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2018

来源 :中国会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履匆匆的中国会展人在繁忙的工作中送走了令人难忘的2017年。一千位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会展人的心中自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2017年。回想过去的一年,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展望未来的365天,我们更会对会展业的发展多一分期待与希冀。在新年到来的特别时刻,本刊特邀八位业内专家与广大读者一起,品味2017,憧憬2018……
  汤军把握展览业发展态势提升会展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展览业规模和专业展馆可供展览面积均居全球首位。2016年我国在专业展览场馆举办的各类展会达5558个,总面积9475万平米,全国专业展馆211个,可供展览的室内总面积达94975平米。
  总体来看,当前全球展览业呈现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专业化办展成为主流;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信息化发展带来新活力;新兴展览业市场发展迅猛等五大特点。近年来,我国展览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一方面中央严格规范党政机关办展行为,减少财政出资,通过清理规范工作,解决了党政机关以前办展过多过滥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党政机关和市场主体在展会活动中的职能定位。另一方面,各有关部门不断优化展览业发展环境,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便利化水平,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初步形成了开放、竞争、有序的展览业市场体系,我国展览业主体经济成分日趋多元化。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中介机构,已经成为我国展览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展馆服务专业化,展馆单位不断加强服务团队建设,越来越多的展馆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管理单位负责运营,或聘请专家团队参与管理,丰富了展馆服务内容,显著提高了办展的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另外,近年来我国专业展馆建设快速发展,展馆设计更加适应展馆活动的需求。
  2、展馆活动的专业化,主要表现为展览题材专业化和观众专业化,目前我国专业展览已基本涵盖国民经济各大门类,2016年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日用消费品及居民服务专业展、房屋建筑装饰及经营服务专业展、工业与科技领域专业展。据商务部展览业管理系统统计,我国展会专业观众人数不断增加,2014-2016年,774家展览机构举办的3485场展会活动中,专业观众从2538~人增长到3766万人。
  3、展览人才的专业化,我国不断加强展览业人才培养力度,据了解我国独立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110多所,专科院校有200多所,每年招收新生超过1万人,会展专业学生数量居全球第一。
  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境外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持续增长,据统计2014-2016年,774家机构举办的3485场展会活动中,境外参展商数量从3.3.5家增长到51万家,占总参展商比例从8%提升到9%。境外专业观众数量从19.5万人增长到22.4万人。
  2、展览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16年我国出展国别、项目数量、展出面积和参展企業数较上年度全面攀升。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97家组展单位,共赴63个国家组织参展1492项,展出面积达83.5万平米。
  3、国际知名展览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世界主要展览公司均在境内设立了商业存在,并举办了大量展会活动,德国汉诺威等展览公司参与了我国一些展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王瑞祥打造精品展会
  在世界制造业深度调整和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201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展会,也呈现了数量不断增长、专业领域不断拓宽、品种质量不断上升、规模效益不断提高的良好发展趋势。据初步统计,机械产品类的展会,约占到国内规模展会数量的总量接近40%。规模较大的各类展会,大概是130多个,其中获得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的展会有20多个。一些大型的专业技术展会,比如说大家知道的国际汽车展,里面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三大车展,还有国际机床展、国际工程机械展览、国际亚洲展览、国际模具展以及机器人大会等,这些重点的展会在展会规模、参展品种、参展人数以及它产生的行业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可以说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其中有一些还享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目前我国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集产品展示、贸易洽谈、技术交流、专业论坛、展会服务等为一体的较为成熟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成为了连接生产与消费、企业与社会、国内与国际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了共建市场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了促进各产业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我觉得有几点可以做思考,第一就是树立会展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论断,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领会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部署。