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中成药滥用,从我做起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是很多国人心目中毒副作用少、“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国粹”。中成药因其服用和携带方便,更加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使用量逐年增加。而近几年来,从“马兜铃酸事件”到“云南白药中毒致死事件”,越来越多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报道让大家忧心忡忡,也揭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中成药的滥用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的境地。
  【专家简介】
  韩新民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评审专家,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等。
  张燕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全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呼吸专业常务委员,北京市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委员。
  刘春生
  教授,医学博士,中药生药专业博士生导师,生药系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学会委员。
  导读
  在我们周围,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感冒了吃感冒清热颗粒,嗓子疼了吃板蓝根颗粒……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很多老百姓就自己诊断并且选择中成药治疗。大家都知道抗生素不能滥用,殊不知,滥用中成药的危害也非常严重,可以说堪比滥用抗生素。
  中成药滥用危害堪比抗生素
  接受记者采访时,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韩新民教授指出,当前中成药滥用的情况极其严重:由于大部分中成药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就可以在药店买到,许多老百姓仅凭自身经验去药店买药,或简单地根据药品说明书来买药;为尽快治愈疾病随意增大用药量;不按疗程来用药;甚至有些医生不辨病不辨证,经常给患者开温补药,等等。
  另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约70%的中成药是由综合医院的西医师开出的。2008 年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组织的调查发现,北京市综合性医院西医师开中成药处方量高达60%以上。由于老百姓和一些西医师不懂得中医辨证论治,药不对证,又误将中西药复方制剂看成中成药,往往服药后缺乏疗效,甚至引发用药安全问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燕萍教授说,大家都知道抗生素不能滥用,殊不知,滥用中成药的危害也非常严重——
  有的中成药可致中毒
  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等这些药中都含有朱砂成分,如久服易出现慢性汞中毒现象;
  三黄片、牛黄上清丸、六神丸等,易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瘙痒、固定性红斑等,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上消化道出血和内脏损害;
  大活络丸、小活络丸、追风透骨丸、木瓜丸等可引发乌头碱中毒。
  误用中成药或可致病
  风寒感冒用了清热解毒的药,风热感冒用了辛温解表的药,出现“寒证”用寒药、“热证”用热药的现象,对于病情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同样是慢性支气管炎,痰湿蕴肺型宜用二陈丸等燥湿化痰,若错选用治疗肺燥咳嗽的止咳橘红丸,则加重痰湿;阴虚肺燥型应选用养阴清肺口服液、百合固金丸等润肺止咳,若错用散寒温肺的通宣理肺丸则会导致阴伤更重。
  还有一些“中成药”是中西药复方制剂,里面含有西药的成分,常见的如三九感冒灵冲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止咳平喘药镇咳宁糖浆中含麻黄碱,降血压药珍菊降压片含有氢氯噻嗪,消渴丸中含有格列本脲等,这些加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如果使用不当,常常会出现问题,有些后果会非常严重。
  总体而言,中成药的滥用,多是由于对中医证型的把握不准,或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服用了身体不需要或排斥的物质,从而对身体产生一定毒副作用,一般停用并稍作调理后机体可恢复正常。也许,中成药滥用的后果并没有抗生素产生的“超级细菌”那般严重,但从目前中成药的用量、使用比例和频率来看,“滥用情况的确堪比抗生素的使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西药一般都是纯化学物质制剂,作用强度较大;而中成药则为多种中药提炼或煎煮有效物质而成,多靶点治疗,作用强度较为分散。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西药因作用成分清晰,更容易针对性救治,但中成药成分复杂,很难查出是哪种物质引发不良反应,处理起来也更为麻烦。
  导读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接近90%的读者选择中成药的理由是认为中成药“比西药安全、毒性小、不良反应小”。然而,中成药真的比西药安全吗?
