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恐丹心付逝波”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黄曾樾是“同光体”诗论家陈衍高足,留学攻工科,却醉心古典诗作,近年发现其《慈竹居诗稿》,抒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事与心声。充满爱国激情和关切民瘼的情愫。诗如其人。
  关键词:黄曾樾 诗集 爱国忧民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4-92-96
  
  (一)
  
  2008年夏,闽中先贤黄曾樾四公子黄骝兄从北京寄赠复印的《慈竹居诗稿》上下两卷,是从文革劫余幸存的文献资料中新近发现的,它是黄曾樾生前亲自搜集的诗稿手抄本。封面题签:“慈竹居诗稿”,署“遐翁”,钤篆文“恭绰”印,为书法家叶恭绰墨迹。正文首页下署:“永安黄曾樾未定草”。卷首冠以《自识》,极简短,不妨全录如下:
  学诗三十年,所得惟一字,日难。知难而退,藏拙之道也。生平诗稿任其散失,亦职是故也。履周有嗜痂癖,几乎见必索诗,已无清稿对,必唶曰:“载交期何深闭固拒乃尔?”适有叶君工缮写,乃搜集劫灰之余,拉杂付钞,得二百余首,以示履周,曰:“兄他日誌吾墓,云有《慈竹居诗稿》两卷藏于家,不亦多一点缀语乎?”甲午夏,樾识。
  按,甲午为1954年,履周乃曾樾先生老友钱履周诗翁。诗稿恭楷缮写,一丝不苟,共238首。这是迄今发现的黄曾樾遗诗之最全本。
  2008年5月10日,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纪念黄曾樾教授诞辰110周年研讨会,闽中学界诗界名家多有大文参会。当时这本《慈竹居诗稿》尚未重现闽中。与会者研讨黄曾樾之诗均依据1974年旧本,那是由钱履周、王真、郑丽生、贺峄甫以及亲属黄养清(曾樾先生之弟黄曾源)诸公收集的94首《慈竹居诗钞》(附《诗拾》10首)。该《诗钞》经钱履周编次并跋云:“作者少治自然科学。年十九从龙田张夫子肆力于古文,师亟称之。迨游学欧陆,卒业工科后,攻外国文学,成博士归。余事为诗,入说诗社,为陈石遗先生高足弟子。其所成就,视专事吟咏者,似无多让。尚有他诗文若干篇及《左海珠尘》,皆曾示余,虚衷征刍见,今不知散佚何所。此九十四首尝鼎一脔已耳。嗟夫,岁月不居,作者身灰八载矣!辑遗诗之道真主人(洙按:即女诗人王真,为我初中时业师)亦殁两年。貌躬则衰病侵寻,崦嵫日迫,不识此生尚能重读作者他著述否耶?”
  可惜,钱履周先生亦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辞世,已无缘睹此重见天日的238首《慈竹居诗稿》矣。
  黄曾樾先生是我家世交。60多年前,我还是个初中生,就幸与先生有数面之缘,亲炙先生教诲,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印在我幼年的心灵里,至老仍难以忘怀。近十多年来,先后奉获先贤后人及家乡旧故新知惠寄许多先生遗作、生平事略及亲友纪念文章,使我对先生有了更全面了解。这次喜奉先生诗稿,捧读再三,先生的崇高精神与诗品,更鲜明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二)
  
  黄曾樾的诗可以有种种读法。诗家读其诗艺;史家读其史识;社会学家读其社情民风;我则更愿把它当作主人公的诗传来读。