学习这些精神能帮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新的发展理念回顾和总结会展业的成长规律,思考会展业的发展未来,也可以帮助我们紧密联系实际,把会展业放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全局中来谋划,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市场需求变化上,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供给体系和提高供给质量上,并以此为中心,来谋划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实现了健康发展的思路措施。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密切地关注城镇化、经济一体化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强化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充分应用国家政策和有效资源,融合更多的力量来探索和拓展更多的领域,来积极创新会展业的发展。
  第二点就是要探索会展业发展新的方式和新的路径,要聚焦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从供给处人手,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会展业存在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集中针对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重点突破的方法和路径,要着重适应科技与产业发展新的趋势,充分发挥国家及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强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走势,加强会展业动态分析,通过扶强扶优、强强联合、重点培育等途径,来促进结构优化、资源整合,促进会展业由粗放型向技术型转变。   我们还要坚持质量第一,打造精品的办展原则,重点针对一些品质不高、质量不优、效果不好、影响不大的项目,集中地来引导整改,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化的手段,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来培育增加新动能新供给,创造更多的品牌展会,来促进会展业进入质量时代。要坚持效率优先、服务至上的办展方针,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媒体、新技术,丰富展会内容、更新展会形式、延伸展会服务、提升展会品质与水准,来创新展会的方式和服务模式,促进整体效能和服务能力提升。要充分运用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利好政策,努力把我国出国展览与开展国际产能装备制造合作紧密结合起来,扩大规模、提高水平。
  第三点就是要创建会展业发展新机遇新格局,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点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发展制造业,制造业里边装备制造又是脊梁,所以我们应该紧密结合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精心地设计会展业新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平台,以合作为纽带,以发展为目的的联合、融合、协同共进、合作共赢的会展业工作新体系。
  我觉得要办好一个会展,首先企业有需求,第二行业要参与,第三专业来承办,这样形成一种好的机制,使会展业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要努力完善市场资源配置,规范市场发展环境,努力促进形成结构布局合理、项目分类科学、服务质量高效,能与各产业联动互补,能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会展业的新格局,要积极地联合产业上下游之间供需双方以及军民结合等世界各方的资源力量,共同打造覆盖面更宽、内容更精、手段更多、服务更广的展览展示、专业论坛、贸易洽谈等有效平台,来扩大展会的惠及面及受益面,要积极引导会展业向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体验化以及线上线下全程服务化的方面发展,来推动会展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袁再青 服务行业不忘初心
  2017年是中国会展业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的重要一年,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创新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产业经济、提升民族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国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展览项目增长显著,同时境内的展览项目吸引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呈现出增长趋势。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6年中国大陆游客境外消费261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倍。