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利用P-E-R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对指标,计算了安徽省17个市的人口-经济-资源的相对经济承载力指数和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数及其匹配的模式,分析了它们P-E-R区域匹配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 P-E-R区域匹配模式 相对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承载力 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C924.21 文献标识码:A
安徽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的腹地。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总量增加、 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使安徽省资源环境系统的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安徽行政区划的17个市为研究对象,以安徽省为参照区。
一、概念与指标
在P-E-R模型中有三个指标现实人口数量(P);经济人口容量(E),这里指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人口容量,计算方法为某地区总量经济指标除以一定标准的人均经济指标;资源人口容量(R),指一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下的人口容量,计算方法为某地区资源总量除以一定标准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再根据此模型等量值分别求得: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e)和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r),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和资源比较指数越小,表明承载力越大,反之则反;因此相对经济承载力指数和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数小于1.0,表示承载力相对富裕,可载;大于1.0则表示承载力相对不足;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 e= P/E ;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r;r=P/R。
二、建模型题与约束条件
选择比研究区更大的一个参照区作为对比标准,根据该区人均经济、人均资源的拥有量,算出经济人口容量和资源人口容量,在根据其公式算出研究区的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假定参照区人口总量与经济-资源人口总承载力基本平衡,且区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即区域内的经济-资源人口容量都用于承载本区内的人口。本文选用国民收入指标和耕地面积指标来研区域人口、经济、资源承载力。
E= ;
R=(耕地面积)
表一 人口-经济-资源相对承载力匹配模型
三、安徽省格式“人口-经济-资源”相对承载力分析
表二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1.45%,现包括17个市。截止2009年末安徽省总人口6794.53万人。本文以安徽省行政区划17个市为研究区,以安徽省为参照区。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研究区现实人口、生产总值和耕地面积(如表二)。
四、安徽省17个市e、r值及其承载力匹配模式
根据P-E-R区域匹配模式,假设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安徽省人口总量与经济-资源总量基本平衡,即对安徽省总体而言,e、r都等于1。本文在计算e和r时,采用经济收入和耕地面积指标来研究安徽各市人口-经济-资源承载力是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根据前面E、R的公式算出17个市的经济人口容量和资源人口容量(如表三)。
五、安徽省17个市P-E-R区域匹配模式分析
根据表三计算结果显示,安徽省17个地市中属A类的只有1个:淮北市,占总人口的3.21%。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分别为0.87和0.98。实际人口规模相对于区域经济容量和资源容量而言未超载。约有3.21%生活在经济和资源承载力相对富裕的地区。
属于B类的地区有8个市:合肥市、淮南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黄山市,七市的总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的25.80%;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分别为0.60和1.51;此类实际人口规模相对于区域经济容量未超载,但是相对于资源人口容量已经超载,即约25.80%的人口生活在资源人口容量严重超载的地区。
表三 根据P-E-R模型计算安徽17个市e、r值及承载力匹配模式
属于C类的地区有5个: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滁州市、巢湖市;它们五市的总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的36.82%;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平均为1.53和0.79。此类实际人口规模相对于区域资源人口容量未超载,但是相对于经济人口容量而言已经超载,也就是有36.82%生活在经济人口容量超载的地区。
属于D类的地区有3个:阜阳市、六安市、安庆市;他们四市的总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的34.18%;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平均为1.81和1.12。此类实际人口规模相对于区域经济人口容量和区域资源人口容量而言都已经超载,也就是有34.18%的人生活在经济、资源人口都超载的地区。
相对资源承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与这些年来安徽省个市的人口数增加密切相关。D类地区,人口密度与相对资源承载力呈正相关。但是B地区,人口密度与相对资源呈反相关,由于经济承载力较高降低了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依赖,从而提高了人口的相对承载力,证明了经济承载力在缓解对资源依赖方面的重要作用,说明经济资源与自然资源它们之间的互补。□
(作者: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口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朱宝树.人口生态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李玲,沈静等.人口发展与区域规划.科学出版社.2008
[3]黄鹂,等.巢湖流域人口承载力及适度人口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0(11)