  黄曾樾(1898-1966),字荫亭,福建永安县人。他是清末民初社会大变局中早期海归的爱国知识分子之一,是国民政府体制内难得的一员狷介自持、刚正不阿的清官,更是一个学贯中西、精研文史、兼通理工的学者型、技术型干才。他留法学成后,拒绝里昂市长挽留他在法工作,毅然回国。而面对的祖国却是政治黑暗,军阀混战,十年内战,日本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国难日蹙,民不聊生,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谈不上重视人才。所以,黄曾樾从1925年回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生最宝贵的青年和盛年时期,始终壮怀激烈,壮志难酬,空有一腔爱国之心和报国之才,难以充分施展。《慈竹居诗稿》收录的正是这二十多年间的诗作,最能反映作者半生身世,离乱经历,特别是他那深沉的爱国爱乡之情和一身正气、郁郁不得志的矛盾心境。
  从《到南平》、《到家》、《谒墓》、《月夜》等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回到故乡时的抑闷忧伤情绪。“岁岁还家梦始真,还家景物太愁人。可怜一只辽东鹤,小别才经十五春”。(《到家》)“始信人间沏骨悲,荆天棘地着孤儿。六年绝域求三釜,此日荒山酹一卮。迢递泉台凭荫护,凄凉风木共涟湎。只将肝胆酬国家,仰答平生远大期。”(《谒墓》)这里,我们看不出一个学成归来的青年学子春风得意的踌躇满志,见到的却是他那“荆天棘地”,不胜苍凉之感。
  黄曾樾回国不久,即应聘到北京女师大讲授法国文学。1927年应福建交涉署之邀返闽,任该署科长。此间,参加中国国民党。继应福建省建设厅厅长丁超五之邀,出任建设厅科长。1928年,由福建省政府派往南京参加全国交通会议,被留任交通部为法规委员会委员,参加起草交通法规。1930年任南京市政府参事,旋调任南京市社会局局长。在职一年,痛感“长安势利薮,朋友干戈谋”。不满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辞职南归。这时期,正处于“九一八”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前夜。他的诗更充满民族危亡之忧。《南游杂诗》之一云:“玄颅空掷国终分,太息岗头黯暮云。岭表正迎和议使,辽东已驻虎狼军。”痛责日本“虎狼军”侵占东北国土。“赵佗遗器说铜壶,远史荒唐事有无。此日是非何处辨,纷纷南北盗相呼。”当时强敌压境,而国民党当局却忙于内斗。1931年3月,广州另立一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纷纷南北盗相呼”,而时隔数月,“九一八”事变起矣。同时期,《十月望与子木夜话》写道:“沉陆稽天万感并,苔岑相对浸峥嵘。月明畏见山河影,风过惊闻呜咽声。城上乌头啼已白,隍中鱼尾火终赪。葬身与汝知何处,抉眼胥门看越兵。”指出当局开门揖盗,人民葬身无地的现实危险。又《前诗意有未尽再成两章云》:“鱼烂悲何及,无辜此众生。河山惊破碎,月色莫分明,遑惜为奴辱,方矜植党荣。弥天孤愤泪,不禁为君倾。”诗人对当局植党营私,不惜民族沦为奴隶,留下了孤愤之泪。
  研究黄曾樾诗的闽中诸先生,无不推崇他的《北宁路上》组诗,这组诗是诗人爱国诗的代表作。“九一八”事变之后,继之山海关失守,平津危急。作者行旅于北宁路上,悲愤至极。当时北宁路沿线从北京至山海关(榆关),允许日本多处驻兵。这是1901年晚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产物。1931年东北沦亡之后。日本关东军又于1933年1月占领榆关,把战火引向热河。热河沦陷后,长城各口抗战失利,1933年5月,中日又议《塘沽协定》,划长城为界,让日本在长城以南建立新控制区,进一步向华北扩张。这个卖国的《塘沽协定》一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抗日浪潮高涨。黄曾樾的《北宁路上》即写于此时。诗共四首:“榆关不守守滦河,灞上群儿奈尔何。来吊桥头新战迹,居人能说已无多。”写的是山海关失守。“纵教海水都成泪,难写塘沽过客哀,解事飚轮如电掣,不容北望首千翅。”直指卖国的“塘沽协定”。“车厢睡眼正惺忪,震耳枪声顿地隆。料想是人应不尔,断知豺虎挺威风。”“狰狞钺目虎狼军,行旅谁叫与兽群。一带津榆存告朔,收回失地漫云云。”诗人对日本虎狼军狰狞兽行万分愤怒,对国民党当局空言抗日的“告朔”官样文章表示愤慨,对收回失地之言不存幻想。据先生第四子黄骝回忆,许多年之后,“父亲在听到《长城谣》、 《松花江上》都很悲哀,甚至泪流满面”。诗如其人。先生真是一位充满爱国激情的诗人。
