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老还乡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色生香
  深秋晴午,我又一次站在这块空地上。它位于一座村庄内部,被巷子夹着,前后左右是屋宇,旧出一种颓废中的静谧与放达。人烟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没得比,但依然有在门口剔牙的男人、背孩子的村妇、几只没有好奇心的黄毛狗、西风扫下的黄叶、枯草摇曳的墙头,脚下的沙土,夹着碎瓦片和烟头。空地还是空地,这些年,拆迁,改造,建新房,靠近城镇的村庄经受激烈的变动,但时间流经这里,平缓得难以辨认流速。
  我关心的只是一株树,梅树,它居然还在,叫我惊异,但比从前那一棵年轻,也矮小得多,该是老地方的新树。秋季少雨,叶子蒙尘,瓦砾在下,群鸡扒食不易。
  1969年离现在多远?隔着一万公里烟水、两三代人的容颜。那是我当知青的第一年,二十一岁,被投入双重的炼狱,身体劳累,饥饿,灵魂荒芜,绝望。这辈子就那一年经历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春种秋收加打柴。是春天,布谷鸟不识好歹地在山冈上叫得你想自杀。我参加了大队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不会跳舞、编舞,只胜任教唱《八角楼的灯光》,跟着唱的队员爱走音。
  随宣传队队长下村,他要动员住在这个村子的一位农妇,让她担纲,在公社的文艺汇演中上台唱《不忘阶级苦》。我说我和她不熟,你去,我在这里等。他说好。男性宣传队长阿宝是四肢发达的耕田把式,好处是性子绵软,从来不发脾气,当女队员们的出气筒最为得宜,被部下取了绰号“宝姐姐”。“宝姐姐”进屋去说服早已退隐的过气艺人,耗费唇舌,我只好仔仔细细地赏梅。
  天晓得为何如此寂静,仿佛全村人都跑了,连鸡鸭也躲起来了,剩下蜜蜂。向老天爷保证,只有一只,悄悄地嗡嗡,翅翼托着些微闪光。树的枝干粗大偃蹇,皮如铁,正逢花信,虬曲的枝条上,密匝匝的花朵,初雪般纯净的白,被周遭的灰颓烘托着,出尘的净美,叫人不能不凝视。还有销魂的香。莲花只宜远嗅,太近则呛鼻;茉莉太烈,近于妖冶;余如紫荆花、鸡蛋花,都嫌俗气。中正的芬芳,首推白玉兰,但梅花亦别有难言的贵气,愈冷愈清冽,丝丝缕缕地漫开,蕴藉而倔强。我在树下,小心地把花枝拉近,生怕花瓣被抖落……
  “哈,原来是你!”一个银铃般的脆声在背后蓦地响起,我下意识地退后,脸发热,唉,在陌生之地盘桓,成为可疑人物了!转头,背后的屋子,离地两米处有窗户,窗户里头有一张脸,十六七岁的模样,蓬松的头发扎了两根粗辫子,皮肤黝黑,大眼睛,诡秘的笑容格外俏丽。
  “我在等宝姐姐,他去了阿清家……”我急忙解释。
  “我认识你。”她说,手没放停,正在打扫楼梯。“上次宣传队来我们村演出,你报幕是不是?”
  “这梅,真好!”我转移话题。
  “不就是花吗?”
  “是花就好。香味天天送进你家,不要钱。”
  “我才不要,没工夫。”
  我对她说,古人中有一个叫林和靖,一生不结婚,娶梅树为妻,可见梅多矜贵。
  她的眼睛更大了,惊讶地说:“是吗?”