近10年来,我国境外消费每年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合理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服务进口,有利于丰富国内消费选择,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优化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消费需求,更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展览场馆与会展服务紧密相关,场馆租赁费用是会展项目运营的最主要成本。展览馆是展览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展览馆蓬勃建设对展览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根据统计,2016年UFI标准的展览馆数量156个。自2010年以来的展览馆投资热潮还在延续,未来还将有一大批展览场馆投入建设或建成投入使用。随着一批新展馆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场馆资源将更加丰富,有利于会展企业寻求更优质的会展场地。
  目前,我国会展行业缺乏全国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统一协调及指导行业发展秩序的机制尚待健全,行业内部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会展项目数量多而不精,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制约着会展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目前国内部分会展项目市场定位不够明确、缺乏特色、选题重复,导致参展商及参展观众难以甄别,存在会展资源投入的浪费现象。而部分会展项目缺乏参展商的筛选机制,严重影响展会的办展效果。
  我国会展行业正在完成专业化和市场化转型,展会的选题逐步受到行业发展潜力和会展服务需求的影响。预计建筑材料、钢材、煤炭等展会举办历史较长、景气程度低迷的会展市场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而消费产品、服务业、新兴产业等行业的会展项目将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会展业促进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会展业的供给侧改革该如何进行,已经成为会展产业的热点话题。
  十九大召开之后,整个会展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动能。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作为行业的社团组织,研究会的基本宗旨是:第一是研究,对行业重要的新的课题、态势、趋势做研究;第二促进行业的发展;第三是服务,服务于我们的会员及整个行业;第四是沟通,作为政府与企业、社会之间的桥梁。2018年中国会展业还是有很多新的重要的任务。还是要围绕贯彻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精神如何在会展行业落实做研究、促进、服务和沟通的工作。我们还有一些重要活动,包括我们为商务部国际进口博览会做一些具体的智力方面的服务。
  刘强德 协会办展 助力行业发展
  行业协会办展与展览公司办展有一些共性和共通的地方,两者都是为了通过举办展会提高展商的参展价值和服务,促成观众与展商精准配对,实现品牌推广、市场推广,提高贸易实现率。
  同时,行业协会办展与展览公司办展在办展方式也有很多区别。协会办展本身就具有一些优势,以中國畜牧业协会为例,首先,协会本身是会员之家,它在聚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利益、开展行业活动、交流行业信息、推动行业发展方面更具优势,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强。
  其次,协会办展具有双重意义,在通过办展完成商业项目的同时,协会借助平台实现为会员、为行业在专业领域内的服务能力更强一些。
  再次,协会每年把畜牧业博览会作为行业发展风向标的平台来展示,展示一些最新的技术、产品,产业发展的一些特色的理念,同时也告诉大家我们畜牧业产品生产是有安全保障的。我们这个行业上连接着畜牧业生产,下连接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通过举办产业发展博览会,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平台推广新的管理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告诉消费者我们畜牧业行业是可以做保证的。   最后,协会本身是一个NGO公益组织,办展的公益性、权威性更强一些。当然,协会办展也有展览公司办展没有的一些优势,比如说在灵活性方面可能没有公司办展好,在拓展性、延展性没有公司自如等。总的来说,两种办展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参展商可以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办展方式。
  我们展会的定位是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商务部的要求至少国际参展商所占的比例在20%以上才能称得上是国际展会,畜牧业协会目前是28%多。
  展会的国际化主要有三个元素:一是海外展商国际化招商,二是区域内符合国家化展商需求的国际观众,三是展会现场服务。
  国际展商邀约,目前我们在同行业中排到全球前三强,欧美的很多参展商把我们作为他们在亚洲推广的唯一合作平台,重点对东南亚、中亚、东亚的邀约,满足欧美国际参展商的需求。在观众邀约方面要有大区域的观念。在展会现场服务方面,我们与美国、法国、德国是战略合作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展会信息发布、要素的组织,展位互换等方面、我们会互相组织新闻发布会,合作方之间是大国平等待遇,相互合作做海外推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数据是展会的核心元素,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原来我们会聘用登陆公司关注展商登陆,拿到数据库,形成一个Excel表格和一个数據报表,数据主要是用来发信件、发短信。
  随着大数据思维下的互联网+、云平台、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叠加的发展,大数据概念已经发生概念性转变,数据不再是“僵尸数据”,原来的Excel表格由于数据没有及时更新,其实很多都已经过时了,没办法进行延展和及时应用。互联网+下的大数据具有海量性、海绵性、吸附性、及时性和应用性等特点,数据信息量往往是十万百万计的,数据叠加数据的吸附性比较强,不是简单地零散抓取的,数据信息也往往基于人的名片信息、行为信息和行业的实际信息。