  中成药并非绝对安全
  说到中成药的安全性,我们得从它的近亲——中药说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生药系刘春生教授指出,中药之所以让古往今来一大堆中外现代医学家和药学家争论不休,其中关键之一就是在于它的成分复杂。
  就拿人参来说,从现代药理学来说,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GS),现今明确的GS单体就有40多种,而它在人参中的含量只有4%。而今天的主角中成药,是多种中药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制成,且不说每种中药本身的化学成分就浩如烟海,在生产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碳链、苯环之类的东西在不同环境下亲密接触,说不定又会产生出什么新物质。
  因此,中成药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人们千百年的实践得出的。这样的安全,往往只是在短暂的小剂量服用下,没有发现对人体有明显的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意义上的“安全”,是在专业医药工作者的指导下,有害成分摄入时间不长,摄入量不大,人体的生理功能可以化解其危害,所以,中医中药一向讲求“中病即止”,即病症得到消除后立即停止用药。
  比如著名的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都含有汞、砷一类毒性物质,由于传统中医对于其适应证、用法和用量都有严格规定,短期、小量的服用,是不会给人体带来危害的。但是如果患者不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擅自加大服用剂量,延长用药时间,就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很大伤害。   (编者:当然,这是在排除人为非法添加西药成分,影响中成药的安全性的情况下的分析。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法厂商非法添加了西药的中成药。比如在减肥食品中加入能导致人出现“甲亢”症状的甲状腺激素则会严重伤害患者的身体,加重病情。)
  相比之下,西药成分和化学结构都很明确,且每一种成分的临床药理活性和不良反应都研究得比较深入。也许有人会拿出西药的药物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并对此提出质疑,觉得西药副作用大,不安全。建议有心人可以去看看中成药的说明书,您会发现,中成药往往在这一栏用4个字“尚不明确”就轻描淡写地过去了。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尚不明确”并不代表安全。从某一程度上说,中药、中成药的药效和安全性不及西药明确。
  导读
  中医中药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学问,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是很难在中医理论角度对人体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要做到对证下药也不容易。然而有数据表明,我国约70%的中成药由西医开出,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说,有着一定专业知识的西医都无法准确使用中药,老百姓又如何能做到对证下药?
  学而不精,是滥用中成药的最主要原因
  2005年初,华南农大一位学生因内服扶他林片而致胃出血入住广州某三甲医院。经积极保守治疗,患者的胃出血基本控制,主治医师(西医)给予云南白药内服,每次4克,一日3次。患者从中午12时到晚上10时共服云南白药大约11克,次日凌晨4时出现危象,经抢救无效(未采取任何云南白药中毒的解毒急救措施),患者昏迷5天后死亡。
  云南白药使用说明书标示:每次0.25~0.5克,每日3~4次。每日用量超过4克时可引起中毒。这一事件中患者用量是10个小时之内服用云南白药11克,为严重超剂量使用,而且患者本身是一个失血的身体极度虚弱的人。
  此事件的根本原因就是主治医师(西医)不知道云南白药有毒,不仅超剂量给药,而且在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后也没有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解毒救治,导致患者中毒死亡。
  刘春生教授对此的解释是,不同的理论体系决定了中医和西医对待疾病的诊断和治法是不同的:中医讲求整体思维,辨证论治;西医则重视药效成分快速抵至病灶,发挥其药理活性。具体来说,中医侧重于“证”,把人体看成整体而力求寻找造成局部病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西医侧重于“症”,瞄准病变的部位而集中力量减轻和解除症状。
  中成药的组方本源是中医辨证,和西医概念中的“症”是不同的。一些西医没有经过中医理论培训,不懂辨证论治,仅仅根据中成药的说明书确定其适应证,侧重于中成药中个别成分的药理活性,而对整个中成药的药疗、毒性还不能把握就擅自开药,导致开出的药不对证,误导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甚至引起中西药联用不合理,引发安全问题和医疗事故。
