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学理”到明“事理”(下)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g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生通晓学理,明辨事理,养成独立人格,培养理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实现这一价值意味着学校教育要改变应试教育观念,开放校园,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三方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改革课程模式,打破课堂教学的种种禁锢,拓宽课堂边界,融合多学科内容,让课堂融入生活、走向社会。
  找准由学理推及事理的切入点是实现上述教育价值的关键,这需要教师从课程资源中敏锐发现二者的联系,创造性地组织教育素材,正确把握课程价值与教育目的契合度,显然这些均建立在教师平时对生活、对社会的体验和思考的点滴积累基础之上。
  那么,如何抓住这个切入点?我们不妨以小学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作为共同探讨的案例。
  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有一节课是排队问题,课本的引例是:A、B、C三艘船在码头等待卸货,假设卸货所需时间依次为8小时、4小时、1小时,问如何安排,才能使三艘船等候的时间总和最少。答案是按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卸货,才能使三艘船等候的时间总和最少,工作效率最高。此乃以效率为前提排队问题的学理。这节课的数学问题是学会排列出所有卸货方案,并会计算各方案的等候时间,目的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合理安排事务,提高做事效率。
  为了巩固课堂知识,网上的教案或课件中给出了许多练习题目,像理发排队、医院就诊排队等,前提是这些人都要服从他人的统一安排。问题就出在这里,与卸货这样的生产问题不同,生活中像理发、就诊等排队现象,往往遵循先来后到的社会规则,很少服从统一安排,不然将被视为侵犯先到者的优先权,打破秩序,破坏公平。因此先来后到就是以公平为前提排队的事理。
  我们就以排队行为出现的这种效率与公平在不同的预设前提下所采取的不同的价值选择为切入点,和同学共同讨论,同是排队问题,究竟应该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在不同环境中应该选择遵守什么规则?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经同学们思考讨论后再向同学讲明,生产与生活中的这种差异源于:前者属于企业行为,终极目标是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后者属于社会行为,注重维护每一个体被公平对待的权利。效率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存亡,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管理者有权支配每个生产参与者,使其依照最佳生产流程服从统一调度;公平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因而都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那么,公平与效率是否相互排斥,不可兼顾呢?我们来观察一个生活场景:在医院就诊排队,一般遵循先来后到的规则。现在有一个排在较后位置的病人需要先做其他检查才能诊断病情,这些检查部门也需要排队候诊,且有些检查只能上午做,开一张检查单只需一两分钟时间,若等排到再开,有可能当天完不成檢查,情急之下他要求医生先给他开检查单,由此引发排在队前患者的不满,认为冒犯了自己的优先权,双方遂起纷争。就这一场景让学生讨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冲突该如何调节?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社会中的排队一般应该遵循公平原则,按先来后到的顺序静静等候,但若有特殊情况可以在不牺牲太多个人权益的前提下兼顾一下效率或人性情感。就该场景而言,一方面,后面的人应该对前面的人说明事情原委,以礼相商,而不是以我为中心,无视前面人的优先权,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前面人不通情理,斤斤计较;另一方面,前面的人也不该固守先到者的优先权而没有同理心,不肯退让一步,因为牺牲前者几分钟,可能为后者节省几小时或几天时间,就社会整体而言,牺牲个人的这几分钟是有价值意义的。在这里,不论是执着“情”还是执着“理”,都是一种单向思维模式,都缺乏理性思辨的成分,或曰“不明事理”,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谁都会有个时先时后,谁都会有情急之时,假如都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不肯妥协,各说各的理而不能达成共识,社会就难以有和谐、温馨的氛围,我们都将生活在混乱、暴戾充斥的不文明社会里,且在这混乱、暴戾中不断增加社会内耗。如果整个社会形成自律、谦让、守秩序的良好风气,则我们社会生活的和谐度和效率都将会大大提高。这场冲突表面看是情与理的冲突,实则是效率与公平的冲突,理想的做法是:医生行驶临时管理权,先做诊前粗选,把患者需要的检查单据开出后,再依照挂号的顺序诊治,使效率与公平兼顾。在讨论与行为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理性、辨证的思考问题,学会在争辩中增进共识,这种争辩可能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更有助益。
  上述课程讨论的后半部分是由数学知识引出的“学理”向“事理”的延伸和深入,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不管“学理”还是“事理”,都有自己成立的前提,无论是做题还是做事,问题的前提都是重要因素之一,前提不同则结论或适用的道理就不同。这部分内容虽然不在数学知识的范畴内,似乎在跑题,但它涉及的更深层次、更具内涵的话题如果不及时抓住,这个话题有可能再也不会出现,相关的教育机会就会丧失。而“逐一排列出结果”这样的数学方法技巧问题在以后的课程中还会不断出现,仍有学习机会,因而笔者认为这样的“跑题”是有价值意义的。
  这种从学理推及事理的“说理”训练,可以以不同的课堂形式呈现,如班会、活动课等。“说理”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关注周边事物、参与社会管理、提高公民意识,促进学生心智成长,理应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不单是特长教育,也不仅仅是品德教育,而是有更丰富的内涵。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通过20年来的语文教学,我
