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三年,初识人工智能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u0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人工智能


  初识人工智能是在本科读学前教育专业时。某天课下,老师推荐了一个幼儿机器人编程兼职,作为准教师的我们各个跃跃欲试。第一次培训主要是介绍和展示,负责人拿来了一盒乐高,哗地倒了一堆,“这些东西你们可以拼出什么,都来试试。”拿起大小不一的方块一通忙活,大家交头接耳着不知搭建什么。几分钟后,终于进入正轨,15分钟过去,每个人面前至少都有个作品了。在这众多的作品中,房子占据大多数。“看来大家都很爱家啊。”欢声笑语中进行到了下一步,负责人说:“请你们每个人搭建一辆车。”大家的搭建速度明显快了起来,不一会儿,汽车就纷纷完成了。老师笑着说:“你们能让你的汽车跑起来吗?”大家都开始在盒子里找是否有轮子类的积木,轮子安上了,每个人都带着小汽车跑了一圈。“有没有办法让小汽车自己动起来?”进行到这一步,大家兴致已经十分高,负责人讲到我们即将要了解的是幼儿机器人培训,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表现之一。我们主要负责3~6岁孩子的启蒙教育。接下来两个小时的培训学习中,对物理一窍不通的我竟然学会了接电路,在电的驱使下小汽车缓缓动了起来。第一次课后,我们每人带回去一箱定制教具,这是未来一学期兼职授课的工具。
  回去后,宿舍里、空地上,都是我们的战场,每一个模具就像自己的孩子。几次培训后,我们都了解了基本原理,学会了搭建。然而如何去教,是更為严峻的考验。
  带着新奇与忐忑,第一次授课拉开了序幕。那是一次针对4岁孩子的亲子课,15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家庭是妈妈陪伴上课,其他都是爸爸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还没开课,爸爸们已开始各显身手。课程开始,我带着已建好的模型和教具,在介绍课程概况后,邀请大家观摩模具——机器人。几分钟后,新手教师的我带着一丝紧张,先明确了本节课主题——机器人,具体人物形态不限,必须是各组亲子合作搭建。
  不一会儿,一个个小机器人便站立在桌面上。我请每个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搭建,有大黄蜂等。接下来怎么让机器人动起来呢?一些爸爸胸有成竹地开始摆弄线路,一些爸爸抓耳挠腮地探索着。这时我拿出两箍线,请爸爸们将线穿到机器人身体里,试试看能不能帮机器人动起来。几分钟后,几个小机器人已经被赋予了能量,动了起来,但是每个机器人动的部位不同,有的摇头,有的摆臂。我拿来了我搭建好的机器人,将机器人手臂上的线对接,机器人开始摆臂。这时,有家长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开始讲解线路的知识,听了几个家长的讲解后,我邀请家长让孩子来观察并尝试接电路。在孩子们一声声的惊叹中,在各个家庭或生疏或熟练的亲子互动中,一节课画上了句号。
  课下,很多家长找我交流,说怎么没讲原理,怎么没一步步教小朋友如何去搭建等各种问题。我想,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时期,照着一个模子培养不出有创造力的孩子。一学期授课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收获了对建构的兴趣,每个人的机器人都可以顺着轨道走。
  幼儿机器人编程能帮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和编程中,奠定初步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正是这一学期,让准教师的我对人工智能 幼教有了初步了解。