  大数据是系统性而不是碎片化的,数据往往基于平台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过去数据的保密性对主办方来说是最致命的,主办方会担心参展商的数据被第三方拿走。现在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与更大的平台进行合作,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呈现,比如APP、官微,小程序等,最终达到大数据分类整理、应用,打造O2O2O模式,让更多的行业从业者变成我们的参展商、登记观众,实现参展商与观众的精准配对、贸易撮合和贸易实现。中国畜牧业信息网已经升级为“4.0版”,未来,中国畜牧业协会在会展大数据建设以及业信息交流方面将更好地为行业服务。
  2017年中国畜牧业协会围绕行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整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利益、开展行业活动、交流行业信息、推动行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畜牧业协会每年会拿出很多资金做公益性活动,把行业内一些好的领军人物的成功经验,一些好的新技术,一些好的经营理念抓取出来,利用展会这一平台,树立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好产品、新概念、新技术的典型,把这种影响放大出去。
  其次,我们的办展的活动方式比较灵活,增加了文体活动、趣味性活动。我们也会与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合作,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宣传。
  再次,畜牧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与基层产业相关,在当下承担着产业扶贫的任务,我们会积极引导企业、企业家参与进来,带动老百姓致富,展现企业情怀。同时,我们也会推荐对接产业扶贫信息,推动产业发展。
  在“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方面,2017年12月17号,中国畜牧业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了“一带一路”畜牧业合作投资论坛,邀请了400多位与“一带一路”国家畜牧业领域内的企业家进行经济交流,我们把“一带一路”的商务人员请过来分享经验,也请中国在一带一路海外投资的企业家分享他们在国外投资的经验,活动效果非常好。
  2018年,恰逢中阿博览会的“小年”(中阿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出展的一年称为“小年”),我们计划在宁夏银川举办一场“一带一路”清真食品展览,展出牛肉、羊肉、兔肉、鸡肉等清真食品,因地制宜,因特色产业设置举办特色活动,促进行业发展。
  在服务会员方面,畜牧业协会也将继续秉承“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宗旨,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手段、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协调、维权、管理、自律”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维护会员与行业的合法权益,为推动我国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王文利 提升改造产业结合
  2017年对长春国际会展中心来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全年接待了展会近100个,同比展会数量跟2016年持平。这里面有一个客观的因素,完全不是体现在量上,因为我们2017年做的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我们会展中心的升级改造,对整个会展集聚区以及长春市的影响和贡献。
  截止到2017年,长春国际会展中心现在整个展览面积近10万平方米,由原来的5个展馆现在增加到9个展馆,这都是随着长春的汽车博览会,随着东北亚博览会不断地壮大和提升,政府也先后投入资金来增加展馆的面积。从增加展馆的面积来看,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会展业提升的一个量,没有会展,可能这个展馆的使用率,包括它的展览面积也就未必能提升。这是—方面。
  随着我们展览面积的提升,包括展览会不断增加,也导致过去展览馆的功能,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破损率相当严重。老展馆从2001年使用到2017年,它已经经历了16个年头了。
  作为专业性展馆,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在长春只有一个。政府高瞻远瞩,2017年拿出了1.5亿资金完全注入到会展中心,对会展中心硬件设施的老化、陈旧、破损进行改造、提升,这还不包括我们的亮化、彩化和绿化。我们就计划在2017年、2018年,先后利用两年时间,陆续地把原有的会展中心做一个升级版的改造,说白了就是旧貌换新颜。   其实我的理解是什么呢?重新第二次注血,就是给你输入新鲜血液,使你的配套设施不断地提升改造。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它是立足于长春市,放眼于吉林省,把旧的会展中心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能够体现出对未来能够接大展的信心,竖立好的形象,真正起到会展城市名片的作用,它的投入也是一个大手笔。
  我们会展中心有9个展馆,面积10万平方米,还有一个能容纳3万多人的体育中心,还有一个长春国际会议中心,能够容纳将近2000人开会的活动的场所,我们还有一个自己的酒店。这四个元素是四个公司,统称为一个集团公司,2017年和2018年都在提升改造,眼下2018年我们会展中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怎么能够通过做会展的题材以及会展的延伸服务,给这座城市带来相关的经济效益。十九大以后,我们也是解读了一下国家相关政策,希望从四个结合入手,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方面:把会展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会展和旅游相结合,会展和体育健身产业相结合,会展和互联网+相结合。通过这四个结合能够对长春城市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结构的发展起到一个平台和辐射作用。
