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文言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强情境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首先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美需要以情感为媒介,教学更需要以情感为纽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这条纽带抛向学生,把作者、教师、学生的情感世界连通起来,创造出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本人课前搜集了大量的三峡景观图片,并结合课文内容,根据景象的变换,配上了不同的背景音乐。接触文本前我便播放了这一多媒体课件,连绵的山峰,奔涌的江流,清澈的江水,激荡的瀑布,哀婉的猿鸣,凄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真实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陶醉了,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师还可以借助时代背景描述直接进入历史时代来“造境”。 要让学生读懂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而要了解作品的创作动机就不能不了解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片、电影、录相等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还可以借助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美的体验之中,让他们愉悦地感受美好的联想,从而获得性情的陶冶、思想的升华。
   二、品味精彩语言,感受文韵之美。
   古朴典雅的古诗文体现着汉语言最深邃的魅力,简练、精准、形象的语言极具表现的张力,意境开阔深广,韵味无穷无尽,往往几字便将偌大情境展现无余,让人在头脑中生发出无垠的境象,大有“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如《与朱元思书》,它可谓古文中的千古绝唱,文中像“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样文情并茂的佳句比比皆是。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文体特点,挖掘课文语言特色,带领学生吟咏诵读,品味揣摩,让学生陶醉于古诗文的文辞之美、音韵之美、节奏之美,达到陶冶情操、提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三、挖掘人物形象,感受人格之美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在文言文教学中主要依靠圣贤先哲的人格感召和文学作品的熏陶。如齐国晏婴不卑不亢,不辱使命出使强楚,陶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慨然正气而写就《五柳先生传》,刘禹锡被贬官后,身居陋室而安贫乐道,著就名作《陋室铭》,周敦颐身居官场,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完成奇文《爱莲说》;还有《出师表》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岳阳楼记》中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的人格之美借助文言文载体延续千年,涵养了无数的华夏子孙,今天值得后世子孙瞻仰膜拜。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文言教材中蕴含的人格之美,与古人“交流”,让他们领略圣贤先哲高洁的精神、傲岸的风骨,感受其人格魅力的滋养。让这些作品中无穷的精神魅力,不知不觉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地完善着学生的人格。
   四、反复阅读古文,体会情感之美
   文言文无不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情感,表达作者对真善美和理想的执著追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细致的阅读,领会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美,并指导学生发挥联想,联系实际,比照自身,去浸润其中,吟咏体味,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认知,达到爱作者之所爱、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的同化境界,从而受到情感美的熏陶。
   五、探究文章内涵,领悟思想之美
   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丰富积累,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总结,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因此,发掘文言作品中的思想之美,让学生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非常必要的。初中文言文中有很多文章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之作。如《论语》、《孟子》、《马说》、《醉翁亭记》、《陋室铭》等。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疏通文章后让学生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主张,所提倡的主体精神以及这种思想、精神在长期历史延伸中所铸就的民族性格特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孔子的谦虚勤学;"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韩愈的怀才不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有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有刘禹锡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起着对人激励、劝诫的作用,有着让人铭心刻骨、感念不忘的力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知有多少人从这些名句格言中汲取营养,得到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力量。
   总之,文言文教学中,读懂文字、理解意思只是基础,品味、鉴赏文言文神奇的美的力量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特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鲜活的感觉、情感、经验和认识等,进入语言所创造的美的世界,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觉能力、审美情感体验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心理素质和创造美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收祖国传统的文化,发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才能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其他文献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学生怕学,老师怕教,文言文古诗文教学成了阅读教学的难点。然而,写得好的现代文,使用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等,大部分来自文言文的作品,文言文对语言的丰富,对自身语言的创造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灵活运用恰当的教法,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钱老师不仅是处理文、言材料,而是把它当作文,钱老师从文章的角度,理解感悟这样大的背景
期刊
作文占中考、高考的近“半壁江山”,近几年凭一篇好作文上重点高中、上名牌大学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中考、高考得满分作文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都表明写一篇好文章极有可能改变命运。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怕作文,认为没什么可写,无从下笔。的确,写作是一种复杂、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生活积累、材料选择、立意结构、遣词行文等一系列脑力活动。一直以来,尽管师生们辛苦努力,却往往“油去灯不亮”,作文教学水平
期刊
纵观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爱国主义这样的一种优秀传统,我们中华民族亦不例外。爱国主义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在发挥着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语文教师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基本思想感情。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
期刊
《“生态—幸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与实验》系全国中语会十二五重点课题《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与实验》之子课题,旨在通过深入研究、认真分析语文课堂教学中,人与环境之间、人与活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种心灵飞扬、激情涌动、心灵对话、自由展示、不断生成的生态课堂,从而促进生师(包括老师)自然、自在、自由地幸福成长。   本课题既是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更是在探索被“应试教育”捆绑下的新课程改革
期刊
一、写好文章开头   写好文章的开头,不仅是为了吸引读者,而且是为了让自己能够顺利流畅地把文章写完、写好。那么,怎样构思才能写好文章的开关呢?可以借鉴以下几种写法:   1、开头要紧扣作文题目   例如: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这句话的来自课文《台阶》,作者开篇直接就引出台阶,因为“台阶”是地位的象征,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父亲想有地位却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
期刊
一、充分利用好发展性课堂教师评价用语   制定评价用语要本着“精当的指导性 、强烈的启迪性、热切的激励性”的原则,充分运用好关爱性评价、鼓励性评价、激发性评价。   1,关爱性评价   每个孩子的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本身智质等会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我注意了解清楚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把自己无私的爱献给每一位学生,不搞任何特殊化,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关注的目光,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
期刊
一、重视预习,积极思考,主动求知   不得不承认,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心存恐惧。因为难度大,再加上缺乏兴趣,他们不愿意多看,多思考,而是等待着老师将现成的结论“喂”给他们。长期如此,定会养成依赖心理,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一方面,让学生试着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不懂之处作好记号,询问老师和同学。一方面,教师可针
期刊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对中学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途径。   (1)精心设计导语,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个人的内心所产生的情感,触动了别人的心灵,有了相同或相似的感受。这就是感情共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活跃学生情绪,创
期刊
“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叶圣陶  一   那天的阅读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赵丽宏的《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美丽的文字,再一次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赵丽宏说,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因为你迎着风雪绽放出小小花朵,会被人们无情的利剪和刀斧剪斫,成为在美丽的瓷瓶里盛开的伤痛
期刊
一、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是被动的、机械的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化师生感情,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意。一旦师生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就会乐学、愿学。作为教师,应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对学生有宽容的态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