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春节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描写的节庆活动很多,但过年只有一次,即五十三回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贾家这个大家族,年怎么个过法呢?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这是说,时令一到腊月,就该治办年事了。而年事最重要者莫过于祭祖,所以宁国府贾珍那边先把宗祠打开,派人打扫,同时收拾供器,为祭祀作准备。当年荣宁二公,宁公居长,所以宗祠在宁国府。其次是压岁,就是发放压岁钱。贾府的压岁钱做得很精致,用一百五十三两碎金子铸了二百二十个小锞子,有梅花式的,有海棠式的,还有笔锭如意、八宝连春等等不同样式。三是送年礼,贾家收受的大宗礼物当然是黑山村乌庄头送来的,折合银子有二千五百两之多。而北府水王爷送的是字联和荷包。四是向本府子弟们发放年物。五是贴对联,换门神。书中说,到了腊月二十九,荣宁二府已经“换了门神、联对”。六是门面、挂牌等显眼之处,一般需要油饰见新,故书中有“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等字样。这些都属于过年的准备。
  祭祖的时间在年三十,这是过年的最大礼仪。因为贾母有诰封,须先进宫朝贺,然后来到
  宗祠,诸子弟们早已经列队迎候。主祭人本来应该是宁府的嫡长子,但因长子贾敷只活了八九岁,便由次子贾敬主祭。虽然这位敬老爷不理家事,平时只住在城外和道士们一起炼丹烧汞,一心想成仙,但年关祭祖大事,他无法推卸,陪祭为贾赦。余次贾珍献爵,贾琏捧帛,宝玉捧香,贾菖展拜毯。赦老爷刚因鸳鸯拒婚而大受精神挫折,他的陪祭能否持敬如议,尚待细心人观察。祭祀开始的时候,有乐队奏乐,共献爵三次,然后次第焚帛奠酒,然后所有参加祭祀者一起行礼。
  祭罢宗祠,大队人马再到正堂向祖宗遗像礼拜。家人和小厮一律在仪门之外,贾府子侄挨次列队于仪门至正堂的廊下。正堂门槛外面是贾敬和贾赦,门槛里面是众女眷。只有贾蓉因是长房长孙,也随女眷在槛内。供品以菜饭汤点酒茶为主,每当一道菜上来,都是先到仪门,再按次传至贾敬手中,贾敬传贾蓉,贾蓉传其妻,再传凤姐、尤氏等。到供桌前,方传给王夫人,再由王夫人传给贾母,最后经贾母捧放在供桌上。供品摆放完之后,贾母拈香下拜,这时贾府一族之人也悉皆跪下。书中说,如此一跪不打紧,竟“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可以想象,现场的情景一定煞是壮观。
  再接下去就是给贾家现在的最高长者贾母行礼了。贾母居荣国府,大家于是又来到荣国府贾母的正室,先由和贾母同为妯娌的几位老太太行礼,然后贾敬、贾赦带领诸子弟,男一起,女一起,分别行礼,是为礼拜尊者。拜完尊之后,还要拜长。各阶次的主子一一归坐,接受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们的行礼。受礼的同时开始散压岁钱,包括准备好的金银锞和荷包等。受礼散钱之后,开始全家的和欢宴。当晚还有给各处的佛堂、灶王焚香上供的节目。整个除夕之夜,两府内外,荣宁街上,统统都是灯火高挑,爆竹齐鸣,笑语喧阗,竟夜不绝。本来是守岁之夕,看来贾府的风气,守岁也守得闹中无静,怪不得贾宝玉最受不了的就是荣宁两府的热闹。
  大年初一开始,至正月十五,前后半个月的时间,主要是拜年、吃年酒。朋友亲戚,迎来送往,彼此互拜。吃年酒包括请吃和赴吃,但礼仪上不宜重复,所以需要事先一一拟好日期单子。贾珍特别强调,头一年就因为时间没安排好,结果重复了几家,好像自家虚情怕费事似的。
  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年的尾声,又是过年的又一个高潮。所以贾母在十五日这天晚上,在大花厅摆了十来桌酒席,还定了戏班子,是为荣宁两府子侄孙男孙媳的家宴。戏唱的是《西楼会》,看得贾母高兴,吩咐赏钱,立刻有三个媳妇将预备好的散铜钱,一人撮了一笸箩,便往台上撒。一会儿,元宵献上来了,大家便吃元宵。上元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吃元宵,是自古以来的风俗,尊贵如贾府也不能违背此俗。连唱戏的小伶们,也停下戏和大家一起吃元宵。接着又有女先生说书、击鼓传花、贾母和王熙凤讲笑话等节目,元宵之夜的热闹几乎不亚于除夕之夜。
  一直到正月十七,贾府宗祠的大门才关上,供奉的祖宗影像也收了起来。但祀祖的活动结束时还要行一次集体礼。概念上,至此年应该算作过完了,实际又并非如此。十七当天薛姨妈就来请贾母吃年酒,十八是赖大家,十九是赖升家,二十是林之孝家,二十一单大良家,二十二吴新登家。另还有王子腾家来请等等。当然贾母不会都去,主要交给王夫人和凤姐料理,宝玉有时也可以应应差,一来二去也就到正月底了。这就是《红楼梦》里贾家的过年方式和过年的时间。巨家大族既是传统社会的支柱,也是传统文化的凝聚范例,藉由贾家过年的种种礼俗仪式,我们可以了解传统社会春节文化的一般特征。
  ■编辑/书含
其他文献
