学素养养成和综合能力进步,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有全面地发展
期刊
摘要:“互联网+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能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所提供的多种信息渠道及时了解与自身所学专业及自身其它特点相关的多种职业发展动向,从而大大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决策效率,有利于实现劳动力市场对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群体的人力资源的精准分配。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高校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1]鉴于此,笔者从“互联网+教育”模式出发,提出有关“互联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