  刘春生教授说,绝大部分中成药是“OTC”即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借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的处方既可自行选购、使用的药品。这让大家可以很容易购买到各种中成药。而现今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对中药“天然安全无毒性”“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传言,让老百姓误认为,按着说明书去药店自行选择中成药用来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是一个简单方便经济实惠的好办法。
  然而,中医中药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学问,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是很难在中医理论角度对人体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的,因此要做到对证下药也不容易。同时,对药理药性不了解,也会导致老百姓服用中成药时想当然地设定服用剂量和时间,甚至为尽快治愈而加大用量,延长时间,或擅自与西药配伍使用,这都对身体有害无益。
  导读
  调查中,有部分读者表示选择中成药的原因在于它价格便宜、效果好。不可否认,中成药还是有它的优势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里,韩新民教授、张燕萍教授、刘春生教授都积极为读者支招如何正确选用、使用中成药。
  中医专家联合支招:正确选用使用中成药
  刘春生教授说,中成药的成方都算“出自名门”,来自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并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的方剂精华,比如耳熟能详的“藿香正气水”,它的出处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本书里的方子,都是朝廷下诏中医高手进献的秘方)。而这些千古名方,利用现代工艺,变成物廉价美的中成药继而“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其中,最要感谢的是现代化的制剂工艺,使得中成药体积小巧、规范,贮藏条件相对宽松,而且省去了抓药、煎煮的繁冗过程,服用起来简单方便,比它的同宗亲戚——传统中药更受现代人的喜爱。其次,与古代医生在小作坊配制中药成方制剂不同,现代中成药具有先进可靠的制剂设备和严格可控的制药标准,使得中成药药效稳定,价格低廉。此外,中成药经过一系列的浓缩和加工,每次需用量远远小于传统中药煎剂,而且几乎消除了传统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那股草药味儿,让不少对中药味避之不及的人也能欣然接受。
  由此可见,中成药本身的安全性应该是可控的,那么,它为什么会引发那么多不良反应,成为众矢之的呢?刘春生教授认为,这就好像同样面对电脑网络,有的人可以成为电脑高手、IT精英,有的人却沦为迷途羔羊网瘾少年。错不在于网络本身,而是对它的用法。中成药也如是。
  这里,三位教授共同为合理选购使用中成药支招: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
  目前市面上很多中成药是非处方药,在药房买起来很方便,但如果您缺乏相关的知识,为了避免用错药,也为了更好的疗效,请尽量在专业中医或者有过中医培训经历的药剂师指导下,进行规范选药、用药。
  服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关键,服药前请首先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的特殊服用禁忌、饮食禁忌、适用人群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症状,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吃药。
  这里尤其要说的是自身情况。韩新民教授说,就是指对自身疾病和身体体质状况要有正确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按中成药说明书购买不会错。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你对自身疾病完全了解吗?此时疾病处于何种阶段,属于热证,还是寒证?是虚证,还是实证?热证又分实热证、虚热证;寒证有真寒证,也有假寒证。自己虚弱的体质是气虚、还是血虚?是阳虚,还是阴虚?因此,在去药房买药前,需经专业的中医师辨证或在有中医经验的中药师指导下,对证选药,切不可随意去药店买药服用。更不主张随便到药房为儿童选用中成药。   另外,韩教授还强调,一般中成药说明书都注有药物组成,对有些含有毒性的中药,要慎用。仔细分析该中成药的功用与主治是否符合你的病证,掌握其用法和服法,明确其不良反应,不超疗程服用。
  注意中成药中的西药成分
  不少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很多人对此缺乏认识。不了解药物成分,与西药叠加重复服用,就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在选购中成药时请注意包装上的药品成分一栏,如果有化学成分,不能确定是否可与西药联合服用的,请咨询医生。
  避免随意延长疗程
  中成药并非完全安全无毒副作用,很多的药物都需要“中病即止”,疾病好转后就不宜长期服用,如果用药一段时间后病情没有改善,请及时求助于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切勿盲目地长期服用一种药物。
  避免盲目听信宣传
  很多人会凭借广告媒体或者药店导购的宣传、他人的推荐而去选购中成药,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病因、具体症状不同,并非别人用着好,你也一定适合。药物不同于其他商品,没有普适性,所以不要盲目跟随宣传,否则可能会出现过犹不及、适得其反的效果。
  合理选择剂型
