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分析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赞同和认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充分展示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习惯养成。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进而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12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就感到头疼,在解题的时候经常出错,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能够改善单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拓展和延伸数学资源。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重视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做到完美融合,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走出学习困境。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
   (一)过分追求新技术,忽略了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因此很多教师出于跟风的心理,会盲目地运用信息技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教学是否需要,每节课都通过电子课件的方式来教学,导致学生出现了视觉疲劳,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厌烦数学。至此,信息技术流于形式,对数学教学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还有的小学教师将数学教材内容都制作成了课件,课堂上为了减少书写板书,只给学生播放课件,很少去讲解和互动,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敢举手提问,无法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没有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熟练,导致了数学教学事倍功半。
   (二)内容过于花哨,分散学生注意力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出很多精美的课件,对学生而言,学习课件的过程也是欣赏课件的过程,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掌握一个度,避免过犹不及。在现实中,很多教师为了博学生眼球,通常会在课件里加入大量華丽的元素,如精美的背景图片、繁杂的动画效果、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背景音乐等等,表面看上去课件内容丰富,实际上却给学生造成眼花缭乱的感觉,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课件装饰上,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对所学知识理解不透彻,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缺乏信息技术培训,影响教师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部分教师都可以熟练地使用学校配备的先进教学设备。很多教师都是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习信息技术,学校并没有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和系统性的培训,教师只是懂得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电子课件的制作流程,对于深奥的信息技术知识却知之甚少,这也就导致了同样的教学内容,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专业信息技术培训的缺乏制约了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遇到抽象的数学知识会感到很陌生,一时间无法获取新的解题思路。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充满童趣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小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资源创设情境,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指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努力学习,大胆探究,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利用信息技术的编程系统,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相关的电脑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时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成长,学习数学的动力更足,也能够活跃数学课堂氛围。
   (二)利用信息技术,直观感知数学
   学生的抽象思维普遍较差,如果教师一味地利用板书或教具进行课堂教学,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可以提高数学知识的直观性,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小学数学知识点繁多,教学的难点也很多,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来演示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动态演示中去探索新知,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看到栩栩如生的动画都非常兴奋,他们全神贯注地观看,很快就记住了数学公式和定理。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模型,把文本转换成图形或把书本上的文字变成动态的演示过程,从而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准确,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数学建模对数学学习的好处。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要求去学习,建立起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应用意识。    (三)创设技术平台,实现师生互动
   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节完美的数学课仅靠教师的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想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很少有参与的机会,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无精打采,没有活力,对教师讲述的内容也听不进去。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带给学生更多新鲜有趣的学习体验。小学教师可以将数学的微课视频、教学课件、自测练习等上传到校园平台上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教师上传的内容,也可以进行自主训练,同时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对学生进行线上辅导和答疑,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平台联网,让学生实时答题,进行弹幕互动。课后教师可以对平台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优化教学内容,增进师生感情。信息技术平台开创了师生互动的新方式,实现了课上课下的有效互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头脑中形成认知规律,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
   (四)进行分层练习,实现个性成长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性差异,学生也是如此,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经验、知识构成等各不相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考试和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平时教学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一样的,这样就容易造成学困生的困扰,他们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不利于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掌握准确的学生信息,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小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优化教学方案,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在网络题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学生当堂完成当堂上交,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都争先恐后地答题。小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網络工具,把不同难度的作业发送给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作业,在亲子互动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实现家校共育。
   (五)培养学习习惯,促进知识获取
   信息技术既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认知工具,改变了书本知识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的现象,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促进数学课堂的可持续发展。小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运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学容量,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社会现象,体会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网络上有大量的数学资源,教师在讲新课前可以从网络上查找相关的数学资源,可以给学生讲述数学史或者数学家的故事,一方面健全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促进知识的获取,培养数学素养。小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制作课件要贴近实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查缺补漏。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班级群,如果学生在课后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与教师取得沟通,获得教师的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群视频的功能指导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机遇,信息技术的引入打破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目标。小学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时刻不忘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技理念来武装自己,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摆脱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富有现代信息色彩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可淼.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分析[J].文存阅刊,2019(4).
  [2]刘晓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3).
  [3]谷洁林.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30).
  [4]曹建伟.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价值及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47).
  [5]潘英梅.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科技风,2020(4).
  [责任编辑 窦伊沙]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中职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因为在自然界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众多,环境的一个微小变化就能对生物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提升生物学习效率起到很大作用,学生只有自己去探索,才能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关键词:中职;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市场涌现出大量以仙侠游戏、小说所改编的“仙侠剧”,受众对仙侠类电视剧的喜爱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大众文化现象。本文旨在分析观众观看仙侠类影视作品时的身份认同心理,在厘清仙侠剧概念及发展历程、明确身份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仙侠剧剧迷群体在角色认同、自我实现意识中所产生的追剧快感,并通过网络集群构建、弹幕互动追剧等方式获得并巩固虚拟身份,对“仙侠剧”的传播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仙
摘 要:表达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和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则是顺应新课改教学标准的一种表现。基于此,文章将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简要叙述,并从强化文本朗读教学、构建口语表达情境、加强表达思维训练、举办主题辩论活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对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表达能力;培养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要:《摩天大楼》是由陈正道、许肇任、吴中天执导的现代悬疑网剧。该剧讲述了咖啡店店长钟美宝在摩天大楼内离奇死亡,警方通过调查,揭开钟美宝死亡真相的故事。该剧打破了传统悬疑类型片的叙事手法,创新性地将女性话题和动画相结合。在非线性叙事的基础上,采用了多元叙事的方法,通过楼内住户的回忆与讲述,让真相浮现在观众眼前,拼凑出一座完整的“摩天大楼”,表达了具有深刻意义的主旨内涵。本文通过分析该剧的创新之处和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在新文创生态下各自具有独特中国意蕴的美学韵味,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本文对两部影片的价值取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进行探讨.
摘 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小学语文课堂也需要发生转变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虽然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已经开始融入“互联网+”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却存在过度注重自由引导、融入信息太过广泛、教学方法过于复杂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模式的策略,以期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优势;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摘 要:财务分析课程作为财会类课程中对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其实践环节设计至关重要。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从实践环节出发,以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掌握为立足点,探索课程教学活动框架和内容的调整。实践环节设计从知识点训练到模拟案例分析,再到实际案例分析,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具备财务分析的能力。在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分工,结合个人兴趣,扩展沟通、协作等不同方向的能力培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开展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交流观点,进而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系统完善数学观念,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本文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升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措施”两个方面内容进行阐述,为开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伴随着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更加关注对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有很大帮助。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注重新模式的应用,消除应试教育理念,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身的意识引导,以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从合作学习教学的内涵定义入手,深入开展分析,探索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教学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教学组织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