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结合,以点带面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教育科研在创建学校特色、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诸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实践过程往往问题不断、困难重重。文章主要围绕学校教育科研的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教育科研;问题;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18
  作者简介:叶 霑(1989—),男,湖南永州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校教育。
  我国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已有几十年,各个学校积极响应,且通过教育科研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体系,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教育科研作为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大家重视。很多教育者逐渐认识到,教育科研在创建学校特色,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性学生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学校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學校教育科研现状及问题
  我国众多学校虽然在教育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前的教育科研的发展已不能适应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这就对学校教育科研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科研的推进过程往往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观念上看,一些教师对教育科研存在的误区
  1.能力误区——“我不能”
  在许多一线教师的眼中,教育科研非常深奥,只有专业机构和教研人员才能做到,而自己理论知识薄弱,缺乏研究方法和科研能力,不知从何做起,就算做了也“不能”做好。
  2.职责误区——“我不负责”
  一些教师认为,进行教育科研不归自己负责,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教育科研属于分外之事。另一些教师担心教研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影响自己的教育教学。他们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可兼得[1]。
  事实上,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我认为,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学和教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3.功利误区——“我为了什么”
  很多学校把教育科研与评先进、评优秀挂钩,这样做虽然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但也容易使教研的目的不纯粹。一些教师教研只是为了评职称、评优或者获取名利。以此为目的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教师,其教研成果的质量往往不高。
  (二)从实施过程中看,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1.理论指导不足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很多教师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理论不足、方法较少,教师就难以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研活动。即使掌握了一些教育理论方法,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用经验,而不是用教育理论来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如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的后果要么是教育科研成果过于肤浅,要么是教研成果和教学实际脱钩,可操作性较差。
  2.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从教育科研的管理来看,学校管理者往往只注重制订方案计划,却忽视对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一些学校在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成功,获得立项以后,科研工作就进入停滞状态,学校管理者也没有按照时间节点的要求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直至快要结题时,才开始匆匆找资料,补记录[2]。这样匆忙申报的教研成果质量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3.教育科研经费不足
  一般来说,对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教育管理部门会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但是,一个重点教研项目所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管理部门所给予的。而学校的课题要想出成果,物质基础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有很多优秀成果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要想长期实施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作支撑。教育科研经费不足往往会造成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不高,影响学校教研成果的水平和质量。
  4.教育科研脱离教学实践
  一些学校的教育科研项目虽然看起来高屋建瓴,但没有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内容过于空洞、可操作性较低,对教学的实用价值不大。事实上,教育科研成果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解决教育问题,是判断教育科研价值的关键。
  二、针对学校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论及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研究经验,我认为教育科研要想走出观念误区,提高教育科研实施的质量和效率,可以采取以下两大方面的对策。
  (一)教研结合,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很多教师认为课题太难是因为他们对课题的参与程度不高,一些学校在课题选题、立项上都是由个别行政干部“一手抓”,等到审核通过了才把任务分配给教师,这就导致很多课题偏离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从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脱离开来,教师会觉得课题空洞乏味、高不可攀。反之,学校把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相结合,将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融合在一起,让教师充分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才能从根本上纠正教师“不想做,不能做”的观念。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分工,全员全程参与
  从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立项、执行到最后的结题,每位教师都应该全程参与,团队协作,而不是按任务、按步骤分工到个别教师。如果学校较大,或有部分特殊情况的教师,我们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开展5~10人的教育科研小组,尽量让每一个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全员参与,一方面能使教师相互促进监督,避免个别教师偷工减料、偷懒拖拉导致出现整个教研工作无法进行的困境;在群体的影响下,也能带动个别功利性的教师回归教育科研的本质。另一方面,全员参与使每位教师对课题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以此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而全程参与则可以避免因为交接不利所导致研究不连贯,与计划脱节的问题,长期的团队磨合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教师必须合理分工,比如各科专业教师负责相应学科的教研课题;行政组统一指挥调度,统筹整个教研流程;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将教学和教研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检验、充实教研成果。合理分工使教师们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进而将观念从“我不负责”转变成“这个我负责”。
  2.立足教学实践,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
  一切理论都必须从实践出发,一切教研成果都必须经得起教学实践的考验。如果在选题时就脱离教学实践,教师会觉得课题空洞乏味、高不可攀,进而影响教研活动的实施。
  反之,如果课题是教师们结合教学经验推选出来的,就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参与度高了,对课题的理解深了,不但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反而会提出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操作建议。这些经验和建议可以成为很好的教研素材,支持教研成果的论证。
  (二)以点带面,多点发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多深奥的专业知识都是从最基础、最简单的道理发散而来,很多优秀的教育科研课题,追根溯源都是通过一些最基础的教育学原理来解决教育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就要以点带面、多点发散,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以学校特长为核心,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长或者特色,既可以是课堂教学上的特长,也可以是校风、校纪等精神文化方面的特色。我认为,学校教育科研应扬长避短,以学校特长为核心来进行教研,有三个好处:一是以学校特长为核心,课题的物质基础就更牢固,教育科研的资源也更丰富,执行起来也就事半功倍,能显著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效率;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特长,能节省教育科研经费,对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有效地节约了教研时间和教研成本;三是在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学校特长的过程中,更容易拓展思路。通过教育科研的理论学习,教师们能发散出更多的新点子和好创意。这样以教学支撑教研,用教研指导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进而提高教研成果的质量。
