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工作实践的挑战及具体途径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随着工作的陆续实施,展现出来不良的教学效果,相反,其存在着很多缺陷问题,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若想实现课程思政工作,教育思想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活力新水平。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工作;挑战
  为了提高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高等院校应当对此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牢固的社会文化知识和崇高的自身价值观,从而实现思政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一、高校实施“课程思政”中面临的挑战
  (一)供需不匹配
  一是学生的思维与价值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大学生群体作为思维活跃的群体之一,并且处在一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逐渐碎片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尽管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但是在缺乏理性思维的考量下很容易走向不归路,这时候就需要价值供给的引导,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指标,以促进其正常成长,但是这样又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价值供给的需求与高校所提供的价值并不匹配的现象。
  二是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与教师教学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由于当前的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并且受当前社会流行元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即使自身能力不足也不愿意去接受规范呆板的教学模式。他们更期待着一种富有生活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然而大学课堂往往就是规范性的教学,这就会导致教师很难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真正价值取向,这样就会导致“课程思政”只存在于形式教学的现象,其价值也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内涵难以挖掘
  一是课程与思政非统一整体。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本应是将其认为是统一的整体,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或是认为上好课就是“课程思政”。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所展现出来的就是教师对于课程思政过于片面化的理解,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让该类课程无法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课堂上,学生很难理解老师要传达的核心价值思想,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无法全面看待问题的本质,造成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偏差。
  二是课程设计、实际操作不融合。例如,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会选择其他的教材而非学生手中所应用的教材。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将选用的教材搁置一旁,其课程甚至不存在有价值的知识讲解,如此以来,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也只存在于表面,无法深入其中,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思政”的价值被遮蔽
  一是课程考核方式不当。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教学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形式。课程考核往往是通过测试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是课程思政这门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接纳思政所传递的价值,这样单一的考核方式却背离了该课程开设的原则,造成师生对该课门课程都不加以重视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为了获取分数而学习,教师只是为了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而教授知识,最终的结果便是双方都无法获得满意的教学体验,也违背了该课程设立的初衷。
  二是过分追求技术形式。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时代,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堂中所讲的主要内容,但是,却有老师尽简而为,能不思考就不思考。例如,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教课资源,教师就会出现直接将其他教师所总结的知识经验展现给学生,拿来主义的教师大有人在,但是教师自己却又无法理解这些知识内容。
  二、高校实现完善“课程思政”的具体途径
  (一)提升“课程思政”的适应性
  随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思政”的开展既要适应国内外这种大环境的要求,又要保持自己的原有的小环境原则。作为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充分的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迎合教育部门所倡导的“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在跟紧时代的同时又要保证自己课堂教学内容的质量。所谓的小环境是要根据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来展开教学过程。例如,教师可从学生关心的知识入手,找到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从而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如此以来,教学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教学体验还是教师极具生活气息的言传身教,这种教学方式是教师所不可摒弃的。
  (二)增强“课程思政”的实践性
  思政作为一门培养有修养有内涵的人才的主要学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不能仅从课本上固有的知识知识理论中展开,也不能仅满足于些许的价值观提升。若想真正的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落实到对社会、集体深刻的认识中,实践是思课程思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课程思政”走向社会思政。首先做的就是将教学课堂转变为实践课堂。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课堂知识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回到实践中,不仅能够弥补学生想象空间的不足,也能够让学生关注时事,使其具有更为逻辑的思辨能力。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深入社会、深度调查、进行深度思考,如此,就可以讓学生体验到真正思政课程的内涵,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奠定坚实基础,更有利于学生造福社会,报效祖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又能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郑维林.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研究——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8):184-188.
  [2]王丽娟.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纵向推进,横向融合”的立体协同育人体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07):41-44+50.
  作者简介
  侯彪(1983.01—),男,籍贯:辽宁大石桥,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早期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良好的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情感,对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有着促进作用,还能为以后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幼儿、阅读、解决策略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  一、早期阅读的重要  (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早期阅读对幼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落实,高中历史作为高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需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教学号召,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提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高中生应有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时空观念,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将分析阐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民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是我国各个民族人民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集体创造的一种歌唱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进行民歌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并培养学生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民族之声;民歌之魅;小学音乐课堂  现代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流行音乐,因此平时哼唱的也多为民族音乐,而很多学生对于民歌虽有一定的了
期刊
◆摘 要: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使人们对教育问题更加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中政治教育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跟紧时代步伐,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政治综合素养,对基于高考视野下的高中政治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做好每堂课的计划。本文将从多方面对高中政治教育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考视野;高中政治;教育策略  
期刊
◆摘 要:音乐教学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也是学生发挥想象,抒发情感的途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学习音乐知识,也嫩通过音乐建立更好的审美体检价值观。本文立足于初中音乐课堂体验式教学,通过分析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意义,针对《生命之杯》这一教学内容提出了具体实施教学过程,旨在探索初中音乐课堂中体验式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作用,尝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体验式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所以如何通过教学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巧设审美情境,发掘创新潜能  具体生动的情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对事物的认识更具有吸引力。无论是神话人物、花草树木等的造型,尽管各有创意,但他们的创新思维是以鲜活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美的感受。美术教师作为“美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语文是一种交际和表达的基础工具,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思维和丰富想象力的一门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培养良好素质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启蒙阶段,个性比较纯粹,可塑性比较强。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生活化情境教学借助生活元素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全面更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 养轻松愉悦的学习环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新课改的推进,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问题已经变成了整个教育界探索的核心关键。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其具有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对提升其学习效果来说是非常有利于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甚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念。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构建合适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判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状况。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有效地落实,合理地使用好新教材,已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条件与首要的任务。作为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善于研读教材,面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达到课程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既关系到教师的教,也关系到学生的学;既是教师把握教材的依据又是教师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任重而道远。  ◆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下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对于广大高中生而言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关注,来进行教学推进。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应用项目式教学不仅能够更加科学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在引导学生养成动手、动脑习惯的同时,提升整个通用技术课程效率与质量,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应用项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