  1932年,黄曾樾再度人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任秘书。1933年秋,“万国邮政联盟”在埃及首都开罗举办万国邮政会议。他奉命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赴会。会前,以中国政府官员及博士名义,先赴埃及考察,历时数月。会议结束后,应邀赴英、法、意、德、瑞典、波兰、苏联、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考察邮政,历时一年六个月。回国后提出改善中国邮政计划。国民政府不感兴趣,计划石沉大海,黄曾樾的一片苦心,付之东流。此行他还撰写了《埃及钩沉》学术著作一本(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在此书前言中,黄曾樾写道:“嗟夫,世界文明之古,无逾尼罗与黄河流域,而受异族侵凌之酷,亦莫或先焉。然今日者,一则剥复相乘,一则水火未济,何也?夫埃及幅员,不若东三省之广也;埃及人民不及辽、吉、黑之半也;埃及先哲,不敢望我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一也。而其志义之士,尺土不阶,数年之间,能驱除强暴而光复故物也,畴谓我物力之丰,人民之众,沐化之深且久,倍蓰十百于彼,而忧困顿者。……夫亦曰:为政在人而已。”1939年出书时,这些话黄曾樾写于战时重庆,其时中国大片国土沦陷于日本,黄氏把祖国与埃及相比,忧患之心跃然纸上,指出“为政在人”,又信心不足。此行还留下《瀛寰纪游》十八首。其一咏《埃及陵庙》诗云:“暴君陵寝插天阊,淫祀觚棱震大荒。多事残民穷民役,只供过客话兴亡。”反映了诗人的民本思想与借咏古埃及抒发对历史兴衰的感叹。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曾樾于1938年秋随国民政府交通部内徙长沙,旋迁入四川。在离开南京之前,黄曾樾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他在《忧心》、《不寐》、《寄家》等诗中,流露了当时内心深深的悲伤。他写道:“忧心如沸复如煎,不待津桥听杜鹃。竞把虾夷侪索虏,侈谈犹望靖康年。”(《忧心》)虾夷是北海道的古称。诗人把当时的形势与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相比。在另一诗中写道:“老母何方可避兵,乡愁入枕梦难成。民穷贼胆谁能恤,事变天心独不惊。怎忍思量他日事,最难将息此时情。心潮一共波涛涌,亘古号啕吼不平。”(《不寐》)“结习无端复纵歌,不殊风景感山河。扮榆憔悴家何在,道路艰难梦易讹。寒色见随乡思积,浪花宁比客愁多。先忧后乐吾安敢,常恐丹心付逝波。”(《寄家》)这些诗,表达了诗人的不平与无奈。
  抗战时期,黄曾樾在陪都重庆生活六年,主要从事抗战的运输工作。曾任重庆后方勤务部秘书,勤务部编辑处少将副处长等职,从事抗日兵站史编辑和战时国外军事资料译编工作。1941年8月,调任滇缅路监理会秘书。在这期间,他奔走于川、黔、滇之间,更多地接触后方人民苦难生活,忧国忧民的心更加深沉。
  《桂黔道中》组诗九首是黄曾樾这时期生活和思想的写照。它反映了战时内地的千般困苦,万般挣扎;也折射了西南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诗云:“千山万壑翅旋地,一缕惊魂底处安!毒瘴更叫当极目,沉忧不散已摧肝。文章郑莫今何补(指贵州清代大儒郑珍、莫友芝),志事尊阳岁亦阑。颠沛蛮荒遥自惜,坐看人海怒翻澜。”这里,诗人不全是写悲,更看到了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的“怒翻澜”。又如“九死残魂到夜郎,饫经悬壁万盘肠。流离未倦平生意,时上风头望建康”。颠沛流离未能消蚀诗人的壮志,在“夜郎蛮荒”山峰,遥念在日本铁蹄下的南京苦难人民。
