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我们不能一味地寻求所谓的“激情”“热闹”。应从在保持原有创新激情的基础上,关注课堂的相关细节,即“倾听”“评点”“异声”。从真正意义上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细节 倾听 评点 异声
随着新课改的开始,新的教学理念可谓是层出不穷,语文教师都兴高采烈地投身于课改的队伍之中。语文课堂多了几分热闹、喧嚣,好似教师的一场个人表演秀。细细想来,缺少了几分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学生的琅琅读书声以及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恰当评点。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中更多的应该关注这些细节,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呈现“活”而不“乱”,“活”而不失“品位”的局面,也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更有效。
细节之一:“倾听”
我在这里强调的“倾听”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倾听,即学生要注意倾听教师的提问讲解,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发言。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课堂上,教师提问之声还未结束,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可是回答的内容却牛头不对马嘴。其实,“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一种品质。听的能力强,就能抓住说话人的要点,有效地吸收营养,很快地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你的提问,是否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如果没有,不妨停下讲课,作适当的提醒,让学生再听一次问题,再听一遍同学的见解,也许这几分钟的倾听,会带给你精彩发言,也许就这几分钟的倾听,学生获得的更多。
美丽的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倾听”这一美丽的细节。师生互相倾听的和谐画面,无疑会提升语文课堂的“品位”,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
细节之二:“评点”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教师要时时刻刻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个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灵动。时常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被学生的见解所震撼,让我们感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有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一切的可能性。可是我们往往为教师的评点而汗颜:“你真聪明!”“真棒!”“太好了!”课堂上充斥的是常常是这些流于表象的过分热情的表扬式评点,而缺少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以被称赞的实质性评点。当然,我并不全盘否定上述教师的评点,因为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需要适当的鼓励来增强自信心,只是这种一味迁就式的评点用得多了,就失去了他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教师能准确点评个性化的精彩发言会成为整个语文课堂的亮点,让学生也印象深刻。朗读评点如此,其他方面的评点也一样,教师抓住学生说话的根本点后,精确地说出不够到位或有错误的地方,那才是评点的魅力所在。教师在课堂中应关注自己的评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回答被欣赏和不被欣赏的理由,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巨大潜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细节之三:异声
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按照自己事先的教学设计一路顺畅地与学生合作下来,中途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一部分学生的意见都会令教师相当满意,突然一位学生的见解打破了老师原先的教学思路,并且该生的意见引起其他学生的哗然一片。此时,教师是予以关注,正确引导还是断然否定亦或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呢?我暂且把课堂中这类学生的见解称之为课堂中的“异声”,即与众不同的声音。虽然这“异声”有时会置教师于被动的地位,使之措手不及甚至难堪,但教师应关注这个细节。因为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学生精彩的个性化见解因此而迸发,往往就是这些“异声”。只是教师应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异声”,可以立即接纳并引导之,但有时遇到一些有失偏颇的“声音”,教师可以先接纳,然后作缓处理。曾经看过一节《威尼斯商人》的课堂实录。当教师请学生说说夏洛克的性格特征时,有学生说“贪婪”“吝啬”“冷酷无情”,可有一位学生却说“可怜”。她的理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学生一片哗然。教师在措手不及之下接纳了这“异声”,但没有马上让学生展开讨论,而是作了缓处理。请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而教师本人却在脑海中搜集可以恰当引导学生的材料。过后教师用“98抗洪抢险的事例”“05年防治‘非典’的事迹”为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思想的错误。我为这位教师的机敏而拍案叫绝!我认为课堂中这种“异声”尤为精彩,教师更应关注这一细节。尤其是情感思想方面的问题,更要耐心、细心地予以指正,为学生指路导航。也许正因为这样,学生将更加“信其道”,让你的课堂教学更有魅力和实效。
教学过程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理念、智慧。决定课堂效率和质量。杨再隋先生说:“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关注细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构建起有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卜弋初级中学)
编辑/杨帆
【关键词】细节 倾听 评点 异声
随着新课改的开始,新的教学理念可谓是层出不穷,语文教师都兴高采烈地投身于课改的队伍之中。语文课堂多了几分热闹、喧嚣,好似教师的一场个人表演秀。细细想来,缺少了几分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学生的琅琅读书声以及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恰当评点。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中更多的应该关注这些细节,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呈现“活”而不“乱”,“活”而不失“品位”的局面,也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更有效。
细节之一:“倾听”
我在这里强调的“倾听”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倾听,即学生要注意倾听教师的提问讲解,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发言。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课堂上,教师提问之声还未结束,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可是回答的内容却牛头不对马嘴。其实,“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一种品质。听的能力强,就能抓住说话人的要点,有效地吸收营养,很快地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你的提问,是否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如果没有,不妨停下讲课,作适当的提醒,让学生再听一次问题,再听一遍同学的见解,也许这几分钟的倾听,会带给你精彩发言,也许就这几分钟的倾听,学生获得的更多。
美丽的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倾听”这一美丽的细节。师生互相倾听的和谐画面,无疑会提升语文课堂的“品位”,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
细节之二:“评点”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教师要时时刻刻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个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灵动。时常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被学生的见解所震撼,让我们感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有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一切的可能性。可是我们往往为教师的评点而汗颜:“你真聪明!”“真棒!”“太好了!”课堂上充斥的是常常是这些流于表象的过分热情的表扬式评点,而缺少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以被称赞的实质性评点。当然,我并不全盘否定上述教师的评点,因为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需要适当的鼓励来增强自信心,只是这种一味迁就式的评点用得多了,就失去了他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教师能准确点评个性化的精彩发言会成为整个语文课堂的亮点,让学生也印象深刻。朗读评点如此,其他方面的评点也一样,教师抓住学生说话的根本点后,精确地说出不够到位或有错误的地方,那才是评点的魅力所在。教师在课堂中应关注自己的评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回答被欣赏和不被欣赏的理由,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巨大潜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细节之三:异声
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按照自己事先的教学设计一路顺畅地与学生合作下来,中途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一部分学生的意见都会令教师相当满意,突然一位学生的见解打破了老师原先的教学思路,并且该生的意见引起其他学生的哗然一片。此时,教师是予以关注,正确引导还是断然否定亦或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呢?我暂且把课堂中这类学生的见解称之为课堂中的“异声”,即与众不同的声音。虽然这“异声”有时会置教师于被动的地位,使之措手不及甚至难堪,但教师应关注这个细节。因为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学生精彩的个性化见解因此而迸发,往往就是这些“异声”。只是教师应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异声”,可以立即接纳并引导之,但有时遇到一些有失偏颇的“声音”,教师可以先接纳,然后作缓处理。曾经看过一节《威尼斯商人》的课堂实录。当教师请学生说说夏洛克的性格特征时,有学生说“贪婪”“吝啬”“冷酷无情”,可有一位学生却说“可怜”。她的理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学生一片哗然。教师在措手不及之下接纳了这“异声”,但没有马上让学生展开讨论,而是作了缓处理。请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而教师本人却在脑海中搜集可以恰当引导学生的材料。过后教师用“98抗洪抢险的事例”“05年防治‘非典’的事迹”为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思想的错误。我为这位教师的机敏而拍案叫绝!我认为课堂中这种“异声”尤为精彩,教师更应关注这一细节。尤其是情感思想方面的问题,更要耐心、细心地予以指正,为学生指路导航。也许正因为这样,学生将更加“信其道”,让你的课堂教学更有魅力和实效。
教学过程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理念、智慧。决定课堂效率和质量。杨再隋先生说:“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关注细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构建起有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卜弋初级中学)
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