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警黄金四支队有一位独特的“神医”,他的岗位不在卫生队,工作不穿白大褂,不医人治病,专医机械设备,望闻问切,手到“病”除。他就是四级警士长、修理所修理班班长赵建伟。入伍14年,他累计“医治”地勘各类装备300余台次,为部队节约经费260多万元,被誉为“寻金探宝的保障尖兵”、“给力神医”。
千锤百炼当尖兵
1997年12月,赵建伟满怀对军营的憧憬,入伍来到武警黄金四支队,刚下连就被分到修理所。身旁的新战友不理解:“不去野外找金矿,每天油污满面的,咱不是白当了这黄金兵。”赵建伟和战友分享了他的别样感受:“记得有句俗语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矿是个技术活,离不开精良的装备。咱们把装备修理好、维护好,保障野外勘探的战友们能顺利作业,就也是在为找矿做贡献。既然组织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就说明我们有潜能,我们不要辜负期望,要争取在小岗位上发挥大作用。”
行胜于言。赵建伟言行如一、躬身实践。初到修理所,他感到了“本领恐慌”。为弥补先天“营养不良”,白天他虚心向技术骨干请教,晚上充电补习,周末别人休息,他就泡在图书室,看省吃俭用买来的厚厚一摞专业书籍,先后系统学习了《钻探工程》、《电气焊操作规程》、《汽车常见故障排除》、《柴油机工作原理》等知识,撰写体会数十万字。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迸发智慧的火光。报废的汽车发动机和柴油机被他拆了卸,卸了拆,反反复复,周而复始,很快各类装备的构造被他熟记于心。在不断的岗位历练中,赵建伟的技术越来越精湛,令人刮目相看。支队装备一旦出了毛病,大伙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找“神医”赵建伟。
攻坚克难建奇功
2011年5月,支队地质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作业一线接连传来找矿突破的喜讯,可偏偏这时六中队401新型液压钻机出现“滴油”现象,起初大家不以为意,结果积少成多,每天泄露液压油近两桶,耗损约1500元。经咨询厂家,维修费用高达40万元,而且辗转托运设备,将直接影响作业工期。闻讯后的赵建伟心急如焚。可是,面对这个从未接触过的新装备,修不修得好,他心里没底。战友也劝他,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万一你修不好,又费钱费时费力,说不定还落下埋怨。可他转念一想,黄金兵从来都是攻坚克难、不缚金龙不收兵的,他怎么能遇到困难绕道跑呢。他向支队领导申请“啃”这块“硬骨头”,领导决定给他半个月时间试试看。说干就干,赵建伟抱着被子住进机台,翻书查资料,电话咨询厂家,耐心请教同行,仔细检查设备,可五天过去了,他的眼睛红肿了,脸上的颧骨明显突兀了,加固、密封等传统方法全都上阵了,漏油问题仍不见起色。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仿佛无彦颜面见江东父老。骑虎难下,只好放手一搏。他转变思路:也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行不通,油路出了故障,是不是也应该另辟新“路”破解困境?于是,他组织人员购买材料,把所有的油管、接头、管路接盘进行了加工和更换,在不影响机器运转情况下调整油路位置。第十天,奇迹出现,油不漏了。十天时间,仅仅花销万余元,攻克棘手难题,节约经费38万余元,总队、支队领导给予高度评价,要对他重奖,一线官兵交口称赞,施工干劲高涨。连日的辛苦瞬间化作喜悦的泪花,赵建伟动情地说:“不为钱,不图利,只为对得起组织的信任、战友的付出和自己的职责。”
多年来,赵建伟勤于思考,脚踏实地,不断创新。钻机上的高压水泵距操作台近三米,水表位于水泵上,给操作手观测和记录带来不便,他巧手一改,把水表“嫁接”到操作台,不仅方便了操作手工作,而且更利于施工安全。他总结的“车辆故障三步排除法”、研发的“钻杆导正器”、“高低压转换配电箱”等15项小发明,在支队各矿区推广使用,累计节省经费260多万元。
尽心奉献攀高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年利用出队前、收队后的相对集中时期,赵建伟都要组织维修业务骨干开展培训,面对面地教,火炬式地传,手把手地带,先后培训骨干200余人次,他所带的修理班9人当上班长,6人被树为“岗位标兵”,21人被支队评为“专业能手”,20多人立功受奖。
赵建伟的父母、妻子都在家乡务农,多年的警营生涯,加上自身发挥作用明显,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他就随叫随到,因此,他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十分有限。儿子经常打电话倾诉对爸爸的思念,父母妻子希望他回家帮忙。凭借他的一手绝活,到哪儿都是抢手的“香饽饽”。可是,一年年寒来暑往,一次次进退走留选择,只要部队需要,赵建伟就安心留下。他说:“部队培养造就了我,我不能掌握了本领就离开,我希望把我全部所学都传授给战友。”
2010年,赵建伟荣膺“武警部队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并多次被武警黄金部队评为“自学成才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用赵建伟的话讲,荣誉是动力,代表过去,却不意味将来。革命军人要崇尚荣誉,勇攀高峰。14年如一日战斗在修理岗位的老兵赵建伟,仍然像老黄牛一样,实现他的钻研梦,等待创造新的辉煌。