  往下,聊了会儿闲话,她说爸妈在外,家里有哥哥和姐姐。说话时,宝姐姐回来了,他和小姑娘很熟,彼此开玩笑,她邀我们进去喝茶,我们婉谢。
  次年,我在小学担任民办教师,担任附设高中部的语文科老师和班主任,小女孩成了我的六十八名学生中的一位。
  第一个学期结束,开始放寒假。那是1971年早春。“文革”尚未落幕,我家多事,又一起政治運动鼓捣起来,名曰“一打三反”。一生清白的父亲被关进“学习班”,日夜遭逼供,据工作组里和父亲有交情的人透露,父亲的精神接近崩溃,有轻生之念,吓得全家魂飞魄散,母亲竟日以泪洗面。祖母因心梗猝逝不足一年,祖父又遭一次打击。多少天来,每个家人都极少言语,家里只有小鸡吱吱。
  那一天是立春,后天便是大年初一。前一夜,西伯利亚的寒潮席卷而下,阴雨被强劲的北风裹成巨帘,在碉楼前飘来飘去。午后,家里只我一个人,母亲让妹妹陪着,去邻村的深巷找秘密开业的巫婆求为父亲脱难之法。弟弟在小镇陪孤独的祖父。我在房里读《离骚》,冷得双腿发麻,无法久坐,站起来跺脚。从暖水壶倒出一杯热水,双手抱着杯子取暖,从窗子望出去,天空低得快要压住瓦檐,我开始喃喃背诵李贺:“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笃笃,有人在敲门。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极度的恐惧,要么是拘禁父亲的工作组来人,威迫我们揭发被定为“阶级异己分子”的父亲,要么,是更坏的消息……敲门声更急,我只好打开,一阵夹带冷雨的风扑来,我打了个踉跄。
  看不到人,只有缀满白色花的枝条。我擦擦眼再看,一个人站在花枝后面。是我的学生。
  “你来了!”这废话的意思是:这样又冷又湿的天气,怎么还出门?
  “答应的事要完成,给!”她把花枝递给我。我接过。连连道谢。
  “别高兴得太早,花是假的,真的……落尽了。”她俏皮地笑笑。我看清楚,她戴着绒线帽子,毛线织的围巾裹住脸,只露出忽闪的大眼睛,全身滚圆,也许能穿上身的厚衣服都穿了。
  “后天就是大年初一,总该有花才好呢。”我来不及请她进屋喝一杯热茶,她已转身离开。我怔怔地看她,风雨中,帽子后面露出的辫梢,拴着火红的蝴蝶结,是暗淡人间唯一的亮色。
  我使劲关上门,把花枝拿回屋内细加端详。是梅树的枝条,铁青色,虬曲,该来自她家后的那一棵树。繁密的雪白花,是棉花做的,做工堪称精巧,都不是成片的花瓣,而是蓓蕾,圆嘟嘟的,带一个小巧的开口。远看时,确可乱真。
  记起一段故事。有一次上语文课,讲到《卜算子·咏梅》,我别有用心地做了发挥,列举古人的咏梅诗句,着重讲解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无意中看到她,眸子闪现奇异的光,露出会心的微笑。我记起去年隔着墙壁和她的对话,她没忘记我说的“梅妻鹤子”。
  下课以后,她对我说:“老师,你特别喜欢梅花是不?”我说,是啊,你村子那一棵开得特别美,那个香!   说话就到寒假。我和学生们在校门口告别。她说:“过年前我送你一株梅花。”我说:“当真?”“要是假的,就……”她在脸上做出羞羞的手势,意思是以名誉做保证。
  临近过年,我完全忘记了梅花,没有闲情。尽管即使在“破四旧”以后,过春节插花的风俗没有被毁掉,梅花、吊钟花、蜡梅、桃花,乡民从山野砍来,趁圩期摆卖。
  是的,在梅花落尽之后,她依然履行了诺言。我含着泪,把花枝插进瓶子,煞有介事地注满清水——于我,它依然活色生香。
  德针
  乡亲们掐着指头,数说在我记忆里依然生动的古人,如贪杯的老村长阿佑,少年老成的阿样,好吃懒做的阿遥,前生产队会计、天真烂漫的阿翼伯——“学大寨”的高潮中,激昂地在全村大会上宣布,我村过三十年一定进入共产主义,保证不喝粥,餐餐塞饱白米饭。他就凭着这玩世的幽默感,活到九十二岁……
  “德针还在吗?”
