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情感教育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情感教育的内涵概述,分析了目前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旨在更好的促进班主任对高中生情感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生;班主任工作
初高中是中学的两个不同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塑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对高中生的情感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负责,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负责。
1 情感教育的内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情感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对情感教育概念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好情感教育这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 高中阶段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笔者曾担当过两年多的高一、高二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通过2年多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中生的情感教育现状非常不容乐观,高中阶段对学生情感教育既必要也重要。
2.1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2.1.1诚信缺失。现在的高中生由于受到各方面文化价值的影响,特别是西方的一些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左右,不能很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能诚信待人待事,引起了很多教育家的关注。
2.1.2幸福感较弱。现在的高中生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却无法让他们感到幸福。他们幸福感不强可以从青少年逐年攀升的自杀率来证明。通过个别学生的访谈,我们知道其实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幸福,每天的生活周而复始,有的觉得厌烦,有的感到迷茫、空虚。对于父母、老师,有些学生认为父母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他们也不懂的怎样关心自己,只是看重学习成绩,并以此来评价自己,所以他们反倒不幸福。
2.1.3感恩意识缺乏。当问及学生,父母关心自己,那自己平时是怎样关心和报答父母的。学生有的表示父母养育自己是应该的,对于父母的报答,现在还没有想过,因为自己还小。有些则表示自己平时在家里从不做家务或是很少做,生活不会自理的很多。还有的说自己跟父母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从一定程度上看,现在的高中生因为娇生惯养,平时就不懂得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更不懂得如何去感恩。而要做到感恩其实从自己日常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行了。
2.1.4自我主义现象。现在的学生很多不懂的尊重别人。因为他们现在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平时对他们过分的溺爱,导致他们娇生惯养,目中无人。在家里对父母长辈呵斥的已经不少,在学校里,不听老师的教导,甚至对老师的批评教导不加理睬,或是直接与老师发生正面的冲突。有的学生以为这是有个性的表现,要求别人要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尊重别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期望过多,让孩子没有办法做正确地认识自我,产生迷茫、混乱,没有办法建立健康的自我认识,没有办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过分自负就是过度自卑,这两个极端都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高中生的情感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2.2高中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情感教育的迫切需求,笔者探求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如下:
2.2.1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情感教育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因为班主任的情感教育表现为友好,而不是猜疑,自然而不生硬。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理交融,这种诚挚的相互的师生关系,使双方产生愉快的主体感受,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自我完善。
2.2.2加强师生的交流,促进彼此的包容与理解。班主任的情感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来表现出来的,既不过分外露,给人以亲昵感;又不故作高深莫测,给学生以虚情假意感。适当得体的情感教育能够巧妙地启迪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发展。情感教育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它从方式上讲究适时、适度,具有可接纳性。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情感交流。从方法上来说,讲究适当,具有可接受性。
2.2.3增进教师的被信任感,激励学生不断上进。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班主任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被信任感。思想上的责任感,学习上的紧迫感,激发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去投入到自身的学习当中,从而营造良好的学风,搞好整个班集体。
综上所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情感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目前高中生情感教育的缺乏,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及实际情况,适地适时开展情感教育,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个性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生;班主任工作
初高中是中学的两个不同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塑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对高中生的情感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负责,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负责。
1 情感教育的内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情感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对情感教育概念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好情感教育这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 高中阶段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笔者曾担当过两年多的高一、高二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通过2年多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中生的情感教育现状非常不容乐观,高中阶段对学生情感教育既必要也重要。
2.1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2.1.1诚信缺失。现在的高中生由于受到各方面文化价值的影响,特别是西方的一些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左右,不能很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能诚信待人待事,引起了很多教育家的关注。
2.1.2幸福感较弱。现在的高中生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却无法让他们感到幸福。他们幸福感不强可以从青少年逐年攀升的自杀率来证明。通过个别学生的访谈,我们知道其实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幸福,每天的生活周而复始,有的觉得厌烦,有的感到迷茫、空虚。对于父母、老师,有些学生认为父母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他们也不懂的怎样关心自己,只是看重学习成绩,并以此来评价自己,所以他们反倒不幸福。
2.1.3感恩意识缺乏。当问及学生,父母关心自己,那自己平时是怎样关心和报答父母的。学生有的表示父母养育自己是应该的,对于父母的报答,现在还没有想过,因为自己还小。有些则表示自己平时在家里从不做家务或是很少做,生活不会自理的很多。还有的说自己跟父母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从一定程度上看,现在的高中生因为娇生惯养,平时就不懂得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更不懂得如何去感恩。而要做到感恩其实从自己日常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行了。
2.1.4自我主义现象。现在的学生很多不懂的尊重别人。因为他们现在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平时对他们过分的溺爱,导致他们娇生惯养,目中无人。在家里对父母长辈呵斥的已经不少,在学校里,不听老师的教导,甚至对老师的批评教导不加理睬,或是直接与老师发生正面的冲突。有的学生以为这是有个性的表现,要求别人要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尊重别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期望过多,让孩子没有办法做正确地认识自我,产生迷茫、混乱,没有办法建立健康的自我认识,没有办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过分自负就是过度自卑,这两个极端都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高中生的情感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2.2高中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情感教育的迫切需求,笔者探求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如下:
2.2.1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情感教育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因为班主任的情感教育表现为友好,而不是猜疑,自然而不生硬。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理交融,这种诚挚的相互的师生关系,使双方产生愉快的主体感受,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自我完善。
2.2.2加强师生的交流,促进彼此的包容与理解。班主任的情感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来表现出来的,既不过分外露,给人以亲昵感;又不故作高深莫测,给学生以虚情假意感。适当得体的情感教育能够巧妙地启迪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发展。情感教育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它从方式上讲究适时、适度,具有可接纳性。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情感交流。从方法上来说,讲究适当,具有可接受性。
2.2.3增进教师的被信任感,激励学生不断上进。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班主任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被信任感。思想上的责任感,学习上的紧迫感,激发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去投入到自身的学习当中,从而营造良好的学风,搞好整个班集体。
综上所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情感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目前高中生情感教育的缺乏,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及实际情况,适地适时开展情感教育,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个性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