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广大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并运用主题式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现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通过融入课外知识、结合生活情境以及整合实践活动来开展主题式教学,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主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36-02
教育改革对教学方式以及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需要积极思考与探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主题式教学概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重点不突出、知识体系不明确等问题,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所以主题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主题式教学,简单来讲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活实际相结合,针对每节课制定一个主题项目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1]。主题的选择范围较广,教师可以根据多种因素进行制定,既可以是生活主题,也可以是教材内容主题。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制定的主题上,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全等三角形的特点、全等三角形的变化形式、全等三角形的生活应用等多个教学主题。通过主题的制定,数学教学会更具针对性,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会更具计划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开展策略
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主题,建立初中数学的体系框架。通过主题式教学,帮助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2.1 融入课外知识,丰富主题式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围绕教材展开,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却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应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主题式教学,适当引入课外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还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教师的教学更加顺利。
如在开展“计算方法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如高斯在十岁的时候就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从一加到一百,得数是多少?这一问题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大家都被这道题难住了,但是高斯经过思考后缓缓地举起了他的手,并将他的想法告知同学与老师。他将算式两端的数字分别相加,每组的和都是101,总共有50组,这样就能快速得出答案。学生听到解题方法之后,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把高斯当作了学习的榜样。从这里可以看出,课前给学生分享初中数学主题教学的相关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收集相关的课外知识,适当地将其引入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主题式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适当地引入课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数学问题,发散他们的思维,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好胜心,从而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活动中实现高效教学。
2.2 结合生活情境,创设主题式教学活动
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并且服务于生活。所以,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通过将生活情境引入主题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主题学习。将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出相应的生活情境,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为数学学习增添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理解与运用
能力[2]。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主题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元素与本章主题相结合,为学生播放一个制作长方体收纳盒的视频,并且给学生一块长为80厘米,宽为60厘米的硬纸板,让学生思考:如果将硬纸板的四个角分别裁去四个小正方形,然后将硬纸板做成一个底面积为150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无盖收纳盒,那么裁去的四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学生的第一感觉可能是疑惑,感觉很难,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找答案。最终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将正方形的边长设置为x,用带x的式子表示底面的长和宽,进而可以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计算出x的值。
教师通过将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能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3 整合实践活动,优化主题式教学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所以,教师需要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識,提升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效果。
如在“相似”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PPT给学生展示图形,让学生分析图形的共同特点,然后再给学生介绍什么是相似图形,将相似图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作对比,引导学生总结出相似图形的特点。讲授完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寻找身边的相似图形,在下次上课的时候与同学分享。从而让学生将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理解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加深他们对相似图形的理解,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协作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具丰富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数学。
2.4 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师生通过探讨与交流问题,不仅可以丰富主题式教学的形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发散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行程问题”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师生以及生生之间可以讨论这类问题的特点。教师可先通过讲解具体事例给学生示范,将这类题型的解法教授给学生,然后给学生提供几道例题用于小组讨论与探究,帮助他们消化吸收刚刚教师讲解的内容,并且将其运用到例题的解答中去。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回答和讲解,增强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与纠正,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如对于相同的例题,不同小组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可能会选用读题分析法,或者是画图分析法,通过各组的分享与交流,学生可以将多种方法融会贯通,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此外,在交流互动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丰富主题式教学形式。
教师通过加强主题式教学的交流与互动,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并且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主题式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引导教学,可以让学生探索与思考初中数学知识,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将数学教学与实践和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初中数学知识,进一步发挥主题式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主题式教学的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9).
[2]杨蓓.初中数学主题式探究活动教學策略[J].读写算,2020
(12).
【作者简介】
邱武平(1971~),男,汉族,湖北监利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主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36-02
教育改革对教学方式以及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需要积极思考与探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主题式教学概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重点不突出、知识体系不明确等问题,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所以主题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主题式教学,简单来讲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活实际相结合,针对每节课制定一个主题项目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1]。主题的选择范围较广,教师可以根据多种因素进行制定,既可以是生活主题,也可以是教材内容主题。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制定的主题上,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全等三角形的特点、全等三角形的变化形式、全等三角形的生活应用等多个教学主题。通过主题的制定,数学教学会更具针对性,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会更具计划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开展策略
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主题,建立初中数学的体系框架。通过主题式教学,帮助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2.1 融入课外知识,丰富主题式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围绕教材展开,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却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应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主题式教学,适当引入课外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还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教师的教学更加顺利。
如在开展“计算方法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如高斯在十岁的时候就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从一加到一百,得数是多少?这一问题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大家都被这道题难住了,但是高斯经过思考后缓缓地举起了他的手,并将他的想法告知同学与老师。他将算式两端的数字分别相加,每组的和都是101,总共有50组,这样就能快速得出答案。学生听到解题方法之后,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把高斯当作了学习的榜样。从这里可以看出,课前给学生分享初中数学主题教学的相关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收集相关的课外知识,适当地将其引入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主题式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适当地引入课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数学问题,发散他们的思维,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好胜心,从而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活动中实现高效教学。
2.2 结合生活情境,创设主题式教学活动
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并且服务于生活。所以,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通过将生活情境引入主题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主题学习。将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出相应的生活情境,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为数学学习增添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理解与运用
能力[2]。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主题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元素与本章主题相结合,为学生播放一个制作长方体收纳盒的视频,并且给学生一块长为80厘米,宽为60厘米的硬纸板,让学生思考:如果将硬纸板的四个角分别裁去四个小正方形,然后将硬纸板做成一个底面积为150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无盖收纳盒,那么裁去的四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学生的第一感觉可能是疑惑,感觉很难,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找答案。最终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将正方形的边长设置为x,用带x的式子表示底面的长和宽,进而可以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计算出x的值。
教师通过将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能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3 整合实践活动,优化主题式教学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所以,教师需要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識,提升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效果。
如在“相似”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PPT给学生展示图形,让学生分析图形的共同特点,然后再给学生介绍什么是相似图形,将相似图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作对比,引导学生总结出相似图形的特点。讲授完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寻找身边的相似图形,在下次上课的时候与同学分享。从而让学生将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理解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加深他们对相似图形的理解,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协作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具丰富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数学。
2.4 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师生通过探讨与交流问题,不仅可以丰富主题式教学的形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发散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行程问题”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师生以及生生之间可以讨论这类问题的特点。教师可先通过讲解具体事例给学生示范,将这类题型的解法教授给学生,然后给学生提供几道例题用于小组讨论与探究,帮助他们消化吸收刚刚教师讲解的内容,并且将其运用到例题的解答中去。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回答和讲解,增强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与纠正,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如对于相同的例题,不同小组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可能会选用读题分析法,或者是画图分析法,通过各组的分享与交流,学生可以将多种方法融会贯通,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此外,在交流互动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丰富主题式教学形式。
教师通过加强主题式教学的交流与互动,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并且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主题式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引导教学,可以让学生探索与思考初中数学知识,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将数学教学与实践和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初中数学知识,进一步发挥主题式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主题式教学的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9).
[2]杨蓓.初中数学主题式探究活动教學策略[J].读写算,2020
(12).
【作者简介】
邱武平(1971~),男,汉族,湖北监利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