期刊
儒家非常重视教育, 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 是孔子思想的嫡传者,也是继孔子之后最被世人推崇的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孟子》一书广为流传, 通过此书可以大致了解到孟子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理论。作为中华民族教育思想遗产的一部分,研究其精髓所在,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即由此而生,将就孟子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理论做简要探析。  一、孟子教
期刊
教育理念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思想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是从相信自己开始,经过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到征服和战胜自己。教师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去用心创设情境、引领发展、促进成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让学生相信自己  自信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纵观科学史,有成就的创新人才几乎都是坚定自信的人,有的甚至不惜为信念而牺牲
期刊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  1.认知心理的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非常关心人类的学习,重视人在学习或记忆新信息、新技能时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注重理论在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生学会学习方面的实际应用认知学习理论的早期代表有格式塔和托尔曼,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其后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新结构主义,如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以及个人建构主义,另一个是认知主义,如西蒙,安德
期刊
有人说:体育不行是废品;智育不行是次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这句话不一定科学,但充分表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我们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然而,随着打工潮的到来,留守儿童的增加,农村学生的品德日剧下降令人担忧。原本有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变成了学校的单方面教育了。面对这样的现实,学校教师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彻底改革目前职业学校教学环节中“先学后做,先讲后练”的单向教学模式,贯彻“做中教,做中学”的双向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我校实际,以电子专业教学为典型,挖掘“理实一体化” 教学的内涵,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硬件资源和学生自身水平开展教学探索,以期对实践教学改
期刊
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一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如何衔接的这一问题。  首先,谈一谈常困扰中小学教学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小学的课堂活泼、快乐,到了中学的课堂显得平静沉闷?  第二,为什么中学成绩落差大,差生面比小学大,甚至有厌学、辍学现象?  第三,造成中小学衔接不顺利原因有哪些?  第四,怎样实现学生小学到中学顺利过渡?  第五,为什么小学和中学各类差别这样大?  然后,谈一谈中小
期刊
新课改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了解的,而在我們的实际班级教学中,总会存在成绩落后、性格孤僻或行为违规的学生,这一群学生所占得比例相当大。帮助他们成为有要求、有信念的阳光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课堂教学中边缘化学生的自我心理判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心里自然会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着自我的分类,而这种分类可以说只会从成绩方面来说的。其中“差生”关注起来太困难,
期刊
撒下一粒种子,大地会给你一朵花;写下一首诗歌,天空会与你轻声唱和;教会一个孩子读诗,写诗,我们将收获辽阔的喜悦与感动。今学期,我和一群如花朵般动人的孩子,带着心中的梦想,走过时光,一同走进了诗歌的殿堂。蓦然回首,收获良多。下面浅谈我在指导学生创作少儿诗歌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兴趣,使学生喜欢写  凡做事情,兴趣是很重要的。学习写诗也一样,如果学生不想写,甚至厌恶,那么他们决不会有写好的追求,
期刊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面狭窄,虽然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接触不少人、事、景、物,但往往不能把看到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连贯、有条理地表达出来。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呢?概括来说,要“五会”,即会观察、会积累、会模仿、会想象、会修改。  一、学会观察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来说,这“米”即是材料。没有材料,就写不成文章。而观察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没有观察就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