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海》浅析“知行合一”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守仁《泛海》
  虽然这首诗创作于被贬黜的路上,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其豪迈、无畏以及对信念和理想的坚贞,没有一丝一毫的消沉、没落和懈怠。阳明先生在这首诗中明确地指出了: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都似浮云般轻轻掠过,只要内心有坚定的信念,就是一叶扁舟亦可搏击于惊涛骇浪之中,一切凶险都不能动摇我强大的内心,因为我有信念。
  这首诗正好是写在王阳明人生的分水岭,自少及壮,治学、入仕都比较顺利,直到因言获罪,从此踏上了“荆棘之路”,幸好他没有退缩,并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也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勇气和心态,才为之后的龙场悟道做好了精神上的准备和铺垫。
  据说当年还有一个人也曾在日本被这首诗深深震撼过,他就是郭沫若先生。而对于阳明先生,现在被大家熟知的恐怕也就只有“知行合一”了。
  “知行合一”作为心学的三大命题之一,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陶行知先生数易其名,并一生都在体悟和践行这句话的真意。关于“知”和“行”的关系问题在《左传》和《尚书》中分别有所记载,认为对于“知”“行”来说,“行”更为困难,而“知”似乎落在了其次,但是不难看出“知”“行”在此时就已经隔离开来被视作两物。
  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可惜对于“习”通常被后人误读为复习。“学”若看作可以获得“知”,那么“习”则应该是实践便是“行”。似乎夫子的本意是在于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这恰恰又与夫子主张的学政、观政而后从政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知行合一”中的“一”是“知”和“行”的主旨,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允执厥中,惟精惟一。”“知”和“行”既要允执厥中,也要惟精惟一,既不能偏于“知”也不能偏于“行”。那么“一”又是什么?答曰:天理尔(或可解释为规律)。正如孔夫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有一个很有名的学生叫宰予(子我),擅长言辞表达,有一天宰予白天睡觉,夫子知道后便很愤怒地说:“原来我对别人评价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并且说出了另一句著名的狠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诬圬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对弟子言行不一的深恶痛绝,宰予的语言违背了思想,行为又违背了语言,宰予便成为了不合“一”的典范,夫子对于“不合一”出离愤怒。
  到了宋代的朱熹则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虽然把“知”“行”关系稍微进行了调整,但还是有所偏倚。明代的湛甘泉(江门心学)提出:“随处体认天理”,“体认兼知行也”(《甘泉文集》),同时代的王阳明(余姚心学)更是进一步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至此,“知行合一”的思想便逐渐成形。
  若把“知”和“行”看成两个舞者,那么“一”便是音乐,“知”“行”是和着“一”的节拍相互促进的,“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落实,“行”对“知”的或修正或否定之后又会产生“新知”,再继续扩张下去,如此往复,螺旋上升。“知”为名,“行”为取,世人皆求名则止,行则落于空。譬如知孝道与行孝道之别,好色与好好色,恶臭与恶恶臭,明德与明明德之别,明代王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时候主要是针对这个时弊,所谓连八岁小儿都识得却连八十岁的老翁都行不得的社会现状。王阳明在担任兵部主事期间,因上书反对宦官刘谨弄权,于1506年被廷杖四十,并被贬至贵州龙场驿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站出来。
  “知行合一”中的“知”恐怕还尚有自知的含义,“知”便是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行”便是运用自己的能力,“知行合一”就是形成一个了解能力、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掌握能力、提升能力的闭环过程,以达到持续进步。正如子夏所言:“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其他文献
毛泽东喜欢读冯梦龙的《智囊》。在该书卷22《兵智部·制胜》篇中,有一段是讲唐太宗用兵之道的:“唐太宗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  毛泽东写了一段批注:“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
期刊
说起良相,在贞观以前人们会想起姬旦、伊尹,但他们为国家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因为史料不详很少有人说得清,只能口耳相传认他们做好宰相;贞观之后,良相便有了更直观的代表人物,那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玄龄是山东人,杜如晦是陕西人,他们的青壮年时代都是在隋大业年间度过的,身逢乱世,他们都已看透了腐朽不堪的隋王朝,直到碰上新兴的李唐起义军,才开始贡献自己的才华。于是有人说,他们其实是生来给李世民做宰相的
期刊
到了应该彰显我的名、我的命、我的族、我的祖、我的根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先祖已经等待得太久。家庙已经破败得太久。家谱已经消失得太久。祖先之名已经被湮没得太久。家训已经荡然无存太久。我们的姓氏、名、字、号已经沉默得太久。  读者诸君,如果让你现在开始,你愿意为家族而不是只为三人的小家庭甚至只是个人自己而奋斗吗?如果你觉得拥有有内涵的名、字、号,可以让自己生命更有深度的话,是否现在就可以付诸行动?如果你
期刊
名字虽然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影响。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发展史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
期刊
红楼梦》描写的节庆活动很多,但过年只有一次,即五十三回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贾家这个大家族,年怎么个过法呢?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这是说,时令一到腊月,就该治办年事了。而年事最重要者莫过于祭祖,所以宁国府贾珍那边先把宗祠打开,派人打扫,同时收拾供器,为祭祀作准备。当年荣宁二公,宁公居长,所以宗祠在宁国府。其次是压岁,就是
期刊
国内唯一传统文化教程——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近日发行。课题组希望,通过这套教材将国学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中。教材中选取了《弟子规》《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12册国学经典,同时规定每节课讲解一个繁体字,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文字的意境和美。此外,该课程提的问题均不设标准答案,只学不考。  现代文明的飓风下,传统文化之星火承袭,真可谓是摇曳将息了吧。相当长时间以来,国人的知识
期刊
春节,俗称过年,是农历的岁首,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此期间,人们会放下所有重要事务,放松心情,会亲访友,且食且乐,恣意开怀,把万众狂欢的境界诠释到极致。  ◎欢天喜地旧习俗  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揭开序幕。旧时
期刊
墨子说,义就是正义、正当,义就是有利——当然是有利于全人类的事情,有利于天下的事情。“义”可以说是墨子哲学的最高理想。  有关“义”的论述,是墨子思想学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贵义》篇云:“万事莫贵于义”。《天志上》也提出:“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纵览《墨子》全书,“义”是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  墨子所讲的“义”,归结起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义行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在养生功效方面当首推太极拳。它不但能强身健体,还可以陶冶性情。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生起信心,依照祖先流传下来的养生瑰宝来修学,让大家都成为传统文化的真实受益者。本刊走进汶林学苑每周一期的“周末一家亲”活动,感受太极拳的唯美修养,听吴式太极拳的第五代传人李毅多老师来分享他的修学心得,儒家讲“静、定、安、虑、得”,《大学》中讲“定能生慧”,相信用心修学,
期刊
◎悲情心态,谁主沉浮?  相守几十年的妻子亡故,庄子竟然“击盆而歌”,毫无悲恸之意,受到前来吊唁的好友惠施怒责。庄子言:人本是由气变成的,现在她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乃自然之理,我为何要悲伤?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不懂自然之理罢了。  庄子的怪诞往往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楚王备厚遇来礼聘,庄子溪畔垂钓而不他顾,临了仅仅回复“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是庄子之道。老庄学说也影响并折射着中国文人的悲情心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