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并济,相辅相成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中教师的“严”是大家都认同的文化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在学校教育中还是主流观念。人们津津乐道“严师出高徒”的个例,而很少关注因为“严”失去学习兴趣、自尊自信的学生。
   “宽容”与“严厉”是相对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观念。从一般意义上说,“严厉”是以教师的价值取向、成人的好恶、习惯的观念为标准对待教育对象。而“宽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尺度,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对教育对象需要更多尊重、理解;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状态、心理诉求和发展需求,适时引导,调适心理,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很明显,教育中的宽容符合当今我国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流意识。形成自觉的宽容意识,具备宽容精神,是当代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重要素质。宽容是一种胸怀。面对不同个性、不同成长背景、具有多样学习和生活诉求的学生,班主任的胸怀显得十分重要。要设身处地理解和包容每一个学生,认识到每一位学生的想法是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的,在此前提下加以发扬、引导、调整。
   首先是容纳异见。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不同看法,甚至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养成尊重学生看问题的方式方法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面对学生犯错,班主任需要有一种胸怀。这种胸怀表现在对具体的人和事做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因势利导。对于不含必然性的细枝末节、对于偶然事件忽略不计,往往能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不仅如此,班主任的宽容也是一种以身示范,只有在宽容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每一个人宽容的意识和品质,逐步在班级中形成宽容的氛围。
   其次,分析问题的起源,解决问题要重视过程,遵循学生心理和发展规律,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班主任工作不能情绪化,情绪化处理问题主要是依据个人好恶,容易偏离客观,忽视对象的复杂性,其结果不仅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宽容需要尊重。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出问题的时候给予理解和尊重就是一种宽容。
   宽容需要理智。理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理性,一是睿智。理性需要实证,也需要追问。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了教师不能接受的问题,应该问一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是否需要反思自我?學生的某些想法、习惯、个性,往往很难为老师接受。要宽容善待学生,需要克制自己,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同学生一起成长。
   宽容需要关爱。善待每一个学生是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源于对教育对象的关爱之心。
   当然,宽容并不是放纵和姑息,而是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和容忍。我的体会是:律众从严,责人从宽。由宽容而生感悟,由感悟而生自尊,由自尊而生自强之心、奋斗之志,目的全在于学生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几种积累语言的做法。   一、积累词汇   我们要在听讲、阅读时正确了解别人的思想,要在说话、写作时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教师在教学生读课文时,对课文出现的常用词语的掌握要达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这“
期刊
一、思辨性思维概念界定及意义   思辨性思维要求学生拥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保持独立性、理性、批判性和反思性,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经典。从现象表层找背后原理,养成推理的习惯,完善自己的思维链条。   在文学阅读中,同一篇作品,同一個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读作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只有通过不
期刊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多元,各种思想的碰撞之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迎来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一、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及现状   (一)心理上过早闭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决定的往往是父母和老师,或者其他长者。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陷入困境,产生焦躁情绪;或在高压之下,产生逆反心理。   (二)迷失自我。这类学生对现实中的各
期刊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学习任务群出现于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直指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尤其是“批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辨性阅读”或可成为打开阅读教学新局面的突破口。   一、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思辨”即思考辨析,“思辨性阅读”即批判地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活跃思考,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求异、
期刊
文章不厌百回改,题目也需如此。   一、从材料的核心词入手   让核心词镶嵌在题目中是修改一般材料作文题目的便捷之法。一个作文题目,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符合题意,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齐,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为了不想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放弃了运用原材料中的核心词,而导致自己出现审题的错误。而实际在考试中,运用核心词嵌入的方法则是命制题目的最简洁、最准确的方法,修改题目,同样如此。   案例1:关于智能写
期刊
文言文教学包含“文”和“言”的教学,下面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谈谈文言文的“言”的教学。   第一步,确定重点字。找出本文的重点字,要求学生用红笔在原文中加着重号,比如《唐雎不辱使命》第一段: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醉翁亭记》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言文篇目,文中的“而”字更是一大亮点,在这里我将本课中涉及“而”字的内容摘录下来并做相应解释。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与“深秀”属并列关系,“而”表并列,可不译。   ②“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冽”,溪很深,鱼很肥;泉水香,酒色清;两个“而”都表并列,不译。    ③“起坐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思潮的不断深入,我国各阶段性教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方式上,逐渐增加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成功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问答式互动   提问和回答是当下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但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期刊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学代表,他的思想上承孔子而又有明显的发展。在美育思想上,孟子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美感基础,并且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体现了充实之美的特性,并且提出了美育的方法。   孟子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美感。在孟子看来,人的味觉既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味道,听觉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视觉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颜色,这说明人类的生理感官的反应能力是相同的,而人的美感正是在人类这些生理感官(舌、耳、眼)所
期刊
英语课在初中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够为未来打好坚实基础。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法指,教师在备课阶段明确整个课程教学主题以及走向,将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进一步增强课前预习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