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诵读,作为一种有声的阅读方法,其最终目的在于领悟文本的内涵,学会鉴赏文本。和其它阅读方式不同的是诵读必须通过声音、口吻、神情、体态共同作用于文本,方能声情并茂地表达文本。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
一、诵读的作用
诵读是传统教学中的经典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才能充分体现诵读的意义和价值,尤其对古诗文来说,更应该多诵读,通过读,去品味文章的内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生在理解读熟后再背诵,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而且在诵读中得到美的愉悦和享受。
诵读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初中阶段,由于受教学目标更多指向于阅读理解的影响,诵读开始减少。这种减少,年级越高越是严重。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文体特征,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语文需要诵读,特别是古诗文教学是需要大力提倡和训练的,语文课没有了诵读就好比百灵鸟哑了歌喉,会失去语文味的。朗读,是语文这桌大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
诵读的方法,诵读有很多种方法: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示范朗读,轻声读,高声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学生通过诵读,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出感情,读出问题。在读中真正领悟学习的乐趣,这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二、诵读教学的实施过程
1.要加大诵读的训练量。对于古诗文来说,应该是先读后讲,多读少讲,多背精讲,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为主,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为辅,一堂古诗文课,应该保证主要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最终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教育。除课堂外,早自习也是语文诵读的最佳时间,通过学生自读,教师领读,听录音范读。总之一句话,要灵活,有效,充分利用早自习每一分钟来诵读。此外,要多形式,多方法,长期不懈的培养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课堂上要给出学生朗读的时间,课外要给学生朗读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在朗读中体味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受到艺术的感染,滋润学生心灵,以显示语文教学的感染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要加强教师的范读。朗读并不是老师可以放手不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教师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声音等于将文本的情调和情思传递给学生,学生很快对文本产生了好感。有了好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真正把自己置于文章中。学生与文章的作者原本相距太远,而老师琅琅上口的诵读,在无形中把这两者的距离给拉近了:对于这两者的沟通,诵读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具备朗读的示范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结合学生做出高水平 的示范,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特级教师韩军在教学杜甫名作《登高》时,他是这样的指导学生范读的: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之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这样的诵读,把握住了典型环境中典型形象,在诵读中,学生所能够领悟到文本意义,丝毫不会逊色于单纯文字分析时所获得的信息。
3.要加强诵读的指导和督促。文本不同,诵读的要求也不同。如古代诗歌必须放慢语速,节奏和停顿要鲜明,重音要清晰。诵读时要留出头脑中形成的文本画面的缓冲时间。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诗,诵读此诗,每句以三拍为节奏,每拍后要适度拖长字音,不能断音。第二句后要稍长。前二句中在描写送别的场景,要在诵读时展开想象,“浥”“青青”“新”字要重读。后二名直抒胸臆,表现依依惜别的深情。第三名是全诗抒情的高潮,“更”字为最强音,要读得深沉有力,读出万千情谊和祝福浓缩在“一杯酒”中的感喟。第四名语调回落。“无故人”三字要逐步放慢语速,读出不忍分手的无奈和伤感,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抒情性的文本的诵读要注意感情的收放自如,平淡而不缺乏激情,热烈而不失去深沉,一句话,是一个调子,一种语气。诵读要通过语气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共21个“也”字,这些“也”字语气各不相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要读出陈述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要读出感叹语气。
另外可以运用配乐朗诵,反复吟诵的方法,通过充满激情的诵读,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
4.要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好诗不厌百回读。诗,是在读中品味的,而读诗的过程,同样也是语感培养的过程,著名老师刘丹在教诗歌时,课堂中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吟诵:“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是营造氛围,酝酿情绪,唤起期待;“大家跟读”――这是模仿借鉴,尝试诵读,初步感悟;“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这是深入思考、认真品味;“全体同学,自由朗读”------这是亲近文本,整体把握:“师配乐朗读”――这是诵读引领,方法示范;“生配乐。分角色朗读”――这是深层品读,个性感悟,积累语感……这样的诵读,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无疑是成功,是到位的,很有操作性。
又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诵读教学的关键,便是指导学生读出妻、妾、客在回答同一问题时的口吻,心态。这三人的回答,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但个人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又显示出一些细微的差异。其妻回答极度赞誉之辞,语气强烈;而妾的回答少了几分真情,添加了几分敷衍、敬畏的色彩;至于客人的回答纯是奉迎之辞,语气平淡而虚伪。三句简短的对话却神态逼真地映射出三人不同的心理。在引导学生分角色诵读时,要抓住这些句子的微小变化,反复训练在搞好诵读的同时,也逐步吃透了文本,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诵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坚持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处理好诵读和鉴赏的关系,真正把古诗文教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教给学生科学的诵读方法,使学生既会读,又会鉴赏文本,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
