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教学质量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提示,指为学生呈现材料的清晰度;二是参与,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程度;三是反馈矫正程序。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第三个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译自英文“feed back”,其本意为“反哺”“回复”“回赠”。[1]我们把对当前说话人话语的回应叫做反馈语(backchannels)[2]。课堂反馈指课堂上双向和多向的信息交流,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也存在于学生之间。本研究中课堂反馈定义为,课堂上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将学生实际水平与目标之间差距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用以调整自己的学习。
   本文以本北京某中学校内公开课上的师生真实反馈案例为依据,将对教师课堂反馈中存在的问题与危害加以分析,并据此给出一些建议。
   一、教师课堂反馈存在的问题
   1.忽略、回避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
   有些教师出于课堂整体进度的考虑,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在教师预设范围内的回答,选择忽略或回避;有些教师为了迎合教学改革中教师“辅助者”的角色,在教师课堂话语时间被量化评判的压力下,对于课堂上发现的学生问题,刻意采取少说甚至不说的反馈方式;有些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害怕出错而回避学生答案中的问题。这些反馈方式减弱了教学的针对性,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
   某位教师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中,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原因。一位学生分享了第十八自然段,由于此段出现的美国地名较多,学生朗读得不流利,朗读效果不理想。这位老师在学生读完后,沉默几秒,开玩笑地用“大型车祸现场”(意为“惨不忍睹”)对其朗读情况加以点评后,便继续请下一位同学回答问题了。
   这位教师的反馈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我有一个梦想》作为一篇反种族歧视演讲稿,其内容庄重严肃,与之相应的课堂上教师着力营造的气氛也是如此,而老师的这个玩笑性质的反馈显然破坏了这样的课堂气氛。第二,该反馈回避了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这个学生个人的问题还是集体存在的问题,如果是集体存在的问题则如何解决,是需要授課教师及时加以处理的。
   另一位老师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则反馈得更为艺术。教师问:“如果马丁·路德·金在演讲的时候,将地名说成这位同学读的这样,大家想一想,演讲效果会怎样?”学生说:“演讲的煽动力鼓动性会大打折扣。”于是教师给大家时间练习这一段,并范读此段,既巧妙解决了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演讲稿中排比句的如虹气势,更加理想地完成当堂课的教学目标。
   2.反馈的用语和形式单一,反馈评价不能切中要害。
   笔者经常会记录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反馈语。在一节校内公开课上,一位教师说了接近20次“好”“很好”“不错”,“大家说他说的对不对?”说了接近十次“大家给他一点掌声”。整节课看似进行得非常顺利,掌声不断,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有的学生在听到几次“很好”之后就不会再表现出像开始一样被表扬的快乐了,学生在集体鼓掌了几次之后掌声也开始变得稀稀拉拉的了。由此可见,教师平淡乏味的反馈不足以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反馈语单一平淡,反映出可能存在的两种问题:第一,教师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设置的问题大多过于浅显,甚至能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缺乏思维的含量,因此教师没有可以与学生深入对话的余地;第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害怕课堂上“节外生枝”,产生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不敢“追问”,只能用单一的“好”“不好”来回应。这样的师生对话只是表面浅显的甚至是虚假的,根本谈不上从中发现问题,产生课堂生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反馈语言“越位”,代替学生回答
   生本理念的课堂要求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很多教师在抛出问题之后,不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很多课堂提问最后变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
   教学《琵琶行》时,有教师问:“白居易为何泪下沾襟?”生:“因为他被琵琶女的乐声感动了。”师:“仅仅是被乐声感动吗?白居易的泪中有没有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有没有为自己的身世落泪?有没有送别友人的哀伤?”生:“有。”
   这位老师的反馈语中已经包含了问题的答案,学生只能用简单的“是”或“有”来回应。这样的反馈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抢占了学生的话语权,课堂看似有对话有交流,实则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核心地位也无从体现。
   4.反馈语言过于绝对,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倾向于给出标准答案,这种凡事都有单一答案的思维一旦被学生接受,往往会禁锢学生思维,成为学生今后成长发展中的瓶颈。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有位教师让大家谈论自己的梦想,有的同学希望自己未来的生活质量能够更好,有的同学梦想走遍世界,有的同学希望成为军人,为国家做贡献。因为这节课较为宏大的主题,老师说“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能够看到,同学们的梦想也是有高下之分的。”随后,该教师极力赞美了那位有军人梦想的同学。
   该片段是整节课最后的自由表述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畅所欲言,学生的每一个不损害他人的、有利于自己和社会发展的梦想都是值得珍视的,并非只有崇高的家国梦想才是唯一值得肯定的,因此,学生的个人梦想不应该被忽视,教师在赞美崇高的家国梦想的同时,也应该肯定合理的个人梦想。
   二、教师课堂反馈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给出了高中语文课堂高效反馈的几点建议:
   1.对课堂反馈关键点要有敏感性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且没有激情的行程。”对于学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教师在课前要有所预设,在课堂上要敏锐地捕捉并给予回应;而对于学生意外生成的关键问题,教师应敏锐地发觉、继续追问、点石成金,或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回答,让学生在辨明真理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2.反馈内容和方式要有多样性
   除了给出“对”或者“不对”这类判断性的反馈之外,我们可以给出包含教师态度的表扬和批评反馈,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围绕课堂的三维目标给出描述性的评价。
   教学《我有一个梦想》,如果学生的朗读展示流畅、情感充沛,我们可以从知识技能角度评价:“你对课文的情感把握相比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掌握了演讲稿的朗读技巧了,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我们也可以从过程和方法角度評价:“通过课前的小组合作练习,你仿佛再现了几十年前的那次演讲,你们小组的合作能力真让老师刮目相看!”也可以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评价:“你已经体会到演讲者那种为正义事业激情澎湃,义愤填膺的情感了,你能再领读一遍,带大家感受一下吗?”这些反馈语言精准地点评了学生的某一方面的优点和进步,不仅告诉学生“正确”,而且表明了教师的赞扬的态度“好”,最后还让学生知道了自己进步或仍需改进之处。