[4]朱宝树.我国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关系区域模式的初探.人口学刊.1993(6)
关键词 P-E-R区域匹配模式 相对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承载力 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C924.21 文献标识码:A
安徽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的腹地。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总量增加、 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使安徽省资源环境系统的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安徽行政区划的17个市为研究对象,以安徽省为参照区。
一、概念与指标
在P-E-R模型中有三个指标现实人口数量(P);经济人口容量(E),这里指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人口容量,计算方法为某地区总量经济指标除以一定标准的人均经济指标;资源人口容量(R),指一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下的人口容量,计算方法为某地区资源总量除以一定标准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再根据此模型等量值分别求得: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e)和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r),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和资源比较指数越小,表明承载力越大,反之则反;因此相对经济承载力指数和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数小于1.0,表示承载力相对富裕,可载;大于1.0则表示承载力相对不足;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 e= P/E ;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r;r=P/R。
二、建模型题与约束条件
选择比研究区更大的一个参照区作为对比标准,根据该区人均经济、人均资源的拥有量,算出经济人口容量和资源人口容量,在根据其公式算出研究区的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假定参照区人口总量与经济-资源人口总承载力基本平衡,且区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即区域内的经济-资源人口容量都用于承载本区内的人口。本文选用国民收入指标和耕地面积指标来研区域人口、经济、资源承载力。
E= ;
R=(耕地面积)
表一 人口-经济-资源相对承载力匹配模型
三、安徽省格式“人口-经济-资源”相对承载力分析
表二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1.45%,现包括17个市。截止2009年末安徽省总人口6794.53万人。本文以安徽省行政区划17个市为研究区,以安徽省为参照区。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研究区现实人口、生产总值和耕地面积(如表二)。
四、安徽省17个市e、r值及其承载力匹配模式
根据P-E-R区域匹配模式,假设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安徽省人口总量与经济-资源总量基本平衡,即对安徽省总体而言,e、r都等于1。本文在计算e和r时,采用经济收入和耕地面积指标来研究安徽各市人口-经济-资源承载力是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根据前面E、R的公式算出17个市的经济人口容量和资源人口容量(如表三)。
五、安徽省17个市P-E-R区域匹配模式分析
根据表三计算结果显示,安徽省17个地市中属A类的只有1个:淮北市,占总人口的3.21%。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分别为0.87和0.98。实际人口规模相对于区域经济容量和资源容量而言未超载。约有3.21%生活在经济和资源承载力相对富裕的地区。
属于B类的地区有8个市:合肥市、淮南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黄山市,七市的总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的25.80%;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分别为0.60和1.51;此类实际人口规模相对于区域经济容量未超载,但是相对于资源人口容量已经超载,即约25.80%的人口生活在资源人口容量严重超载的地区。
表三 根据P-E-R模型计算安徽17个市e、r值及承载力匹配模式
属于C类的地区有5个: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滁州市、巢湖市;它们五市的总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的36.82%;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平均为1.53和0.79。此类实际人口规模相对于区域资源人口容量未超载,但是相对于经济人口容量而言已经超载,也就是有36.82%生活在经济人口容量超载的地区。
属于D类的地区有3个:阜阳市、六安市、安庆市;他们四市的总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的34.18%;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平均为1.81和1.12。此类实际人口规模相对于区域经济人口容量和区域资源人口容量而言都已经超载,也就是有34.18%的人生活在经济、资源人口都超载的地区。
相对资源承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与这些年来安徽省个市的人口数增加密切相关。D类地区,人口密度与相对资源承载力呈正相关。但是B地区,人口密度与相对资源呈反相关,由于经济承载力较高降低了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依赖,从而提高了人口的相对承载力,证明了经济承载力在缓解对资源依赖方面的重要作用,说明经济资源与自然资源它们之间的互补。□
(作者: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口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朱宝树.人口生态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李玲,沈静等.人口发展与区域规划.科学出版社.2008
[3]黄鹂,等.巢湖流域人口承载力及适度人口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0(11)
[4]朱宝树.我国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关系区域模式的初探.人口学刊.1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