人工智能 幼教


  人工智能 幼教不仅表现在机器人编程上,更体现在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上。在任幼儿园教师期间,教学中我会运用多媒体与幼儿进行互动。教室里有实时监测教室温度的设备,游戏区里家长义务提供了故事机,启动按钮便可以听到机器人讲故事,幼儿园就是一个大型人工智能 幼教的应用现场。在一线的教学中,我也深切体会到人工智能在幼儿园应用的无限潜能。
  目前人工智能在幼教行业中的运用是极其有限的。幼师是极其细致的工作,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有晨(午)检、进餐、睡眠、盥洗、如厕、教学活动和户外活动,可以说是保育与教育结合的。教师精力是有限的,注重保育会忽视教育,注重教育会忽视保育,工作中常常容易顾此失彼。人工智能目前在幼儿阶段更多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应用很浅显。在未来,若人工智能教师和幼师能实现双师分工明确、完美结合,或许能更好发挥幼儿园教育阶段的育人效果。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未来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早上智能幼教对幼儿进行晨检,识别出孩子的班级,并带孩子进入教室,与无故缺勤孩子的家长及时沟通联系;游戏环节中,智能幼教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动画、智能黑板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理解知识;午餐环节,智能幼教会根据幼儿的健康状况和营养要求制定合理的膳食;午睡环节,智能调控系统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调试出最舒适的午睡环境,并实时进行午睡监测;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智能幼教可以实时监测幼儿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促进家园合作。这些协作可以把教师从重复而单调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情感方面。

人工智能 早教


  人工智能与幼教结合日渐普遍的今天,人工智能 早教也蓬勃发展。北京很多早教中心都引进和开发了相应的课程。在我曾从教的丰台区一家早教中心,每个教室都配有音响、电视或投影。在音乐中带领孩子体会夏威夷的热情、非洲的鼓乐、朝鲜的《阿里郎》......课程上,早教中心紧跟时代发展,引进美国STEM课程,并针对中国幼儿开发了中国STEM课程。
  记得有节针对3岁孩子的STEM课,主题是《房子》。课前,教师用一个触屏盖房子游戏,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课程开始,第一个环节是用视听触味嗅多感官感受房子,接着用磁力积木玩具和父母一起搭建想象中的房子,运用积木内部磁力的特性让一个个平面的形状迅速组成立体图形,且随时可以变化,对孩子们空间概念的建立帮助很大。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亲子共同手工搭建房子,爸爸主要负责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妈妈们更多负责装饰,孩子则在旁边提供一些简单的帮助。不一会儿,一幢幢房子都站立了起来,孩子可以和父母在自己搭建的房间中玩耍。课程结尾,每个孩子都介绍了自己的房子,在欢乐的《You are my sunshine》中结束了整节课。一堂课里涉及了手工、美术等多个领域,在真实的操作中,孩子们认识了房子,并在同父母共同搭建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STEM课程是综合的,涉及各个领域,课程中会运用一些简单的人工智能 课堂技术,整体课程的设计培养的是孩子们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最近,北京某早教中心还开发了人工智能 早期英语课程,完全打破成人学习英语枯燥的听读写模式。进入课堂,会被3D全息互动投影环绕,投影(人工智能教师)在每个孩子身边,适当环节点击即可互动,早教教师在中间主导整个教学活动,双师合作带领孩子们学习英语。如识别交通工具一课里,早教教师在practice time环节设置车辆比赛游戏,幼儿体感带动虚拟车辆前行,途中不停重复某个单词,习得单词越快者越易赢得比赛,真正实现了玩中学。sing and dance环节则释放孩子们天性,人工智能教师会带领孩子学习标准美音、唱歌,可以与虚拟人物或真实伙伴共舞。整个过程人工智能教师和早教教师合作完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贯彻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实现了沉浸式教学。

幼教(教育)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吗?


