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幢是一种介于建筑与石刻之间的佛教法器。它是佛教在与中国本土艺术文化融合当中的独创,之前没有出现过,之后也仅仅是在日本、韩国等汉文化圈覆盖的地区存在。它发于唐也盛于唐,历经五代、宋、辽、金依然流行,只是功能有所发展。在辽金时期,墓幢成为经幢的重中之重。元代以后,因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造幢的风气渐渐衰弱,但从未灭绝,民国时仍有经幢的建造。同时,日本、韩国等地都存在经幢,但是数量远远不及中国。随后,从佛教法器渐渐演化为民间的葬俗,中国形成了历史上别具特色的“幢文化”。
关键词:经幢;种类;形制
早期的经幢上雕刻的基本都是密宗的经典《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图1),所以早期的经幢就叫作“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简称“经幢”或“石幢”。后来出现了佛像浮雕以及其他经文。
“幢”是梵文的意译,音译是“驮缚若”“脱阇”,又译作“宝幢”“天幢”“华幢”等。本意就是旌幡,而且“幢”字是巾字旁,并且与旗并提,可见幢最初的原物是在立竿上加丝织物制成的。实际上,幢是我国古代作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一种旗帜。这种旗帜是佛教道场里一种庄严的器具,通常用丝帛制成,呈现筒状或伞盖状,顶上安放珠子,象征摩尼宝珠,也就是如意宝珠,立于或者悬挂于佛像前面,起到礼仪的作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幡和幢是不一样的,二者都是丝质的庄严法器,其主要区别在于形状,圆筒状的是幢,长条片状的是幡。但不论幡和幢的关系如何,我们都可以因此了解石幢上雕刻的那些垂幔、飘带、花绳等图案并不是凭空想象随意雕上去的,它以浮雕的形式表现出了原本丝质幢的形状。
石幢的早期原型也就是丝质物的原型现在可以从佛教壁画中看到,在敦煌莫高窟和甘肃榆林石窟等的壁画中都可见。一般而言,是在一根杆子上装饰丝织品,将丝织品做成像伞盖一样的圆形的法器,每一个法器上的丝织品都是三层。丝织品旁边间隔着一定距离就有一根丝带。还有些法器在竿子底下简单增加了一个木座,从此见得这本来就应是放在地上的。之后这类幢的立竿便被做成了石制的,而底座也成为石底座。而之前的丝织物,也都雕刻成了浮雕石刻的伞状盖子,并在四周将各式装饰、垂幔等画图雕出。然而石幢相比于壁画中的丝织物的法器,因为材质的缘由,上面的伞盖部分必然体积要小一些,而下部的柱子则要更粗一些。虽然石幢缺少了丝织物的飘逸质感,但同时也多了一分庄重肃穆,立得直,也立得更稳。
在唐初,主要出现的是八面的棱形石幢,当然也存在少数六面棱形或者四面棱形的石幢,样式简洁质朴,不过只有一层的居多,装饰物也雕刻得较少,总的来说造型比较简单、纯朴。到了唐宣宗后,佛教对百姓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加,这种法器也渐渐流入民间,并非只有寺院中才會出现经幢。因此,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挥,极大地丰富了经幢的样式和质地,但由于材质的限制,依然是以石幢为主。同时,经幢的层数与装饰经过设计也有了发展,下面加设了须弥座,上面加设华盖。五代、北宋沿袭,五代之后经幢的造型更为复杂,这种繁复直至宋代,甚至幢身也开始分级,幢体的高度也有了提升,同时,各级之间安置华盖、莲花座平台,围镂空栏板,幢顶增设桃形宝珠或仰莲托珠以及宝葫芦等式样,并且雕刻的内容越来越复杂讲究。到了辽代,这种法器的走向改变了风格,成了墓幢。地上的石幢则依据位置的不同进行放置,其中有一类经幢的现存实物很少,这类经幢大多选址在位于城镇主干路的十字街口正中间的位置,整体结构与细部的做法均不同于普通的经幢。
石幢上面雕刻的不全是佛家经典。盛唐时期是中国佛教达到鼎盛的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及平民百姓,绝大多数唐朝人都虔信佛教。在唐朝的各种合法宗教中,佛教的势力最大,影响最为广泛,但其他教派也有生存,如景教,也就是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在唐朝的名称。景教的影响最小,势力最为单薄。因此,对于景教徒来说,将自己的教派依傍佛教、伪造夹带基督教内容的佛经,来帮助景教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一种选择。基于这种背景,在唐朝便出现过刻有这种所谓的伪佛经的石幢,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图2)经幢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例。
