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专业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英语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从英语教育培养目标出发,分析阐述英语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教师如何从教学设计、教材处理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从而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英语作为一门交际的工具,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人们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的过程无不体现出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英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英语如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人类创新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
  
  一、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比重也逐渐增大。但不可否认,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大学创新活动存在被动性,缺乏主动因素的支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呈现短期性特征;大学生的许多创新活动还属于跟踪创新和模仿创新,缺乏原始创新成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创新意识而言比较薄弱,在创新灵感产生后,无法有效支持创新活动的后期工作。这种情况在英语专业的学生身上也不例外。黄源深教授曾经提到:外语系的学生遇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常常会脑子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一片混沌,不知从何说起
  
  二、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原因
  
  应试教育的长期主导。多年来,应试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另一方面,其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视。应试教育在学习方法上,忽视了人才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方式和程度上的差异性;在培养目标上,忽视了人才发展的多样性。而人才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恰恰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根基,创新人才的产生正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结果。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人才的发展失去了其个性特征。
  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激励。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正确的引导与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但目前,高等教育普遍缺乏创新活动的引导与激励,使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存在盲目性;同时,也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非主动创新行为,使创新活动从属于任务要求。呈现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论文而创新等现象,创新的被动性较强。
  教育观念陈旧。我国的高等教育活动中,历来呈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倾向。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培养中的主导性作用,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而忽视了大学生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教育改革效果的不明显以及大学生培养的市场化趋势,使我国大学生课堂教育形式呈现单一化、简单化的教师“一言堂”现象。使大学生的创造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启发,创新能力培养受到阻碍。
  有鉴于此,《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鉴于此,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逻辑、辩证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必须注意教材的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考试内容的综合性。
  (一)教材的选择着眼于教学规律。自2001年起,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开始新课程实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针对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英语课程标准。目前新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能力、认知水平、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与以往明显不同。教学对象的变化要求英语专业教学从理念到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并在教学的内容与模式上进行创新。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新一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主题贴近实际,视角独特;在语言上,教材在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同时,要特别选取体现社会发展与语言演变的鲜活材料,帮助学生学习地道的语言与得体的表达;在能力的培养上要格外注重“说”与“写”的能力,引导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在不同的场合传递信息、沟通见解、交流思想,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价值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英语专业的教材选择必须体现教学手段的最新发展,充分运用新型媒体的各种形式。生动鲜活的语言素材与真是动感的视听资源使教材具备可视、可听、可说的特点。应有一个与教材同步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集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教学管理、测试评估与一体,且能下载至MP3/MP4或手机中,为学生创造轻松的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教学管理和交流平台。
  (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英语专业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英语专业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目标;与此同时,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是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在英语课堂中,如能充分发挥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倡导作用以及对教学进程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以开放、自主、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合作与交流,这将为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提供重要的保证。那麽,哪种上课方式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呢?
  讨论法被当代创造工程的奠基人奥斯本誉之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在短时间内激发极大创造力的集体思考方法。正如培根所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全面思考,发散思维,多向联想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多方向、多层次地得到发散。培养思维的流畅性而在聚材选材的过程中联想又是必不可少的能力,通过丰富的联想,单一的材料形成了材料群、肤浅的想法变成了深刻的认识,朦胧的感受变成明朗的观点,平淡的事理透露出深邃与灵性。
  棣文教授作过这样的分析:进行公开的讨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讨论,相互补充思想,你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往往在此期间,你能够产生新的观点。例如。一颗糖和别人的一颗糖交换,双方还是各有一颗糖。但是一种观点和另外一种观点交换,相互之间就不是只有一种观点了。观点与观点的碰撞,还会诞生新的观点。高校的英语教师更应十分重视这一点。在英语专业课堂上,创设 良好、轻松、民主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时处于一种愉悦、欢快、没有精神压力和负担的条件下,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另加师生一对一面谈,或老师给出一些案例,案例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没有谁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已见,只要论据充足,以理服人。就是好的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既锻炼了英语口语。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三)增加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从小学到高中并经历高考,学生已经习惯了考试有唯一标准答案。进了大学,学生也希望在考试前老师划好重点,以便于他们复习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当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就小可能很好地领悟所学内容,囚而基础知识小够固。现行的标准考试方式,一方而易使学生产生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影响学生平时学习与思考的热情;另一方而,答案的唯一性使得学生习惯于“定式”和“正向思维”,形成创造性能力障碍。
  首先需要改革的是“考前划重点”的复习形式。教师可将考试的重点以及平时需要一般性掌握的知识以课程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考试前要求学生对课程进行融会贯通的复习,而小是针对试题的“重点”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作业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其次,要合理改进考试内容。大多数教师在试卷中都会出一些综合性应用题,以测试学生对书本中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但笔者觉得这样的比例还不够,还需增加一定比例的论述性试题,比如来自课后作业中的小论文,或者来自课堂上对某一重要知识点的探讨,以及课程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关键问题。这样类型的试题,一方而没有标准的答案,有利于促进学生平时对课后作业认真对待,以及对课内、课外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另一方而让平时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同学,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成绩来肯定自己努力的价值。合理运用考试的杠杆作用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有益的教学改革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则要完善试卷库的建设,增设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题,同时任课老师也要随时关注专业的发展动态,对没有标准答案的理解分析性问题做到随时更新。
  总之,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多种途径共同作用才能提高的,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只有精选教材、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并启用新的测试方式,以及通过教师和学生们共同不断地努力,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lO(1)
  [3]郭银玲.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06(3).
  [4]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
  [5]刘艳秋.英语专业的宽泛教学[J].外语研究,2004(2).
  [6]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5(5).
  [7]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新课程对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更深层次的要求,本文就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上进行研讨,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起着基础性作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
期刊
[摘 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以“语言习得”为理论基础,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先进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总结和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任务型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任务;任务型教学;评价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抹杀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目前的新课程改革是针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一场变革。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提起新课程改革,人们往往认为是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而我则认为是创新和继承相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源于实践。在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勿庸置疑,多媒体技术也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并引发数学课堂教学的巨大变革。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现对初中数学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反思、探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
期刊
在函数与导数一章复习时,笔者曾见到以下题目:
期刊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是一次教学手段的革命,是技术的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恰当应用多媒体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实例分析    1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引导学生对数学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学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需要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
期刊
导人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一、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
期刊
历史课堂呈现知识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知识的呈现是多面的、立体的,无论人物或事件,均有一定的场面性、情节性,历史课本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都在向我们呈现过去人类走过的辛酸和荣耀,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无论自豪、痛苦、愤怒、耻辱、荣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我想课堂教学就像一道大餐的烹饪,历史这道大餐有着丰富的原料、足够的作料,教师要将这些原料、作料精心烹饪,
期刊
[摘 要]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中学时代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培养跟多的适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最终实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观念;创新思维;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在今年青海省网络英语课题研究中,我承担了子课题“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对比”的研究工作,研究数据和结果证明网络课堂教学优于传统课堂教学,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的辅助下教师能更好得解决传统课堂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传统课堂;英语教学;教学效果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