时令已到立春?天气逐渐回暖?这时?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到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然而?早春时节?阴寒尚未褪尽?常常时冷时热?气候变化无常?一方面?气温的变化无常?给春季养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春草发芽?旧病容易复发?随着春天的到来?不但一些传染病容易流行?而且?许多慢性病也会相继复发?甚至加重?恶化?因此?春季多发病的预防?更值得重视?  ◎心血管病  每年春天2—3月间,西伯利亚寒流经常侵扰
期刊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人一年的理想和希冀,信仰和愿望都在这个时候强烈起来,而年画恰恰成了此时人们寄予不同情感的载体,如今它的这一功能虽然减退,可当一种事物成为过去并化为历史时,它的文化价值才一点点显现出来,木板年画不只是一种民间艺术,还是很多很多人回忆的入口,令人想起那些老房子,想起那些过去的种种生活。  河南开封城南的朱仙镇虽小,却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合称中国四大名
期刊
公元1180年,江西因旱灾而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粮价飞涨,一些不法奸商囤积居奇,有粮不卖,想趁机哄抬价格。饥民们忍无可忍,暗地里酝酿抢粮,一场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动乱一触即发。在此危机关头,辛弃疾走马上任,头衔是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当然,落在他脑袋上最重大的政治责任,就是维稳。  在我们的印象中,辛弃疾“文武双全”,他的词在武将里是最好的,在文人中也堪称超一流;他的武功同样出神入化,曾经独闯金人占
期刊
齐白石老人画的蜻蜓较照相更为细微,蜻蜓的翅膀画得很透明,有一触即掉的质感,翅膀上脉络历历可辨,跟拓印的实物一样。蜻蜓的身躯、眼睛乃至足都非常清晰,真是不可思议。  白石老人的儿子齐良末说:“我父亲对草虫情有独钟。他曾对我说:‘别小看这雕虫小技,它能名扬天下,求画者皆以草虫苦我。’父亲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当时他的工笔草虫已征服了北京画坛,当然也是他‘红花墨叶’改革成就的一部分。父亲年轻时多以工笔草虫
期刊
健康本是身心合一的结果,体壮为健,心怡为康。疾病并非仅是肉体失衡,而是源于“多元因子”。“体”为人之本,但人的身体除了粗重体的肉体外,还有微细体的气体、情感体和自我意识体。  “人活一口气”,气体对于人的作用不言而喻。《黄帝内经》中就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已为现代科学实验所证实。在生气、沮丧等负面情绪状态下,心率变异呈现不规则,这显示神经系统中掌管身体节奏的自主神经系统失控,彼此不协调。而
期刊
给生命一个助跑的过程  在高原的上空,常常可以见到秃鹫在翱翔。秃鹫又叫坐山雕,也被人誉为“神鹰”,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们往往栖息在海拔2000—5000多米的高山原上,体重达到7—11公斤。秃鹫张开翅膀后,整个身体有2米多长,能长时间飞翔于空中。  当它盘旋在湛蓝的天空时,它宽大有力的翅膀,似乎连太阳也能遮蔽,你甚至还能听到它的双翅在空气中“哗啦,哗啦”扇动的声音。它一旦发现猎物,便如利箭一
期刊
毛泽东喜欢读冯梦龙的《智囊》。在该书卷22《兵智部·制胜》篇中,有一段是讲唐太宗用兵之道的:“唐太宗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  毛泽东写了一段批注:“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
期刊
说起良相,在贞观以前人们会想起姬旦、伊尹,但他们为国家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因为史料不详很少有人说得清,只能口耳相传认他们做好宰相;贞观之后,良相便有了更直观的代表人物,那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玄龄是山东人,杜如晦是陕西人,他们的青壮年时代都是在隋大业年间度过的,身逢乱世,他们都已看透了腐朽不堪的隋王朝,直到碰上新兴的李唐起义军,才开始贡献自己的才华。于是有人说,他们其实是生来给李世民做宰相的
期刊
到了应该彰显我的名、我的命、我的族、我的祖、我的根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先祖已经等待得太久。家庙已经破败得太久。家谱已经消失得太久。祖先之名已经被湮没得太久。家训已经荡然无存太久。我们的姓氏、名、字、号已经沉默得太久。  读者诸君,如果让你现在开始,你愿意为家族而不是只为三人的小家庭甚至只是个人自己而奋斗吗?如果你觉得拥有有内涵的名、字、号,可以让自己生命更有深度的话,是否现在就可以付诸行动?如果你
期刊
名字虽然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影响。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发展史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
期刊