经幢一般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基座一般层数不定,由一层或者数层须弥座组成,而须弥座的束腰部分根据需要刻画各种的图案或书写各类文字,上下采用的往往是仰莲、覆莲等艺术构件、幢身一般由八面棱形为主,但四面棱形、六面棱形、圆柱形等其他形式也有可是很少出现。幢身上一般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经文。幢顶一般由华盖、腰檐、连珠、仰脸、短柱、覆莲、替石、日月宝珠等多层构件根据不同的需要组合拼凑而成各式各样的经幢,表面浅浮雕雕饰佛像、花卉、云纹等内容。
佛教自传入中国始就开始了漫长的融合之路,在此期间为了进行佛教的传播,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属于本土佛教的器物,经幢就是其中之一。对于为什么要将经文刻在石刻上,莲花生大士的预言就曾说过:“当铁鸟在空中飞行,铁马在地上奔驰的时候,就是末法时代到来。”或许是预见到了末法时代,所以便将经文刻在石头上,可以千百年屹立不倒,当世人都遗忘了佛法的时候,佛教还能以这样的方式留存于世。
参考文献
[1]阮春荣.佛教艺术的发展(第三卷)[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
[2]李振鹏.经幢的由来及其现状的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4).
[3]冀洛源.辽南京地区城镇中的经幢三例[J].文物,2013(6).
[4]赵灵芝,张霆,张松林.唐中和五年石经幢[J].文物,1995(1).
[5]罗绍.洛阳新出土《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及幢记》石幢的几个问题[J].文物,2007(6).
[6]孙继艳.石经幢小考[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3(0).
【作者简介】黄婷玮(1994—),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18级在读研究生,西方美术史专业。
①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9fb5f30102v2gy.html
关键词:经幢;种类;形制
早期的经幢上雕刻的基本都是密宗的经典《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图1),所以早期的经幢就叫作“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简称“经幢”或“石幢”。后来出现了佛像浮雕以及其他经文。
“幢”是梵文的意译,音译是“驮缚若”“脱阇”,又译作“宝幢”“天幢”“华幢”等。本意就是旌幡,而且“幢”字是巾字旁,并且与旗并提,可见幢最初的原物是在立竿上加丝织物制成的。实际上,幢是我国古代作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一种旗帜。这种旗帜是佛教道场里一种庄严的器具,通常用丝帛制成,呈现筒状或伞盖状,顶上安放珠子,象征摩尼宝珠,也就是如意宝珠,立于或者悬挂于佛像前面,起到礼仪的作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幡和幢是不一样的,二者都是丝质的庄严法器,其主要区别在于形状,圆筒状的是幢,长条片状的是幡。但不论幡和幢的关系如何,我们都可以因此了解石幢上雕刻的那些垂幔、飘带、花绳等图案并不是凭空想象随意雕上去的,它以浮雕的形式表现出了原本丝质幢的形状。
石幢的早期原型也就是丝质物的原型现在可以从佛教壁画中看到,在敦煌莫高窟和甘肃榆林石窟等的壁画中都可见。一般而言,是在一根杆子上装饰丝织品,将丝织品做成像伞盖一样的圆形的法器,每一个法器上的丝织品都是三层。丝织品旁边间隔着一定距离就有一根丝带。还有些法器在竿子底下简单增加了一个木座,从此见得这本来就应是放在地上的。之后这类幢的立竿便被做成了石制的,而底座也成为石底座。而之前的丝织物,也都雕刻成了浮雕石刻的伞状盖子,并在四周将各式装饰、垂幔等画图雕出。然而石幢相比于壁画中的丝织物的法器,因为材质的缘由,上面的伞盖部分必然体积要小一些,而下部的柱子则要更粗一些。虽然石幢缺少了丝织物的飘逸质感,但同时也多了一分庄重肃穆,立得直,也立得更稳。