  《闻南京藏书尽亡》一诗,写他闻知藏书尽失之事。1938年,他离开南京时将多年收藏的数万卷图书装箱寄存美国驻华使馆。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使馆撤离南京,他寄存的书画不知何往。对于嗜书如命的他,这比丢失什么财产都更心痛。但他却表现出国难当头,个人爱好得失不甚萦怀的达观态度。诗云:“有好皆为累,耽书结习深。琳琅三万轴,灰烬一生心。世事终鱼烂,神州岂陆沉。楚弓人得意,莫使付炲蟫。”楚弓楚得,典出自刘向《说苑·至公》,讲的是楚王出猎遗失其弓。王不让左右去寻找,说“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诗人希望自己的藏书能够为中国人所得,不落敌人之手,那么“楚弓楚得”亦无憾了。这更显示出他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艺术瑰宝的无比珍惜。
  这首诗,如果与他同时期《古意》相对照,就可以看出诗人更关注的是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古意》写道:“婵娟眼中泪,壮士心头血。泪则日以流,血则日已竭。泪若变为河,血则化为铁。铁虽号铮铮,终被河流啮。血若沸为汤,泪则凝为雪。雪虽易消融,能止沸汤热。千古杜鹃魂,一声肠一绝。空留哀怨音,无补人天缺。”此诗发自肝肠肺腑,真是字字滴血。国难之痛,锥心刺骨。
  黄曾樾久居重庆,渐萌归乡之意。他把愿望告诉好友章士钊,经章牵线,时任福建省主席刘建绪欢迎他回闽服务桑梓。于是,1943年初,他归福建永安县原籍。回乡后他办了不少实事,倡议成立了永安地方社会公益事业促进会;亲自创办永安县立初级中学,自任校长;亲自设计永安翔燕大桥。还将乡间学龄儿童聚于自家庭院,由其夫人教学,为培育乡间儿童尽力。1944年10月,省政府任命黄曾樾福州市政筹备处主任兼林森县(闽侯)县长。当时福州还被日军侵占,黄只能在闽侯县小箬乡上任。现在留下他的两首诗及书法《赠王真》手迹。诗云:“擅埴索途寒雨夜,泥泞没踝穆源乡。鸣琴卧理吾何敢,后踬前颠叩社门。”“行行漫问到还无,险阻长途要共扶。凄厉霜风休砭骨,遗黎卅万待来苏。”(《甲申嘉平雨夜至穆源乡公所》)。
  按甲申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时福州沦陷,黄曾樾赴任进驻福州外乡小箬,统筹策动敌后工作。先生与同僚取道闽侯县所辖的穆源乡,山路崎岖,沿途徒步跋涉。诗中有“擿埴索途”一语,喻有如盲人以杖点地摸索而行。国难当头,地方官上任自不能如先贤那样“鸣琴而治”,“卧榻理政”。黄氏与同仁赴任途中,曾夤夜冒雨宿山乡穆源。此诗抒发其为苏解福州沦陷区30万市民于倒悬之中的爱民情怀。
  想起当年我亦就学于穆元乡破旧庙宇之中。福州光复后,黄曾樾出任福州市首任市长。曾到我们刚迁回福州的市立中学视察。在操场旗杆台上,向全校师生讲话,未用扩音器,声音洪亮。有一句话我当时甚受感动,至今言犹在耳。他说:“政府财政再困难也不能忽视教育。”然后提高嗓子,慷慨激昂地说:“我不要老百姓一个铜板,也要把教育办好!”近读闽中文献资料,见有黄曾樾《一年来从事市政的感想》一文,自述他在1944年10月至1945年12月任福州市政筹备处主任期间的工作,其中写道:“高度民主政治是建在人民高度的教育水准基础上的。这里所谓教育水准的提高,并不是指一、二人或一部分人的高深学术,而是指全民教育程度的总和。所以,国民教育的普及是民主政治的前提。福州光复以来,不惜万难复兴各级学校,提高教师素质和待遇,目的就在培养健全的公民,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至于我个人的政治信念是民主第一,而民主制度下的官吏,他的态度应该是最容忍、最和平的,他的措施应该是最合法、最合理的。他绝不因为要达成某种目的而用不合法的手段,哪怕目的是最正当而阻力最蛮横、无理的。他要排除这种阻力,一 定要用最民主、最合法的手段,他不惜千回百折,他不怕纡徐延缓,我相信,只凭这一点民主信念,就可能争取事业的成功。”可惜,在当时政治环境下,黄曾樾的一腔理想是注定不可能实现的。他在市长任上不遗余力振兴教育,惩治贪吏,得罪了权贵,不久便被迫辞职下台了。