  这四个结合,完全把我们会展中心原来一业为主的多种经营模式打破了,这里面还不包含着我们要紧紧依托着我们的产业结构。因为吉林省的产业结构是围绕着汽车零部件、轨道客车、农业、医药这些方面去發展,所以产业链不能丢,这是一个。第二个,除了围绕着支柱产业,过去会展中心和长春市的办展,我们都是以政府为主导产业办会展,像过去几年我们接会展,都是由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近三四年我们会展中心在办会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变化,原来是等靠要,守株待兔,很多这样的思想,因为是政府办会。现在随着市场化的运作,政府办会已经只占会展中心的收入1/3了,第二个1/3来自于我们联合办展,第三个1/3来自于外埠引进的一些展会。
  单纯说会展中心能带来什么?从直接的效益来看,它带来不了太多的贡献,但是它对城市的拉动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无论是大的会展中心,还是小的会展中心,都能够起到平台和引领的作用,它可以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展览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开发,对一个会展城市的后劲绝对起到一个弥补项目和平台流失的作用。在人才的培养上,无论是从会展专业学生的培养,还是对做展览的专业人员的培养,还是说政府的专业人员的提高,我觉得缺一不可。如果单纯要说从某一个方面,政府重视了,但是环境不好也不行。这是一个城市的面包,它是一个共享,但是怎么能把城市的面包变成城市的蛋糕?我觉得大家在城市会展的蛋糕上既要学会分享,你有你的一块,但是在整合的时候,它一定要是一个大蛋糕,它要做强做大。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在建成后的15年间,为树立长春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促进长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2010年周边城市如建筑面积将近20万平米的沈阳新国际展览中心建成,大连、哈尔滨等城市的展览中心改扩建也已经即将完成。
  今年我们展会没有做到100个,主要是受到了展馆改造的影响,我们尽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保障展览档期。要想有人来,吸引住客商、留住客商,其实我觉得硬件设施最重要,我们东北拼的还是服务,毕竟与其他会展城市相比,城市的功能、包括地域特点,还有我们的一些环境的因素、气候的因素,其实长春它的优势不是很强,所以我们一直以来还是靠着追求尽善尽美的一个服务质量的提升。我们对会展中心的绿化,过去只是零星点缀,现在整个绿化面积几乎达到整个会展中心的33%。
  冯向军 体验为王步步为营
  VR和AR技术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前两年VR和AR成为投资界的风口,被誉为未来替代电视机和手机的重要视频媒介,VR技术也会颠覆我们认识世界和传输信息的模式。在分角色游戏中,我们可以驾驶太空战船,参加星球大战,我们可以扮演迎面而来的对手,也可以扮演并肩作战的战友;迪拜的帆船酒店、拉斯维加斯的Wynn酒店也都推出了VR体验系统,你可以体会到云中餐厅和总统套房的感受,这些VR可以给要订房的客户和垂涎三尺的美食粉丝都带来了完美的体验。很多科学家预言,VR和AR技术将改变未来的认知世界,同时也会以一种崭新的范式重新组织我们人类的知识。
  面对扑面而来的技术革新,展览同仁们已经开始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们把十几场展览会VR搬上了互联网,VR系统上网以后,给参展商提供了一个永久的市场宣传资料,很多参展商都通过手机微信向他们的客户发送了自己展台VR链接,把自己展览会上兴旺靓丽的一面保存下来,继续扩大参展影响,同时也为展览做了免费的广告。主办商在未来招展过程中,通过VR也能为潜在参展商提供更直观的展览现场体验,参展商能够看到往届参展商参展的情况和观众的密度,为参展商提供决策依据。
  对于现场参观过展览的观众,可以利用VR系统找回自己的参观足迹,回到当时参观情景,下载浏览过的参展产品介绍。VR系统通过观众和参展商的转发将吸引来行业的产业链客户,客户可以上VR浏览展商、展品,甚至可以和展台的接待人员接通视频聊天,为参展商的推广提供更加广泛的受众。
  在我们的VR客户中更有企业请我们去帮他们录制厂房产品生产过程、企业展示厅、领导讲话等VR照片及视频,为到场和线上的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体验,和决策基础。
  VR只是开始,我们对AR也做了充分的技术储备,未来我们将把VR、AR作为一个崭新的信息入口,为提升展览的宣传效果,促进展览的交流提供更多创新的工具。
  总之,我认为,未来的展览行业,体现为两个字,那就是“体验”,是一种线下的体验。通过展会体验,我们可以体验行业、思想、品牌,甚至体验友谊、体验信任。从这个角度来说,虚拟现实只是满足了一部分的功能,这是很契合展会功能的,但最终技术要服务于展会,而不能只是为了体验而体验。前一段时间,有人把展位做成3D虚拟现实的VR展台,这只能满足有的人因故不能到达现场的人的需求,感觉很逼真,作为体验是够了,但是作为商业需求肯定是不够的。   昆仑亿发作为扎根于展览行业十八年的信息化服务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绿色办展和无碳办展,致力于用科技替代繁琐的、比较浪费的一种促销方式。会展行业,最开始每个参展方采用纸质问卷时,昆仑亿发开始推广电子问卷,未来我们也在推智能问卷。因为很多主办单位多年来填写的问卷内容一成不变,而通过我们对观众、参展商的精準数据匹配和分析,能够了解到所有相关人员的历史轨迹和行为轨迹,甚至是商业需求的轨迹,这样我们所提的问题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契合主办单位的需求,辅助其进行展会定位。
  在展览服务业的各个环节,从观众的预登记、现场胸卡打印、门禁系统到回收参展证,还包括进入展馆之后的行为轨迹和电子会刊,昆仑亿发—直希望用电子的手段来替代传统的纸质宣传手段。
  目前来说,昆仑亿发开始做人脸识别,通过观众在微信端或PC端上传信息和照片,那么可以实现不用打印胸卡,人脸识别后就可以进入场馆了。2017年11月份,我们在深圳的高交会就已经在线下体验人脸识别了,在会展行业,我们是唯一一家把人脸识别技术用于会展行业的,这也符合我们昆仑亿发在这个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
