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趣味”话题一直是《旁观者》的聚焦所在.艾迪生认为,人拥有感知“趣味”的感官,它不仅有大脑的特性,也有灵魂的特性.从其对“文雅写作”的讨论来看,他的“趣味”观旨在从符号层面实现语言的同质化,并由此增进传统贵族阶层与新兴商业阶层之间的文化共识.但从其笔下的中国园林来看,他对“趣味”的讨论则另有深意.聚焦《旁观者》中的“趣味”观,我们发现艾迪生一方面推崇理性的力量,寻求文化共识背后的政治联盟,另一方面却又转而讨论不规则的、让想象自由驰骋的感性之美.艾迪生的言论虽看似自相矛盾,却预示着与18世纪主流古典审美理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趣味”话题一直是《旁观者》的聚焦所在.艾迪生认为,人拥有感知“趣味”的感官,它不仅有大脑的特性,也有灵魂的特性.从其对“文雅写作”的讨论来看,他的“趣味”观旨在从符号层面实现语言的同质化,并由此增进传统贵族阶层与新兴商业阶层之间的文化共识.但从其笔下的中国园林来看,他对“趣味”的讨论则另有深意.聚焦《旁观者》中的“趣味”观,我们发现艾迪生一方面推崇理性的力量,寻求文化共识背后的政治联盟,另一方面却又转而讨论不规则的、让想象自由驰骋的感性之美.艾迪生的言论虽看似自相矛盾,却预示着与18世纪主流古典审美理想相区别的趣味变革,并在张力中折射出英国中产阶层在阶级融合中谋求自身文化身份的复杂心态.可以说,艾迪生的“趣味”观再现了18世纪英国兼具共性与特性、理性与感性的独特意识形态景观.
其他文献
“文学法律批评”与“法律与文学”同属跨学科研究,但是有着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范畴.前者属于文学跨学科研究,后者属于法律跨学科研究.风靡欧美的“法律与文学”学术运动主要产生于法学界,在法学研究中使用文学素材,其着眼点是借鉴文学要素的法律研究,所探讨的是法律方面的相关命题,多半属于法学研究的范畴;而“文学法律批评”是我国学者所使用的学术话语,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以文学为本体,所强调的是文学批评中法律视野的介入,即借鉴法律视野和恰当的研究方法来审视文学作品.尤其是审视文学作品中的法律事件、法律主题、作家的法学思
詹姆斯·英格利希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威尔士百年英语教授、宾大普莱斯数字人文实验室的创始人兼主任,曾担任2016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类)评委会主席.他在专著《声誉经济》(哈佛大学出版社)中研究了文学和艺术奖项的历史、功能和影响,该书被《纽约杂志》评为2005年最佳学术书籍.英格利希提出的“声誉经济”理论在文学理论、文化社会学、文化经济学等领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外国文学研究》委托,富布莱特访问学者芮小河在宾大访学期间(2019-2020),于2020年1月对英格利希教授进行了专访.访谈涉及文学与经
丹尼尔·施瓦茨是康乃尔大学弗雷德里克·惠顿英文教授,被公认为一名教学名师、极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和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丰硕的著述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约瑟夫·康拉德、詹姆斯·乔伊斯和华莱士·史蒂文斯到批评理论、大屠杀和纽约市文化.此外,他还定期为《赫芬顿邮报》撰写有关媒体和高等教育的博客,并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1993年在北京大学以客座学者身份任教.郑丽代表《外国文学研究》对施瓦茨教授进行了访谈,话题包括他的人本主义和多元主义的批评方式、阅读的哲学、现代艺术和现代文学之间的联系、大屠杀研究和犹太研究.施瓦
坡的小说往往凸出听觉认知对视觉认知的消解或改造,以某种超前意识预设了麦克卢汉围绕人脑认知结构所做出的视听空间阐述.基于这一理论意义上的同构现象,拟考察女性气质与听觉空间在坡的笔下所产生的耦合效应,着重分析女性(乃至于某些情形下的象征性动物)如何挑战权力化的视觉认知空间,悄然将传统视觉思维的线性逻辑反转为以“去中心化”“去等级化”的听觉模式为认知内核的非线性逻辑,说明声音如何在坡小说的关键节点成为揭示文本社会政治内涵的独特通道.
海派文化是上海的城市之魂.该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和考察的办法以海派文化为研究对象力求初步探讨出关于海派文化的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海派文化的定义;二是关于海派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三是关于海派文化的五大基本特征.
从效价的角度看,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容易引起注意力和认知能力的聚焦;从动机强度和唤醒度的方面来说,高强度的和高唤醒度的情绪更容易促使注意力和认知能力集中于一点;目标实现前注意力与认知能力更容易专注于一点;与这三种情况相反的情景则使注意力和认知能力具有更大的宽度、弹性和创造性.戏剧倾向于选择高动机强度高唤醒度的消极情绪,并聚焦于目标实现之前,以便能够死死地将观众吸引住,但在戏剧性强的情景中,认知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样性会大大降低.
1945年以后,萨特为践行“实践文学”的主张,高度介入媒体,从而形成“媒体实践文学”.其中在报刊媒体的实践活动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通过采取比较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同时期萨特的新闻文本与文学文本,可以发现萨特的报刊媒体实践活动拓展了其文学创作题材,强化了新的文体意识,激进的新闻立场催生了语言暴力修辞,最终导致其文学风格的嬗变.萨特的“媒体实践文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瑕疵,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实现了其介入社会、改变世界的初衷.
《作为媒介考古学的电影史:追溯数字电影》是埃尔塞瑟二十五年间对媒介考古学的整体反思之作,也是他对数码转型视野下电影史的重新评估.西方影像文化受数字技术冲击已然经历了决定性的范式转变,埃尔塞瑟的著作以此为背景建立了新的电影史学模型,测绘运动影像和视听经验的场域,探寻多个源头、多种形态的电影史.他采用“回溯—前瞻”的研究路径,发现了早期电影与数字电影的平行视点,质询以数码为代表的断裂时刻,并在超越新旧媒介对立的尝试中显露出媒介考古学当前作为一种方法、实践以及可能的学科所面临的困境.
《雷丁监狱之歌》是一首思想内涵颇为独特的诗歌,即王尔德借自己在监狱中的经历,揭露了英国监狱践踏人性的野蛮化管理体制,提出了监狱及其法制体系应该如何对待犯人的现代性命题.这首诗除了在主题上具有尖锐的批判性和超前性之外,其所使用的艺术手法也具有超时代的意义.具体来说,在浪漫主义抒情热尚未消退之际,王尔德在这首诗中率先使用了反抒情的叙事手法,在完成与浪漫主义诗歌成功切割的同时,也与传统诗歌的叙事手法划清了界限.总之,这首看上去似乎直抒胸臆、平淡无奇的诗歌文本,其实包蕴了一系列超前的现代性诉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正
学界已经讨论了很多有关理论兴起的社会政治语境,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因素对理论的刺激作用并未受到足够关注.理论的发生和发展与西方学术体制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条件主要包括既有知识传统、学术惯例、经济状况以及文化氛围等.某些发展看上去像是理论自身内在演变的结果,但也可能更多受到外界制度性因素变化所致.理论的发展并非仅是理论家们的思想接力,它不仅产生在理论家的头脑中,也发生在现实的学术体制之内,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理论的制度化、市场化和过度的技术—职业化趋势是它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