  人工智能在早幼教领域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那么人工智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取代幼教吗?
  人工智能无法实现培养人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及艺术性。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情感,而目前的机器是无情的,所以有无“情感”,是人与机器的重要区别。幼儿阶段,是培养情感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自我,处理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与这个时期有着重要联系。
  不仅情感,幼儿阶段的认知总体上是“无意识”的,即认知过程是卷入、沉浸式的觉知、感受、体验过程。我们不能用机器取代活生生的體验。
  人工智能无法替代教师。因为教师是富于感情和智慧的个体,懂得在潜移默化中将优秀的品质融于教育。对于幼师而言,幼儿一日生活中存在很多教育契机,针对突发事件的教育是人工智能远不能比的。如教室里飞进来一只小鸟,孩子们很感兴趣,幼师会生成一节鸟类的主题活动,而目前的人工智能则较为机械,难以灵活给予教育。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之于幼教,它只能替代教师的部分劳动,不能替代教师的角色。
  三年来,我在早教、幼教路上结识人工智能,熟练运用人工智能,见证了人工智能 幼教三年的发展脉络。金秋时分,我又踏上了求学路,继续从学术角度钻研人工智能,希望能更深入地去了解这门未来性的学科,并在未来的从教中将人工智能 幼教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丁莉莎
其他文献
乐冰:你从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起步,创作史已有30多年,由于写诗与生活的关系,诗歌在你的生活中占有了什么样的位置?或说在你的生存经历中,生活与诗歌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方文竹:诗歌与生活既有相互让位,也有相互通融的方面。写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说,写诗本身构成了生活,却不是生活本身。而生活尤其是人的生活不会是直线式的单向势态,诗歌写作插在生活的夹缝里,是随着生活的腾挪而运转的,生活在断裂、停顿和
小胡同有大来头  若下功夫钻研,便会发现,每条胡同的名字都有说头。  其中以名人命名和吉祥话儿命名的胡同最有意思。前者有文丞相胡同、张自忠路、赵登禹路等胡同名称,都是人们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而命名的,从而明显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敬慕。后者中“喜”“福”“寿”等字眼则常见,如喜鹊胡同、福顺胡同、寿逾百胡同、吉市口胡同等等。  而我的家,位于东皇城根儿脚下的火药局胡同,这个在清朝被划为皇城内的地方,也有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不少同学驻足在了食堂广场的帐篷前,看着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芒果,这些芒果都是从2000多公里之外的广西运过来的。几年过去了,每到夏季来临时,芒果就会出现在矿大人的生活中。  好芒果  历经30多小时的火车,穿越2000多公里的长途,列车停站的一刻我迫不及待地奔下火车,初次遇见八桂大地——你好,广西!下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热”,这种热不仅是天气的炎热,更重要的是广西人民的热情。 
《产品与服务设计》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付志勇老师开设的全校选修课程,课程连续6周,本学期(或2019-2020学年度秋季学期)共有30位同学选修,他们来自14个院系,本科生、研究生比例为1:5。付老师把大家分为6个小组,每组至少有一位美术学院的同学,并充分考虑学科、性别的均衡,方便大家在跨学科的互动中“头脑风暴”。  第3周课堂上,结课作业提前布置下来——每个小组设计一款智能家居产品,
杨明臣书法作品小辑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来了。  生理学或医学奖:  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  获奖理由:  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牛津大学教授彼得·拉特克利夫爵士与他的团队。  物理学奖:  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
美国哥伦比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3D打印模具,培养人类毛囊,并实验成功。这为未来的毛发移植开辟了无限可能性,比如创建“头发农场”。
变形记  一块石头  最多只有五公斤重  在我的眼里  它的确只有五公斤  在他的眼里  也是五公斤  两个人望着它而不去挪动它  两个人拥有十公斤的厌倦  在第三个人的脚边  它依然是五公斤  三个人绕过它而不去搬走它  三个人面临十五公斤的堵塞  它一直成倍地增大  当一万人无视它  一块石头说出五万公斤的凄凉  一块五万公斤的巨石  在我的眼里  它的确有五万公斤  在他的眼里  还是五万公
2016年,在学校的动员和鼓励下,叶热托里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光荣入伍。历经50小时的火車,叶热托里肯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这里离首都北京3500公里,离他的家乡新疆昌吉700公里。到北京上大学的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以这种方式回到家乡。     御马戍边     叶热托里肯服役的哈巴河县白哈巴村,位于我国领土的西北边缘。在这里,有雪山,有冰河,有原始丛林,还有驻扎此地的边防连负责巡逻
刘:一般来说,作家和诗人都乐意承认自己的写作与童年经验之间有密切联系。您能谈谈您的童年以及它对您成长为一位诗人可能产生的影响吗?  孙:我是1957年出生的,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公社干部,我在外婆身边长大,她是农村中见过世面的女性,时常谈起在上海滩大户人家帮佣的见闻。那些讲述打开通往外部世界的窗口,给了我想象的空间。我记事很晚,外婆说我上小学前经常一本正经地在纸上画一串串谁也看不懂的符号,我却没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