  “早去了,喝农药。”乡亲的语气淡漠。
  “怎么回事?”
  “天晓得,本来日子已好过多了,女儿都出嫁了……白白吃一辈子苦。”乡亲摇头。
  我当知青的1969年,德针是全村男人中当仁不让的硬汉。妇女们说他死是活该。男人们则付出同情。
  德针个子小,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顶多一百斤,脸上多痣,眉毛歪斜且疏,牙齿不齐,笑起来像哭。他比我大十岁上下,即出生于1938年前后。那一年他不到四十岁,但腰身伛偻,八字脚,走起路来不大利索,望之似五十开外。“大跃进”年代,他曾被招进县煤矿当挖矿工,好歹算国家职工,但三年困难时期厂矿大规模裁员,他又被送回乡村。眼看已过三十,娶亲是头等大事,从前攒下的钱有好几百元,问题是外貌、职业、经济能力,都拿不出手。好在媒婆了得,拿着德针从前的工作证,作为说亲的证据,在近深山的村子,以“人家可是工程师”为号召,加上不错的聘金,把一个识字极少的女子说动了,成了亲。
  女子比德针小十多岁,容貌中等,块头比乃夫大得多。她进门以后发现德针除了祖上留下的半间房子以外,并无长物,知道上了大当,甩碗碟大闹几场。德针搬来媒婆,以比“当工程师”雄辩的理由,说得她冷静下来:你是再改嫁谁要?好歹有屋子,保证不让你吃苦,你有威风尽管向他耍。
  从此,她老老实实地跟他过,唯一的条件是:不吃苦。
  德针一个人把苦吃光。那个年代,在没有副业,只靠耕种稻田和少量自留地的村子,要想获得起码的温饱,一如让骆驼穿过针眼。唯一的活路,是打柴出卖。那时,许多村子办了瓦窑,需要大量柴草。一百来斤柴草,可卖两块多,相当于在生产队出勤一个月以上的报酬。但打柴之苦莫可名状,动不动要走二三十里,凌晨三四点出门,傍晚才回来。山路的崎岖乃至危险,单看名字就知道几分:斗米径(须吃一斗米饭才有力气走过)、风门坳、猛风颈、一字横排(山脊形状如一字,路极窄)。而且山路走完还得下到谷底,那里没有路,只有六七十度的陡坡。空手走尚且够呛,何况肩上压着一百多斤?条件稍好的,骑单车到山脚,把单车寄存在相识的人家,再步行,归程以单车载柴草。次一等的,推俗称“鸡公车”的独轮车来回。最苦的是从头到尾靠肩挑,这样的倒霉人物,村里只一个——德针。筋骨嫩的,如我,打一天柴,趴一个星期,全身筋骨疼痛,难以成眠。久经考验的地道樵夫,一连上山三五天,算条好汉。但德针能够一气进山半个月,每天挑一百五十斤柴草,进村时一拐一拐,精疲力竭。好心人劝他歇歇,他摇头,明天凌晨,在大牛山的山脊,一轮白冷的月,照着他的身影——扛两头尖的扁担,一端有一个小袋子,里面是妻子为他准备的午餐,多半连米飯也没有,只有冷番薯和芋头。有一年,山里的毛毛虫染了病毒,风来,虫子从树上被刮进溪水。樵夫啃干硬的午饭后必喝水,便中毒,脚肿成粗大的萝卜。拖着这样的病腿上山不误的,方圆十里内,只有德针。他以难以想象的坚忍,最大限度地诠释了那句俗语:没有吃不了的苦。
  我常常看到他挑着小山一般的柴草进村,都是天擦黑的时光,所有樵夫,包括最窝囊的我,都早已回到家,洗过澡,吃过晚饭。第二天,又是他起得最早,为了在深山抢到好柴草的地盘。
  德针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娃,我在乡村小学教书那阵,她四五岁。德针接二连三地生产,但总是“没带把的”。非要个儿子,是德针夫妻唯一的共同语言,他老婆的背上一直背着没断奶的孩子,脸上布满乌云。和我一起当教师的同村人阿颖,住处离德针家近,知道德针家的底细,好几次对我叹息:德针家又断炊了,昨夜,孩子哭成一堆,他老婆和他吵到半夜,我捂紧耳朵也没用。然后,两个人掏钱,从每月二十五块的工资中,努力压榨出一块、五毛,送去德针家。