  中成药有很多种剂型,丸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注射液等等。根据中医“急者治标、缓者治本”的理论,治标宜选择显效快的剂型,如合剂、口服溶液剂、颗粒剂、注射液等,治本宜选用丸剂、膏药等。
  最后,韩新民教授、张燕萍教授、刘春生教授联名倡议:杜绝中成药滥用,从我做起。虽然中成药是非处方药,购买起来很方便,但请一定记住,在选药用药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或者有过中医培训经历的药剂师指导下,擦亮眼睛,认清药物成分,进行规范选药、用药,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它的价值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最易被滥用的中成药
  感冒类:
  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
  很多人感冒以后就几种感冒类的中成药混在一起吃,认为吃的越多见效越快,其实,有些感冒药是风寒感冒药,如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等;而有些感冒药则是风热感冒药,如VC银翘片、银翘解毒颗粒、重感灵片等。风寒药和风热药混着吃,势必降低药效,适得其反,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再有,这些感冒药通常都有部分成分交叉重复,增大了药物过量的风险。
  不少人在流感季节喜欢服用板蓝根制剂预防流感,这也是不可取的,板蓝根颗粒能否预防流感在医学界尚有争议,而且人在健康状态下过多服用板蓝根这类寒凉之品,会徒伤脾胃,从而引发其他疾病,更别说体质偏虚寒或者脾胃虚弱的人,如果过量服用板蓝根制剂会导致苦寒伤胃,引起一系列的胃肠道反应,加重病情。
  祛火类:
  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三黄片等
  有些人出现“上火”症状以后,喜欢找一些“祛火药”来吃,其实,这些药物都性属苦寒,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如果“上火”的症状是由“虚火”引起,那么服用这些药物就会导致虚证更虚,并且这一类药物不宜久服,因为苦寒之品往往会耗伤胃气,导致脾胃虚弱。
  补益类:
  六味地黄丸、阿胶、乌鸡白凤丸等
  六味地黄丸并不是“壮阳”的,它的组成以寒凉药物为主,用来补肾阴不足。如果是体内有湿热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能会因导致湿热加重,缠绵不愈;如果是虚寒体质的人,平时脾胃功能不好,六味地黄丸中的地黄可能会滋腻脾胃,加重病情。
  阿胶是妇科良药,但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适合服用阿胶。阿胶性平,滋阴补血效果很好,但是比较滋腻,时间长了就容易上火,适用于有阴血亏虚的人。有些人在服用阿胶后,会出现火气上炎的表现,如鼻舌生疮或眼干眵多、喉咙干痛及大便秘结等症状;有些阳虚者服用后,也会出现食欲不振等消化功能障碍。另外,患有感冒、腹泻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等病情痊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
  乌鸡白凤丸被誉为妇科三大圣药之一,其功效主要是益气养血、补气活血,适合于气血亏虚的月经失调,被很多女性奉为美容调经的上品,但事实上,如果不明缘由地乱吃乌鸡白凤丸,不仅不能调理月经,反而可能会致使月经失调。一些因痰湿等实性因素引起的月经不调,服用乌鸡白凤丸效果可能还适得其反。
  活血类:
  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丹七片等
  在临床诊疗中,常常看到患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患者有长期服用活血祛淤类中成药的服药习惯,一出现胸闷心慌、头晕手麻就服几粒,其实并非所有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是血淤证所致,气虚、阳虚、痰浊等都可能引起相关的症状。
  胸痛胸闷中医称为胸痹,胸痹的中医证型中有心阳不足证,这一类患者如果长期服用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这类含有芳香走窜泻心气成分的活血制剂,可能会导致心阳更虚。
  再有活血类的药物是有一定禁忌症的,如果有活动性的出血、月经期妇女或者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的。临床上也时常见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活血类药物联用的,如复方丹参片和速效救心丸同属气滞血瘀型用药,且两者均含有冰片,同时服用易伤及脾胃,不宜联用。
其他文献
说起二甲双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那可是最经典的降糖药之一,在糖尿病治疗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口服降糖药,也是唯一可用于儿童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  而且,降糖似乎还不是它能力的全部。  报道显示,二甲双胍对肺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具有预防作用,最近,它又被发现对肝癌有预防作用,让人不由产生期待。那么,它在治疗疾病上是否真是十八般武艺