  记得黄曾樾下台后,当时,我和同学们都觉得惋惜和愤愤不平。2006年,先生散居海内外子女约同回闽,清理先生遗物时,发现一大包散装册页,册页四周已被虫蛀。一看才知是60年前其父卸任市长职务后,福州许多教师串联送给好市长的诗词和题词。细数一下,集体的不算,单记在册页上个人留名者就有203人。而这珍贵的赠物,子女们从无所知。原来是“父亲把别人对他的赞扬深深地埋藏起来,连对家人至亲都不展示”。然而,政声人去后,公道在人心。在位时有人吹捧不稀奇,下台后赢得人民的怀念与颂扬,才是最珍贵的!
  
  (三)
  
  黄曾樾在旧中国宦海沉浮二三十年,他的书生本色不变,诗人学者生活情趣不变。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他嗜书如命,一生搜书、藏书、读书,与章士钊、李石曾、张大干、徐悲鸿、陈衍、何振岱以及其他八闽诗人交游。《慈竹居诗稿》留下了这方面多彩多姿的生动记录。
  黄曾樾一生致力收集古籍善本。他是一位藏书家,书画鉴赏家。抗战后期,从重庆回闽,曾到我家搜寻先祖父一部古籍。我随母亲送书至先生临时寓所(我大姑父林可玑大宅),聆听先生长谈一个多小时,循循善诱。他的真挚神情,他的长者魅力,令我终身难忘。前已有回忆文章,于此不赘。这次读《慈竹居诗稿》,见有《搜书》一诗,虽非专指此事,亦倍感亲切。诗云:“搜书求画若成痴,尚友娱情只循辞。颇识古人甘苦意。发潜拾坠有心期。”先生惜书护书,发潜拾坠,真的是倾注心血的。《纪念黄曾樾教授诞辰110周年研讨会资料汇编》有《黄曾樾惜书护书二三事》(连天雄作)云:“黄曾樾生前致力搜集古籍善本,尤致力于闽省文献,如闽省古文以朱梅崖、高雨农为正宗,朱有集行世,高则仅钞本藏于家中。黄曾樾就到处借钞,曾于何振岱处得百篇,后又搜得数十篇。当时正处于抗战,黄冒着敌机轰炸危险,散尽诸物,仅怀中藏高氏遗稿,大有‘人在书在’之想。”
  黄曾樾曾拜闽派同光体诗坛巨擘陈衍(石遗老人)门下学诗,有《陈石遗先生谈艺录》传世。1999年,我曾从福建图书馆特藏部求购一复印本,薄薄一册,上海中华书局珍仿宋版印,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版,此书是海内稀本。上有林辰(庚白)序言及先生自序。他在自序中言及:“丁卯孟冬初弦,由董纯丈介谒先生(陈衍)于文儒坊三官堂之匹园,呈诗文为贽。师年七十有二,精神矍铄,长身颁白,貌清癯,望之如六十岁之人。谈论精采焕发,娓娓无倦意,乐育之意,睟面盎背。嗣后每遇休沐,常随杖履,其说诗旨趣,大抵散见于所著书中,有所请益,必为畅言。退而录之,以备遗忘,随闻随记,无有汇次,名日谈艺录,纪实也。”丁卯即1927年(民国十六年),黄曾樾从陈石遗受学后,诗功更为大进。这本薄薄的《谈艺录》学术价值甚高。当代福建著名学者陈祥耀认为:“以先生(黄曾樾)古雅精练的文,写陈衍先生精彩独到的诗论,其价值无愧清代郎延槐之作《师友诗传录》、何世基之作《燃灯纪闻》,见重士林,是千古必传之作。”(见陈耀祥《谈黄曾樾教授的两种遗著》)。这本书早于钱钟书《石语》的“千古必传之作”,出版后即负盛名,而屡经劫难,散失迨尽,仅为图书馆中之珍藏本,知者已甚少。比起前几年钱钟书隆重推出的洛阳纸贵的《石语》,何等寂寞!学术成果之显与不显,幸与不幸,何判若天渊耶?然笔者坚信“千古必传之作”犹如折戟沉沙,自将磨洗认前朝也。历史文物终将出土,先贤遗著、志士苦心,亦有待我辈研读、精解、发扬光大。中华几千年文化传承当如是乎!