   除此而外,课堂反馈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在学生表现出彩时,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也可以竖起大拇指、点头微笑、表情赞许、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用肢体动作激情澎湃地将心中的共鸣表达出来。
   3.反馈语言要具有指导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研究者莫慕贞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更偏爱教师对学习者有关学习掌握情况的反馈[3]。只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这对提高学生能力毫无意义。但如果告诉学生正误的原因且告知其如何改正或改善,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时候,教师看似“无为”,实则更需要精心设计问题、铺垫问题,于无声中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4.反馈语言不可过于绝对,要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教师应注意反馈语言的处理。语文课堂中很多问题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只存在是否最合适、最恰当的问题。教师要慎用课堂反馈语言,不能将其绝对化。语文学科中,只要是合理的、积极向上的、能够自圆其说的答案,老师都要仔细思考再给出定论,对于在老师看来不是最佳答案却正确的答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其保留自己的见解。反馈评价需立足于学生发展,而不只是努力向标准答案靠拢。
   恰当的课堂反馈既可以发展教师的教学机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中收获知识技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强化反馈意识,让教学反馈贯穿教学始终,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注释:
   [1]刘显国.反馈教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
   [2]胡健,徐洪亮.反馈语的特征与功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3.
   [3]莫慕贞,黄英华,姚静静.Scott George PARIS,Gordon STANLEY,Jim TOGNOLINI.使用 Rasch测量模式分析小学生《教学反馈量表》的心理属性[J].心理学探新,2012(05):387-396.
   高晖,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往往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在解读课文的时候,最直接的视角就是课文中的“我”(这个“我”有可能是显性的,也有可能是隐性的),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作者的笔而进入课文。这种直觉性的认识,一方面可以叩响课文解读的大门,但是有时候又会制约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深度。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引导的出发点就是学生解读课文的直觉性认识,而落脚点则是对课文解读
何为“高效课堂”?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其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   何为“把手”?即有效率进行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现状,我认为这一“把手”就是挖掘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课堂的被动式学习对比来说的。传统的灌输式课堂,学生就像一个容器,主要以“听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木兰诗》一课中关于木兰这一人物的形象定位,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木兰是一个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而对木兰的女儿情怀,要么一点不涉及,要么蜻蜓点水。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如果仔细研究教材,就会发现文本中除了写木兰备战、木兰征战这两个环节之外,其余的环节都是围绕着“木兰是女郎”这句话展开的,全文突出表现了木兰的女性形象。从《木兰诗》创作的背景来看,南北朝时期正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佛教思想在当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示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让中国传统文化扎根在孩子的内心,迸射出新鲜的血液,让传统文化的脉搏在孩子的生命中更有力、更持久。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词,每位教育者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策略和途径,彰显古诗词
《项链》是莫泊桑的名篇之一,在诸多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放在小说主题和人物玛蒂尔德的研究上,而对小说人物之一路瓦栽先生常常被忽略。路瓦栽先生在我们读者和玛蒂尔德眼里似乎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同时在整篇文章中,单从字数这一点上来看,作者给予路瓦栽先生的笔墨与玛蒂尔德相比也少的可怜,作者似乎也在有意忽略他。我们不经要问,既然路瓦栽先生如此多余且被忽略,为什么作者不把他直接从文章中删除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体验才是创作的土壤,决定着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囿于乡村生活,与自然更亲密的相处、和劳动更密切的接触、对现实更真实的感知等生活体验恰是乡村学生的创作优势。由此衍生的丰富而最具感染力的写作素材真实地存在于他们的大脑深处,可惜受制于思维的壁垒。   一、活动缘起   基于上述思考,在《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本文阐述了诵读的含义及其在文言学习中的作用,结合课堂改革背景,以《孙权劝学》为例设计“四读”课文,为诵读课堂提供三大教学策略:敢于“放”——以读促学、适时“收”——以评促读、“多”与“少”——七分研学,三分后教。   一、朗读?朗诵?诵读!   关于“诵读”,《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下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
现代诗歌展现出了中国五四至建国期间广阔的历史画卷以及此时代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精神层面理解中国近代史。尽管如此,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占比并不高,几乎所有的习作要求都会写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一条,然而诗歌恰是最能展现学生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种文学体裁。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诗歌再创造的一种形式之一,能够从音乐角度上展示现代诗歌的魅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现代教育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所强调的重视学生个体经验、全面发展(“完人”)、情感交流以及非指导性教学原则,也与我国新课改以来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鉴赏文学作品”、“提升思维品质”的课程目标以及“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等元素不谋而合。   然而,从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实际情况来看,人本主义教学观与高中语文教学并
在艺术创作当中,有一重要的手法叫“留白”,留白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给艺术欣赏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赋予这些艺术作品以不同的意义。在文学创作当中,也有留白的说法,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有的是作者刻意为之,有的则是解读者所发现的。无论什么样的成因,也都让文学作品的解读者有了新的解读空间。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有一个经典的作品,也就是《陈太丘与友期》,这是一篇选自刘义庆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