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与“离”的辩证法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统编教材抽象、晦涩、难懂,在教学中必须实现其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才能达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关键在于把握“即”与“离”的辩证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即”与“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57-04
  “若即若离”,这是有经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待教材的基本态度,“即”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同教材保持一定联系,不能完全脱离教材;“离”是指在教学中不能全部照搬教材,在保留教材最核心内容的同时,融入教师自己的理解和解读方式。“若即若离”的实质也就是教材体系如何向教学体系转换的问题。但是,怎样把握“即”和“离”的度,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如何把握“即”和“离”的度、把握“即”和“离”的内容、把握“即”和“离”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即”与“离”的度
  高教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权威之力编写而成的,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的呕心沥血之作,逻辑地体现出“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的特点。[1]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教材当中,强调从理论体系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历史环境下认识,同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加深领会,防止生搬硬套、防止片面理解”,“强调教科书的权威性、规范性、科学性”。[2]也就是说,教材的编写者所注重的是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规范性,以防片面和随意。同时,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内容异常丰富,而教材受篇幅的限制而又必须面面俱到,所以只有高度精炼才能做到这一点,有时一个重要原理只用一个段落甚至一句话去表述,这样就难免抽象、晦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必须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这种转换,即如何把握“即”与“离”的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即”与“离”的度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必须在“即”与“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和保持理论本身的连续性、系统性。如果在课堂上“即”的太多,理论的连续性、系统性固然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难免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讲台上老师慷慨激昂,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讲课近乎于催眠;而“离”的太多,满课堂的奇闻轶事、道听途说、网络传闻,学生可能会喜欢,但却牺牲了理论本身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固有的特性。因此,上述两者都是不可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所要做到的就是要从社会现实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提炼出一些精彩的案例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传达给学生,即在使学生陶醉于精彩的故事的同时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或者脱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神侃一气。
  二、“即”与“离”的内容
  教材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教学体系却是灵活多变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教学体系都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该千变万化,即“即”与“离”的内容应该是不一样的。
  但是,教学体系无论怎样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实质、最核心的部分却是不能变的。也就是“即”的内容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教材丰富的内容与有限的教学课时之间存在巨大矛盾的情况下,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将教材涉及的内容无一遗漏的加以讲授,而必须有所取舍。那么,哪些内容应该舍弃,哪些内容应该保持其稳定性呢?我以为,第一,与中学重复的内容不应该完全保留,点到为止即可。第二,一些抽象晦涩的内容不应该保留,而应该将其转换为生动活泼的语言。第三,在教学体系中保持稳定的内容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等等。这些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的重点讲清讲透。
  “即”的内容解决了,那么“离”的内容又该是哪些呢?第一,要将教材中没有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纳入教学体系中来,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马克思主义创立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就曾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将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纳入教学体系,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二,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介绍其他思想家的社会历史观、政治学知识、人学理论、现代经济学理论等,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和把握社会现实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要想获得年轻一代的认同,必然要对现时代的文明成果进行改造、升华,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
  第三,转换表达方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编写有其特定的要求和考虑,较多地运用学术语言、文件语言、书面语言来表达。而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思维活跃、较少受到各种条条框框限制的青年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就有一个转换表达方式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转换表达方式,一是要善于吸纳新的理论术语;二是要对某些传统概念或术语进行新的解读;三是要注意选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用语和表达习惯,包括流行语、网络用语等。[3]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无比鲜活的语言,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中也创造了不少新的理论术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将这些理论术语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应用到教学当中去,丰富我们的教学语言。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使用的一些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教学中要对其进行新的解读,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概念、新术语来表达和诠释。   简言之,“即”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离”的是重复和抽象晦涩的内容。即通过整合,突出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转换,将教材的学术化语言变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日常语言;通过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体系;通过筛选,将社会生活中最鲜活的事例介绍给学生;通过融合,将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体系。
  三、“即”与“离”的基本原则
  “即”与“离”都是相对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即”,也不应该有绝对的“离”,只有“即”和“离”的相辅相成,才会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和入脑入心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因此,在“即”与“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块“整钢”,具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无论怎样“即”或“离”,都不能破坏其完整性和统一性,这是“即”与“离”的根本原则,脱离了这一原则,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内容上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即要始终如一地贯穿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具有统摄地位的,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始终的,正是这些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包括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四个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始终如一地贯穿和体现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除了上述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外,还包括两个大的理论层面,一是应用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研究现实社会不同领域、不同侧面的问题而得出主要结论和理论观点,如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的观点;一是在论证这些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时提出的理论观点。对于这两个层面的东西,我们也一定要完整地的、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特点上把握其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创立的理论,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的发展和创新。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就必须将后来者的理论创新纳入教学体系,将其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统摄起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对在教学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只有把整体性、逻辑性的教学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从而实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