  黄曾樾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几乎未留下诗作,现在仅见的是黄寿祺1958年9月作《万里社秋收次韵答荫亭》所附录的黄曾樾原诗:“高秋天气抹微云,如此丰年古未闻。莫笑黄牛骑当马,抢收南亩共诸君。”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大学教授也到人民公社参加抢收抢种。这首诗记录了诗人当年的见闻,有特定时代的特定色彩。与他《慈竹居诗稿》中那些“取世不平衍”的诗作相比,则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矣。
  黄曾樾的诗人气质与书生意气,是不宜于官场政治的。1946年他卸任福州市长后,基本上只任闲职,如政府顾问、督学、参事等。他卸任市长,暂赋闲,我还见过他:长袍策杖,信步小巷,俨然一儒士矣。一次,王真师小恙,我去看她,见一幅红梅国画,墨迹未干,展于画案。王真师告诉我说:刚才黄市长来看我,陪我作画,刚走。此情此景,令我感动,看到他那潇洒自如、无官一身轻的文士生活。近读他的《暂闲》一诗:“敢取拙宦夸中隐,却喜尘芳得暂闲。兴至摊书同访旧,倦来读画当看山”。真有归去来兮之感,令我对他不胜神望并产生敬意。
  福州解放前夕,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杭立武接连三封电报,催其赴台湾,并允以高官,先生不为所动,对好友钱履周教授说:“国民党政府之腐败,已丧失人心,再跟着他们跑,毫无前途。”两人约定,同留福州迎接解放。解放后,黄曾樾先后在福州师专、福建师范学院(今师大)执教,曾任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系务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他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学之余还完成《博马舍研究》、《邓拼榈研究》、《陈左海先生书牍》、《永觉和尚广录探微》等著作,并曾为福建省党校任课。1957年1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先后任福州市第一至四届政协委员。1956年,因病提前退休,仍陆续整理《左海珠尘》、《慈竹居丛谈》等,未完稿尚有《李商隐诗补注》、《顾亭林集补注》等。1966年,“文革”祸起,先生被毒打迫害致死,终年68岁。1978年平反昭雪,1979年1月18日福建师范大学为他举行追悼大会,给他以公正评价。
  陈衍在《石遗室诗语》中对曾樾有不少赞语,如“致力古文词者甚挚。诗工绝句”,“取世皆不平衍”,“古体音调多凄恻,笔意倜傥不群”等。惜乎,黄氏最后20年,未留下诗作,年过半百后就基本不写诗。这不仅是诗人个人之憾,亦闽诗坛之憾也。
  “只将肝胆酬家国”
  “常恐丹心付逝波”
  此黄曾樾先生其诗,亦其人也!
  诚诗如其人,人如其诗也!
