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性。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寻找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华得到展示。
【关键词】差异教学 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 任务驱动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特有的才智和聪慧,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所处环境、教育影响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其潜能未必能在同一时刻被开发出来,有快的,有慢的等等。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有责任去研究、寻找适应于不同特点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即研究差异教学在课改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用某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其实质是“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学生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在平时上机课中,一部分同学任务早已完成,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或网上聊天,他们做得都很隐蔽,一般不会让老师发现;另一部分同学动作慢慢腾腾,经常犯简单操作错误,任务一般完不成,个别同学甚至任务没完成,也在玩些其他东西。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根源就是差异性。到底有哪些差异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学生基本功的差异
如学生A比学生B上课时思维要敏捷;学生C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学生D则长于抽象的语言记忆。学生E接受能力明显长于其他同学,有的参加过校外培训,有的甚至参加过电脑作品大赛,有的则连电脑都从未接触过。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就产生了差异。
2、学习兴趣的差异。
A类生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稳定;B类生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成绩不稳,但有潜力;C类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只有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施“差异教学”。
二、差异性教学实施策略
1、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任务作为驱动,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WORD中插入图片时,我首先通过给学生观看学校六十周年校庆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和学习WORD的兴趣,引出本节的主题任务——为母校六十五周年校庆制作宣传海报,在完成这个主题任务过程中,再给出一个个小任务(比如如何改变图片的大小、位置、图片与文字的关系),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已动手,自主探究,以任务的方式再次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2、创设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由大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必要的选择。应该让能力弱的学生敢于提问,让能力强的学生勇于质疑,让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简单统一的操作充满生气,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融入课堂,都学有所获。例如,在讲授文字录入的时候,我要求初一年同学必须按照正确的指法进行打字,刚开始,同学们很不情愿,觉得枯燥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情。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刚开始接触英语,老师可以不看键盘,按顺序快速输入26个英文字母”,很多同学面面相觑,有的说老师肯定会出错,有的说老师在吹牛,我先启动广播软件,然后请一名同学上来捂住我的眼睛,全班顿时鸦雀无声,紧接着我快速按顺序输入26个英文字母到记事本,接着班级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同学们高呼老师给力。这个时候,我再告诉同学,只要掌握正确的指法,大家都可以实现盲打。同学们的兴致一下子都调动起来,大家跃跃欲试,也想掌握盲打技能。
3、实施分层教学法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这学期,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分层教学法,与科代表一起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层次:新手级:很少或是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菜鸟级:学过计算机,但水平有待提高,约占总人數的70%;小虾级:学过计算机且对计算机有兴趣,但水平与高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约占总人数的10%。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师除了一些常规的做法之外,还要认真设计分层练习。练习的设计,对于新手级学生来说,以强化基础、巩固技能为主;对于菜鸟级学生来说,重点在调动其非智力因素上,引导其多观察、勤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刻苦钻研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向小虾级转化;对于小虾级学生来说,则可设计一些应用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在练习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新手级的学生采用“制作演示文稿的资料由教师提供,内容和主题也由教师给定学生进行选择,演示文稿只要求2~3张”;菜鸟级的学生采用“自己从网上下载图片和文字资料,内容和主题自拟,演示文稿要求在4张以上”;小虾级的学生采用“自己从网上下载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演示文稿,内容和主题自拟,演示文稿要求在6张以上”。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必然也应分层,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及提高的幅度,相反可能会挫伤底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对小虾级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缩短学生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肖映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2]《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差异教学 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 任务驱动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特有的才智和聪慧,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所处环境、教育影响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其潜能未必能在同一时刻被开发出来,有快的,有慢的等等。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有责任去研究、寻找适应于不同特点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即研究差异教学在课改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用某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其实质是“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学生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在平时上机课中,一部分同学任务早已完成,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或网上聊天,他们做得都很隐蔽,一般不会让老师发现;另一部分同学动作慢慢腾腾,经常犯简单操作错误,任务一般完不成,个别同学甚至任务没完成,也在玩些其他东西。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根源就是差异性。到底有哪些差异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学生基本功的差异
如学生A比学生B上课时思维要敏捷;学生C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学生D则长于抽象的语言记忆。学生E接受能力明显长于其他同学,有的参加过校外培训,有的甚至参加过电脑作品大赛,有的则连电脑都从未接触过。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就产生了差异。
2、学习兴趣的差异。
A类生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稳定;B类生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成绩不稳,但有潜力;C类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只有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施“差异教学”。
二、差异性教学实施策略
1、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任务作为驱动,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WORD中插入图片时,我首先通过给学生观看学校六十周年校庆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和学习WORD的兴趣,引出本节的主题任务——为母校六十五周年校庆制作宣传海报,在完成这个主题任务过程中,再给出一个个小任务(比如如何改变图片的大小、位置、图片与文字的关系),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已动手,自主探究,以任务的方式再次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2、创设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由大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必要的选择。应该让能力弱的学生敢于提问,让能力强的学生勇于质疑,让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简单统一的操作充满生气,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融入课堂,都学有所获。例如,在讲授文字录入的时候,我要求初一年同学必须按照正确的指法进行打字,刚开始,同学们很不情愿,觉得枯燥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情。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刚开始接触英语,老师可以不看键盘,按顺序快速输入26个英文字母”,很多同学面面相觑,有的说老师肯定会出错,有的说老师在吹牛,我先启动广播软件,然后请一名同学上来捂住我的眼睛,全班顿时鸦雀无声,紧接着我快速按顺序输入26个英文字母到记事本,接着班级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同学们高呼老师给力。这个时候,我再告诉同学,只要掌握正确的指法,大家都可以实现盲打。同学们的兴致一下子都调动起来,大家跃跃欲试,也想掌握盲打技能。
3、实施分层教学法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这学期,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分层教学法,与科代表一起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层次:新手级:很少或是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菜鸟级:学过计算机,但水平有待提高,约占总人數的70%;小虾级:学过计算机且对计算机有兴趣,但水平与高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约占总人数的10%。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师除了一些常规的做法之外,还要认真设计分层练习。练习的设计,对于新手级学生来说,以强化基础、巩固技能为主;对于菜鸟级学生来说,重点在调动其非智力因素上,引导其多观察、勤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刻苦钻研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向小虾级转化;对于小虾级学生来说,则可设计一些应用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在练习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新手级的学生采用“制作演示文稿的资料由教师提供,内容和主题也由教师给定学生进行选择,演示文稿只要求2~3张”;菜鸟级的学生采用“自己从网上下载图片和文字资料,内容和主题自拟,演示文稿要求在4张以上”;小虾级的学生采用“自己从网上下载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演示文稿,内容和主题自拟,演示文稿要求在6张以上”。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必然也应分层,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及提高的幅度,相反可能会挫伤底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对小虾级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缩短学生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肖映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2]《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