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德与社会》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以德智体美劳科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为根本目教育活动。小学教材《品德与社会》课获得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把两者关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思想教育 社会活动 素质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各年级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现代法律意识、崇高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而要想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融合、渗透素质教育,就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 提高认识,坚定信念
  对学生的进行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首先要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就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 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而学校要在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其次,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有教育理论的指导。第三,要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第四,《品德与社会》课本身体现了多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练好内功,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教书匠”,要努力成为“立体型”、“学者型”的教师。最后,教师要教书育人,担负起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任,就不仅要有充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时期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三、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
  实际上教师教学生应该是先成人后成才。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做人的基本素质和要求,要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的基本常识,自觉地以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对此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1)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育人”的最终目的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施之以爱,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师长的慈爱和温暖,才能消除隔膜,与教师推心置腹,表明自己的心理活动,勇于承认错误,增强改正的勇气。
  (2)教师应坚持劣中见优,表扬为主。注意细心观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身上潜在的自信心,点燃他们自尊火焰。
  (3)应有意识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挖掘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
  四、切实开展心灵交融的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是增強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教师置学生的疑惑于不顾而高谈阔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本教学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纪律与自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的与人交往;看问题,办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还可以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一切,遇到挫折,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有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等良好性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总之,要实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与素质教育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才能有机地把《品德与社会》课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贯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句段。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一句
期刊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建设良好的校风,必须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学校应如何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近年来,我校从训练入手,持之以恒地强化训练,学校养成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了学校文明校风校纪的进一步形成。  一、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目标  “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期刊
摘要:当下班级管理情境中,班主任大多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班级管理缺乏民主的气氛,没有达到班级管理的应有成效。为了达到班级管理的应有之意,,班主任必须积极转变班级管理理念,通过“换位思考——注意倾听学生内在诉求;尊重学生——重视每个个体,赋予学生权利;构建多维度交流与沟通方式;生态化建设——创设班级管理新蓝图”,改变已有的班级管理模式,由权威走向民主,才能实现班级管理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班级管理
期刊
摘要:分数的运算和应用题的解答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分数相对于整数来说具有抽象的特点,而结合了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也较难掌握,那么综合了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对于学生来讲就是难上加难了。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乘除法应用题的考察也成为了新时期的特点,本文分析了现今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结合实例,浅析了小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分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要求,系统、科学地搜集、处理教学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成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起旨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一、准确定位评价目的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来说,不同的评价目的,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总的说
期刊
睢县第一实验学校位于振兴大道南段,是全县唯一一所公办制寄宿學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引领下,学校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为重点,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一、服务办学,开拓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更新教育观念。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抓住发展机遇,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着均
期刊
语文能力读为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心,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语文学习的主要功夫在
期刊
一、课例背景  (1)本课例是依据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中“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的基本要求设置的。儿童进入学校是独立人格的开始,安全便伴随其左右。然而,有些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懂交通规则,以至交通事故频发,这不仅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还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本课例就从遵守交通规则这一角度,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以培养其交通安全意识。  (2)
期刊
摘要: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对地理课望而生威,影响地理课的学习, 如何提高地理学困生学习动力,在初中学习中非常重要。  关键词:激发 学困生 兴趣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有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对地理课望而生威,影响地理课的学习,成绩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求广大教师重建科学的课程观,转变教学观,更新课程的评价观。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投入到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将来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思维基础。  新课标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变过去片面的教学观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