  另外,参展商、观众在参展和观展期间,我们更加推崇电子摊位和电子展品,甚至促销的产品我们都希望是尽可能的以电子的方式来做。也包括对胸卡的回收方面,我们主动引导观众对胸卡进行回收,在撤展和离开展馆时回收胸卡可以换取一瓶水等,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回收。绿色环保是无止境的,展览行业最浪费的除了参展商的促销产品外,还体现在展台搭建,在搭建方面,我们希望与主办单位和服务商一起,整合行业资源,主推绿色展装。同时我们也要清除误区,并不是循环的铝料才是绿色的,其实只要是循环使用的任何材料都是绿色的,也包括木料,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通过信息化,整合展览的所有服务平台,来达到提高效率的作用。除了搭建,在运输方面,是不是也有通过整合实现低碳的一种市场需求空间呢?肯定是有的,这也是我们未来想要努力的方向。
  2017年,有很多的主流基金与我们签约融资合作,我们希望拥抱资金的平台,凭借科技的力量尽快为整个展览行业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从两个数据可以表明现在展会需要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性。第一个数据,中国展览行业目前的主办单位有400多亿元营业额,将近700-800家主办,平均下来每家主办的营业额不到5000万。第二个数据,中国展览面积9000多万平方米,展馆面积1000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展馆一年的出租面积只有9万平方米,9万平方米乘以100块一个展期,加上其他的服务收入也就是两千万、三千万的水平,对于一个展馆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现在中国展览行业的现状,现在中国大展会这样的环境,展会数量上不会无节制地向上增长。就像德国20世纪80年代的展览市场一样,经历了二战之后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奇迹之后,展会数量会平稳到慢慢递减。这样的现状对主办单位来说,一方面需要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另一方面展会数量不会增加,主办方在短期之内也不可能提高摊位的收费标准,所以只能从深度上挖掘,例如从单向收摊位费延伸到多方收费,甚至是打造将来的交流交易平台,而这一切的依托就是大数据。简单的表格陈列式的并不是大数据,而这就是我们昆仑亿发愿意利用多年的经验、团队和技术水平,未来与所有展览业同仁一道想要努力的一个目标。
  刘大可 春风化雨育人有道
  关于中国会展教育,我们需要客观看待,首先要认识到中国会展教育为会展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全国有一百多个院校开办了会展专业本科教育,有两百多个院校开办了会展专科教育,每年大约有—万多人从会展院校毕业,即使我们假定其中仅有20%的人进入了会展行业,总体上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也是给这个行业输入了大量的人才,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从整体上看,这些年来会展教育为行业输入了大量人才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教育的正能量和正面作用。
  另外,在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很难说是实现了绝对的平衡。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培养的人才确实没有全部到本行业就业;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一些企业想要会展专业的学生但是却招聘不到,所以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是一种常态,数量和质量上的完全平衡是一种很难实现的理想状杰。所以在教育和市场需求中,教育的贡献是应该被看到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与市场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平衡。
  对于行业而言,会展行业需要的人才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有强大的创意策划能力,会展业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需要策划和创意;第二要有很强的组织运营能力,将创意很好的落地;另外如果同时能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那就是锦上添花了,因为语言是国际化工作的基础性工具。
  目前会展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地区间的不平衡,有些地方会展市场并没有那么大,但是招生规模还挺大;第二,是师资的不平衡,发达地区拥有很多好的师资,但是没有那么多学生,而很多并不发达的地区,学校师资力量不强,却收了很多的会展学生;第三,就是会展院校的结构设置不太合理,整体层次偏低,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会展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发现会展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但是在北京,很多比较好的学校是没有会展专业的。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呢?我有--几点建议,第一,关于地区之间不平衡,可以用网络教育、在线教育去补充;而关于会展院校的设置结构和会展影响力之间的不平衡,就只能不断呼吁以引起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视了。
  人的教育是一个终生教育的过程。教育需要分阶段进行,从专业教育角度来说,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总体上只是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给学生提供一种思维模式,就像盖房子一样,这个阶段设计了一个比较好的户型和简单的装修,走上岗位后还需要进一步精装;从企业来说,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是要承担职工培训职能的,企业所提供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此外,还有行业协会提供的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成长需要在行业中不断受到熏陶;最后还有一个就是自我学习。