  
  责任编辑 黄万机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道德与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倍受汉代统治阶级重视。在汉代道德与法律两者之间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并存关系,其中在汉代道德观念中体现着深刻的法律思想,而在汉代法律思想和司法实践中同样体现着厚重的道德观念,而汉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汉代社会之中。而本文通过对汉代“劫质”案的考察就集中体现了笔者对汉代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种诠释。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笔者以“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来解析地理环境对贵州人人格特质的影响。  关键词:历史 贵州人 人格特质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1-90-95  《地理环境影响着该地域民族的气质与个性的理论,在中国早就已流行,“地灵人杰”四字就有很深的意涵。二十世纪初叶,梁启超先生将这种史论以形象生动的例证来解释不同地域人类的性格特
期刊
内容提要:班纳迪克?安德森认为所谓庞大的很多國家,实际上只不过是通过想象构成的一个共同体,并不具有实质國家的意义;杜赞奇说,我们不要用现代的民族國家的概念来讨论历史问题,要把历史从民族國家里救出来;施坚雅而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改变了将中國作为整体来研究的方式,改变了政治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日本、韩國强调亚洲史、东亚史,弱化中國与中國史,认为中國不是一个“历史单位”;1996年以后“新清史”诞生,形
期刊
内容提要:力之教授《与中古文献考说》是二部逻辑严密、材料翔实的论文集,三十二篇论文分别在《楚辞》和中古文献领域构建起完整的研究体系。全书始终站在“以古还古”的立场上,在历史语境中考察问题。该书特点大要有三,曰:探共性,辨众说,溯源头。  关键词:《楚辞》 引文 文献学 力之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3-12-14    流水无痕,历史却留下了不知
期刊
内容提要:明末作家孙钟龄的传奇作品《东郭记》取《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敷衍成篇,在嬉笑怒骂中刻画了群“丑”形象,寄寓作者对世态炎凉敏锐的内心感知以及深切的悲凉之情。本文以戏剧冲突为中心,从戏剧冲突的内容、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三方面展开论述,从中感悟作品深刻的意义内涵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东郭记 戏剧冲突 讽刺喜剧 丑形象  中图分类号:I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
期刊
内容提要: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长期军阀割据、国家分裂、战争频仍、社会动乱的现实,让人们对革命的成果和意义感到困惑。然而纵观英、法、美、日诸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无一例外都经历过曲折与反复。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进程亦然。政治近代化是一个不断进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须有一个起点、开端,然后才有可能继续前进。中国的民主革命,从辛亥算起,到1949年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时近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追述了丁文诚公与诤友薛子季怀的君子之交,以及他们是如何相对“于千里之外者,其用心庸得己乎”这段史料。“贤人进,则民生遂”,正如黎庶昌所言:“观文诚两次特荐,非获季怀之助,知季怀之深,而能若是乎?”另从阎敬铭的翘首企盼之情中,也可见一斑……  关键词:阎敬铭 丁宝桢 薛福保 薛福成 黎庶昌 王闿运  中图分类号:K2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4
期刊
内容提要:清代诗人郑珍的《母教录》是在其母永诀之时摹其母生前之音容笑貌记之。其文立意殊俗,虽自然平实,却生动真切,娓娓道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至情至理,语语珠玉,真实感人。细细品来,一位勤俭仁厚,聪慧贤德,爱子至深,教子有方的贤母形象鲜明地伫立于读者心目,生动地体现出母贤子孝的深刻道理。  关键词:郑珍 母教 母贤 子孝 至情 至理 真切 感人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内容提要:在同时具有最真实的理性色彩与最大的文学重创弯曲度的历史题材小说领域。鲁迅与森鸥外由于写作目的不同而体现出了社会批评意义上的差距,对现实的关怀、干涉程度与方法的不同也导致了文学风格上的差异。鲁迅始终坚持古为令用的立场,《故事新编》的风格较为统一。对史实的取舍与作家的虚构都服务于批判的主题;森鸥外则基于摆脱现实的目的而选择历史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其模糊的历史现导致了作品外部风格甚至内在主题上的
期刊
内容提要:洪亮吉十四岁学习写作八股文,开始科名之争。在科举之路上跌打滚爬了三十多年,四十五岁成进士,两年后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四十八岁奉命视学贵州。从其考生、考官、学政的经历可以管窥乾嘉年间科场实况,这对于研究乾嘉年间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认知价值,亦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士子心态与社会风气。  关键词:洪亮吉 洪亮吉集 科举 考生 考官 学政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