責任编辑/毛毛雨
千锤百炼当尖兵
1997年12月,赵建伟满怀对军营的憧憬,入伍来到武警黄金四支队,刚下连就被分到修理所。身旁的新战友不理解:“不去野外找金矿,每天油污满面的,咱不是白当了这黄金兵。”赵建伟和战友分享了他的别样感受:“记得有句俗语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矿是个技术活,离不开精良的装备。咱们把装备修理好、维护好,保障野外勘探的战友们能顺利作业,就也是在为找矿做贡献。既然组织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就说明我们有潜能,我们不要辜负期望,要争取在小岗位上发挥大作用。”
行胜于言。赵建伟言行如一、躬身实践。初到修理所,他感到了“本领恐慌”。为弥补先天“营养不良”,白天他虚心向技术骨干请教,晚上充电补习,周末别人休息,他就泡在图书室,看省吃俭用买来的厚厚一摞专业书籍,先后系统学习了《钻探工程》、《电气焊操作规程》、《汽车常见故障排除》、《柴油机工作原理》等知识,撰写体会数十万字。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迸发智慧的火光。报废的汽车发动机和柴油机被他拆了卸,卸了拆,反反复复,周而复始,很快各类装备的构造被他熟记于心。在不断的岗位历练中,赵建伟的技术越来越精湛,令人刮目相看。支队装备一旦出了毛病,大伙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找“神医”赵建伟。
攻坚克难建奇功
2011年5月,支队地质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作业一线接连传来找矿突破的喜讯,可偏偏这时六中队401新型液压钻机出现“滴油”现象,起初大家不以为意,结果积少成多,每天泄露液压油近两桶,耗损约1500元。经咨询厂家,维修费用高达40万元,而且辗转托运设备,将直接影响作业工期。闻讯后的赵建伟心急如焚。可是,面对这个从未接触过的新装备,修不修得好,他心里没底。战友也劝他,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万一你修不好,又费钱费时费力,说不定还落下埋怨。可他转念一想,黄金兵从来都是攻坚克难、不缚金龙不收兵的,他怎么能遇到困难绕道跑呢。他向支队领导申请“啃”这块“硬骨头”,领导决定给他半个月时间试试看。说干就干,赵建伟抱着被子住进机台,翻书查资料,电话咨询厂家,耐心请教同行,仔细检查设备,可五天过去了,他的眼睛红肿了,脸上的颧骨明显突兀了,加固、密封等传统方法全都上阵了,漏油问题仍不见起色。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仿佛无彦颜面见江东父老。骑虎难下,只好放手一搏。他转变思路:也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行不通,油路出了故障,是不是也应该另辟新“路”破解困境?于是,他组织人员购买材料,把所有的油管、接头、管路接盘进行了加工和更换,在不影响机器运转情况下调整油路位置。第十天,奇迹出现,油不漏了。十天时间,仅仅花销万余元,攻克棘手难题,节约经费38万余元,总队、支队领导给予高度评价,要对他重奖,一线官兵交口称赞,施工干劲高涨。连日的辛苦瞬间化作喜悦的泪花,赵建伟动情地说:“不为钱,不图利,只为对得起组织的信任、战友的付出和自己的职责。”
多年来,赵建伟勤于思考,脚踏实地,不断创新。钻机上的高压水泵距操作台近三米,水表位于水泵上,给操作手观测和记录带来不便,他巧手一改,把水表“嫁接”到操作台,不仅方便了操作手工作,而且更利于施工安全。他总结的“车辆故障三步排除法”、研发的“钻杆导正器”、“高低压转换配电箱”等15项小发明,在支队各矿区推广使用,累计节省经费260多万元。
尽心奉献攀高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年利用出队前、收队后的相对集中时期,赵建伟都要组织维修业务骨干开展培训,面对面地教,火炬式地传,手把手地带,先后培训骨干200余人次,他所带的修理班9人当上班长,6人被树为“岗位标兵”,21人被支队评为“专业能手”,20多人立功受奖。
赵建伟的父母、妻子都在家乡务农,多年的警营生涯,加上自身发挥作用明显,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他就随叫随到,因此,他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十分有限。儿子经常打电话倾诉对爸爸的思念,父母妻子希望他回家帮忙。凭借他的一手绝活,到哪儿都是抢手的“香饽饽”。可是,一年年寒来暑往,一次次进退走留选择,只要部队需要,赵建伟就安心留下。他说:“部队培养造就了我,我不能掌握了本领就离开,我希望把我全部所学都传授给战友。”
2010年,赵建伟荣膺“武警部队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并多次被武警黄金部队评为“自学成才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用赵建伟的话讲,荣誉是动力,代表过去,却不意味将来。革命军人要崇尚荣誉,勇攀高峰。14年如一日战斗在修理岗位的老兵赵建伟,仍然像老黄牛一样,实现他的钻研梦,等待创造新的辉煌。
責任编辑/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