  2.重点性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坚持和贯彻整体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将前述两个层面的理论观点无一遗漏的全部讲授,这样做既无可能,又无必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将马克思主义在两个层面的理论观点全部在课堂上加以讲授。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这两个层面的一些理论观点,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已经与现时代不太吻合,而没有必要加以讲授。因此,在实现“即”与“离”的过程中,还必须遵循重点性原则。那么,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把握哪些重点呢?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曾经提到,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4]恩格斯的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理论发现和贡献,是其全部理论的精华。不仅如此,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还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部分串联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石和纽带。因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的“新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为观察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用这一世界观去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以这两者为基础,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走向,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讲授中,要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放在突出的位置,有学者甚至建议“以这两大理论发现为核心来建构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认为这样“更能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5]虽然这样来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未必可行,但至少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以此来梳理相关内容,并重点讲授以这两大理论发现为核心,研究社会不同领域而得出的重要结论和理论判断。   3.导向性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坚持导向性原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坚持导向性原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课题,也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难题之一。坚持导向性原则必须将“正面引导”和“现实批判”紧密地结合起来。所谓“正面引导”,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原原本本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展示在大学生面前,准确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阐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过程,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以及对人生实践和个体成长的指导意义。所谓“现实批判”,就是在教学中充分阐释马克思主义批判性、革命性的本质特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分析现实问题。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对现存事物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恩格斯也曾深刻地指出:“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7]可见,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教学中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魅力,是进行正确引导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此可见,“正面引导”和“现实批判”是相辅相成的,“正面引导”是“现实批判”的目的,“现实批判”是“正面引导”的手段和途径。“正面引导”是“即”,“现实批判”是“离”,“即”与“离”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绝不能为“离”而“离”。
  有专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特点是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不一般地局限于或最主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授。”[8]因此,导向性原则还在于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并引导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去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是培养大学生的全面能力的理论基础”。[9]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是“即”,引导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去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则是“离”。“即”与“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4.差异化原则
  “即”与“离”的差异化原则,其实就是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与“离”的内容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不一样的,既有层次上的区别,又有专业上的不同,还有文、理科的差异。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该校作为一所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市属普通院校,有一批重点专业纳入一本招生范围,学生在层次上就有所不同;学生的来源既有理工科,也有文科;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其专业上的差异更大。面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绝不能采取同一种教学模式,而必须实行差异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针对性地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差异化教学对任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任课教师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非常熟悉,而且还要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与现状有所了解,以便在“离”的过程中同学生的专业联系得更加紧密和恰当,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与此同时,任课教师还必须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如果做不到上述三点,则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案例的评价与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志林,余 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4):37-41,77.
  [2] 李 毅.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2):59-62.
  [3] 黄伟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9(5):57-6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5] 黄伟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修订需要进一步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0(19):45-46.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7.
  [8] 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对使用该教材的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26-32.
  [9] 吴 倬,王铁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在新时期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5.
  [责任编辑:庞 达]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探索有效途径和载体。就业工作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在现有研究中涉及不足。文章立足就业工作,探索以就业为导向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 就业; 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123-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
期刊
摘 要:恩格斯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特别注明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这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示证和启迪。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了作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更高级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实质性的内涵和意义,并
期刊
摘 要:当前,互联网对人们行为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于是正处身心成长期的大学生,由于他们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网络介入程度的不同,使得他们参与网络游戏的行为差异很大。同时,通过调查显示,四种主要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了大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压力、娱乐身心以及自我塑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当前,已经有很多大学生陷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到其生活和学习,社会各界正在为矫正他们的网瘾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滋生出一种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极具破坏性影响的“空心病”现象,在催生该现象的极其复杂的因素中,价值虚无主义难辞其咎。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渗透导致部分大学生意义世界失落、功利性倾向显露、道德知行脱节。为不断消除“空心病”的滋生土壤并引导大学生走出“空心病”状态,高校应通过真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极富人文关怀的环境构建、高效双向的心理咨询平台的搭建等方式积极应对这一问
期刊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是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内容,表现为把抽象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具体化为物质生产活动并由此出发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确立唯物史观的过程。自由自觉的劳动虽然不再是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即是价值理想和目标,是关系到人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早期思想体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但是不存在科学与不科学、正确与不
期刊
摘要:针对大学贫困生在大学所面临的特殊问题,设计了一套以团体心理训练为核心的心理援助方案。旨在通过分析自身的特点,不断发掘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纠正贫困生的不良认知和习惯,使其心理素质等得到提升,同r-14,为改善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团体心理训练;大学贫困生;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138-03    
期刊
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参与教学模式,能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破解大班教学难题,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利于开展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灵活机动、有效激发学生热情,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参与式教学模式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设置教学专题、精心组织课堂展示、真实反映教学质量,同时要坚持严格把关、鼓励创新、公平考核的原则,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学生热情参与、教学内容贴近
期刊
摘 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否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机制,是保证其工作时效性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认同感的建立则是这一沟通机制的必要前提,同时,构建认同感也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对辅导员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认同感; 双向沟通; 高校辅导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
期刊
摘 要: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构建新型的人力资源培训培养模式,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创新,从而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期刊
19、20期為合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