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问”里有“大学问”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3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引导学生有序地探求知识的奥秘,全面而深刻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体现以下三个“度”,从而达到有效提问。
  
  一、提出问题要有层次,凸现思维的坡度
  
  案例:“平均数”教学片断(一)
  1、游戏:踢毽比赛。
  规则:男生、女生各3人,每人踢一次。
  2、统计每人踢毽的个数(出示统计表)。
  3、老师现在帮女生踢,超过男生,这样公平吗?
  4、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男生、女生谁踢得多?
  (学生始终归纳不出用“平均数”方法进行比较)
  5、师揭示课题: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片断(二):
  1、出示例题中的条形统计图。
  2、你发现什么?
  3、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准备怎样进行比较?
  (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比总数、比最多、比最少、比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这四种方法)
  4、这些方法公平吗?(师生集体讨论)
  5、通过集体讨论,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比较公平。
  每個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都不同,所以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步步相连、环环相扣、层层相递,遵循从易到难、自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
  通过上述两个教学片断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片断(一)中教师设计问题的坡度过于“陡峭”,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仍不能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归纳不出用“平均数”方法比较好。而片断(二)中,教师设计问题的坡度恰当,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使学生经历了探索、猜想、讨论、证明的全过程,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二、提出问题要有质量。凸现思维的强度
  
  课堂提问由低到高有六个水平:知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据统计,目前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属于第一、第二水平的占80%,而其中要求学生回忆(或掌握)知识点的问题占80%中的60%,与之相对比的是第五、第六水平的问题微乎其微。由此可见,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多属“低水平”,缺乏高水平认知的问题,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而恰恰正是后者最能启发诱导学生,也是促使学生形成新型学习方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点。因此,课堂提出的问题必须注意从思维的强度、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设计,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
  
  案例:“认识分数”教学片断(一)
  (当学生用长方形的纸表示出1/2后,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你是怎样得到1/2的?
  生1:我把这张纸对折,就得到1/2了。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2(演示):我是这样折的,也得到了1/2。
  师:为什么折法不同,却都是1/2呢?
  生3: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的,所以都是1/2。
  (在得出几分之一后,又一次进行交流。学生的交流语言基本是:我是这样折的(举起纸片),得到1/4。学生的结时,能够完整表述的寥寥无几)
  
  “认识分数”教学片断(二):
  (学生折出一张纸的1/2后,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先涂好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1/2的?
  (学生展示不同折法)
  师: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的这一份都是长方形纸的1/2呢?
  生1:都是一半。
  师:有点感觉了,谁还能说得更好?
  生2:都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折法不同没有关系,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学生再次操作,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后,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这一次你把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呢?
  生3: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
  师:说得已经很好了,就差两个字了。
  生4: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就是整个图形的1/4。
  片断(一)中,教师的提问缺乏质量,思维强度不够,学生始终只会操作,不会表述,每一次都需要教师帮助完善,不能有效地推动智力活动的内化。而片断(二)中,教师的提问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规范、完整地表述,思维强度很高。这样提问,不仅使师生的交流过程清晰、省时,而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完成了由动作思维到言语叙述再到内化建构的过程,真正实现了“分数意义”的模型建构。
  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不在于表面的繁荣、热闹,而在于问题要有质量与针对性,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总而言之,对课堂提问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较好的启发诱导性和清晰的层次性,减少低水平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思维强度与含量。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全面开发。
  
  三、提出问题要有目的,凸现思维的清晰度
  
  案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片断
  (1)出示例1,指名读题。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2 1/4)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因为要求“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2)1/2和1/4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1:都是真分数。
  生2:分子都是1。
  显然,最后一个提问不够明确,学生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目的。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怎样才能直接相加?你有什么办法使分数单位相同吗?”以上一步一步设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并能顺利准确地概括出异分母加减法的法则。
  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如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安排好提问顺序。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这一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还是引导他们获得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那种漫无目的的盲目提问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变化多样,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从不熟练到驾轻就熟,逐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凸现思维的坡度、强度、清晰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应该的状态”,也要重视学生“现实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师更快、更多,他们的知识储备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对于学生原有的起点,教师应视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进行认真的分析,适当的运用。  案例描述:教学“认钟表”  师:同学们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开放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并加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一、教学新知时,结合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产生相关联想    在问题解决中联想旧知,学习新知,并把新知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或方法。  例如,教
最近听了沈重予老师的一次教育讲座,沈老师讲的一则案例引起我的思考。  案例:  有位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经典例题“两个数比多比少问题”时出示题目:红花有8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黄花有几朵?教师题目一读完,立刻有8个学生高高地举起小手。教师没立即让这些学生回答,而是先提问:“这题是谁与谁比?谁多谁少?”话刚说完,这8个学生的手立刻收了回去,课堂上一下子没人举手,一时间冷场了……  思考:  为什么一
市教研室组织的一次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这种教研形式我谓之“钻井式”,就是针对一个教学内容不断地深入研究,获取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这次活动的内容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参加活动的教师先单独备课,一小时后抓阄确定其中一位教师上前测课;课后教师集体评课,在此基础上全体教师各自修改教案,再次抓阄确定一位教师上研究课;课后又进行第二轮评课,提出修改意见,每位教师根据各自的理解,再一次整理教案
教学实录:  师出示例题:夏天西瓜每千克0.8元,买3千克要多少元?  生(争先恐后):0.8×3=2.4(元)。  (本来教案中的设计是先提问如何列式,再启发学生根据意义用加法尝试算出结果,可现在学生一下子把结果都说出来了,接下来应如何应对?)  师:大家非常聪明,都知道结果了,但是这个结果是怎么算出来的,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听吗?  生1:因为0.8 0.8 0.8=2.4,所以0.8×3=2.4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精心设计问题,合理组织比较,引领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会使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精神之旅。  过程再现:  问题情境1:红黄蓝每三盏灯为一组,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生1:△○□△○□△○□△○□△○□△○□……(△表示红色,○表示黄色,□表示蓝色)第18盏彩灯是蓝色。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更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为促进战略思想实施和加强读者对“一带
德国中小学生的假期很多,全年放假累计约为14周;暑假6周,春假、秋假、寒假各2周,其余节日放假累计2周。尤其是每年4月开始,春假、各种宗教节日接踵而来,几乎每隔一周就會赶上节假日。那么德国中小学生是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假期呢?德国父母是如何帮助孩子安排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假期呢?  重视亲子陪伴的假期  德国人很重视度假,他们每年至少有20天的法定带薪休假时间,父母们通常都会选择在假期带着孩子一起去度假。
案例回放:  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课,在学生明白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后,我出示如下一组练习。  96 35=35 ()  85 0=( ) 85  300 600=() ()   ( ) 65=( ) ▲  a 100=() ()  76 ( )=( ) 76  () ()=() ()  (前三题学生纷纷举手,快速回答;到第四题时,举手的学生明显减少,他们碰到困难了)  师:老师想采访一
自从“0”归为自然数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有些问题的确不好界定和划分。正如《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5期蓝玉文老师在《都是“0”惹的祸》一文中所阐述的那样:“0是偶数吗?0是合数,还是质数?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吗?0/4是真分数吗?”笔者在教学中曾疑惑过,也和同事们讨论过,但就是没有提起笔像蓝老师这样正式“申请”过。因此,笔者读过蓝老师这篇文章后,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个人拙见,以期与同行们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