  有一次,我和阿颖回村里,德针的长女彩霞,那年四五岁,在禾堂上跳房子,她知道我俩对她家好,爬满鼻涕痕迹的脸露出天真的笑,说:“今天爸爸生日。”我们蹲下逗她:说说看,吃到了什么好东西?她一边跑开,一边举起右手,无师自通地摆出剪子的样子:“两毫子(两角钱)猪肉!”这是我平生最早见到的“胜利”符号。我和阿颖相对默然,流了泪。
  出国以后,听移民的乡亲说,一气生下五个女娃以后,德针才断了念头,刹了车。五个女儿都只念完小学,其中的老三小时感冒,高烧不退,烧坏了脑子,有点弱智,嫁给同村的老光棍。几年之后,丈夫和父母争吵,气下不来,喝了半瓶杀虫药“敌敌畏”。这是我出国以后听说的同村人自杀的第一个案例。
  往后,女儿陆续长大,出嫁,德针的负担越来越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小的一个也出了阁。其中两个女儿嫁到富裕的顺德,家境不错,接父母去住了几次。德针的妻子,终于有了笑容,喜滋滋地把一个个外孙背大。德针则打下手,帮太太带外孙。我和阿颖昔年牵挂的娃娃彩霞,远嫁东莞,女儿已上了高中。
  然而,就在“这辈子最好”的境况中,德针效三女婿的死法,去了。乡亲告诉我,他一不算穷,二没有大病,三没有人过分为难,顶多是一辈子以“让他受苦”为职志的妻子,出于惯性,骂他没出息,但他也该早习惯成自然了吧。
  “你说说看,他年轻时吃尽苦头,如今有什么关坎跨不过呢?”乡亲居然问我这个毫不知情的异国归人。
  我想起那句俗语“没有吃不了的苦”的后半句:“只有享不了的福。”他生下来,就是“纯吃苦”的料。
  责任编辑:田静
其他文献
阴阳师  阴阳师最初诞生在峚山脚下。阴阳师区别于凡人的特征是,如人体以鼻子为中线进行轴对称折叠,他们的身体一半黑一半白,可以左侧黑、右侧白,也可左侧白、右侧黑,后人称其为阴阳师。阴阳师分不同等级,初级阴阳师黑白之分不明显,只是隐约可感觉到;越高等级黑白越分明,最高等级的阴阳师一侧纯黑、一侧纯白。  阴阳师人数极少,他们的诞生与峚山出产的玉膏有关。阴阳师的祖上用玉膏浇灌丹木,经过五年的生长,丹木就会
期刊
一  夜深风寒,一城人静。写了“蒲宁寓”的灯柔和地亮在门外,等着深夜里前来叩门的人。  青石阶梯,古色木门,门上黄铜的门环,一一被灯光照着。头上是青瓦的门檐。踏进去,里面是一方小的天井,出天井往左,才真的进了院子。  下廊下火盆里的炭火已经烧得很旺。近前去,一团暖烘烘的热气扑来,扫去半身寒气。凳子是围着炭盆置好的,人这里才坐下去,那厢便有粑粑卷送上来,说,这夜深风寒的,怕是饿了,让在炭火上烤热了吃
期刊
一  强烈的阳光透过舷窗,打在翻开的《看不见的城市》一书内页上。阳光切出书页上的一块,照耀着其中文字:“旅途终于把你带到了塔马拉。你沿着两边墙上挂满招牌的街巷走进城市,眼见的不是物品,而是意味着其他事物的物品形象……”阅读使人困倦,机上的假寐又让我陷入杂乱无边的想象。我去往的是之前从未去过、从不知晓的一个县城。连续三个月因疫情对人员流动的严格限制刚被解除,六千米高空上飞机沉闷的肚腹内的乘客的脸庞全
期刊
三张床整齐地摆开。  住进去才知道,这本是两张床的空间。天花板上悬垂下来的两个离地不高的蓝色布帘子严重错位,暴露了这一切。床多了,帘子没有多,隐私只能遮挡得影影绰绰、犬牙交错。  最里边靠窗户,躺着一个瘦削老人,床头挂着吊瓶。老头八十一岁,来之前还和小他一岁的老伴种地。老伴十多年前患上了帕金森,偶尔会糊涂。这老两口的经历,给我一个错觉,那就是在土里刨食的人身體皮实,性命结实。老头的胆出了问题,被孩