在唐初,主要出现的是八面的棱形石幢,当然也存在少数六面棱形或者四面棱形的石幢,样式简洁质朴,不过只有一层的居多,装饰物也雕刻得较少,总的来说造型比较简单、纯朴。到了唐宣宗后,佛教对百姓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加,这种法器也渐渐流入民间,并非只有寺院中才會出现经幢。因此,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挥,极大地丰富了经幢的样式和质地,但由于材质的限制,依然是以石幢为主。同时,经幢的层数与装饰经过设计也有了发展,下面加设了须弥座,上面加设华盖。五代、北宋沿袭,五代之后经幢的造型更为复杂,这种繁复直至宋代,甚至幢身也开始分级,幢体的高度也有了提升,同时,各级之间安置华盖、莲花座平台,围镂空栏板,幢顶增设桃形宝珠或仰莲托珠以及宝葫芦等式样,并且雕刻的内容越来越复杂讲究。到了辽代,这种法器的走向改变了风格,成了墓幢。地上的石幢则依据位置的不同进行放置,其中有一类经幢的现存实物很少,这类经幢大多选址在位于城镇主干路的十字街口正中间的位置,整体结构与细部的做法均不同于普通的经幢。
石幢上面雕刻的不全是佛家经典。盛唐时期是中国佛教达到鼎盛的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及平民百姓,绝大多数唐朝人都虔信佛教。在唐朝的各种合法宗教中,佛教的势力最大,影响最为广泛,但其他教派也有生存,如景教,也就是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在唐朝的名称。景教的影响最小,势力最为单薄。因此,对于景教徒来说,将自己的教派依傍佛教、伪造夹带基督教内容的佛经,来帮助景教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一种选择。基于这种背景,在唐朝便出现过刻有这种所谓的伪佛经的石幢,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图2)经幢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例。
经幢一般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基座一般层数不定,由一层或者数层须弥座组成,而须弥座的束腰部分根据需要刻画各种的图案或书写各类文字,上下采用的往往是仰莲、覆莲等艺术构件、幢身一般由八面棱形为主,但四面棱形、六面棱形、圆柱形等其他形式也有可是很少出现。幢身上一般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经文。幢顶一般由华盖、腰檐、连珠、仰脸、短柱、覆莲、替石、日月宝珠等多层构件根据不同的需要组合拼凑而成各式各样的经幢,表面浅浮雕雕饰佛像、花卉、云纹等内容。
佛教自传入中国始就开始了漫长的融合之路,在此期间为了进行佛教的传播,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属于本土佛教的器物,经幢就是其中之一。对于为什么要将经文刻在石刻上,莲花生大士的预言就曾说过:“当铁鸟在空中飞行,铁马在地上奔驰的时候,就是末法时代到来。”或许是预见到了末法时代,所以便将经文刻在石头上,可以千百年屹立不倒,当世人都遗忘了佛法的时候,佛教还能以这样的方式留存于世。
参考文献
[1]阮春荣.佛教艺术的发展(第三卷)[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
[2]李振鹏.经幢的由来及其现状的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4).
[3]冀洛源.辽南京地区城镇中的经幢三例[J].文物,2013(6).
[4]赵灵芝,张霆,张松林.唐中和五年石经幢[J].文物,1995(1).
[5]罗绍.洛阳新出土《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及幢记》石幢的几个问题[J].文物,2007(6).
[6]孙继艳.石经幢小考[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3(0).
【作者简介】黄婷玮(1994—),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18级在读研究生,西方美术史专业。
①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9fb5f30102v2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