一、诵读的作用
诵读是传统教学中的经典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才能充分体现诵读的意义和价值,尤其对古诗文来说,更应该多诵读,通过读,去品味文章的内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生在理解读熟后再背诵,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而且在诵读中得到美的愉悦和享受。
诵读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初中阶段,由于受教学目标更多指向于阅读理解的影响,诵读开始减少。这种减少,年级越高越是严重。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文体特征,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语文需要诵读,特别是古诗文教学是需要大力提倡和训练的,语文课没有了诵读就好比百灵鸟哑了歌喉,会失去语文味的。朗读,是语文这桌大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
诵读的方法,诵读有很多种方法: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示范朗读,轻声读,高声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学生通过诵读,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出感情,读出问题。在读中真正领悟学习的乐趣,这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二、诵读教学的实施过程
1.要加大诵读的训练量。对于古诗文来说,应该是先读后讲,多读少讲,多背精讲,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为主,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为辅,一堂古诗文课,应该保证主要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最终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教育。除课堂外,早自习也是语文诵读的最佳时间,通过学生自读,教师领读,听录音范读。总之一句话,要灵活,有效,充分利用早自习每一分钟来诵读。此外,要多形式,多方法,长期不懈的培养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课堂上要给出学生朗读的时间,课外要给学生朗读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在朗读中体味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受到艺术的感染,滋润学生心灵,以显示语文教学的感染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要加强教师的范读。朗读并不是老师可以放手不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教师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声音等于将文本的情调和情思传递给学生,学生很快对文本产生了好感。有了好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真正把自己置于文章中。学生与文章的作者原本相距太远,而老师琅琅上口的诵读,在无形中把这两者的距离给拉近了:对于这两者的沟通,诵读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具备朗读的示范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结合学生做出高水平 的示范,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特级教师韩军在教学杜甫名作《登高》时,他是这样的指导学生范读的: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之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这样的诵读,把握住了典型环境中典型形象,在诵读中,学生所能够领悟到文本意义,丝毫不会逊色于单纯文字分析时所获得的信息。
3.要加强诵读的指导和督促。文本不同,诵读的要求也不同。如古代诗歌必须放慢语速,节奏和停顿要鲜明,重音要清晰。诵读时要留出头脑中形成的文本画面的缓冲时间。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诗,诵读此诗,每句以三拍为节奏,每拍后要适度拖长字音,不能断音。第二句后要稍长。前二句中在描写送别的场景,要在诵读时展开想象,“浥”“青青”“新”字要重读。后二名直抒胸臆,表现依依惜别的深情。第三名是全诗抒情的高潮,“更”字为最强音,要读得深沉有力,读出万千情谊和祝福浓缩在“一杯酒”中的感喟。第四名语调回落。“无故人”三字要逐步放慢语速,读出不忍分手的无奈和伤感,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抒情性的文本的诵读要注意感情的收放自如,平淡而不缺乏激情,热烈而不失去深沉,一句话,是一个调子,一种语气。诵读要通过语气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共21个“也”字,这些“也”字语气各不相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要读出陈述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要读出感叹语气。
另外可以运用配乐朗诵,反复吟诵的方法,通过充满激情的诵读,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
4.要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好诗不厌百回读。诗,是在读中品味的,而读诗的过程,同样也是语感培养的过程,著名老师刘丹在教诗歌时,课堂中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吟诵:“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是营造氛围,酝酿情绪,唤起期待;“大家跟读”――这是模仿借鉴,尝试诵读,初步感悟;“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这是深入思考、认真品味;“全体同学,自由朗读”------这是亲近文本,整体把握:“师配乐朗读”――这是诵读引领,方法示范;“生配乐。分角色朗读”――这是深层品读,个性感悟,积累语感……这样的诵读,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无疑是成功,是到位的,很有操作性。
又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诵读教学的关键,便是指导学生读出妻、妾、客在回答同一问题时的口吻,心态。这三人的回答,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但个人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又显示出一些细微的差异。其妻回答极度赞誉之辞,语气强烈;而妾的回答少了几分真情,添加了几分敷衍、敬畏的色彩;至于客人的回答纯是奉迎之辞,语气平淡而虚伪。三句简短的对话却神态逼真地映射出三人不同的心理。在引导学生分角色诵读时,要抓住这些句子的微小变化,反复训练在搞好诵读的同时,也逐步吃透了文本,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诵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坚持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处理好诵读和鉴赏的关系,真正把古诗文教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教给学生科学的诵读方法,使学生既会读,又会鉴赏文本,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