期刊
儿子念中学时,他的同学家里面养了好多猫,其中有波斯猫。听说波斯猫的两只眼睛是两种颜色,是不是这个样子的猫就叫波斯猫,到现在我也弄不清楚,因为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送到我们家的小猫确实一只眼睛是蓝色的,另外一只眼睛是琥珀色的,非常漂亮,一身白毛没有杂色,真正地被当成宠物养了。当时家里的房子已经换了,非常暖和还向阳,小猫来了之后还算享受,但却有点享受过分了。由于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它来的时候很小,就喂
期刊
白沟,在我老家东北方,距离百十多里,是一处以批卖箱包并各种小商品闻名的商镇。这地方,我去过两次,距今快三十年了。去之前对这地方了解甚少。集市上,有推着小车卖泥人的。老年人说,白沟河那边,出捏泥人的手艺人。我准备写武侠,零零碎碎读明代史,朱棣的燕军与朱允炆的中央军,曾在白沟河恶战。集市上卖衣裳的,大都去白沟进货。村里一位暴发户醉酒后,掏出手枪,冲天鸣放。据说,他的手枪,也是从白沟买回来的。  199
期刊
秋蝉  读唐代张乔的《蝉》:“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蝉声一悲,翅膀一抖,凉风别离,仿佛目睹了一幕人世间的悲凉。  其实,蝉鸣声一缕最好,孤,独,细,欲断将断,欲断未断,像藕之丝连,像国画或者书法里的飞白,韵味十足。  蝉声多的时候,显得喧嚣,显得浊、硬、乱。像一团乱麻,你不知如何解开。又像工厂车间车床上做零配件时,旋转飞溅
期刊
和煦  上级通知,说户外可以不戴口罩。我现在出门还是在兜里揣着口罩。都戴你不戴,不好;都不戴就你戴,也不好。  我随大溜。  今天大连街上,还都戴着口罩。网上说大连又增加了一个,是一个在美国读书回来的十五岁少年。  到星海湾海边,感觉有所不同。冬泳的海友们,都摘下了口罩。也有些把口罩拉到下巴颏,远看着就像鹈鹕的嗉子。前些日子打招呼都是风中挥挥手,今天能走近一些,但也都在三米开外,说简单的话。  有
期刊
一  我所租住的公寓,在一条长满槐树的街上,这一带的人就叫它槐树街。实际上它也有个方正的学名:五四路。  槐树街的房屋,一栋挨着一栋,没有隔开适当的距离,而是杂乱地寸土必争地挤在一起。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这一片没有被漂亮的小区同化,而是颇不协调地插在新建的高档小区之间。  住在这里的,多半是城市扩张前就在此地的城郊居民,还有领少量薪水的底层打工族,以及像我这样穷酸的自由职业者。  租屋多是早已搬走的
期刊
南湖  岳阳也有一个南湖,南湖这名字的重叠性大,就像我们今日每个人几乎无法独立拥有一个名字,只要把你的名字交给百度,它便能搜索出一串和你高矮胖瘦、年龄、性别都不一样的同名同姓者。  岳阳南湖古称湖。这倒是一个岳阳独立拥有的名字。汉语词典对“”字的释义只有一条,湖南岳阳的古湖名。可见湖这名字的唯一性,仿佛这“”字就是为岳阳这古代的湖而造的。  从湖到南湖,我想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我的肉眼看不到这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