其他文献
峰会负责人、2017世界旅游经济论坛组委会联系人:钟先生  全球领先的旅游业平台一世界旅游经济论坛,秉承以往佳绩,继续邀请多个国家的旅游和经济部部长以及极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决策者和学术界参与,共同讨论不同行业如何透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自2012年于澳門首办至今,论坛充分利用澳门作为中国南方门户的地理优势,以及其在亚洲地区的战略位置和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扮演着连接中国与世
期刊
自2010年4月27日开业起,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便成为新加坡的城市风景线并改变了当地的旅游业格局。这座世界级娱乐胜地拥有豪华酒店,独具一格的会展中心、剧院,以及最出色的购物和餐饮场所,为前来新加坡的宾客堤供了奢华的会奖体验。  滨海湾金沙由三座设计独特的酒店塔构成,其项部坐落着景色壮观的金沙空中花园。身处其中,宾客们能饱览南中国海、滨海湾,以及新加坡城市的壮观美景。  滨海湾金沙拥有2,561间客房
期刊
作为目前朱家尖区域唯一的国际品牌酒店,舟山朱家尖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依托大青山公园独特的地理资源,很适合度假。这里也是举办商务会议、婚礼及社交活动的绝佳选择。  温馨舒适的旅居环境  舟山朱家尖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坐落于美丽的东海海岸线——朱家尖,离主要的旅游资源佛教圣地——普陀山以及因韩寒的电影而更加出名的景点——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都非常近。坐拥中国东海美景,距离洁白的海滩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点仅数步
期刊
会议目的地的娱乐化程度决定着对客户的吸引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世界的认知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特们喜欢新鲜事物,对能够激发活力的目的地情有独钟。为此,打造会议目的地需要从这一代人的视角出发,通过不同的娱乐化设施内容来吸引年轻人。  博彩业的度假胜地,以其综合而丰富的服务项目,吸引着年轻一代的人群,成为他们会议会奖活动选址的热门目的地。  尽管娱乐业对干禧一代(美国80后和90后)的吸引力远不如被遗忘的一
期刊
峰会负责人:2017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峰会组委会联系人:俞女士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研究报告,人工智能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2014年的4.19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60.6亿美元。日前,乌镇智库发布《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7)》顯示,2012年至今,全球人工智能新创企业超过了2012年之前20年间所有人工智能新创企业总数的20倍,人工智能研发、应用进入了全面爆
期刊
以前说到酒店财务,大家就会想到记账、算账;说到酒店财务管理,大家同样会想到那是计财部的事,与其他部门没关系。  现代酒店财务管理则是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人都和财务管理发生着关系,凡涉及酒店资金流向的每一个环节,从采购到加工、到销售、到资金回笼、再到采购,都渗透着财务管理。酒店资金的循环过程称作酒店供应链体系,供应链体系是否高效有序运转,决定酒店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建立职能
期刊
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项综合的IT技术,又是一种新的运作模式,本质是通过客户信息共享和商业流程优化,来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销售额。很多商旅人士对这一概念比较陌生,他们认为客户关系管理应主要集中在资金雄厚的酒店业和航空业。  然而随着我国商旅行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很多商旅公司亟需重视客户关系管理,这样才能跳出不盈利的怪圈,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文以M公司为案例来谈谈商旅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一些“顽疾”问
期刊
任何一家酒店都需要通过营销来为酒店增加收益。所以,有一个明确高效的营销策略对酒店来说,至关重要。而随着旅游市场、酒店行业的发展,酒店需要不断调整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需求。那么,2017年国内的品牌酒店都有什么营销策略和渠道,值得探讨。  “慈悲心”营销策略和多种营销渠道  酒店经营利润要理想,必须对内修炼内功,狠抓产品服务及出品的品质。作为酒店总经理,我会倡导员工源自内心的美好,真诚地提供服务。以“
期刊
成都蒲江花样年福朋喜来登度假酒店座落于大溪谷风景区之巅,被长秋山高尔夫球场环绕,自然环境优美。酒店拥有4000平方米的会议活动场地,可承办各种类型的团队会议、活动及户外婚宴。而周边各种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将为会议宾客带来全新的灵感会议体验。  会议设施完备  作为蒲江首家国际品牌星级酒店,成都蒲江花样年福朋喜来登度假酒店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开业。座落于大溪谷风景区之巅,被长秋山高尔夫球场环绕,
期刊
9月3日,伴随冬奥会宣传的热度。北京迎来了一场属于自己的高规格国际赛事——2017“千森杯”国际自盟公路越野赛北京巡回赛。这是北京举办的最高规格的自行车公路越野赛。北京巡回赛分延庆与丰台两站。两站比赛精彩纷呈,赛事生成的影响力也值得我们思考。随着中国体育赛事的发展,我们从中也了解到作为一场高规格国际大赛,它在运营、管理与构建发展中都有许多让人值得关注与思考的方面。当前,引入高规格国际赛事活动,既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