  在选题时,我建议不要单单依靠某一学科的教师,而是应该发挥所有教师的集体力量。综合多学科教师的经验,就更容易把单一课题发展成综合课题,把个人思路提升到集体智慧。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则要将学科教师的专业教学经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以及行政教师的宏观规划经验结合在一起,合力推进教育科研。这样一来,效果就不是简单的“1 1=2”了。
  2.以专家型教师为核心,将普通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
  一线教师虽然经验丰富,但是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较少或者比较肤浅,难以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研工作和分析实际教育问题。这就需要有掌握着先进理论基础和丰富教研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对整个教育科研流程进行指导、监督、管理。即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培训,对教师们在教学和教研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发现教研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并及时纠正;建立健全教研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从而保证教育科研课题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学校如果已有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专家型教师可以从已有的教研小组中择优选拔;反之,则需要从外部聘请,并在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储备师资力量。
  而大部分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些教育学理论和将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的技巧和经验而已。通过专家型教师的系统指导、培训,经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的历练,一大批普通教师将会不断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甚至是专家型教师。以教研带动教学,用教学检验教研,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将会不断提高,真正做到了教学、教研两不误。
  3.以优秀教研成果为参照,融合学校特色进行发散创新
  创新比创造要容易,很多创造源于对失败的创新。教师在查阅资料、参照国内外优秀教研成果的过程中,既能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还能少走弯路,提高教研效率。要注意的是,参照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而是要融合自己学校的特色,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不断以点带面,多点发散,融合创新;不断反思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学校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特长或特色,可以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发散创新。比如,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小学就创造性地将美术的艺术之美、乒乓球的技巧之美、少年武警的力量、精神之美相融合,组织开展了许多丰富多样的教育科研活动。这样既丰富了课题的选择,也更容易组合创造出新的教育科研课题。
  综上所述,学校通过教研结合,以点带面,就能显著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海虹.浅谈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9(10):178-179.
  [2]尹晓军.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应对策略——来自宁波市中小学的调查和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6):50-53.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也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只有用心去感受幼儿的内心世界才能读懂他们,才能探索出更加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让幼儿的成长更加快乐。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展示;真情陪伴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31  作者简介:王春艳(1982—),女,甘肃秦安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语言及初中数学教
一、前言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对教师提出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教师向专业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的新要求。而要促使教师由单纯的教育工作者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育专家,其根本就在于正确引领教师在持续、有效的自觉反思中走专业自主发展之路。  二、教师反思能力在教师成长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成长的动力来源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界的支持和影响,即出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的规范、期望和要求,而对教师进行有计
摘 要: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只有在尊重孩子的成长意愿和内心真实需求的条件下,才会变得鲜活而有意义,才会产生民族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道德体验,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基于以上认识,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握山小学(以下简称“我校”)遵循事物阶梯式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小学生认知特点与情感态度,探索出“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树德立品”的“进益德育”三阶梯模式,从而在方法上避免了教育者一厢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促进学生能够通过学校的教育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通过关注核心素养来加强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学校管理;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使自己的各方面都能够得到锻炼,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因为核心素养是学校
摘 要:高中学生处在一个敏感的年龄段,再加上当代高中学生所处的特殊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们的多样性格,提升了教师对学生教育评价的艺术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必须探求评价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那么再难的事也会得到妥善解决。  关键词:高中生;评价方法;情绪  古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现在的高中学生多为“00后”,他们在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在
文章的主旨就像“人的心灵”,文章的线索、结构、语言就像人的血液、骨架和皮肉,文章的题目就像人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好的题目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给读者一种往下读的冲动。许多读者都有这样的一个习惯,看报纸、杂志、文集时,都喜欢先看题目。说白了,就是想先看这本书中哪篇文章的题目最吸引人,然后决定看哪一篇。  由此可见,一篇文章拥有一个好的题目非常重要。“童话大王”郑渊洁在皮皮鲁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061-02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这两大核心概念融入数学思维的培养中,明确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建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此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但这仅仅是停留在直观形象的认识,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对于空间观念
摘 要:2016年高考,广东开始启用全国卷,研究新题型成为一线教师的热点话题。为了帮助广东省广州市美术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美术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掌握“七选五”解题思路,笔者设计了本节基于语篇理论的解题技巧课。  关键词:美术类高中;语篇理论;“七选五”;高效解题技巧  我校为美术类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语篇意识。笔者任教高二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此题型,对它不熟悉,表现出畏难情绪。
摘 要:语文就是一门艺术,要让这门艺术课堂生根开花不是易事,本篇文章从张扬个性、精巧构思、精辟表述三个方面浅谈这门艺术什锦的妙处,以求抛砖引玉,不断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智慧,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能够学以致用。  关键词:个性;构思;表述  飞鸿过也,弄月吟风总不休,语文教学无昼夜。语文教学的课堂智慧忽左忽右,忽东忽西,不一而足,如今,顿悟,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了不逊张扬个性、巧解
摘 要: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自觉的阅读,在课文的空白处进行自主注解与圈评,同时将阅读的体会与感悟及时记录在阅读材料之上,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淀,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批注式阅读;八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