精子成活率低要吃什么药?  浙江刘先生:我结婚5年,至今没有子女,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精子成活率低下,只有30%,请问我该怎样治疗,要吃什么药呢?    性博士:男性不育的问题包括精液质量异常和免疫因素不育(即男性抗精子抗体阳性),而精液质量异常(如精子成活率、活力低下)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占男性不育的80%以上。对于此类问题,关键是明确病因,建议行精液细菌培养、精浆生化、特殊感染(包括支原
红薯、羊肝治夜盲  夜盲症患者可取鲜红薯叶1撮,水煎服;或鲜羊肝1副,用盐水洗净、煮熟,分2~3次食用,1个月吃2副即可,效果很好。  江苏盐城 邱汇林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点评:夜盲症又称雀盲,以夜晚视物不清,天明视觉正常为特征。它由很多原因引起,如维生素A缺乏、肝病、甲亢、视神经萎缩、高度近视等,有些则与遗传有关等,遗传无药可治,如为肝病、视神经萎缩等引起,对症治疗方能见效。  中医认
慢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疼痛处多有肌肉痉挛的现象,腰部活动功能常常受限。自我按摩防治慢性腰痛可采取如下方法:  敷 将炒热的粗盐、粗沙包在布袋里,趁热敷在患处,每次30分钟,早晚各一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垫 仰卧位,将高约10厘米的软枕置于腰骶部或腰下疼痛的部位,但要调整到自己感觉舒适、满意为宜。  推 两手对搓发热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部,由上向下推搓30~50次
它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全世界每天约3000万人使用,每年处方量达5亿。关于它的报道很多,其中负面内容也不少:默沙东公司于2004年10月宣布主动从全球市场撤回万络(罗非昔布);对乙酰氨基酚频频登上“警示栏”;尼美舒利得到“夺命退烧药”的恶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认为,它可能引发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风险,要求生产者在说明书中提出警示!  这就是非甾体抗炎药,一类效果相当不俗的退烧止痛药,或
微闻  5月31日,《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发布,这是卫生部首次发布关于儿童营养状况的发展报告。  6月4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并拟取消保健食品改善生长发育、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辅助降血压、改善皮肤油分等4项功能。  美国泌尿协会亚特兰大会议上宣布的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谢顶(秃顶)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更大。  新
芦荟酒治脚癣  得了脚癣很难受,明明很痒,又不方便挠,而用皮肤药,有时刺激很大,使用很不舒服,甚至难以忍受。有没有替代品呢?有的。取适量芦荟用白酒(约500毫升)浸泡,待芦荟色泽由绿变黄后取芦荟酒滴于脚癣患处,每日数次,几日后脚癣即可痊愈。  湖北十堰赵岩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点评:芦荟又名油葱、龙爪等,据文献记载,它原产于非洲、地中海一带。中医认为,芦荟有泻热导积、消疳杀虫、清热凉肝功
□视点  卫生部公布2008年10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08年11月10日,卫生部公布2008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27841例,死亡1027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梅毒和淋病,
胃窦部电子胃镜活检有糜烂是否会癌变  我是一名老年女性,今年68岁。平时我常出现胃部不适,易反酸,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经三联疗法后好转,一直服用奥美拉唑、碳酸氢钠治疗。平时生活规律无烟酒嗜好,近期胃部不适,在医院做胃窦部电子胃镜活检,显示胃窦部散在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性糜烂。诊断为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中度肠化。我想请教专家:胃窦部电子胃镜活检有糜烂会癌变吗?奥美拉唑等药物能长期服用吗?  福建
尼美舒利成“夺命退烧药”  在北京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上,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儿童专家,及全国近百位儿科学者提醒,在儿童发热用药的选择上需慎用尼美舒利,该药对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时常出现。  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显示,尼美舒利在用于儿童镇痛发热的治疗上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在央视预警后,山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相关人士也证实,从2004年至今,该中心共接到解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